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温习层级快练自然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互换作业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层级快练(十)
一、选择题
(2018·高考押题)以下图为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搜集的雨水通过滤池再利用。
完成1~3题。
1.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要紧目的是为了( )
A.减少洪水要挟B.减缓水资源紧缺
C.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风沙危害
2.该农村住宅设计最适宜推行利用的是( )
A.华南地域B.西南地
C.华北地域D.西北地域
3.在上题推行的地域,如在花园中种植果树,宜选择的树种是( )
A.荔枝树B.柑桔树
C.椰子树D.枣子树
答案 1.B 2.C 3.D
解析第1题,依照题干提示,搜集的雨水通过滤池再利用,
说明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要紧目的是为了减缓水资源紧张。
第2题,依照上题结论,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要紧目的是为了减缓水资源紧缺,因此适宜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域推行,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域水资源紧张,但西北地区降水量少,雨水量少,因此最适宜的是华北地域。
第3题,荔枝树和椰子树适宜在热带湿润的气候环境下生长,柑桔树适宜在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生长,枣子树属落叶小乔木,喜温果树,适宜在华北地域生长。
(2018·长沙质检)以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转变示用意,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能够确信的是()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地形高于河流
C.湖泊地形低于河流D.湖泊与河流相通
5.以下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刻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转变
C.一年中大部份时刻湖水补给河水
D.时刻点③比时刻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答案 4.D 5.D
解析第4题,读图,依照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的涨落关系,
河流水位转变比湖泊快,说明湖泊与河流相通;假设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那么湖泊地形高于河流,水位可不能受河流水位阻碍;假设湖泊地形低于河流,那么10~11月份水位可不能随着河流水位下降。
第5题,据图中信息可知,湖泊在时刻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因此其储水量并非最小,A项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转变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转变,整体上湖泊水位的转变滞后于河流水位的转变,B项错误;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二者的水位高低确信,图示大多数时刻是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是河流补给湖泊,C项错误;时刻点③处比①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D项正确。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效劳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括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
以下图为“2002~2007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域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109 m3/a)”,读图回答六、7题。
6.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域是()
A.A B.B
C.C D.D
7.图中信息说明()
A.D地域虚拟水资源入口多的缘故是干旱缺水
B.C地域虚拟水资源入口多的缘故是农产品总产量少
C.整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能够节省水资源
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
答案 6.D7.C
解析第6题,从图中数据可知,D地域虚拟水流动量最多。
第7题,D地域为欧洲西部,不存在干旱缺水的情形;C地域虚拟水入口多是由于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从整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能够节省水资源。
(2018·河北3月质检)《国家新型城镇化计划(2021~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尔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进程中,有关专业人员探讨了低阻碍开发雨水系统,取得良好成效。
低阻碍开发雨水系统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通过生态化方法,尽可能维持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点不变,有效减缓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阻碍。
以下图示意一样城市和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据此完成八、9题。
8.以下城市建设,属于低阻碍开发雨水系统一部份的是()
A.拓宽下水道、增加骨干道坡度
B.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绿色屋顶蓄水
C.裁弯取直河道,改变河流流向
D.道路旁修建沟渠、校园操场塑胶化
9.与一样城市相较,海绵城市的水体排放量占比较低主若是由于()
A.雨季回灌,地下水储量增加
B.枯枝落叶积存,地表径流缓慢
C.热岛效应减缓,降水强度降低
D.洼地增多、土地硬化面积减少
答案8.B9.D
解析第8题,由材料中“低阻碍开发雨水系统”的含义,可判定增加路面透水性和植被的方法,属于该系统组成部份。
第9题,海绵城市降水后,水体能更多地进入到地下或贮存在地表低洼处,那么排放到域外的水体较少,即D项正确。
(2018·山东青岛三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硕。
夏日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70~150 mm,要紧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样有20~30 cm深的稳固积雪覆盖。
以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沙丘土壤水分最丰硕的季节是()
A.春天B.夏日
C.秋季D.冬季
11.沙丘1~2 m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整体转变规律是()
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D.坡中>坡脚>坡顶
答案10.A11.C
解析第10题,该地夏秋降水少、气温高而蒸发强,那么夏秋季不易贮存水分;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量少而水分少;春天积雪融化而土壤水分最丰硕。
第11题,坡顶地形高、多流沙,水分不易存留,那么土层中土壤水分含量最少;坡中有坡顶积雪融水、山地降水,植被修养水源作用使部份地表径流下渗,转化为地下水贮存在土壤中;坡脚地形低平,土层较厚而储水能力强,加上有坡顶、坡中土壤水流入,和地表径流下渗,使其土壤含水量最大。
二、非选择题
12.(2018·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
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信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域之一”。
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域的要紧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样不能直接引用。
以下图示意清水河水系散布,下表是清水河要紧水利工程统计资料。
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塘坝机井水窖
数量7 64 38 731 83 748
蓄水量(万m3) 4 114 3 017 417 1 858 265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该地域水资源利用不妥可能致使的生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域家家户户在院落里面建有水窖,用来蓄积各类淡水,供人畜饮用。
分析夏冬季节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匮乏);地域散布不均(南多北少);时刻分派不均,季节(和年际)转变大;矿化度高,水质差。
(2)干旱地域盲目扩大耕地灌
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浇灌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3)夏日受东南季风阻碍,降水较多,能够蓄积雨水(地表径流);冬季河流结冰,可开凿河冰,放入冰窖,冰块融化后利用;也可蓄积少量的积雪。
解析第(1)题,特点描述类题目。
在答题进程中需先整体归纳(总量)再具体描述(时刻分派、空间散布),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指出水质的特点。
第(2)题,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若是引水浇灌、抽取地下水等,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展开分析即可。
(3)西海固地域夏日降水较多,可蓄积雨水;冬季温度低,可蓄积冰块与积雪。
注意此处为“水窖”,而非“水井”,要紧用来储藏从别处运来的淡水。
13.(2018·日照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全长787千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地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域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楚河古称碎叶水,源出天山,全长1 067千米,最近几年来吉尔吉斯斯坦重视经济进展,把水电确信为尔后与邻国合作的优先领域。
以下图示意关中地域和楚河地域。
(1)分析楚河下游成为季节性河流的缘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楚河中上游相较,归纳渭河干流不同的水文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为应付水资源问题,关中地域工业进展应采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水补给以中上游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季节转变大;流域内气候干旱,沿途蒸发、下渗严峻,水量慢慢减少;中下游工农业生产、生活引用水增多,水量迅速减少。
(2)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出此刻夏日(楚河有春、夏两个汛期);径流量年际转变较大;含沙量大;结冰期较短;流速较慢。
(3)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企业的规模,进展新兴工业;改良生产工艺和设备,增强水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增强工业污水处置技术(污水先处置后排放);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增强对工业生产用水的监督治理。
解析第(1)题,楚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从水源补给、气候、蒸发、下渗、沿途用水量等方面分析。
第(2)题,水文特点要紧从补给类型、汛期时刻及长短、结冰期、含沙量、径流量及季节转变等角度去分析。
楚河中上游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有春、夏两个汛期,径流季节转变大。
渭河位于季风气候区,干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出此刻夏日。
渭河径流量年际转变较大,含沙量大,结冰期较短,流速较慢。
第(3)题,关中地域位于半湿润区,为应付水资源问题,关中地域应从产业结构、设备、科技、治理方面采取方法。
径流量的年际转变通经常使用年径流量变差系数(Cv值)表示,Cv值越大,年径流量的年际转变越大。
以下图为中国年径流量变差系数散布示用意。
完成14、15题。
14.我国河流径流量年际转变的要紧特点是()
A.季风区大于非季风区B.东部大于西部
C.干旱区大于湿润区D.北方大于南方
15.图中P、Q两地径流年际转变均较小,其缘故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P地受季风阻碍小,降水变率小;Q地年降水少,降水变率小
B.P地受季风阻碍小,降水变率小;Q地下渗多,地下水补给多
C.P地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Q地年降水少,降水变率小
D.P地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Q地下渗多,地下水补给多
答案14.D15.D
解析第14题,图中年径流量变差数值越大,表示年径流量年际转变越大。
我国南方雨季长,降水量大,径流量年际转变小于北方。
依照图中年径流量变差系数值判定,我国河流径流量年际转变的要紧特点是北方大于南方,D项正确。
季风区一样小于非季风区,A项错误。
东部一样小于西部,B项错误。
干旱区有的小于湿润区,C项错误。
第15题,图中P地位于青藏高原区,Q地位于黄土高原,P、Q两地径流年际转变均较小,其缘故是P地海拔高,冰雪融水补给多,补给稳固。
Q地土质疏松,下渗多,地下水补给多,地下水补给稳固,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