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
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道:“咸有咸的味道。
”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淡的开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
生活百态,各有其味
兰溪一中高一(3)班徐子骏
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面对老友的疑问,他淡然答出了“咸有咸的滋味”,饭后喝白开水,老友追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淡的白开水?”他也只是微笑着回应:“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法师想必是已经参透了生活的百态,才能如此泰然自若,并领悟到了其中的味。
诚然,人在面对生活的各种状况时,自然不能以同一种心态看待所有的事,而应该分别领略其中独特的滋味。
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意外时,我们或许该学习庄子的处事不惊。
庄子丧妻,非但没有表现出自己丧偶时的忧伤,反而鼓盆而歌,像是在办一场喜事。
他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异于常人的,但这也正是他高于常人之处。
因为他已经领悟了生活的苦滋味,所以能够在高于生活的天空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了如《逍遥游》一般经典的篇章,被后世铭记。
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庄子般沉着冷静,甚至是“鼓盆而歌”这样的行为。
但只要在意外中获得一方面终身受益的启示,便也能提升自我。
当年韩信忍受胯下之辱,面对着别人对自己尊严的践踏,他没有过分着急而磨炼出坚韧的性格,再加上自己的才华,才能完成从项羽麾下一个持戟侍郎到刘邦旗下统率三军的大将。
在功成名就之时返乡,面对当年那个羞辱自己的人如今担惊受怕的模样,他只是微笑走过。
从在别人此起彼伏的嘲笑中爬起,这样的感受固然苦涩,但只要直起了身子,抖落身上的尘土,就会在高于生活的天空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同时又有了淡然的心境,不为外界所干扰。
心中有了这番滋味,便是千百种磨砺也无法搅乱。
我们可能也无法做到韩信般坚韧不拔,甚至是一笑泯然的释然。
但只要在困苦中获得一方面终身有益的力量,便也能超越自我。
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家境早已败落,只能与妻子住在一个潮湿、不透风的小屋里。
他没有因家庭环境的落差,或是身体情况的折磨与痛楚而沉沦,反而将全部思绪投注到创作中,并从中得到了自己的感悟,更加坚定信念,终于完成了这一著作。
他在这高于生活的天空拥有了蚯蚓般“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专一。
生活百态纷纷扬扬,各种不同的味道又潜藏在这百态之后。
只要你肯挖掘,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味道”。
虽然这味道不一定能成就一位大儒之士,抑或是推你走向功成名就,但在你陷入生活的泥淖之时,这份“味道”就成为了那根牵引你上岸的稻草。
尝得百味,品得一生
兰溪一中高一(3)班陈锐孜
总有人,会被生活给他开的一个大玩笑给击破,抑或自杀,抑或消沉,但还有
一种人,能从这玩笑之中品出味道来,并自得其乐,也不会因一次成功而心怀荡漾。
能从苦中尝出甜味,从甜中尝出苦味的人,他的味蕾和人生,都注定不凡。
还记得西方一位大音乐家,天赋惊人却双耳失聪,这着实非常痛苦,他再也不能听到自己创造的音符在耳边悦动,便从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创作的乐趣。
音乐不能给自己带来甜味了,那怎么办?贝多芬选择将这份苦经历到极致,他用钢管听奇迹的乐谱——这显然毫无悦耳动听的感受,他将那份甜寄托于大众,看着听众的笑颜,贝多芬心里,也会有甜蜜吧。
这难得的甜混在大量的苦涩中,虽微不足道,但贝多芬硬是品出了那份甜,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留下了一篇篇名作。
诺贝尔奖的得主,往往低调,尤其是贡献卓越的科学家们,得奖时由默默无闻一夜变得家喻户晓,但是待报道渐渐褪
色,网页头条重新被几个明星的恩怨夺走,他们又变得默默无闻,大众很快又忘记了这些对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转而去搜索娱乐新闻了。
而对于这些科学达人,他们也希望清净些,这个诺贝尔奖对他们只是一种肯定,他们所想看到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人所用。
历来科学家们对奖杯都不是很重视,居里夫人只把这个奖章当作女儿的玩具,没有哪个科学家会把时间浪费在观赏自己的奖牌上,偶尔看到那个东西,只会想到自己还有哪些事情未完成,在这近乎朦胧的甜中,居里夫人就是如此淡泊。
这或许就可以解释她为什么是被辐射环绕而不是被镁光灯晃了眼。
鲁迅生在的年代及他的身世注定了他的一生定是五味杂陈的,他生在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个富裕家庭,本该衣食无忧,享尽甜蜜滋味,但他能从自己的甜中跳出,看到人民的苦,所以他放下了医学,拿起了笔杆子,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而后又是国民党的压迫,疯狂的追杀使
他得不停地更改自己的笔名,几次迁居,活在恐惧之中,但他不怕,他看见了人民思想的觉醒,这便使他感到幸福。
唯有能够苦中作乐,居安思危,方能以平淡而又有责任感的心经历人生,才能品味出人生的意义。
怀淡泊之心,品生活本味
兰溪一中高一(3)班童秋铭
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其中若不含他的那份淡然,何以有今天的声望。
诚如弘一法师,天灾人祸到来时没有选择,唯一可做的只有接受,然后在挫折中一品人生本味,找寻一颗淡泊的心。
而如何选择,如何找到并成功做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水对于鱼儿,天空对于飞鸟,母亲对于孩子一样,诚然挫折对于人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剂,并且常常是来得措手不及。
而面对
从天而降的挫折,你接下来的选择很重要,挫折会给人带来意外的压力和不安,难道你消极地逃避希望用时间抹去伤痕?不,时间只会抹去希望!难道你怨天尤人,暴跳如雷吗?不,这也许会让你干出反悔一生的蠢事!如果你们心怀希望与良知,那就坦然接受。
让自己淡泊一点。
坦然接受的挫折就与生活的本味消耗。
诸葛亮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是的,如果我们能平淡一些,什么酸甜苦辣不过是引领成功的本味。
曾经有一位诗人说过:“生活就是生活,你在不在,她都在那里!”生活都在,时间不停流逝,功与名迟早伴着“大江东去”,无踪无际,“活在当下”的告诫你是否真正体会?
苏轼文豪曾有名句“人间至味是清欢”。
是的,如果生活不易,何苦一再为难,甜是甜,苦是苦,咸也好,淡也罢。
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若入口皆有味,
尝尽清欢的话,又何愁没有生活的意义。
当你真正能做到放宽去淡泊,生活本味早已不为你所纠结。
又有“乘风归去”的心情,又有“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不安,为什么如此不堪苦闷。
放淡足以明志,本味方知幸福含义。
战争中的物资匮乏本是恼人,却如何不扰弘一法师“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纵然享受心灵的平静,文豪状元乌台落魄,东坡先生有理由颓废,怎又不扰他一品人间清欢的雅兴。
如此如此,他只是怀一颗淡泊心,超然物外,外物也无妨。
而在现代,若将工资涨落的焦躁用对工作的热忱代替;将食物价值高下的计算用感恩的心情代替;将社会压力用美景取悦枯竭的内心代替。
多一些纯真,少一份不安;多一份淡泊,少一些外物干扰。
得到的不仅是生活的本味,更有心的新生,生活自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