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快速增加其重量其主要原因是“汽水”能()
A. 促进细胞呼吸
B. 加强光合作用
C. 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值
D. 加强蒸腾作用
【答案】B
【解析】解植物的生长的快慢取决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而有机物的积累等于有机物的合成减去有机物的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所以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CO_2的弱酸性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快速增加其重量其主要原因是加强光合作用其次“汽水”也能改良碱性土壤调节土壤溶液的pH值
故选 B
2.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清新的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①鼻腔②支气管③喉④咽⑤气管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③⑤②
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⑤③②④
【答案】B
【解析】解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系统包括气体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肺清新的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①鼻、④咽、③喉、⑤气管、②支气管
故选 B
3.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A.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 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
【答案】C
【解析】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臭氧层的破坏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4.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 外界→咽→食道→肺
B. 肺→气管→鼻腔→外界
C. 外界→鼻腔→气管→肺
D. 肺→气管→咽→外界
【答案】C
【解析】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气体经过外界→鼻腔→气管→肺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气体肺→气管→鼻腔→外界
5.
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来照射玻璃管均有水滴排出但数量不等(不考虑温度对水滴排出的影响)表中所示的是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滴数
A. 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
B. 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C. 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D. 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水分吸收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光照的颜色不同排出的水滴数不同说明释放出的气体量不同蓝光、红光时植物既然吸收的最多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故实验装置为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故选 B
6.王大爷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为了提高温室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你认为他可以在温室大棚内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 增加氧气浓度
C. 大量施肥
D. 增加湿度
【答案】A
【解析】
7.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从图中可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光照强度
B. 从图中可知光照强度在0~a内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大小的影响
C. 光照强度在a~b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只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D. 从图中可知光照强度在b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答案】C
【解析】解 A.题干是光照强度和温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所以图示的结论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光照强度 A正确
B.由图示可知在0~a内尽管各曲线表示的温度不同但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在增强所以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大小的影响 B正确
C.在a~b内光合作用的强度既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C错误
D.由曲线可知光照强度在b以后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的曲线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强 D正确
故选 C
8.快要燃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会猛烈燃烧起来.这说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
A. 二氧化碳
B. 水
C. 氧气
D. 有机物
【答案】C
【解析】解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C符合题意.
故选 C.
9.李明外出游玩遇到被求上岸时呼吸停止有微弱心跳的溺水儿童李明回忆学过的急救知识想尽快对其实施救治在他回忆的以下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 使溺水儿童仰卧头后仰衣领解开
B. 清除口鼻内的污物体、异物
C. 一手托住后脑一手托起下颌口对口吹气
D. 每分钟吹气16﹣18次
【答案】C
【解析】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口鼻内的污物体、异物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胸外心脏挤压时病人仰卧在床上或地上头低10度背部垫上木板解开衣服在胸廓正中间有一块狭长的骨头即胸骨胸骨下正是心脏急救人员跪在病人的一侧两手上下重叠手掌贴于心前区(胸骨下1/3交界处)以冲击动作将胸骨向下压迫使其陷约3﹣4厘米随即放松(挤压时要慢放松时要快)让胸部自行弹起如此反复有节奏地挤压每分钟60﹣80次到心跳恢复为止可见C不符合题意
10.种子能够呼吸吗?生物小组将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放到温暖地方一天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检验结论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乙瓶是为了设置对照
B. 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
C. 甲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D. 结论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解 A.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瓶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为实验组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为对照组因此乙瓶是为了设置对照 A正确
B.对照实验应遵循唯一变量原则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如种子数量应保持相同所以
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 B正确
C.甲瓶中是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在甲瓶里蜡烛熄灭 C正确
D.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没有证明释放二氧化碳 D错误
故选 D
11.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而成的两条曲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点纵坐标表示重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X表示鲜重曲线Y表示干重
B. 曲线Y中M~O段下降的原因是因为自身有机物不断被消耗
C. 曲线Y中O~P段上升的原因是根部不断从外界吸收水分
D. 从M点开始进行呼吸作用从O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A、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X 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消耗供能干重降低所以Y曲线表示干重变化 A正确
B、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消耗供能干重降低所以曲线Y中M~O段下降 B正确
C、曲线Y中从O点开始大豆幼苗长出真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O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所以曲线Y中O~P段上升 C错误
D、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O点开始大豆幼苗长出真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 D正确
12.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含量多
C. 呼吸时肺泡内的氧气能进入血液的原因是根据气体的扩散原理肺泡中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浓度
D. 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答案】B
【解析】 A 、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 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A正确
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氧气 B错误
C .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肺与外界的吸气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呼气 C正确
D、通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变成动脉血 D正确
1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放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
A. 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 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 放入碘液中
D. 放入食盐水中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检验放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常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4.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先要经过哪一结构()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答案】B
【解析】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血液中有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先要经过红细胞细胞膜与内部的血红蛋白结合
15.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提高人体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
A. 可以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
B. 可以使参加气体交换的肺泡数目增多
C. 可以使肺活量增大
D. 可以使胸廓活动范围增大
【答案】A
【解析】解经常参加锻炼会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锻炼使肌纤维变粗会使呼吸肌更发达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使胸围差加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呼吸肌收缩力增加.故选 A.
16.下列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空气\overset \rightleftharpoons 呼吸道\overset \rightleftharpoons 肺泡\overset
\rightleftharpoons 血液\overset \rightleftharpoons 组织细胞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④组织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通过组织内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故选 B
17.在做口对口吹气法时应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目的是为了保
持()的通畅.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血液循环
D. 排泄
【答案】B
【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
体进入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目的是为了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18.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酸雨不仅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B.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C.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邻
D.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关
【答案】D
【解析】A、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
亡酸雨不但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A正确
B、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
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 B正确
C、工厂中排放的废气进入到空气后会在当地或附近造成酸雨 C正确
D、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
酸雨的主要原因 D错误
19.人呼出的气体和大气中部分气体成分的含量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表示人呼出的气体乙表示大气
B. 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中只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 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来自血液
D. 乙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来自组织细胞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甲和乙比较乙中的氧气的含量比甲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甲多因
此乙表示人呼出的气体甲表示大气 A错误
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 B错误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来自吸入的气体而不是血液 C错误
全身的组织细胞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乙中增
加的二氧化碳来自组织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 D正确
故选D
20.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酸雨问题时为了比较快、比较明显的获得试验结果实验材料
最好选择()
A. 成熟的叶片
B. 幼苗
C. 大树的根
D. 树皮
【答案】B
【解析】解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在实验条件下研究酸雨问题时选择生命力旺盛的生长快的结构能较快、较明显的获得试验结果.
故答案为 B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装置①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黑色的塑料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实验时先进行实验① 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相关实验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1.(4)该实验结果图⑦的甲、乙、丙三部分中加碘液变蓝的是________ 甲、乙、丙可形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吗, 防止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解析】解(1)装置①用了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实验中用黑色的塑料袋可以防止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论
【答案】(2)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解析】(2)实验时先进行实验① 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相关实验其主要目的是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答案】(3)使叶片脱色
【解析】(3)步骤④的目的是使叶片脱色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答案】(4)丙, 两,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解析】(4)该实验结果图⑦的甲部分没有叶绿体乙部分被遮光处理丙部分有叶绿体且见光三部分中加碘液变蓝的是丙甲、乙可以分别与丙可形成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2.(1)叶片具有适于进行A________的结构特点结构1和3由一层无色透明的细胞组成结构2含有较多的叶绿体结构4中的导管的能运输________ 筛管能运输________ 结构 5是________进出叶片的门户
22.(2)生理活动A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是________的转化二是能量的转化即
把________能转变为b中的________能
22.(3)图乙生理活动B的实质是分解________ 释放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
【答案】光合作用, 水分和无机盐, 有机物, 气体
【解析】叶片具有适于进行A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结构1上表皮和3下表皮由一层无
色透明的细胞组成可以透光结构2叶肉含有较多的叶绿体结构4中的导管的能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运输有机物结构5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答案】物质, 光, 化学
【解析】由分析知图乙生理活动A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完成了两个方面的转化一
是物质的转化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二是能量的转化即把光能转变为b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答案】有机物
【解析】由分析知图乙生理活动B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
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
23.(1)从上报导看雾霾天气对人体最直接影响是哪一系统?答 ________.
23.(2)据有关专家考证全年雾霾天气时间最长就会减少日照儿童体内维生素D生成
不足进而影响对钙的吸收而引发疾病.主要引发什么疾病?答引发的疾病是 ________.23.(3)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呼吸内科门诊外不少小病号戴着口罩咳嗽声此起彼伏.口罩能加强呼吸道对空
气的处理能力.口罩不同于呼吸道对入肺空气怎样的处理?
答口罩对入肺空气只能做________作用.
23.(4)受雾霾天气影响儿童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就诊儿童中鼻部和
咽喉部的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疼、咳嗽等咽部不适.这现象会
影响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吗?
答会________(增加或减少)气体交换.
(三)简洁转新
23.(5)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要向雾霾宣战”.就我们中学生
而言我们该做点什么减少环境污染?
答 ________.(写一项即可)
【答案】(1)呼吸系统
【解析】解(1)从上报导可以看出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汽车尾气煤炭燃烧工业
生产排放的废气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悬浮颗粒物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
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
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由于PM2.5颗粒物微小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
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答案】(2)佝偻病
【解析】(2)体内缺乏维生素D 必然会影响骨骼的发育甚至患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体
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
岁以下的儿童.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
【答案】(3)清洁
【解析】(3)“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是PM2.5
所以避免该天气对人体的危害的主要措施就是减少PM2.5的吸入可采取戴口罩等方法
口罩能对入肺空气只能做到清洁的作用.
【答案】(4)减少
【解析】(4)受雾霾天气影响儿童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就诊儿童中鼻部和咽喉部的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疼、咳嗽等咽部不适.这种
现象会减少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答案】(5)应该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解析】(5)雾霾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我们应该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
垃圾.(合理即可).
24.(1)雾霾会危害人体健康主要引起心血管以及________系统的疾病该系统由呼
吸道和________组成.
24.(2)分析以上资料请你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一条好建议________.
【答案】呼吸, 肺
【解析】解(1)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汽车尾气煤炭燃烧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等
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悬浮颗粒物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
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
【答案】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
【解析】(2)雾霾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被吸入肺部.减少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方法很多例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植树造林、各企业达标排放、加强政府监督以及不要露天焚烧垃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