苏科苏教八年级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苏教八年级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铜常被用来制作导线,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B.良好的导热性C.良好的弹性D.较大的硬度
2.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3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A.1
6
倍B.2 倍C.3 倍D.6 倍
3.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超级保温材料”。

实验测试显示,在﹣60℃环境中,其保温能力是棉纤维的2.8倍,这体现了该材料的
A.密度大B.硬度大C.导热性差D.导电性好
4.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气球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是
A.手对气球的压力B.气球对手的支持力
C.气球受到的重力D.桌面对气球的支持力
5.以氢原子为例,如图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结构的是()
A.B. C.
D.
6.对于密度公式ρ=m
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ρ与体积成正比
C.密度ρ与质量m、体积V有关
D.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7.用学生天平测一张邮票质量的正确做法是()
A.把一张邮票放在左盘中,不加砝码,直接拨动游码来测B.把一张邮票和一块橡皮同称,再减去橡皮的质量
C.先测出5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0得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D.以上方法都可以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A.体积为3
20cm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9.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10.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11.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0.8×103干松木0.4×103
酒精0.8×103冰0.9×103
水 1.0×103铝 2.7×103
水银13.6×103铜8.9×103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1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0~2s 内物体保持静止,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 .2~4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2~4s 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 .2~6s 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P Q m m )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推力1F 、2F 、3F 和4F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四种方式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1f 、2f 、3f 、4f 大小关系是______;若同时将四个水平推力加大,那么,木块受到的摩擦力1f 、2f 、3f 、4f 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物质是由大量____组成,比它更小的微粒是原子,汤姆生发现了____,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比原子更小的微粒是原子核,原子核是由带____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____组成。

15.如图所示,挤压矿泉水瓶,瓶子外形发生变化,表明力能__________________;用力越大,瓶子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有关;瓶子形变的同时,观察到接触瓶子的手指肌肉发生凹陷,表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洒水壶有A 、B 两个把手,分别供提水、洒水时使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有关。

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运动轨迹却为曲线(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

17.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
____,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____中.
18.如图所示,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请回答下列小题,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_____;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_____.
1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座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

它净重是4kg,最大集尘量2kg,一次工作后,它集满尘后返回充电时的重力是________N,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与刚离开充电座时相比是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20.下列分别应用了物质的哪种属性?
用铜做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___________;
用铁做炒菜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_(变化/不变);
(2)为了进一步探究重力方向,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3)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_____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22.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体积之比是3:4,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_____.
2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体积为0.2m3的水全
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__㎏,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小明用手握住重5N的饮料瓶,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方向为_____(竖直向下/竖直向上)。

饮料瓶重力的反作用力_____。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用铜、铁、铝制成三个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空心球,图中已画出了铁球内部结构,白色表示铁球的空心部分,请在图中用类似方法画出铝球和铜球内部空心部分的大致结构.(ρ铜>ρ铁>ρ铝)
(______)
26.如图所示,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
27.(1)如图所示,用细绳将重为15 N的均匀实心球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

(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明用100N的力将重为5N的足球踢向空中,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___________)
(3)如图是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块,画出物块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
28.一个重10 N的铝块正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铝块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
29.如图所示,小铁块被竖直的磁性黑板吸住不动。

请作出黑板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30.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

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军称量的石块的质量是
_______ g。

③如图丁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

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

④可以用密度公式算出小石块的密度约为_______g/cm3。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⑤小军做完实验后经过认真分析发现,采用上述的测量方法会导致石块的密度测得值比真
实值____。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 ______。

31.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g;
(3)如果将雨花石放入盛有适量水(体积为50mL)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则
雨花石密度是________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ρB(>/=/<);
(5)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____。

(偏大/偏小/仍然准确)。

(6)小芳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_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

32.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

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0.51 1.52 2.53 3.5弹簧伸长的长度l∆/cm1234567
长的长度l∆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

(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l∆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______N。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下表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3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
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20 4.0 4.0
220 4.0 4.0
3408.08.0
(2)比较第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4.车子一般都是依靠车轮的转动而前进的,什么样的车不需要轮子也可以前进呢?如图甲所示,选一个刷毛弹性较好的毛刷,然后将带开关的电池盒与小电动机相连并用双面胶固定在刷子上,将棉签一端剪掉,安插在电动机的轴上,在适当位置将棉签折弯。

打开电动机的开关,折弯的棉签旋转起来后,刷子小车就会运动起来。

刷子小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折纸青蛙,如图乙所示,当手按动青蛙的后部时,青蛙给桌面一个力,同时桌面也给青蛙一个力,在相互作用力和青蛙自身弹力的作用下,青蛙就可以向前跳动了。

刷子是靠电动机上的棉签做圆周运动从而上下振动,使刷子的刷毛不断发生弯曲伸直,与桌面发生相互作用,这样刷子就像长了腿一样走起来了。

棉签做圆周运动时为什么能使刷子上下振动呢?这就好像我们在运动会上看到的链球比赛,如图丙所示,运动员抡动链球旋转时,链球对运动员有拉力作用,与棉签转动时对刷子有力的作用一样。

运动员抡动链球转动的速度越快,链球投出后运动得就越远。

生活中手机的振动功能也是用到了类似的原理。

阅读《没有轮子的小车》,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刷子小车在5s 内沿直线运动了1m ,则刷子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

(2)折纸青蛙的跳动和刷子小车的前进都依靠了物体与_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对相互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抡动链球转动的速度越快,链球投出后运动得就越远,请你根据此结论说一说当司机驾驶机动车转弯时应注意什么?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铜是导体,容易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常被用来制造导线。

故选A 。

2.A
解析:A
【详解】
由题知
2:1ρρ=甲乙,1:3m m =甲乙
由m V
ρ=可得,甲、乙的体积比 111236
V m V m ρρ=⋅=⨯=甲甲乙乙甲乙
故选A。

3.C
解析:C
【详解】
“超级保温材料”其保温能力是棉纤维的2.8倍,说明保温性能优异,原因是材料的导热性能差。

故选C。

4.B
解析:B
【详解】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气球受到手的压力,向下凹陷,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手产生的弹力,通常叫做支持力,故ACD错误,B正确.
5.C
解析:C
【详解】
氢原子由原子核和1个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原子里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在原子的空间内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图C能准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D
【详解】
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 B. C错误;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7.C
解析:C
【详解】
A.由于邮票质量较小,无法直接用天平进行测量,故A错误;
B.由于邮票质量相对于橡皮的质量太小,所以邮票的质量相对于橡皮泥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无法用一张邮票和一块橡皮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故B错误;
CD.由于邮票质量较小,可以先测量出50张邮票的质量,然后除以邮票的数量,来得到一张邮票的质量,运用的是“累积法”,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由图像作竖线得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质量
为20g;
B.甲、乙均为过原点的直线,质量与体积成正
比密度均不变,则乙物质密度与质量不成比例;
C.坐标轴作竖线看,当体积相同时甲质量更大,
则甲密度大于乙密度;
D.质量相同做横线,由图像可得,乙体积为甲
的两倍.
9.B
解析:B
【详解】
A.“一块奈熔化成水”虽然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含奈的多少没有变化,即质量不变;熔化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A错误;
B.把铜块碾成铜片,铜片中所含铜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没变,密度也没变,故B正确;
C.“把铁快加热”,铁快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但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质量不变,加热后铁块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C错误;
D.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重力为0,但质量和密度都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A
【详解】
A.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
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错误;
C.海绵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海绵不是分子,C错误;
D.笔芯变短是由于质量变小,和分子斥力无关,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D
【详解】
A.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A不正确;
B.酒精和煤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B不正确;
C.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C不正确;
D.实心铜块和铝块,已知质量相同,铝块密度小于铜块密度,根据公式V=m
可知铜块体
积小于铝块体积,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D 【详解】
A .由v −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 由F −t 图象可知,0∼2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N ;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 ,故A 错误; B .由v −t 图象可知,2∼4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
CD .由v −t 图象可知,4∼6s 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 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由F −t 图象可知,4∼6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2N ,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 ;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所以,2∼4s 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为2N ,故C 错误, D 正确.
二、填空题
13.f1<f2<f3=f4 不变 【详解】
[1]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水平面上受到
解析:f 1<f 2<f 3=f 4 不变
【详解】
[1]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因为P Q m m ,所以由图可知甲受到的压力最小,丙、丁受到压力相等且比乙大,由于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四种方式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 1<f 2<f 3=f 4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受到的压力有关,若同时将四个水平推力加大,甲、乙、丙、丁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4.分子 电子 乙 正 中子 【详解】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构成,卢瑟福提出
解析:分子 电子 乙 正 中子 【详解】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构成,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乙。

[4]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15.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大小相互的
【详解】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瓶子受到力的作用的外形发生变化,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
解析: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大小相互的
【详解】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瓶子受到力的作用的外形发生变化,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3]瓶子形变的同时,观察到接触瓶子的手指肌肉发生凹陷,是因为手指的肌肉受到瓶子对它的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力的作用点重力运动状态
【分析】
考查了力的作用点对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1]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上
解析:力的作用点重力运动状态
【分析】
考查了力的作用点对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1]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上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右把手;用的把手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3]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水受到重力且在重力作用下,使水的运动轨迹变为了曲线,水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在水壶上的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相关知识点。

17.做无规则运动;空隙
【解析】
【分析】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详解】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
解析:做无规则运动;空隙
【解析】
【分析】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详解】
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的缘故.
18.A C B
【详解】
(1)[1]输送带是向右匀速运动的,米袋刚放上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拉力或推力,所以只受向右的摩擦力。

(2)[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
解析:A C B
【详解】
(1)[1]输送带是向右匀速运动的,米袋刚放上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拉力或推力,所以只受向右的摩擦力。

(2)[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

米袋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个力与它平衡,因为没有其他力,所以不受力。

(3)[3]输送带制动时,米袋由向右运动变成静止,只有摩擦力方向向左,才能阻止米袋继续向右运动。

19.变大
【详解】
[1]一次工作后,扫地机器人集满尘后返回充电时的质量为
m=4kg2kg=6kg
则其重力为
G=mg=6kg10N/kg=60N
返回充电时的重力是60N。

[2]此时扫地
解析:变大
【详解】
[1]一次工作后,扫地机器人集满尘后返回充电时的质量为
m=4kg 2kg=6kg
则其重力为
G=mg=6kg 10N/kg=60N
返回充电时的重力是60N。

[2]此时扫地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与刚离开充电座时相比变大。

20.导电性好密度小导热性好
【详解】
[1]用铜做家庭电路的导线,是因为铜是良好的导体。

[2]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的石头是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
解析:导电性好密度小导热性好
【详解】
[1]用铜做家庭电路的导线,是因为铜是良好的导体。

[2]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的石头是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砸在人身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炒锅用铁物质制造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热量能够及时传递给饭菜。

21.不变剪断细线重垂线(水平仪)
【详解】
(1)[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时,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

(2)[2]
解析:不变剪断细线重垂线(水平仪)
【详解】
(1)[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时,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

(2)[2]剪断悬线OA,小球在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竖直向下运动。

(3)[3]通过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使用的重垂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2.8:9
【解析】
【详解】
已知:
,,
由密度公式:可得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解析:8:9
【解析】
【详解】
已知:
甲乙3 4
V V =,
2
3
m
m
=



由密度公式:
m
V
ρ=可得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甲甲甲乙

乙乙甲

248
==
339
m
V m V
m m V
V
ρ
ρ
=⨯=⨯.
23.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 200 变大
【详解】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体积为1m3冰其质量是0.9×103kg;
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
解析: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 200 变大
【详解】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表示体积为1m3冰其质量是0.9×103kg;
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103kg/m3×0.2m3=200kg,水结成冰以后质量不变,所以m冰=m水=200kg;
水凝固成冰以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
24.竖直向上饮料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详解】
[1][2]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瓶子受到的是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
解析:竖直向上饮料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详解】
[1][2]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瓶子受到的是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是5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3]饮料瓶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饮料瓶重力的反作用力是饮料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三、作图题
25.
【详解】
由ρ=m
V
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