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金行业初步管理设计安全知识专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新疆墨玉县克孜里雅吾加布都拉石膏矿采矿许可证。

(2)新疆墨玉县克孜里雅吾加布都拉石膏矿初步设计委托书。

(3)《新疆墨玉县克孜里雅吾加布都拉石膏矿普查地质报告》(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2007年5月)。

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发布时间或标准号:2002.6.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发布时间或标准号:1996.1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发布时间或标准号:1998.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发布时间或标准号:1986.1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发布时间或标准号:2001.10.27)。

(6)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发布时间或标准号:1994.9.2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发布时间或标准号:(1987)105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发布时间或标准号:2003.4.27)。

(9)《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实施日期:2006.9.1)。

(10)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发布时间或标准号:2004.4.9)。

(11)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意见》(安监管管-字(2002)29号)。

(12)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印发<自治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02】59号)。

(13)《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006.12.30)。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2006;
(2)《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91;
(4)《机械防护安全规程》 GBl2265-1990;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8)《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l7055-1997;
(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WS/T96-1996;
(10)《机械防护安全距离》 GB2265-90;
(11)《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GB8196-87;
(12)《消防安全标准》 GB13495-92;
(13)《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范》 GB11651-89;
(1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l2801-1991;
(1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
(1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8)矿山安全标志 GB14161-1993;
(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8;
(2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1.4 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1)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3)选用能耗低、效率高、安全可靠,便于操作和维护的设备;
(4)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及开拓运输方案,力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避免环境影响因素造成危害。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 建设工程基本情况
2.1.1 矿山地理位置
矿区中心点位于新疆墨玉县城西南215°方位,距新疆墨玉县城直距40km、路程53km,距315国道约8km。

中心地理坐标:东经:79°22′27″,北纬37°07′04″,行政区划属新疆墨玉县管辖。

和田市至新疆墨玉县城22km为315国道,新疆墨玉县城至矿区约53km为柏油路面及简易路,可通载重汽车,交通十分方便,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

2.1.2 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为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核定的矿区范围,呈北西—南东向不规则四边形,长约1100m,宽200~400m,平均300m,总面积0.33km2。

矿区由4个拐点围成,各拐点坐标见表2-1。

表2-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依照采矿许可证核定的开采范围,本设计开采矿区范围内1630m~1650m水平间的矿量,依照设计基本原则,按矿山设计实际资源保有量及矿山要求开采规模(4万t/a),确定矿山开采工艺和服务年限。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系统及辅助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采矿
(1)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2)开拓方案及采矿方法、生产工艺的选择;
(3)生产设备能力的核定及选型(不包括外部运输设备、设施)。

2)辅助系统
(1)矿区总图运输;
(2)矿山供电、机修、给排水、采暖;
(3)矿部及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
(4)节能与消防;
(5)安全与工业卫生;
(6)矿区环境保护。

3)投资和企业经济效益计算
根据现有资料,经与业主协商本设计仅对采矿工程做完整设计,辅助设施(机修、汽修、电修、供水、供电、采场外部运输及通讯)及生活福利设施只做初步概算,本设计仅将概算纳入总投资中进行财务评价与经济分析。

其他配套设施如物料的运输、设备的大中修理等,均依托社会力量协作解决。

辅助生产设施及生活福利设施等,因陋就简,以满足矿山基本生产、生活要求为原则。

2.1.3 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
设计委托书要求年产矿石量4万t。

矿山从2003年开采至2007年,年产石膏矿石1万t。

依据地质矿量为47.97万t,设计矿山利用资源量为41.77万t,开采损失率为5%,服务年限为10.44a。

矿山产品方案为:开采矿产品为石膏原矿,块度≤350mm,主要销往新疆墨玉县及周边地区水泥企业及石膏建筑制品企业。

2.1.4 主要设计方案
2.1.4.1开采方式
所采矿体裸露地表,设计选用山坡露天开采方式。

2.1.4.2开拓方案及采矿方法
1)开拓方案
根据矿山开拓运输方案选择原则,新疆墨玉县克孜里雅吾加布都拉石膏矿地形地貌及矿体赋存条件,经过方案比较后,设计最终确定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2)开采顺序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设计选用分层自上而下开采顺序。

3)采矿方法
根据矿山地形及矿体赋存条件,设计确定为水平分层采剥、中深孔爆破崩矿的采矿方法,采场采剥采用纵向布置,横向推进。

(1)开采工艺
潜孔钻机穿孔(中深孔爆破崩矿)-挖掘机装矿-自卸汽车运矿开采工艺。

(2)采场要素
生产台阶高度: 10m;
工作台阶坡面角: 65°;
最终台阶高: 20m;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16m;
最小工作线长度: 30m。

2.1.4.3 矿山供排水及压气
1)矿山供水
矿山生产、生活用水均由皮卡车从矿区北部15km远的皮墨垦区拉运。

2)矿山排水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较小、且无毒无害,可顺山沟自然排放,自然蒸发。

3)矿山压气
根据凿岩设备用气量的计算,设计选择HQ-80型潜孔钻相匹配的VY-10/7型空压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

2.1.4.4 基建工作量及基建进度计划
矿山基建工程(简称:矿建工程)目标是使其具备投产乃至达到设计能力的生产条件,使贮备矿量保证矿山投产后能持续生产。

基于上述原则,上山道路从1600m水平延伸至1630m水平,道路等级为Ⅲ级,单车道,宽度为 4.5m,最大纵坡坡度8%,最小转弯半径15m,总长度约1000m。

确定矿山矿体首采水平为1630m标高,需形成长16m、最小底宽30m生产工作面。

表2-2 基建工程量。

2.1.4.5投产期及达产期
由矿山基建进度可知,矿山的基建期约1.5个月,即:
投产期:从基建工程开工到投产需1.5个月。

达产期:即从基建完成之日即可达产生产,形成4万t/a的设计生产能力。

2.1.4.6矿山供电方案与通讯
本矿区距电网较远,设计根据委托书要求采用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

压气设备采用柴油动力空压机。

柴油发电机主要用于为机修、夜间生活区照明供电。

矿山通讯:矿山有移动信号覆盖,设计内、外部通信使用手机,简单快捷。

2.1.4.7总图运输
1)总平面布置
该矿属山坡露天开采,矿区总体布置主要由生活福利区、采矿场、上山公路、库房、爆破材料库。

设计利用矿山现有的建筑,位于采场西北800m第四系平坦开阔场地;爆破器材库区位于采场西北400m;上山公路设计首先将采矿场、爆破材料库和生活福利区之间均按碎石路面要求贯通。

2)内、外部运输
矿外运输:设计选用自卸汽车用于矿石内部转运。

矿石内外运输由社会个体运输车辆承担。

矿山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爆破材料由专用汽车运进),均由运矿汽车运进,只购买皮卡车1部作为应急车辆。

生产材料运输:矿山开采每天需消耗雷管、炸药均由押运人员直接送往采场;所需的电线、钻杆等材料消耗由人员直接送往采场。

3)生活物资及人员运输
矿山生活物资主要是矿山作业人员生活必需品,包括主粮、蔬菜及其他用品等,按定员计算由运矿车辆或矿山自备车辆带入。

2.1.4.8矿山采暖、机修及土建
1)采暖
矿山生产规模不大,冬季不生产。

根据委托方要求,为节省初期投资,不考虑锅炉取暖和供应热水,不会影响生产。

少数留守矿山的职工冬季生活采用自制铁炉燃煤做饭、取暖。

在取暖过程中,要做好煤烟气的排出工作,防止一氧化碳气体中毒事故。

2)矿山机修
由于矿山机械设备少,矿山采矿设备的大、中修外委解决,矿山仅承担设备的定期检查及小修任务,不制作备品配件。

3)土建
根据矿山建设的设计原则,矿山只建必要的工业、辅助工业和民用生活设施,总建筑面积:150m2,依据抗震、防火、节能和安全需要,设计为砖混结构。

2.1.5 矿山环境保护、消防及节能
1)环境保护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为粉尘、烟尘、少量废污水、废矿石、生产噪声等污染物。

矿山防尘采取以水为主的防尘措施,采用湿式凿岩,对产生粉尘的运输道路、作业面喷雾洒水,并要求工作人员配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止粉尘危害。

本工程废水量较少。

一般无有毒有害成分,处理后可用于矿区绿化改善环境或直接排入附近冲沟。

矿山正常生产期间燃煤产生的炉渣、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部分可用于矿区铺路,其余送至灰渣场堆存或淹埋,注意做到有序、定点堆放。

矿山为进行噪音控制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长时间在空压机、凿岩机前工作的人员应使用防音器保护听觉器官,以防止噪音危害。

2)矿山节能
设计采用生产效率高,损失、贫化率低的采矿方法及采矿设备;矿山空压机选用节能型。

工业场地选择靠近用电负荷较大的设备布置,以减少能源损耗;排水为自流。

设计中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矿山开采各系统的能耗均达到了同类矿山的标准,矿山属节能型企业。

3)消防
设计全矿建构筑物均采用砖混结构,窗户多采用钢制结构,其防火性能较强。

电气设备均按规范要求设计,进行了必要的安全保护和接地。

设计要求对生活区房、库房等配置灭火器、砂箱及工具
2.1.6 工程概算
2.1.6.1建设投资及综合经济效益
1)投资及组成
本工程投资范围包括:矿山开拓工程、开采设备、土建工程、其他费用、安全费用及基本预备费用组成。

本项目总投资为133.19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为102.9万元,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为16.63万元,正常年所需流动资金为13.66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不计算利息。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构成见表2-3。

表2-3 投资构成分析表
项目总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加工成本、管理费、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单位矿石总成本53.30元/t;
其中单位制造成本13.03元/t。

3)产品价格及企业销售收入
根据对市场的了解和企业提供的资料,矿山平均售价为30元/t矿石,计算得产品年销售收入为120万元。

4)企业经济效果指标见表1-5
表2-4 企业经济效果指标
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2.2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2.2.1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
设计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其生产过程危害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然界不可预见的偶然因素、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合理的采剥工艺所引发的诸如边坡坍塌、滚石危害等安全问题。

(2)矿山在采剥、钻孔、爆破、机械铲装运输中除尘防尘、防灭火等生产环节产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和物质损失;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设备老化而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3)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如违规操作、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未落实等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物质损失。

(4)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如采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等。

(5)工人高空作业未使用安全带,有高空坠落人员的危险等。

(6)发电机等电气设备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工人的劳动安全和健康,本设计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尽量减少和减轻对生产工人及设备设施可能造成的危害。

2.2.2 生产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1)开采工程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矿山采用公路开拓,设计确定工作面垂直于矿体走向方向布置、推进,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的采矿方法。

设计将基建开采高度分成若干开采阶段,即每10m高为一个开采水平,工作帮坡面角65°,最终边帮角上盘、端帮65°,下盘10°~20°。

矿山应按设计确定的工作面参数划分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工作平台宽度等。

按照初步设计确定的工作线长度及推进方向等布置工程以及确定的边帮角及台阶高度等参数布置最终边帮。

2)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设计凿岩机穿孔,电雷管引发岩石硝铵炸药爆破。

①应根据工作台阶的参数、岩(矿)性质及所需爆破量,编制穿孔爆破设计,确定合理的穿爆参数,减少穿孔爆破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着力避免或减少拒爆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安全作业、提高爆破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

②起爆药包加工时,雷管与起爆药结合要紧密、保证装入炮孔时不脱离;
③严格按照爆破作业规程施工,按照爆破设计连接爆破网络,并要求做好检查和测定工作,避免出现药包拒爆;
④加强爆破材料管理,使其不受潮、不浸油,确保爆破材料不变质;
⑤按照《爆破安全规程》要求,对雷管、导爆管进行技术检测,确保其每发完好;
⑥爆破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方能上岗。

严禁无爆破员资格证者,参与爆破工作。

⑦严格盲炮处理
发生拒爆,应及时报告安全管理人员、矿领导,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a在专人监视下进行检查,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戒,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b严禁打残孔,应按《爆破安全规程》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距离,平行原炮孔重新穿孔装药爆破;
c所用炸药为非防水型时,可往盲炮孔内注水浸泡,失之失效;
d因网络连接错误或网络断爆出现拒爆,可再次连线起爆;
e严禁使用铁制或其它坚硬器具掏挖拒爆炮孔;
f盲炮如不能立即处理,则应报告安全员或矿领导,并设置拒爆警戒装置。

⑧炮孔装药时,如发生卡堵,应及时处理,无法处理时必须插上标志,按拒爆处理。

⑨爆破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作业前必须设置警戒,疏散其他作业人员;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其爆破安全距离为300m。

即作业前必须在距采场300m范围内设置警戒。

装药绝对禁止使用钎杆、掏勺等铁制工具;装药要避免直接冲击药包。

加工雷管起爆药包时,严禁以雷管代替木锥钻孔。

爆破前,爆破人员必须认真通知设备、人员撤到安全地带,并对人员、车辆的通道口布置警戒人员。

为防止出现闯炮现象,警戒人员应佩戴袖标(或持指挥旗)。

矿山应将警戒人员的指挥标志在矿区进行公告。

爆破后,必须等足规定的时间(如30分钟),且确认没有危险,才可进入爆破工作面检查。

⑩严禁在雨、雪及大雾天气或夜间爆破;爆破时间最好安排在下班后进行。

3)边坡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①矿领导、安全员、班组长应经常性地对台阶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尤其要重点检查台阶较高地段、解理及裂隙发育矿(岩)较破碎地段,有无滑落或坍塌征兆,有无伞岩、浮石等不安全因素。

若有安全隐患,应及时制定措施处理;
②爆破作业完成后,应对台阶上部和下部水平、坡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③在台阶坡面上检查或作业时,当距坡底高度超过2m应系安全带,防止跌落;
④邻近最终边坡爆破时,应适当降低炸药单耗量、减少一次性起爆的炸药量或采取微差爆破等措施,减轻对最终边坡的振动,保持其完整性、稳定性;
⑤在采场外侧,应设置防护栅栏、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车辆误入跌落。

4)矿山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装矿(岩)车不得超载或偏载,防止发生运输事故;
5)压气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①空压机必须装有压力表和安全阀;
②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

安全阀、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

6)铲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①运输设备不应装载过满或装载不均,也不应将巨大岩块装入车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车事故。

②装车时铲斗不应压碰汽车车帮,铲斗卸矿高度应不超过0.5m,以免震伤司机,砸坏车辆。

③不应用挖掘机铲斗处理粘厢车辆。

④挖掘机铲装作业时,铲斗不应从车辆驾驶室上方通过。

装车时,汽车司机不应停留在司机室踏板上或有落石危险的地方。

7)废石运输的安全措施
该矿由于划定矿区开采标高以上矿体均为可利用矿石,无剥离,不设废石场。

8)供配电安全技术措施
露天采掘设备的供电电缆,应保持绝缘良好,应不与金属管(线)和导电材料接触,横过道路、铁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电力设备作业时应备有完好的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工具和器材等。

停电、送电和移动电缆时,应按规定使用绝缘防护用品和工具。

9)防灭火措施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矿山采用自来水管路作为消防供水系统,另在爆破材料库设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砂箱等灭火器具。

在生活区(含生产辅助设施)设1个10m3储水池(含消防用水),在库房等设施内设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及砂箱等。

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分别从总图运输、建筑结构、电气及给排水等专业的设计上,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火灾发生时的及时扑救。

电力消防设计中做到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正确布线,无论正确运行或故障情况下,设备或线产生的火花、电弧等均不能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2.2.3 人为危害因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人为危害因素影响矿山安全生产,主要表现为:管理混乱,缺少制度,无证上岗,违规操作,因而导致生产不正规、设备状态差,事故隐患多、安全无保障,有可能出现各类安全事故。

矿山应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如下:
(1)矿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建设工作的同时,必须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2)矿山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有关规定,结合矿山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健全、充实、提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办法)、规程等,并认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和贯彻落实。

(3)矿山应进一步加强全员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教育,普及安全法规知识,加强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安全生产意识。

(4)应根据矿山可能发生的较重大事故的簿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编制《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应按方案组织演练,检查计划的可行程度,教育和锻炼矿山职工。

(5)矿山的专职安全员应具有不低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历和专业水平,从事矿山工作3年以上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考虑到矿山规模小,定员少,应由安全员兼任矿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技术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矿山穿孔爆破、边坡检查和管理、采场内工作面的布置及参数的确定,绘制图纸,积累和搜集有关技术资料等。

(6)矿长必须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

(7)特种作业人员,要害岗位、重要设备与设施的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专门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或执照后,方准上岗。

人员培训、考核、发证和复审,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8)矿山应按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该费用必须全部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挪作他用。

(9)矿山必须按规定向职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职工必须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与用具。

(10)矿山应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护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

应对职工进行自救互救训练。

(11)矿山发生伤亡或其他重大事故时,矿长或其代理人须立即到现场指挥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对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

事故发生后,必须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查明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制定不放过。

(12)新工人入矿时,必须检查身体,不适合接触粉尘作业者不能录用;定期对从业
人员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对检查出的疾病患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安排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工作岗位;
(13)矿山应备有可供紧急救护伤病员的车辆(皮卡),应设医务室,备有急救药品及担架,并有通讯电话等。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把人为危害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

2.2.4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1)粉尘危害预防
①采用湿式凿岩,是防止粉尘危害的有效措施。

②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如凿岩、装矿作业人员配戴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的阻尼率应达到Ⅰ级标准(即对粒径不大于5µm的粉尘,阻尼率大于99%)。

③经常在爆堆、装车点、运矿道路等处喷雾洒水,也有较好的防降尘效果。

总之,使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达到LD41-92《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的允许值,控制在2mg/m3以下。

(2)噪声防治
①控制噪声声源。

新购设备时,应依据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规范》要求,选用主机及辅机,使噪声达到85dB(A)以下;
②控制接噪时间。

依照《工业噪声分级表》,有针对性地对凿岩、空压机的接噪时间加以控制,将噪声危害降低到允许范围之内;
③加强个人防护。

凿岩工、空压机工配戴耳塞、耳罩等防护器。

2.2.5 有害气体的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
根据地质报告的石膏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成果: CaO 32.01~32.89%,SO
3
46.41-
47.15%,H
2O+ 20.11~20.43%,折合成石膏矿物(CaSO
4
·2H
2
O+ CaSO
4
)含量为99.01~
100%。

从化学组分来看,矿石化学组分稳定,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开采过程中无有害气体的危害。

2.3 存在问题和建议
(1)《新疆墨玉县克孜里雅吾加布都拉石膏矿普查报告》对石膏矿的深部没有工程控制,对外围也未全面踏勘,故工作程度较粗略。

(2)《新疆墨玉县克孜里雅吾加布都拉石膏矿普查报告》对石膏矿石的化学分析数据较少,建议今后补采样品进一步测试。

(3)建议矿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