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解读《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解读《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的意见》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公布日期】2015.05.25
•【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
正文
解读《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提到发展经济,不少人会马上出现一个破坏环境、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的惯性思维。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王林和看来,发展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人们更注重业绩和效果,往往会忽略了对生态文明的建设。
总体上,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一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有专家指出,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绕不过去的坎,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该怎么办?《意见》给出了答案!
《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国家很早提出,但从战略层面列为国家重点,正式形成红头文件,还是第一次。
”王林和说。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认为,这意味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党执政的重要工作,贯穿到4个建设的全过程,协同推进5化。
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将其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结合最近出台的最严厉的环保法、‘水十条’来看,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给子孙后代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就要改变过去的好多做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将是未来新常态的常态。
”
《意见》明确提出,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只是,在生产实践当中,如何才能既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富裕了人们生活,又能保护环境?对于执政者而言,是难题,也是考验。
《意见》指出,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种草种树’,而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并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制度体制紧密相关,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
”王林和说。
日常生活中,公共交通、节水农业、垃圾分类回收、太阳能发电、建设美丽乡村和绿色城镇等,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意见》用9个方面35条,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领域、制度体系、各项保障等,以期保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设计,防止改革的碎片化。
意见提出了“五个坚持”和“五项任务”。
“五个坚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五项任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经济下行压力使得淘汰落后产能更加艰难,干部生态观念的滞后导致执行力弱化等。
“《意见》更多地强
调落实,可操作性大幅提高,用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有专家表示。
意见中,包含了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整体思路,提出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等10个方面的重大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提出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方面,提出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
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方面,提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方面,提出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尤其是领导干部终身追责,就是为每一位领导干部上了一份责任档案。
必将有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防止领导干部为了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的乱作为。
”市民吴先生认为。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意见提出的制度,后续应有配套法律法规加以细化。
下一步关键是能否切实让这些制度落地。
确保制度不走样、不变形。
人人都是绿色生活的践行者
《意见》中,强调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理念,即公众参与也是一大亮点。
《意见》指出,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实际上,人们对保护环境的
意识都在逐渐提高,但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需要加大教育和科普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
”王林和说。
《意见》明确,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并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同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涉及全社会的利益,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各类行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王林和说。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哪个部门的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提高国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认识,政府应该用制度对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加以约束,对从事绿色生态的企业和个人加以鼓励。
”鄂尔多斯市草原工作站站长杨永锋建议。
此外,有专家表示,随着绿色变革举措的推进和保护环境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化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如居住方面,环境会有改善,绿化会增加;出行方面,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会更便捷;在饮食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还将催生一批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高技术企业致力于做这些领域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将更为放心和安全。
《意见》向人们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相适应,国土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
当然,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并拭目以待!
绿色变革中的内蒙古信号
近年来,我区以“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全区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继续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是全国建设任务最多的省份。
此次绿色变革,给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哪些信号,指明了哪些方向?
于光军认为,我们正处在经济新常态的构建和形成时期,从传统的经济状态到新常态转化的过程当中,需要增速换挡,结构转型,动力转换。
“结构转型,给我们传统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的升级换代,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就是一方面要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改变过去对生态和环境的不良做法。
对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要求,则意味着过去为了经济效益能够容忍的一些污染产业,未来我们的容忍度会越来越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将作为硬约束。
”“在平衡资源与环境关系上,《意见》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即开发利用资源,必须要做到既有利于环境,也有利于社会安定。
内蒙古作为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地区,更需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对绿色化发展的引导。
”于光军说。
此外,他还认为,在未来产业发展当中,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如我区的节能电机及为5大基地提供环保、节能服务的产业,将会有更好的市场空间。
王林和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全国要一盘棋,统筹考虑,加大生态环境下游区对上游区的保护和反哺。
“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光靠一个地区的能力显然不够,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同时,王林和还指出:“经
济的多少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并不能感到明显的实惠。
但恰恰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家都能感受到,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王林和说,内蒙古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纬度高、降雨较少,尤其是水环境成为最大的制约。
要想让我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根本好转,需要更加重视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他建议自治区要加强保护力度,同时在生态建设上遵循自然规律,形成整体的生态保护意见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