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潮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8七下·高邮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萦带(yínɡ)收敛(lián)目不窥园(kuī)
B . 殷红(yān)挚友(z hì)义愤填膺(yīnɡ)
C . 疙瘩(ɡé)阖眼(hè)慷慨淋漓(kǎi)
D . 朔气(sù)污秽(suì)妇孺皆知(rú)
2. (2分) (2019九上·河北月考)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代天骄觥筹交错一碧万倾百废俱兴
B . 山肴野蔌段章取义恼羞成怒重蹈履辙
C . 温文尔雅恪尽职守淫雨霏霏伛偻题携
D . 无与伦比风霜高洁薄暮冥冥水波粼粼
3. (2分)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像消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着西北风。

A . 映入屹立露出抵抗
B . 扑入耸立泛出对抗
C . 进入矗立显出抵御
D . 闯入直立现出抗拒
4. (2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 今年五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C . 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D .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5. (2分)下列场合的标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公共厕所)
B . 悄悄地来,悄悄地去。

(阅览室)
C . 我是美丽的花,请带回你的家。

(花圃或公园)
D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堂内)
6. (2分)下列传统习俗礼仪有误的一项是()
A . 四大书院中位于长沙的是岳麓书院,四大名楼中位于武汉的是黄鹤楼。

B .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

C .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赏花灯、猜灯谜等。

二、书写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6七上·西湖期末) 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也是语文学习的成果之一。

请将下面这段文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排版合理,书写正确,字体端正,字迹清楚。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舟中杂诗》
三、默写 (共1题;共4分)
8. (4分)(2019·房山模拟) 古诗文默写。

(1)复行数十步,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论语》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寄托着李白对老友牵挂与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9. (4分)(2019·宝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这首散曲的作者是(朝代)________(人名)________
(2)下列对本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一点相思几时绝?”直抒作者缠绵的相思之情。

B . “凭阑袖拂杨花雪”点明离别的季节是暮春时节。

C . “溪又斜,山又遮”写出离别时女主人眼前之景。

D . “人去也”饱含女主人公难以割舍的离别的伤痛。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10. (9分) (2020九上·房山期末)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林壑尤美/怨天尤人蔚然深秀/一枝独秀
B . 名之者谁/莫名其妙伛偻提携/旧事重提
C . 饮少辄醉/浅尝辄止渐闻水声/闻所未闻
D . 往来不绝/绝处逢生杂然前陈/新陈代谢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泉水之旁,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这便是醉翁亭。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居于秀丽的琅琊山之中,比邻酿泉之水,环境清幽景色美好。

B .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翻译: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就散了;烟云聚拢,山谷洞穴就变得昏暗了。

理解:这两句写朝暮之景,形成对偶。

写景之中又蕴含着逻辑关系: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瞑”。

静态的景物富有动感,丰富了表现力。

C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这句话既与上文的“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又写出了太守由于年纪大了,不胜酒力,所以很快就喝醉了。

(3)结合上文内容和下面材料,简要说明“与民同乐”这一思想在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④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⑤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⑥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既以亭名。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

③占:占卜。

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

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此指农历四月初二。

后文甲子指农历四月十一日。

丁卯指农历四月十四日。

⑥忭:高兴,快乐。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往事依依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

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

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

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
睛。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填表。

国文老师朗读课文时的特点学生们的感受对“我”产生的主要影响
教古文的老师①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③
代课的老师②同学们都被深深感动④
(3)照应前文或总结上文,生动地再现了老师当时读书入情的情景,突出老师的阅读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12. (10分)(2013·娄底) 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1)如图是九年级(一)班班长李强留给学校后勤管理员的借条,在内容和格式上均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2)最近,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政府狠刹公款吃喝风的同时,民众也自发掀起了“光盘”运动。

请就餐桌浪费现象谈谈你的想法。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七上·惠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一天,我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成功、后悔、感动、哭、笑……”等,再写作文。

②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书写 (共1题;共5分)答案:7-1、
考点:
解析:
三、默写 (共1题;共4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