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è)纨绔.(kù)戏谑.(xuè)敛气屏.声(bǐng)
B.拓.片(tuò)负疚.(jiù)悚.然(sǒng)沸.反盈天(fú)
C.吞噬.(shì)脊髓.(suí)撬.开(hào)韬光养晦.(huì)
D.石栈.(jiàn)朔.漠(sù)迁谪.(zhé)群山万壑.(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
B.寒喧踌躇惴惴不安瘦消不堪
C.残骇桅杆司马轻衫咀嚼赏鉴
D.抚赝缭倒恬然自安赴汤蹈火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C.“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D.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4.下列各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长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一到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B.汉语的魅力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开放度的日渐扩大而广为辐射,汉语热正遍及全球。
C.为进一步保障广东成品油市场,我们将密切关注广东市场动态,加快成品油资源的调进,在油品供应上保证质量。
D.联合国官员说,中国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今后还会有上千万人成为感染者。
二、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
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简称“DA”。
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主要是由于它。
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幸福和快乐的情绪,统统受多巴胺控制。
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
而从另一方面看,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也都是有多巴胺方面的生理根源的。
看到了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必然产生这样的追问:通过技术手段寻求人的精神幸福的前景如何?
既然多巴胺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只要我们在技术上能够人工合成多巴胺,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从而也增强了人的幸福感。
在目前人们的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幸福感如此匮乏的年代,如果技术能为我们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无疑是发挥了最重要的人文功能。
传统的精神幸福是靠人文手段解决的,即使在物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如果具有丰厚的人文追求,人也是可以获得幸福感的,所以印度人才能拥有和新加坡人相同的幸福指数。
这表明,至少在目前,人文手段的作用依然是很大的。
问题是随着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增大,这种技术在将来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这种技术手段是否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是这种幸福感的真实性问题。
这种幸福感可恰当地被称为“人工幸福”,因此多少带有“虚拟幸福”的性质,甚至与“虚假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它是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幸福?二是这种幸福感的内容问题。
由技术手段造成的幸福感似乎是无对象无原因的幸福感。
与在人文手段中,由有人文内容的对象激发了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导致了一种愉快的感觉不同,它是仅有多巴胺而无内容所导致的高兴。
这种无原因、无对象的喜乐是否还属于精神正常的范畴?三是这种幸福感的持久性问题。
因为较多的多巴胺从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不平静,而不平静就是一种消耗,就是付出生理和心理代价而获得的幸福感,是一种原则上不可能持久的幸福感。
四是这种幸福感的负面作用问题。
首先,采用技术来解决心情好不好的问题,很可能形成技术依赖或“技术成瘾”,这类似于药物依赖和成瘾,这就是吸毒成瘾和上网成瘾的机理。
其次,如果我们在多巴胺的控制下,无论面对什么境况都保持幸福感和快乐的心
情,不再有不满和愤怒,无视现实的阴暗面或忘掉人世间的罪恶而保持幸福感是否就成了阿Q式的精神麻木?多巴胺是否就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
所以说,无论多巴胺这种技术方式在造就幸福感时多么有效,它都不可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从而不可能完全取代以创造精神内容为圭臬的人文手段的作用。
我们要合理追求一种技术与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对技术手段的完全拒斥和完全归顺都是不可取的。
【小题1】下列对“多巴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巴胺是一种控制人情绪(尤其是幸福、快乐的情绪)的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
B.多巴胺是一种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的化学物质。
C.多巴胺是一种可人工合成,植入人脑内就能解决人们精神或情绪问题的化学物质。
D.多巴胺是一种可人工合成,很可能使人形成技术依赖或“技术成瘾”的化学物质。
【小题2】下列表述不属于“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的一项是()
A.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人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从而增强自己的幸福感。
B.从生理根源方面来说,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都是与多巴胺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C.多巴胺这种技术方式造就幸福感是有效的,但它不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
D.在多巴胺的控制下,人们总能保持幸福感和快乐的心情,不再有不满和愤怒。
【小题3】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文章探讨了运用技术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及这种技术是否会带来新问题等内容。
B.采用技术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尽管有负面作用,但也不必担心多巴胺就此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
C.人文手段和技术手段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但两种手段所引起幸福感的具体内容却是不相同的。
D.作者在对技术手段和人文手段的比较中,提倡要合理追求一种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适度融合。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9分)
甘罗者,甘茂孙也。
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
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
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
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
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
”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张唐曰:“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7.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归还
B.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勉强
C.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到……去
D.应侯不如文信侯专专擅大权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卿之功孰与武安君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B.乃封甘罗以为上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D.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9.下面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秦国“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1)臣请行之君其试臣(2)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3)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4)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5)臣不知卿所死处矣(6)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1)(3)(4)B.(2)(5)(6)C.(2)(3)(6)D.(2)(4)(5)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
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侯何不快之甚也?(4分)
2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4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1)从诗歌的体裁上看,这是一首,其中必须对仗的是(3分)
(2)这首诗中间两联向友人介绍吴越的美好风光,任选一联,展开想象加以描写(5分)
五、句子默写
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一双丹凤三角眼,_________。
(2)其险也如此,_________。
(3)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4)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
(5)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6)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7)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
(8)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9)《锦瑟》尾联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面小题。
坦然看生活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吁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
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
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
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灿然走过。
我便想: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这老伯可说是这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不
便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
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铭自己的博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14.文章开头的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文章出现了泰戈尔的诗句,它的含义与作用是什么?
16.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生活的理解。
17.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确切的两项是
A.借助鲜明的意象表达深远的意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夕阳下,垂钓者钓回了一路的欢歌,失意长成了乐观;朝霞中,纺织女工慵倦的脸上正编织着灿烂的笑靥,沮丧接纳了调适;暮霭里,扫街老伯扫净了一颗平常心,平淡饱蕴着自信。
B.生活中每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
作者劝喻我们不要做深邃的蓝天,壮阔的大海,芬芳的原野;而应成为飘逸的白云,优雅的小溪,翠绿的小草。
因为平凡往往蕴涵着伟大。
C.本文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显示了作者敏感的诗人气质。
正所谓:文章得失不由天,精思附会是关键,洞穿形象发神韵,妙笔生花意旨远。
D.全力以赴(对事),奉上真心(对人),勇于选择、挑战命运、把握机会,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活得高贵,活得伟大。
E.文章结构匀称、句式对称,情理流畅,主题深远。
在这里,乐观的垂钓、愉悦的纺织和自信的扫街,三种坦然的形象,相互映衬,步步蓄势,为其后的议论抒情,揭示文旨张本。
七、语言表达
18.、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不超过20个字)(3分)。
19.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4分)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写入答题栏表中,至少写出三个。
八、命题作文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辞书上说: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有人说:命运是生命的一种运行方式。
生命平常地运行,就是平常的命运;生命异常地运行,就是异常的命运;生命超常地运行,就是超常的命运。
命运与环境有关,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命运与选择有关,把握好选择,也就把握好命运;命运与机遇有关,抓住了机遇,也便抓住了命运……
也有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生活中,你对“命运”有何认识,请以“命运与”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横线上要填入一个词语,然后以此为题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材料相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本题中,B项,“拓片”的“拓”应读tà,把碑刻、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片。
“沸反盈天”的“沸”应读fèi,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C项,“撬开”的“撬”应读qiào,把棍棒或刀、锥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
“脊髓”的“髓”应读suǐ。
D项,“石栈”的“栈”应读zhàn,是指在山间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
“朔漠”的“朔”应读shuò,意思是北方沙漠地带。
故选A项。
2.A
【解析】(B项寒暄瘦削不堪;C项残骸司马青衫;D项抚膺潦倒)
3.B
【解析】(冒号改逗号)
4.A
【解析】
略
5.B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由于……使”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掉“由于”;
C项,“保障”缺少宾语,应在“广东成品油市场”后面加上“供应的稳定”;
D项,“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意重复,删掉一个。
故选B。
6.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2】略
【小题3】略
7.A
8.B
9.C
10.C
11.见译文
【解析】
7.(归:让……回去)
8.(B.以(之)为A.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转折/连词,顺承D.介词,被动/介词,到)
9.(甘罗的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出使成功,二是说赵,使秦广河间、增地盘。
封甘罗为上卿是因为后者,含有①④⑤的应排除。
)
10.(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为了秦燕联盟”。
)
11.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
甘茂去世的时候,甘罗年纪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吕不韦。
秦始皇派遣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的时间就使得燕王喜派遣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
秦王又派遣张唐到燕国做丞相,想要燕国与秦国共同攻打赵国,以开拓河间的地方。
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怨恨我,悬赏说‘能抓到张唐的人,赏赐百里的土地’。
现在去燕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去。
”文信侯听了,内心很不快乐。
没有勉强张唐。
出发的日期定下来之后,甘罗对文信侯说:“请借给我五辆车子,让我替张唐先到赵国去通报一声。
”文信侯便进去向秦始皇报告,秦始皇召见甘罗,派遣甘罗去赵国。
赵襄王亲自到都城的郊处迎接甘罗,甘罗游说赵王说:“大王听说过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说:“听说过。
”“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作丞相吗?”“听说过。
”于是甘罗说“燕国送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是为了表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去燕国作丞相,是为了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互相结好,在于要攻打赵国,赵国现在实在太危险了。
燕与秦相互友好,没有别的缘故,完全是要攻打赵国以扩大河间的土地。
大王倒不如割给我五个城池,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土,让我回去转报秦王,叫他谴回太子丹,使秦国与强大的赵国友好,一起进攻弱小的燕国。
”赵王听了甘罗的游说,立即割让五个城池给秦国,使秦扩大了在河间土地,秦国也谴回了燕太子,赵国便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上谷三十座城池,把其中十一座送给秦国。
甘罗回到秦国,报告秦始皇,秦国就封甘罗为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宅赐给他。
12.(1)体裁:五律颔联和颈联(2)见下文分析
【解析】诗歌分析:这是一首向友人介绍吴越美好风光的送行诗。
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这里田园沃饶,山川佳丽,历来为人称道。
开头两句“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点明吴越接壤,也暗示以下所写,乃两地共有的特色
颔联“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点明桔和莲,别处也有,而吴越的不同,就在于“有园多种”、“无水不生”。
诗人选取桔和莲为代表,也颇为精当。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而桔生陆上,莲出水中,又可从而想见吴越地区水陆风光俱美。
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则着眼于写水乡市镇的繁荣。
吴越水乡,市镇大都紧挨河港。
不写日市写夜市,只因夜市是吴越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一大标志;而桥边夜市,更是水乡特有风情。
夜市的场面形形色色,独取一“火”字,既可使人
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江南多古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古寺是游人必到之处。
“春风寺外船”,令人想见春风吹拂、临水寺前游船辐辏的景象,这是水乡又一特色。
结尾两句“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一个“偏”字特别介绍了吴越人情之美。
如此旖旎的风光,又如此好客的人情,他乡游子自然居“必经年”,乐而忘返了。
这首诗清新秀逸,象一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是送别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13.两弯柳叶吊梢眉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扪参历井仰胁息白帝城高急暮砧群山万壑赴荆门别有幽愁暗恨生江州司马青衫湿空闻虎旅传宵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
如“吊梢”“嗟尔”“扪”“仰胁
息”“砧”“壑”“幽”“州”“宵”“柝”“已”“惘”,理解字义去记忆。
14.对比。
(2分)好处:更鲜明突出地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看法)。
(2分)
15.
16.
17.BD
【分析】
14.略
15.略
16.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