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章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增加电池的个数,使电源电压变大
【变式训练】小楠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 Ω、15 Ω和25 Ω的定值电 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 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你能分析 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吗? 没有控制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
【重难易错2】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 的关系”.实验时,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 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要求( D ) A.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B.保持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 D.保持电阻R1的电阻值不变,调节R2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错因分析:不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以及不能理解
如图所示:
【实验设计】
一、探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 保护电路 .
2.按上述所画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
流值,R=
Ω. 略
电压U/V 电流I /A
3.在上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I-U关系图象. 略 =
5.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电阻一定,通过 _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的步骤.
1.小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记
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出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关5 30 I/A 2.4 1.2 0.8 0.6 0.48 0.4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具有 保护电路的作用.同时,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移动 滑片P的目的是 B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移动 滑片P的目的是 A .(均选填字母) A.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B.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
3.(教材母题变式)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 验中,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电阻R/Ω 5 电流I/A 0.4
二、探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是 电阻 ;
要控制不变的量是 电阻两端的电压 ;
怎样到达这一目的: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
2.按上述所画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
流值,U=
V. 略
电阻R/Ω 电流I/A
3.在上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I-R关系图象. 略
【例】(202X深圳一模)小佳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路 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滑片不动,当定值电阻 R2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下一步应该采取的 操作是(C ) A.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 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视察并记录
电流表的示数
B.换用更精确的电压表进行测量 C.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视察并记 录电流表的示数
系.
知识链接: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电阻是指点体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阅读课本P74~P76,完成以下问题】 1.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电路.要求: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如图所示
答案图
(2)用电流表测电阻的电流(电阻约为10 Ω),电压表测电阻两 端的电压.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器材连接起 来.(电压表选择的量程是 0~3 V )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本课目标导航 课前自主预习 实验突破 易错辨析 课堂检测
(202X年版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
探究电流 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与电压、 2.(重难点)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电阻的关 3.会视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4.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两端电压一定, _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值成反比
.
归纳:综合上述两个实验: 1.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是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_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可表示为
.
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
点拨2: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调节 ①“换大调大”:当更换阻值更大一些的电阻时,应将滑片 向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方向移动(即远离下接线柱). ②“换小调小”:当更换阻值更小一些的电阻时,应将滑片 向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方向移动(即靠近下接线柱).
电阻R/Ω 5 15 25 电流I/A 0.6 0.3 0.2
【基础概念易错辨析】 1.导体中没有了电流,电路中也就没有电压.( × ) 2.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两端必定有电压.( √ ) 3.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 ) 4.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大.( × )
【重难易错1】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如图所示 的电路,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 在“保持电压不变”这一步,实验要求是( B ) A.保持R'滑片位置不变 B.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接入电路, 调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使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2.既然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那么可以通过 改变电压 来 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3.电阻是指点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可以通过改变电阻 _ 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实验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三个, 电流表 、 电压表 、 滑动变阻器 各一个,
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画在右边的虚线框内).
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点拨1:(1)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电压是导体中 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
所以叙述结论时不能错误地说成“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
成正比”.
(2)本次实验不能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因为灯丝电阻受温 度影响很大,而定值电阻的阻值在通电时不会有明显变化, 不会对实验带来大的影响.
【变式训练】小楠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 Ω、15 Ω和25 Ω的定值电 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 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你能分析 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吗? 没有控制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
【重难易错2】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 的关系”.实验时,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 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要求( D ) A.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B.保持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 D.保持电阻R1的电阻值不变,调节R2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错因分析:不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以及不能理解
如图所示:
【实验设计】
一、探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 保护电路 .
2.按上述所画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
流值,R=
Ω. 略
电压U/V 电流I /A
3.在上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I-U关系图象. 略 =
5.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电阻一定,通过 _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的步骤.
1.小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记
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出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关5 30 I/A 2.4 1.2 0.8 0.6 0.48 0.4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具有 保护电路的作用.同时,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移动 滑片P的目的是 B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移动 滑片P的目的是 A .(均选填字母) A.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B.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
3.(教材母题变式)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 验中,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电阻R/Ω 5 电流I/A 0.4
二、探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是 电阻 ;
要控制不变的量是 电阻两端的电压 ;
怎样到达这一目的: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
2.按上述所画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
流值,U=
V. 略
电阻R/Ω 电流I/A
3.在上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I-R关系图象. 略
【例】(202X深圳一模)小佳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路 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滑片不动,当定值电阻 R2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下一步应该采取的 操作是(C ) A.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 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视察并记录
电流表的示数
B.换用更精确的电压表进行测量 C.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视察并记 录电流表的示数
系.
知识链接: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电阻是指点体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阅读课本P74~P76,完成以下问题】 1.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电路.要求: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如图所示
答案图
(2)用电流表测电阻的电流(电阻约为10 Ω),电压表测电阻两 端的电压.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器材连接起 来.(电压表选择的量程是 0~3 V )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本课目标导航 课前自主预习 实验突破 易错辨析 课堂检测
(202X年版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
探究电流 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与电压、 2.(重难点)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电阻的关 3.会视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4.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两端电压一定, _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值成反比
.
归纳:综合上述两个实验: 1.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是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_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可表示为
.
2.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
点拨2: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调节 ①“换大调大”:当更换阻值更大一些的电阻时,应将滑片 向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方向移动(即远离下接线柱). ②“换小调小”:当更换阻值更小一些的电阻时,应将滑片 向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方向移动(即靠近下接线柱).
电阻R/Ω 5 15 25 电流I/A 0.6 0.3 0.2
【基础概念易错辨析】 1.导体中没有了电流,电路中也就没有电压.( × ) 2.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两端必定有电压.( √ ) 3.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 ) 4.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大.( × )
【重难易错1】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如图所示 的电路,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 在“保持电压不变”这一步,实验要求是( B ) A.保持R'滑片位置不变 B.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接入电路, 调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使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2.既然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那么可以通过 改变电压 来 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3.电阻是指点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可以通过改变电阻 _ 来改变导体中的电流.
实验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三个, 电流表 、 电压表 、 滑动变阻器 各一个,
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画在右边的虚线框内).
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点拨1:(1)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电压是导体中 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
所以叙述结论时不能错误地说成“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
成正比”.
(2)本次实验不能用灯泡代替定值电阻,因为灯丝电阻受温 度影响很大,而定值电阻的阻值在通电时不会有明显变化, 不会对实验带来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