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古老的《诗经》中有先民的真情。
《诗经·式微》中的“ ,”,让我们读出劳役者天晚还在泥地里辛苦劳作的悲愤和苦痛;《诗经·子衿》中的
“ ,”,让我们读出女主人公对心中恋人的深深思念。
(2)陶渊明偶遇桃源,感叹这里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桃花源记》);孟浩然遥望洞庭,欣赏洞庭湖气势恢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王勃浪迹天涯,感悟友情无关时空距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基础知识综合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
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
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
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shuài些。
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
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多。
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tuǒ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
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
晋、唐之间,又称为“八分书”。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小篆.( )草shuài( )tuǒ圆( )敛.笔( )
(2)文段选自《经典常谈》中的《_________》。
能体现书体“演变的方向是简易”的,有哪些现象?请结合《经典常谈》整本书阅读回答。
(3)举例说明如何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来阅读《经典常谈》。
三、综合性学习
3.复兴学校八年级1班开展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公益宣传海报中的一张。
请根据画面内容,拟写一条宣传语。
(2)为了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低碳模范”——27岁的景观设计师小高,请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
(3)下面是李华同学在活动后搜集的“低碳出行”的相关建议,请你帮助补充和修改。
增加公共交通使用频次。
若无必要,可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共享单车等方式来出行,距离较近时,也可以选择步行前往目的地,【甲】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有助于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乙】_________。
如非必要,出门远行优先选用污染较小的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减少飞机乘坐频次。
若必须乘机,也应尽量选择直飞,以减少航程。
科学配置私家车。
在购买私家车时,可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或低排量汽车。
【丙】在维护汽车时应保证车况良好;车况不良会导致交通出行安全隐患,也会导致能耗增加。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①在【乙】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
①【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
四、现代文阅读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运河边的一碗面
简默
①我家门前有条河,是大运河。
②台儿庄是大运河边的一座小城。
早晨,天似亮非亮,像一幅水墨画,烟雾轻笼河面,汽笛藏在船舶的身体内,四下安静如历尽沧桑的老驳岸。
从一碗面,台儿庄人开始了一天的烟火生活。
这碗面叫黄花牛肉面。
③我第一次在台儿庄吃黄花牛肉面,是十几年前。
面馆在马路边的一溜儿平房门市中。
生意太好了,里面坐不下了,溢到了外面。
门口摆开五张小方桌,清一色的马扎子,都坐满了人,还有一些人在旁边排队等候。
据说天天如此。
面端上来了,满满的一碗。
浇在面条上的是掺着黄花菜和牛肉粒的牛大骨汤,撒以绿芫荽段,浇上红辣椒酱,瞧着就赏心悦目。
④去年秋天,我又到台儿庄,特意起早,就为吃上一碗黄花牛肉面。
这是一家老店,一张张长桌一字摆放,食客坐着小孩儿高的小圆凳。
黄花牛肉面是扎根民间的小吃,既为小
吃,主要体现在经营规模小。
这家店的老板姓沙,家中弟兄二人,他排行老二。
同一条街上,相距500米,还有他哥哥开的另一家黄花牛肉面店。
他说一人开店一个味,即使是弟兄俩,都来自其父亲的传承,也不例外。
⑤老沙师傅将面馆交给儿子后,依旧天天来到面馆。
早晨从家门口坐公交车到这里,先吃一碗儿子煮的黄花牛肉面,然后择一角落坐定,默默地看着来来往往的食客。
坐上一会儿,他便起身回家。
儿子理解他,他是从心里放不下黄花牛肉面这门手艺。
⑥在台儿庄,老沙师傅是第一个将黄花牛肉面作为商品来经营的人。
黄花牛肉面自他开始走出家庭,进入市场。
此手艺被沙师傅传承后有所改进,更加精细化了,面条的味道更好,也更营养了,比如增加了调料,对牛肉和黄花菜精挑细选,摸索出一斤面粉加二两水的最佳比例。
他每天凌晨四点半钟到面馆,准备工作基本头天就做好了,一个小时后食客陆续上门———台儿庄人有早晨吃面条的习惯,他们钟爱这碗面。
沙师傅和妻子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各忙各的,实在忙不过来了,又添了俩帮忙的伙计,一上午流水似的要卖出400多碗面。
他从来都不觉得累,也不嫌烦。
⑦我探访了另一家面馆。
老板姓宋,只要在面馆,不卖面时他也在忙与面有关的活计,他一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着这碗面展开的。
他天天早晨五点半钟来到面馆,捅开头天晚上封好的炉子,准备黄花菜和牛肉,一口气卖到下午一点半钟,接着熬上大骨头汤,回家休息,到晚上九点多钟再来加煤,往锅里添水,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晨他到面馆,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和忙碌。
⑧宋师傅和世居于此的老沙师傅一家一样,都是这儿的回族原住民。
以前,只有北关的回族同胞在大年初一早晨吃面条,不论贫富,家家必吃。
加了黄花菜,就叫黄花面条,也加羊肉,后加牛肉,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黄花牛肉面。
⑨过去,在台儿庄,黄花菜长在沟边、田埂间和空闲地里,零零星星的几株,像是落了单似的,在风中恣意地舞蹈,在阳光下灿烂地绽放。
当地人觉得它好看,便见缝插针地种植它用来观赏,但不成规模。
大运河台儿庄段的开凿和漕运通航,使南北货物实现了顺畅流通,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加工的黄花菜这才沿着大运河“漂”到了台儿庄,与当地的黄牛肉水乳交融到一起,成就了这碗烙着大运河印记的面。
⑩宋师傅当过兵,复员后在台儿庄当时唯一的夜市卖了半年黄花牛肉面,后来搬到眼前这个店面,已经30年了。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调味品,他一律弃而不用,仅用盐、酱油、醋和自己配制加工的纯植物调料,只为了将食材最本真的味道释放出来。
⑪许多孩子打小吃着宋师傅的面长大,到外地读大学了,放寒暑假回到台儿庄,第一
站不是回家,而是先到宋师傅的面馆吃一碗他煮的面——这就是乡愁,从舌尖渐渐弥散开来的乡愁。
是一碗面,让人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奇妙而紧密的联系。
⑫黄花菜与黄牛肉在台儿庄的融合,是南北文化的融合,这碗面中藏着一条大运河。
若想读懂大运河,找寻大运河的前世与今生,不妨来尝尝这碗面。
而对台儿庄人来说,这碗面既是物质的,可以慰藉口腹,又是精神的,是乡愁的拴马桩——心心念念的故乡,就在这一碗面中。
(选自2024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对台儿庄早晨的美丽景色进行了描绘,引出黄花牛肉面。
B.文章详写了沙师傅开的面馆,对他哥哥开的另一家黄花牛肉面店只有一句简单的交代。
C.沙师傅和宋师傅开面馆,与其回族身份不无关系,黄花牛肉面因此带有民族风味。
D.文章结尾议论黄花牛肉面对于台儿庄人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意义,巧妙呼应文章的开头。
5.作为手艺人,沙师傅和宋师傅有哪些相似之处?
6.文章第①段写自己十几年前吃黄花牛肉面和第⑪段写许多孩子放假回家吃宋师傅的面,分别有什么作用?
7.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先吃一碗儿子煮的黄花牛肉面,然后择一角落坐定,默默地看着来来往往的食客。
8.为什么说大运河边的一碗面“是南北文化的融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
材料一
①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变化,节气不仅指导农事的春种夏作秋收冬藏,也指导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每个节气对应的是中国人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立春”这天表示春天就要来到,我国南方民俗“击鼓喊春”,北方习俗吃春饼,意喻“咬春”。
①二十四节气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
甲骨文中有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字,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四个节气。
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最早记载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
①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的《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
法,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汉代以后,中国官时和民时的观念都受到二十四节气的约束,皇朝把它当作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
每当重要的节气来临,皇帝亲自举行有关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
(选自《春雨惊春清谷天》,《科普时报》)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选自《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智慧相融》,《光明日报》)材料三
①节气与物候的意义是什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二十四节气是对于气候密码的中国式破译。
而中国式破译的核心,就是把最复杂的气候转化成最浅显的物候,使得每个人都能明白,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让人们身边的每一种生物,都可以成为天气、气候的“同声传译”。
于是,一年四季不仅仅是平铺直叙的数字,更是有情节的时间故事。
①立春,冰雪始融、蛰虫始振;雨水,鸿雁迁飞、草木萌动;惊蛰,桃花盛开、黄鹂鸣唱;春分,燕子归来,雷鸣电闪;清明,梧桐花开、彩虹出现;谷雨,浮萍生长,布谷鸟翩翩起舞。
①立夏,青蛙鸣叫,蚯蚓舒展破土;小满,苦菜可食、麦子成熟;芒种,螳螂破茧而出、伯劳鸟鸣叫、反舌鸟却收声﹔夏至,鹿角脱落、蝉鸣阵阵;小暑,热风来袭、蟋蟀潜藏;大暑,萤火虫飞舞、大雨淋漓
(选自《物候与万物之美》,《光明日报》)材料四
①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张勃认为,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和排列,至少有3个特点。
①第一,①_________。
在24个节气名称中,一般认为,有8个与季节有关,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有4个与物候有关,即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有5个与温度有关,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有7个与降水有关,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①第二,命名显示时间的结构。
二至二分四立,是二十四节气的骨架。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均为“立”字加季节名,表示四季的开端;春、秋分别与“分”,夏、冬分别与“至”合起来命名,表示四季的中点,具有明显的结构性。
①第三,②________。
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天气炎热的有3个,由于不同时间炎热程度不同,有了小暑、大暑和处暑(终止的意义)的分别。
同是表明降雪,但因为降雪量不同,便有小雪、大雪的区分。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小寒与大寒,白露与寒露、霜降。
(选自《千年赓续四季如歌》,《人民日报》)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四个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相对固定,但在农历中却不大好确定﹐如立春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C.二十四节气把最复杂的气候转化成最浅显的物候,让人们身边的每一种生物,都可以成为天气、气候的“同声传译”。
D.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是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表示四季的终点。
10.材料三第①段内容有什么作用?
11.根据材料四中的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12.二十四节气具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
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
有老树,中空火出④,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
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
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
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
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
①罅:裂缝。
①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
①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
①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
①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
①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
①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
①刺泼:鱼击水声。
①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2)悄怆幽邃.邃:
(3)下深丈许.许:(4)或.投饼于左或: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
1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
16.【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作文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少年鲁迅心中,外婆家平桥村的豆最值得回味;在刘成章心中,安塞腰鼓展示的生命力量最值得赞美;在吴伯箫心中,那静悬庭院的灯笼最能引起美好的回忆……
请以“我心中,故乡的________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
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