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州中学高 上学期期中教学调查测试(语文).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调查测试
语文试卷
命题:方建明审校:韩维佳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百舸.(kě)召.唤(zhào)慰藉.(jiè) 面面相觑. ( qù )
B. 摭.(zhí)拾炽.热(zhì)给.予(jǐ) 瞠.目结舌(tàng)
C.摇曳.(yè)吮.吸(shǔn)干瘪.(biě)锲.(qiè)而不舍
D. 戕.(qiāng)害不啻.(dì)蛰.居(zhé)自怨自艾.(à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
....,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B、安土重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的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C、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
....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D、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
....、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3.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现在想,正像当初狼在对鹿群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群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B.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C.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
D.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不动。
4.生活中的许多名句,把它们的原意变换角度,就会是另一种新意境,这样会开阔我们的思路,有助于我们从多方面思考和处理问题。
依照示例,对下面两个名句,写出你自己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
(6分)
[示例]
名句:无欲则刚
另一种看法:无论是走仕途,还是做生意,还是钻学问,欲望往往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器。
(1)名句:癞哈蟆想吃天鹅肉。
另一种看法:
(2)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另一种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8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
B.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惑:糊涂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尝跂而.望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分)
译: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分)
译: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分)
译: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邸间壁
郑会
荼縻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注] ①邸(dǐ):官邸,府邸。
此指旅舍。
②荼縻(tú mí):俗称“佛见愁”,属蔷薇科,初夏开花。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该诗首句哪个字用的最妙?试简要分析。
(5分)
答:
(2)对“敲断玉钗红烛冷”这一句加以赏析。
(5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韩愈《师说》)(3)舳舻千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4),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文赤壁
朱增泉
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
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
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
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
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
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
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
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
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
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
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
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
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
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
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
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
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
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
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
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
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
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
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
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
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
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
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
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11.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5分)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
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第1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苏东坡成了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3分)
答:
1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
(6分)
答:
13.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联系全文,请分条概述。
(6分)
答:
14.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联系全文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6分)
答: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7题。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
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
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
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由于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使我能有机会进入哈罗公学学习。
结果,我被编到
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
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
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
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
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
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
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
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
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
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
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
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
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
我开始了军旅生涯。
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
我有近1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
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
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
这非常重要!
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
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
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
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
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
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
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
(节选自《丘吉尔自传》)补充介绍: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
为了弥补从小书本知识的不足,战争期间,他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
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5.“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句中的“优势”体现在何处?()(3分)
A.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
B.使“我”能在母语学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为将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C.使“我”有近1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培养了我的军事才能。
D.使“我”能够审视自己,重新规划人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道路。
16.“考试”对12岁的丘吉尔来说,为什么是一块“冷漠的领地”?(6分)
答:
17.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成绩不佳,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
结合原文和“补充介绍”,分条简述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6分)
答:
七、作文(70分)
08年的奥运会已过去很久了,但是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时时想起。
比如代表了上海速度的刘翔因伤病而黯然离场,比如埃蒙斯最后一枪又射飞金牌,比如妈妈选手冼东妹再度夺得金牌时说起女儿时泪流不止……这些瞬间不仅让我们旁观者时时想起,更让作为当事人的运动员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亲爱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也一定如刘翔们一样遇到过不少令自己难忘的“瞬间”,请以“瞬间”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C [解析]A项中“百舸”的“舸”应读“gě”,B项中“炽热”的“炽”应读“chì”,“瞠目结舌”的“瞠”应读“chēng”,D项中的“自怨自艾”的“艾”应读“yì”, “不啻”的“啻”应读“chì”。
2.[参考答案]D [解析]A项“百无聊赖”,聊赖:依赖;指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B项“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C项“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D项“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D项“无可厚非”不合语境,应为“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表示做得妥当)。
3.[参考答案]B [解析]A项因主客颠倒而造成语序不当,“狼在对鹿群的极度恐惧”应该改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C项成分残缺,“读过”缺少宾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文章”或的“的书”等;D 项成分赘余,“停滞”已有“不动”的意思,因而删掉句末的“不动”二字。
4.[参考答案]:(1)好样的,小东西有志气。
(3分)(2)前边就是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把别人的批评当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
(答案不惟一,只要说出不同看法即可) (3分)
文言文参考答案:
5.C(“卑”指低下,“位卑”即地位低。
) 6.D(“焉”都是语气词。
)7.B(古今都指“片刻”。
)8.(1)君子的秉性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借助外物。
(“生”“异”“假”各1分)(2)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自这吧?“之所以”“为”“其”各1分,语句通顺1分)(3)我赞扬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嘉”“古道”“贻”各1分)
古诗词参考答案:
9.(1)“怯”字最妙(1分),用拟人手法写荼縻娇柔怕寒之态(2分)。
(或“寒”字最妙(1分),既写天气、景物,又传带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2分))
(2)这句诗借“玉钗”、“红烛”这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所挂念的家中的妻子,在夜深人静时分,等待自己归来的情景(2分)。
“敲断”虽属夸张之辞,但用笔简省传神,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妻子守孤灯思亲人的焦急心情。
“红烛冷”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孤守时间之长,写出妻子寂寞心情(2分)。
情景交融,令人感动(1分)。
(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得满分)
默写参考答案:略
文学类文本阅读参考答案:
11.[参考答案](1)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2分)
(2)少了那份气质、醉态浪漫、才情风骨、失意豁达。
(3分)
[解析](1)从“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句可推出作者对苏轼的景仰、爱慕之情。
(2)整合第一段最后几句话的信息便可得出答案。
12.[参考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
(3分)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题干中的“反而”一词暗示了“主观情绪”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无辜获罪被贬的失意、郁闷、愤慨,一是在浩瀚的宇宙时空下豁达开朗的胸襟。
概括“客观环境”,从“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容易找到答案,而“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13.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4分,答对1点得1分,4点及以上得6分)A.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 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 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 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解析]13.从六七两段可归纳出ABCD四条,从三九两段可提取EF两点。
14.[参考答案]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2分)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2分)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八九两段是提炼答案的答题区间。
这显然应抓住相应文段中的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来概括,如第八段中“大起大落……却艰难玉成”“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第九段中“信笔纵情写华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参考答案:
15. B.
16.因为考的总是小丘吉尔最不喜欢的科目(2分),不知道的内容(2分),使得他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2分)
17.①要自信,不自卑。
丘吉尔说每个人都是昆虫,而自己是萤火虫,就是相信自己与他人只有个性差异,没有智力上的本质差别。
即使在考试成绩全校最差的情况下也充满自信,发现、发展自己的长处。
②善于分清主次,把握事物本质。
丘吉尔对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母语的主次地位有清醒的认识,他学习、运用母语的能力得到很完善的发展。
③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努力学习和奋斗。
丘吉尔对历史、文学、军事等方面感兴趣,最终在这些方面成就颇丰。
④要广泛涉猎相关知识。
如丘吉尔在战争期问,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
(每答1点给2分,要点1分,结合原文1分,答出3点给6分。
)
七、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