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遗尿病98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遗尿病98例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224400) 王冬梅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遗尿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针灸治疗,取穴以百会、中极穴为主,辅以三阴交、阴陵泉、关元,同时用艾条温和灸。

结果98例中,痊愈80例,
占81.6%,总有效率达100%。

结论针灸治疗遗尿症疗效肯定。

早期治疗,手法
得当,气至病所,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主题词:遗尿 针灸疗法 百会 中极 三阴交 阴陵泉 关元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脏腑经络理论,采用针灸百会、中极等穴治疗小儿遗尿98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98例患者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7岁,其中7岁以下26例, 10~15岁45例,15岁以上者27例。

本组病例均经内外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且发育、智力均正常。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百会、中极;辅穴:三阴交(双)、阴陵泉(双)、关元。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选取28号1寸毫针,针刺百会穴,沿头皮帽状腱膜下
效。

对照组:该患者在同样条件下,隔日1次推拿治疗,10次为1疗程。

所不同的是不接受针刺治疗。

疗效标准 痊愈:肩臂部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肩臂部位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活动部分障碍;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终止治疗者。

疗效结果 2组病例治疗结果见附表
2组效果统计学处理X2=3.94,两组差异有着显著意义。

(P<0.05)
附表 2组治疗结果比较表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0631610100
对照组401897685
典型病例 李某,女,48岁,干部。

1998年元月15日就诊。

患者1个月前因工作繁忙劳累加之时值冬季,反复感受风寒之邪侵袭,自感右侧肩臀部位疼痛明显,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尤为显著。

刻诊:右肩关节周围广泛性压痛,功能活动受限,右上肢外展15度,上举15度,不能内、外旋转,搭肩试验(+),无肌肉萎缩。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结合病史及检查,中医诊断:(风寒湿型):西医诊断:肩周炎。

采用以上针刺和推拿疗法治疗10次后,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继用此方法治疗10次,右侧肩关节以及右上肢功能活动能达到全范围运动,并无疼痛感。

同时指导患者作主动运动,每晚练习放松功,坚持不懈。

半年后随访,诸症皆消,活动自如,且无复发。

讨 论 肩周炎的主要病机是气血阻滞,经络不通,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活其气血,通其经络。

本疗法采用针剌和推拿相结合的方法,祛风散寒除湿,活血消瘀止痛,此为治疗肩周炎的基本大法。

针刺取手阳明大肠经肩骨禺、奇穴肩前、手太阳小肠经肩贞:简称“肩三针”,以及足少阳胆经阳陵泉,手太阳小肠经天宗等穴,均为治疗肩臂挛痛不遂之要穴,疏经通络,消瘀止痛最为显著;滚揉按摩“肩三针”穴,根据病情加用秉风、天宗、曲池、手三里、肩中俞、肩外俞等穴位,能有效地提高病变组织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肿胀:缓解肌肉痉挛,明显解除局部组织机械压迫及牵拉反应,降低和消除疼痛。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加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确具有相辅相成,增加疗效之功能,通过针刺加推拿的双重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滋润肌肉,滑利关节之功效,还有调节神经传导,改善血液循环,解除局部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消除疼痛的显著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实为祖国医学治疗肩周炎的传统疗法中的一项独特疗效,值得推广。

(收稿:2002202212;修回:2002206215)
头针艾灸治疗遗尿症180例
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714000) 段竹联 周增荣 段爱武
摘 要:目的观察头针配艾灸治疗遗尿症的疗效。

方法采用平刺四神冲、百会,艾灸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遗尿症180例。

结果总有效率98%。


示本方法有温补脾肾,益气固摄,醒神开窍,缩尿止遗的作用。

主题词:遗尿 针灸疗法 百会 四神冲 气海 关元 神阙 医案
笔者自1990年至2000年用艾灸与头针配合治疗该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91例,女89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6岁。

皆为自幼起遗尿,无其他泌尿系疾患。

一部分患者睡梦中遗尿,尿完方醒;另一部分患者睡眠中尿后全然不知,轻者隔3~4d遗尿1次,重者每晚3~4次,有的患者伴有乏力,食欲不振;上学者学习成绩多受影响。

180例均拍腰骶椎片,其中150例患隐性骶裂(只有遗尿症而无其他合并症),30例腰骶椎无异常。

治疗方法 治则:温补脾肾,益气固摄,醒脑开窍,缩尿止遗。

选穴:气海、关元、神阙、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四神冲、百会。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
层刺入,轻微捻转至得气。

选取28号1.5寸毫针,针刺中极穴,针尖略向下,针感应局部酸胀,并向前阴部扩散(针中极前嘱患者小便以排空膀胱,避免刺伤)。

三阴交、阴陵泉,针刺时针尖略向上,得气后针感向股内侧扩散。

以上诸穴均施补法,留针30m in,同时用艾条温和灸诸穴,灸至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每日1次,7d为1疗程。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夜间可自行起床排尿,无尿床;显效:遗尿基本控制,偶尔有尿床;好转:尿床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治疗结果 98例病例中,痊愈80例(81. 6%),显效12例(12.2%),好转6例(6.1%),总有效率100%。

①年龄与疗效的关系:经98例临床观察,学龄儿童疗效好于学龄前儿童。

②针感与疗效的关系:“气至病所”与疗效有明显关系,针感能扩散至前阴部者,治疗效果最佳。

③针灸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每日下午施行针灸,疗效明显好于上午。

④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治疗1疗程内效果较好,若能适当增加治疗次数加以巩固,则可提高疗效。

典型病例 陈某,男,15岁,学生。

患儿自幼遗尿,平时夜间熟睡不醒,唤之亦神识朦胧,几乎每晚尿床。

刻诊:发育正常,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拟醒脑益肾治之。

嘱病人排尿后按上法治疗。

经针灸1次,晚间唤之则醒,能起床自行小便,针3次后,不用唤之即能自己起床排尿。

为巩固疗效,针完1疗程。

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体 会 遗尿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是指小儿膀胱已达到能自主排尿的年龄而仍有不随意的排尿。

一般5岁后膀胱感觉中枢已成熟,大脑皮层能反射性地通过膀胱括约肌的收缩来控制或延迟排尿,如果5岁以后小儿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大脑排尿中枢对来自膀胱充盈的反射不能作出正确的应答则发生遗尿。

祖国医学认为,遗尿多由肾气不足,元气虚弱,膀胱气化无力所致。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巢氏病源》亦说:“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制约于水故也”。

说明遗尿与肾、膀胱有直接关系。

故取膀胱募穴中极以固州都,振奋膀胱功能;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经之交会穴,关元为足三阴经,任脉之会,取之既能调补肝、脾、肾三阴,并可温补下元之虚寒,而达温补固摄之目的。

阴陵泉可通调水道,更取督脉足太阳之会,百会穴,以清脑、调理元神,从而增强患儿尿意。

诸穴配合,相得益彰,而收益智固摄之效。

在治疗期间,应嘱患儿睡前少饮水,白天减少剧烈运动,保证睡眠质量,与此同时,家长要定时唤醒排尿。

如此调护配合,常能于短期内获效。

(收稿:20022062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