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三级报告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培养三级报告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陆文香;吴培南;徐卫东
【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实行三级报告制度后,各级报告结果对临床菌血症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4 ~12月血培养阳性标本实行三级报告制度后,各级报告所需的时间;二级报告直接K-B法药敏、最终报告仪器法药敏与标准K-B法药敏的符合率.结果 103份血培养阳性标本,革兰阳性球菌54株,革兰阴性杆菌49株.血培养实行分级报告制度后,一级报告、二级报告比最终报告的时间分别提前48.8 h、38.3 h.一级报告的准确率99%.与标准K-B法药敏结果比对,直接药敏的符合率92.6%,非常重大错误率0.2%,重大错误率3.1%,微小错误率4.1%;仪器法药敏的符合率95.3%,非常重大错误率0.3%,重大错误率3.1%,微小错误率1.3%.仪器法药敏的符合率、微小错误率优于直接K-B法(x2分别为7.582和16.569,P 均<0.05);两种药敏方法的非常重大错误率、重大错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培养实行三级报告制度,其一、二级报告结果对临床菌血症的诊治具有及时、有效的指导意义,各级报告互为补充.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
【年(卷),期】2012(030)005
【总页数】2页(P380-381)
【关键词】血培养;三级报告;药敏试验;符合率
【作者】陆文香;吴培南;徐卫东
【作者单位】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2;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2;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血流感染危及患者生命,快速、准确地检出血液中的病原菌,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1]。

因此,微生物实验室应尽快为临床提供血培养阳性的病原学证据和药敏结果。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自2011年4月实行血培养三级报告制度[2],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本院2011年4~12月各科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的单一菌感染非重复标本共103份。

1.2 材料与仪器 Bactec FX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及Bactec Plus/F树脂需氧培养瓶、Bactec Lytic/10含溶血素厌氧培养瓶(BD公司)。

W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德国Siemens公司)。

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由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公司提供,M-H干粉、K-B法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

1.3 血培养三级报告将血培养瓶放入血液培养仪,系统自动培养和检测。

仪器阳性报警后立即取出阳性瓶,消毒瓶口待干燥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瓶中菌液,接种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置5% CO2培养箱或厌氧袋内分离培养,同时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并将结果通知临床作为血培养的一级报告。

滴3~4滴阳性瓶菌液于M-H培养基上(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用加5%羊血的M-H培养基),均匀涂布,用K-B法检测菌株药物敏感性,6~8 h后观察初步药敏结果,电话通知临床敏感的抗生素[2]。

若M-H平板上菌膜及抑菌圈不明显,则延长至18~24 h发二级报告。

取纯培养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若与一级报告不符,立即通知临床。

用Walk Away-4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于营养要求较
高的链球菌,用手工方法做生化反应和标准K-B法药敏试验,24~48 h后发出血培养最终报告。

1.4 标准K-B法药敏取纯培养菌落,调制0.5麦氏浊度单位菌悬液,均匀涂布M-H培养基,用K-B纸片法测菌株药物敏感性。

上述操作步骤均用相应的标准菌株
做质控,结果在控。

1.5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

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2011版CLSI解释标准得出药敏试验结果。

直接
药敏与标准药敏结果一致为符合;直接药敏为S而标准药敏为R判非常重大错误;直接药敏为R而标准药敏为S判重大错误;直接药敏为R或S、标准药敏为I,或直接药敏为I、标准药敏为R或S则判微小错误。

由于CLSI关于革兰阳性球菌中
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K-B法判断标准药物种类不同,所以统计的抗菌药物
药敏结果总数不完全一致。

2 结果
2.1 各级报告时间 103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54株,革兰阴性杆菌49株。

一级、二级、最终报告的时间分别为(19.6±4.1) h、(30.1±5.0) h、(68.4±6.1) h。

血培养实行分级报告制度后,一级报告、二级报告比最终报告的时间分别平均提前48.8 h、38.3 h。

2.2 各级报告结果符合率一级报告革兰染色结果与最终报告有1例不符,准确率
为99%。

用标准K-B法药敏作为标准,将K-B法直接药敏、仪器法药敏与其进行结果比对,符合率为92.6%和95.3%,微小错误率为4.1%和1.3%,χ2分别为7.582和16.569,P均<0.05;非常重大错误率、重大错误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05和<0.001,P均>0.05。

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标准符合率比对[n(%)]细菌初步报告K⁃B法直接药敏药敏总数
符合非常重大错误重大错误微小错误最终报告仪器法药敏药敏总数符合非常重大错误重大错误微小错误革兰阳性球菌625578(92.5)0(0)
21(3.4)26(4.1)556∗517(93.0)1(0.2)28(5.0)10(1.8)革兰阴性杆菌570528(92.6)3(0.5)16(2.8)23(4.0)570556(97.5)2(0.4)7(1.2)5(0.9)总计
11951106(92.6)3(0.2)37(3.1)49(4.1)11261073(95.3)3(0.3)35(3.1)1 5(1.3)
注:*,部分链球菌未做仪器法药敏,故未包括在内。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一级报告的准确率达99%,只有1例涂片结果错误,可能因为革兰阴性杆菌量少,错把染液残渣当成革兰阳性球菌。

一级报告的时间平均19.6 h,这为临床及时地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国内外学者均非常重视从阳性血培养瓶中直接取培养液进行鉴定及药敏的研究[3-4],但操作流程都比较繁琐,不适合医院的日常工作。

本实验室直接滴3~4滴阳性菌液于M-H培养基上做直接K-B法药敏,试验结果较为理想,流程也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临床分离率最高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等往往在血培养仪报警后6~8 h即可得二级报告结果,比最终报告提前40 h左右。

本调查评估了二级报告直接药敏法、最终报告仪器法与标准K-B法的符合情况,最终报告药敏结果总的符合率为95.3%,重大错误率达3.1%,可能是操作过程中个别药敏孔被污染所致;直接药敏法符合率为92.6%,重大错误率3.1%,微小错误率4.1%,这与菌液浓度难以控制有关,其结果和标准K-B法达不到完全一致。

仪器法药敏的符合率、微小错误率优于直接K-B法,但两种药敏方法的非常重大错误率、重大错误率无明显差异。

两种药敏方法非常重大错误率都≤0.3%,发生错误频率较高的药物为复方磺胺甲噁唑,细菌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原因有待
进一步调查。

综观血培养三级报告,其一、二级报告结果对临床菌血症的诊治具有及时、有效的指导意义,各级报告互为补充。

4 参考文献
[1]王颖,史利宁,范明,等.Bactec FX和Bact/Alert 3D 两种血培养系统对菌血症的检出性能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3-15.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8-740.
[3]Chen JR,Lee SY,Yang BH,et al.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using the VITEK 2 system using culture fluids from positive BacT/ALERT blood cultures[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8,41(3):259-264.
[4]井发红,李敬梅.352例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71-13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