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治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
杨清霞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如何防治不及时或用药不对症,将会对白菜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世界性病害,也称“烂疙瘩”,是当前限制大白菜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病不仅在田问为害严重,在储藏期也可继续为害,导致储存窖内大白菜腐烂严重,造成巨大损失。

一、症状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可为害大白菜叶片、茎部、根部多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初发病时,外围叶片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一段时间后不能再恢复,外叶平贴地面,露出叶球。

初期病株外叶片呈浸润半透明状褐色,在干燥、晴暖环境下,病部可失水干枯成纸状并紧裹住菜球,湿度大时叶片呈水浸状软腐,也有的病株因早期带菌从内部叶片侵染发病,叶片腐烂,充满黄色黏稠物,有臭味。

下部叶片褪绿变黄并腐烂,随病情发展茎基部腐烂、脱帮,病部充满黄褐色黏稠物,病株一碰即倒,俗称“烂疙瘩”发病严重时,叶球腐烂,叶片腐烂失水过度而死亡。

储藏期间病害继续发展,尤其遇冷害、冻害或缺氧,发病更重。

二、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未腐熟的粪肥、存贮窖中的病株上越冬。

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肥料、土壤等多种途径传播蔓延,因病菌寄生性较弱,侵染时多从寄主的伤口侵入。

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因其取食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病较重。

尤其是地蛆为害重时,发病十分严重。

雨水多、温度较高时有利于病菌的传播、繁殖及蔓延,尤其是包心期前期干旱、后期遇大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土壤湿度过大、排水性差的地块,发病也较重。

三、防治技术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鲁白11等。

②轮作宜与豆类、葱蒜类作物轮作,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③种子处理可用种子质量0.4%的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

④加强管理日常注意防止伤根、伤叶,包心后浇水要均匀,防止形成生理伤口。

先清除病株并带出田外销毁,在病穴撒上石灰或杀菌剂后再浇水。

⑤防治害虫减少伤口以防病菌侵入,苗期开始防治食叶及钻蛀性害虫,如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跳甲等。

⑥药剂防治发现软腐病株后立即拔除,病穴撤上石灰,全田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20%
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90%链〃土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等药剂,5~7天喷1次,连喷3~4次。

⑦贮存期防病大白菜进窖贮存前,应用40%的福尔马林等药剂对贮存窖进行消毒,温度调节至3~6℃,同时保持窖内不缺氧,可有效减轻贮存期的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