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3_SLadislaw_FVerrastro-美国能源和气候政策
美国气候与能源立法的用意

显 滞 后 , 使 其 他 发 达 国 家 以及 发 展 中 大 国都 在 后 来 居 上 , 别 致 特 是 在 以应 对 气 候 变化 为 目标 的 清 洁 能 源 利 用领 域 ,美 国 与其 他
与 其 核 心 价值 观 的利 益 取 向严 重 冲 突 ,也 就 是在 获 取 能 源 的 同
第 三 ,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上 , 图重 设 国 际 规 则 , 制 “ 高 排 在 意 反 碳
放 ” 家 的 发 展 国
不同于 国际社会普 遍期待 的“ 总量 与交易” 制度 , 次法案 此 的总体 思想是在不影响社会福利 的基础上对碳排放指标 实施许
济 发展 的 需要 , 重 解 决 美 国的 安 全 、 济 和 竞 争 力 等 问题 。 归 侧 经
包袱 在 日益加 重 , 济 上 的优 越 感使 得 整 个社 会 有 些 裹足 不前 , 经
纳起来 ,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 内容和 考虑 :
第 一 , 能源 供 应 上 变 被 动 为 主 动 , 续 维护 其能 源 供 应 的 在 继
洁能 源 的利 用还 是 海 上 油 井的 开 发 上 都 பைடு நூலகம் 见 一 斑 。 法 案 显 然从
政 治 的 角度 认 为 , 一旦 恢 复 能 源供 应 的 主动 权 , 就 自然 可 以 获 也
正 式联 合 对 外 公 布 一 再 延 迟 推 出的 《 家 能 源法 案 》 又 名 “ 国 ( 气候
与 能 源法 案 ” 以 下 简称 “ , 气候 法 案 ” 的 )
得 解 决 众 多 国 际 问题 的 主 动 权 , 国 际 从 中突 中摆 脱 出来 。
电力设备:美国“UFLPA”开始实施,标准细化利于应对

电力设备美国“UFLPA”开始实施,标准细化利于应对行业点评报告P2美国“UFLPA”开始实施,标准细化利于应对CBP同样担心美国本土光伏产业链受影响,发布UFLPA指南。
在本月6号,担心本国光伏行业发展受阻,白宫刚正式发布声明,宣布美国将对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采购的太阳能组件给予24个月的关税豁免。
在UFLPA生效前夕,CBP上周发布了UFLPA 指南。
为美国进口商出谋划策,其中包括关于多晶硅进口的部分。
在“遵守”UFLPA的前提下,CBP表示太阳能公司必须保证:1、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文件,列出出口货物所涉及的所有实体。
2、提供生产中每个步骤的流程图,并确定每种材料的来源区域。
3、提供与每个生产步骤相关的所有实体的清单,即使出口公司没有直接与他们合作。
综上来看,UFLPA仍是美国为表达自己政治立场的畸形产物,对中国光伏影响有限。
投资建议:此次美国的UFLPA政策力度在预期之内,在美国豁免东南亚组件关税的背景下,美国光伏市场需求有望迎修复,建议关注在东南亚有产能优势的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
以及在美国市场有旺盛需求的微型逆变器环节的昱能科技和禾迈股份。
风险提示:1、光伏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2、国际贸易摩擦影响。
3、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4、其他不可抗力风险。
投资评级说明1、行业评级看好: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市场整体水平5%以上;中性: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市场整体水平-5%与5%之间;看淡: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市场整体水平5%以下。
2、公司评级买入: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持有: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5%之间;减持: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销售团队[Table_Team]职务姓名手机邮箱全国销售总监王均丽139****6682****************华北销售总监成小勇185****3712*****************华北销售韦珂嘉137****0353***************华北销售刘莹151****3256******************华北销售董英杰152****9795****************华北销售常新宇132****7563*****************华东销售总监陈辉弥135****6111****************华东销售副总监梁金萍159****9845*****************华东销售副总监秦娟娟187****7929***************华东销售总助杨晶186****6730*******************华东销售郭瑜187****0661***************华东销售徐丽闵173****0759**************华东销售胡亦真172****1601**************华南销售总监张茜萍139****6888*****************华南销售副总监查方龙185****1133***************华南销售张卓粤135****2912*****************华南销售张靖雯185****8561**********************华南销售何艺雯135****0506**************华南销售李艳文137****5701**************华南销售陈宇177****6221***************中国北京100044北京市西城区北展北街九号华远·企业号D座投诉电话:95397投诉邮箱:**************重要声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 13480000。
美国气候安全法中的碳关税条款及其对我国的影响_兼论我国的诉讼对策

美国气候安全法中的碳关税条款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兼论我国的诉讼对策王 慧(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上海 200135)摘要:美国气候安全法中的碳关税条款不仅规定了美国国内生产商的义务履行方式,而且针对美国国内进口商从清单产品、清单国家以及国际储备指标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我国无疑会被纳入清单国家,我国出口美国的绝大部产品也都属于清单产品。
加之我国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措施与美国没有可比性,因而美国气候安全法中的碳关税条款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潜在影响。
基于国际贸易法与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贸易规则之适用和解释的论证,我们不难发现美国气候安全法中的碳关税条款是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
为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我国可在相关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中采取合理的诉讼策略来积极应对。
关键词:2008年 利伯曼-沃纳气候安全法案 碳关税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目前,市场机制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然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可能导致碳漏、产业竞争力的丧失以及政治支持率的下降。
为此,打算利用市场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选择将碳关税条款纳入各自的气候安全法。
碳关税是指拟用排污权交易机制或碳税制度的国家根据进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或者根据进口产品来源地国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或所削减的二氧化碳总量所采取的一种边境税调整机制,从而确保进口产品与本国产品承担相同的气候变化减缓成本。
美国不仅是碳关税的鼓吹者,而且是将碳关税条款纳入气候安全法的先行者。
从美国气候安全法关于碳关税的规定(以下简称美国碳关税条款)来看,美国实施碳关税将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我们应该合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积极应对。
一、美国碳关税条款:以2008年 利伯曼-沃纳气候安全法案 为视角在美国,有关碳关税的立法可以追溯到参议院议员乔瑟夫 利伯曼和约翰 沃纳于2007年提交的 利伯曼-沃纳气候安全法案 (以下简称 利伯曼-沃纳法案 ) 以及2008年参议院议员芭芭拉 鲍可瑟提交的2008年 利伯曼-沃纳法案 。
美国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政策解析

的发 展 中国家 (如 中国和 印度 )参 与减 少温 室 气 (carbon cycle)”(图2);过 去20年 问 ,大约3/4人类
体 排放 量 的 战略共 识 。为 了提 高减 少温 室 气体 排 起 因的排 放量 是 由 效 性 ,需 要树立 更 多最 基本 的政 策 目 机 模 型 ,随着 时 间 的推移 ,温 室气 体 浓度 的增 加 导
更 广泛 的共 识 :迫切 需 要采 取措 施减 少 二氧 化碳
(CO2)的排 放量 。正如美 国能源 情报 署 (EIA)
在 过 去几 十万 年里 地 球经 历 了许 多全球 变 暖和
的环 境 影 响评估 报道 , 由于 发展 中国家经 济 的强 变 冷 的 时期 ,特 别 是过 去 160年 温度 数据 显 示 的年平
放大 国 的美 国没有 参 与其 中。一 个新 的联 合 国全 要 的温 室气 体排 放 水平 大 约增加 了25% (图 1)。
球 变 暖首脑 会 议 已于2009年 12月 的在丹 麦 首都 哥
自然界 大气 二 氧化 碳 (CO2) 的浓度 是 由多种
本 哈根 召开 ,该 次大 会通 过 了增 加经 济增 长快 速 因素 综 合 调 节 , 并 保 持 动 态 平 衡 ,称 为 “碳 循 环
10
深 圳职业 技术 学 院学报
0 0
0
i=
甾 莲
稚
耄
∞
{75{
{800
{850
1
Years
,950
2oO0
黎 ¨# 酶 Oak鹣idge Na ̄iona{L矬b心 昶tory Carbon£》ioxide} { 秘诎 £ on Analysis Center
美国市场能效要求

•
能源之星计划
• “能源之星”计划是美国环保总署(EPA)和美国能源部(DOE)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 环境联合制定的节能计划,极具国际声誉。如今,“能源之星”计划包含50多类产品, 其中家用电器有洗衣机、洗碗机、电冰箱和冷冻箱、房间空调器、除湿机、房间空气 净化器、吊扇。 家用电器的“能源之星”标准: “能源之星”合作伙伴承诺及标准:洗衣机 ENERGY STAR Program Partner Commitments and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Clothes Washers(2005-12-20)(2007-0101开始有效) “能源之星”合作伙伴承诺及标准:洗碗机 ENERGY STAR Program Partner Commitments and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Dishwashers(2006-03-02)(2007-01-01开 始有效) “能源之星”合作伙伴承诺及标准:家用电冰箱和冷冻箱 ENERGY STAR Program Partner Commitments and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Residential Refrigerators and Freezers(2007-08-03)(2008-04-28开始有效) “能源之星”合作伙伴承诺及标准:房间空调器 ENERGY STAR Program Partner Commitments and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Room Air Conditioners(2005-11-16) (2005-11-16开始有效) “能源之星”标准:除湿机(第2.0版) ENERGY STAR Program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Dehumidifiers(Version 2.0)(2006-10-01开始有效) “能源之星”标准:房间空气净化器(第1.0版) ENERGY STAR Program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Room Air Cleaners(Version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04-07-01开始有效) “能源之星”标准:吊扇(第2.1版) ENERGY STAR Program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Residential Ceiling Fans(Version 2.1)(2006-09-01开始有效) “能源之星”属于自愿性能效标签,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可以自愿选择,但需注意美国 有些州要求强制通过“能源之星”计划。
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

—5—
(2)照明和家用电器能效 � 制定照明和家用电器能效标准。 � 实施最节能家用电器退管项目。 (3)交通能效 � 与加州汽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同样严格的机动车排放 标准。 � 实施智能道路交通能效项目。 (4)终端用户能效 � 制定电力和天然气销售商能效标准,电力零售商到 2020 年达到累计节能 15%的目标,天然气零售商到 2020 年达到累计 节能 10%的目标。 (5)工业能效 � 制定工业能效标准。 � 政府设立电力热能回收奖,以鼓励企业回收利用发电产 生的余热。 (6)合同能源管理改进 � 联邦部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7)公共部门节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该法案同时也对那些替代破坏臭氧层化学品的一些具有全球变暖效应的污染物进行总量限额。
—1—
于 2005 年排放水平 83%的温室气体排放(大致相当于 1990 年排 放水平的 80%)。在排放交易体系下,法案要求排放源要对其排 放的每一吨温室气体都要持有相应单位的排放配额,这些配额可 以进行交易和储存。同时,每年发放的配额数量在 2012 到 2050 年间将会显著地减少2。
—4—
(4)州能源环境发展基金(SEED) � 各州能源办公室可以建立 SEED 基金,储存和管理联邦 政府拨给的用于清洁能源和能效项目的财政援助。 (5)发展智能电网 � 将智能电网能力建设整合进入“能源之星”项目。 � 设立智能电网峰值需求减少目标。 � 重新授权能效公众意识培养项目负责智能电网宣传。 � 授权家用电器补贴项目考虑智能电网的特点。 (6)输电方案 � 规定区域电网必须保障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零排放能源 电力的优先上网。 (7)联邦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 � 政府部门有权签署长达 30 年的电力购买合同。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气候政策演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气候政策演变
最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表了一项新决议。
这项决议表明,美国
联邦政府必须遵守其承诺,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并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这项决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有权监管温室气体排放。
这一裁决被认为是推动美国政府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契
机之一。
自那时起,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气候政策,包括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6%-28%的目标以及实施清洁电力计划等。
然而,特朗普政府推出了反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并取消
了许多前任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此次最高法院的决议被认为是对特朗普政府气候政策的一项反击。
它要求美国政府采
取必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并在政策制定中考虑到科学证据和公众利益。
这项决议的影响可能会超出美国国内。
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碳排放国家,其气候政策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巨大。
如果美国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气候政策,将有助于推动其他国
家步入同样的道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虽然此次最高法院的决议给了环保主义者和气候变化科学家一些希望,但仍有很多工
作要做。
我们需要更多的行动来保护地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
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气候政策演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气候政策演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联邦政府三权分立体系中最高的法院,其主要职能是解决强制执行联邦法律时出现的争议。
最高法院曾经多次介入美国气候政策的演变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2015年的常规空气污染物制度案(Utility Air Regulatory Group v. EPA,以下简称UARG案)。
UARG案源自总统奥巴马于2013年6月发布的《气候行动计划》(Climate Action Plan),该计划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一项规则,要求大型新建或改建的工业设施必须采取减排措施。
然而,这一规则引发了工业界和多个州政府的反对,认为EPA的行政权力超出了其职权范围。
最高法院最终裁定,EPA拥有覆盖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权力,但需要在制定监管规则时考虑成本和经济影响。
这一判决意味着,虽然EPA能够监管温室气体排放,但其监管范围将受到更多经济因素的限制。
此外,UARG案还引起了关于EPA是否可以从事跨界排放控制的争议。
尽管如此,联邦最高法院在气候政策中的作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它通过裁定和解释法律,规范和引导政策制定和实施。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挑战,我们期待联邦最高法院能够继续在气候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f-gas法规修订法案 附件4

f-gas法规修订法案附件4是欧盟针对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管理的法规,旨在限制和减少这些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该法案对含有氟利昂的产品和设备的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进行了具体规定,并且对各个环节进行了监管和管理。
附件4是该法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具体涉及了哪些内容,以及对相关行业和企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附件4对含有氟利昂的产品和设备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分类。
根据附件中的规定,含有氟利昂的产品主要包括空调、冰箱、保温材料、灭火器、压缩机等。
在这些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相关企业和行业需要严格遵守附件4的规定,对产品的氟利昂含量和排放进行监控和控制。
2. 附件4对含有氟利昂的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
根据附件的规定,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上标注明确的氟利昂含量和排放标准,同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氟利昂的排放。
对于使用企业和个人来说,需要严格遵守产品的使用说明书,避免滥用含氟利昂产品,并采取相应的废气处理措施,减少氟利昂的排放。
3. 附件4对相关行业和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附件4的实施,涉及氟利昂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新的法规要求。
一些生产企业可能需要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满足附件4的环保要求。
对于使用氟利昂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来说,也需要对使用习惯和环保意识进行调整,逐步减少对氟利昂的依赖和使用。
4. 附件4的实施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限制和减少这些气体的排放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4的实施将有效减少含氟利昂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符合国际社会的环保共识和要求。
f-gas法规修订法案附件4对于含有氟利昂产品和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行业和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气候政策演变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美国气候政策演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的最高司法机构,其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它被赋予对美国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同时也是监督最高法院以及其他联邦法院的机构。
在美国的气候政策演变中,联邦最高法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美国气候政策演变中联邦最高法院的重要作用。
在2007年,美国最高法院在麦斯维尔诉马萨诸塞州案中判决,认为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应当将温室气体列为“污染物”,并依据清洁空气法来规范其排放。
这一裁决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使EPA得以对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
因此,美国各州和企业也必须遵守环境法规,在其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对气候的影响。
另外在201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干预了奥巴马政府特许的清洁能源计划(Clean Power Plan)。
该计划旨在减少美国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然而在2015年,来自煤炭生产州及煤炭利益关联想较强的企业在挑战下,联邦法院暂停了该计划的执行。
但最高法院在2016年维持了该计划,并标志着美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除了在环境领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还在司法上充分展现了对气候变化的重视。
如在2011年,来自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原住民代表团向最高法院提出诉讼,称美国公路及交通局未能考虑气候变化对纳科尼克冰川的影响。
最终,法院支持阿拉斯加州的原住民代表团,并要求美国公路及交通局重新考虑冰川消融所导致的结果。
这些裁决反映出联邦最高法院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关注。
综上所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气候政策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监督了各项法规的执行情况,还在司法裁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院的裁决有助于减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全世界树立了新的气候变化司法标准。
拜登气候新政初探

Biden's New Climate Policy
作者: 肖兰兰[1]
作者机构: [1]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现代国际关系
页码: 41-5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拜登气候新政;全球气候治理;"全政府";气候峰会
摘要:气候政策一直是美国总统拜登竞选时期和入主白宫以后的核心议题.拜登气候新政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美国气候政策议程,它将气候变化问题置于美国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的核心,将长期战略目标与具体政策建议相结合,采取"全政府"合力应对的方式,气候实用主义色彩浓厚,重视多边主义并强调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拜登气候新政有助于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与落实,完善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新的领导格局的形成,并提升全球气候科学和技术的研发力度.拜登气候新政的实施及效果无疑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国会的掣肘,行政命令实施的易中断性和美国司法系统的相对保守性,拜登气候政策自身的减排力度和可信度以及拜登气候多边主义能否真正贯彻执行等.对中国来说,如何动态把握好竞争与合作是未来推进中美气候合作应予优先考虑的关键问题.。
美国国家能源政策介绍

美国国家能源政策介绍
房照增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
【年(卷),期】2001(027)009
【摘要】@@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现电力危机,并可能成为全国性问题的时候,为了满足当前需要,并规划未来,布什政府公布了新的国家能源政策,这是确保美国能源安全的第一个综合性战略规划.
【总页数】5页(P51-54,58)
【作者】房照增
【作者单位】煤炭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71.262
【相关文献】
1.生物能源政策发展下的美国家庭食品消费与前景 [J], 李超民
2.2015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奖组织介绍:美国中部器官移植服务部 [J], 刘兰辉;王为人
3.美国《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案》分析及对我国能源立法的借鉴 [J], 刘颖
4.节能环保:现实而又永恒的话题——美国《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案》解读 [J], 陈亚军
5.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摘要)——把可靠、经济、有益于环保的能源奉献给美国的未来 [J], 丁晓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联邦和州政府的节能政策

of energy efficiency policies on U.S. energy consumption trends,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regulations typically
adopted at each level of government. It also indicates the means for resolving conflicts among regulations.美国家电能效标准制
定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家电制造商认为如果各州政 府分别制定家电能效标准,会使得他们为适应不同 州的标准而增加成本。为此,家电制造商与各州政 府及环保主义者共同探索制定适用于全国的能效标
政府层级 联邦政府
州政府 地方政府
表 1 节能政策的权限特点
司节电。再比如,在名为“能源小猪”(energy hog) 网站上以招贴画形式向青少年宣传节能的重要性。 节能联盟、美国能源效率经济理事会(A C E E E )等 非政府组织使用来自私人的免税捐赠为这类项目的 实施提供政策、技术和公共信息方面的支持。
3 成功因素 最近美国的一些机构对各州实施的较成功的节 能政策措施进行了排序评估。ACEEE 对各州节能政 策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并计算其效率指标。东 西海岸沿线的州进入了前十名。这些州政府更加注 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方面问题,因此制定了许 多强势节能政策。而且,由于当地居民更加认可新 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理论,进而充分认识到节能属于 市场失灵的事实,因此相对而言也更加容易接受政 府机构和立法者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强势政策。 A C E E E 采用指标分析方法对每个州进行打分。 指标分为 6 类,并根据节能潜力确定加权比重,进 行多因素研究,最高得分为 50 分。 (1 )要求电力公司鼓励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 )鼓励执行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发展公共 交通 (3 )制定和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4 )采用热电联产技术 (5 )在州政府层面制定并开展节能行动 (6 )制定家电和其他设备能效标准 由于电力公司的节能项目预计能够节约总能耗 的 4 0 % ,所以在 A C E E E 的指标中,电力公司项目 占 20 分。建筑节能标准等政策得分与否取决于政策 强度是否高于已有标准或政策。 由于电力公司都有购买能效资源方面的要求, 因此电力公司项目通常将节能项目“打包”实施。得 分点包括“脱钩”政策,如果一个州采取了电力公司 的收入与电力销量脱钩的政策,则可得分。位居前列 的州政府每年有大约 1 0 亿美元用在节能措施上。 促进热电联产项目的评估标准是州政府是否强 制要求电网企业消纳热电联产机组发电并网,使其 既可以是电力生产商又可以是电力用户。 美国每年来自电力公司能效项目和执行家电能 效标准所产生的节能量约为 4 万亿 kJ,相当于 2012 年美国能源消费量的 4 % 。 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最近开展了一项研究, 将美国节能经验总结如下: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简介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简介作者Greenlaw · June 27, 2009 ·美国众议院即将投票的H.R.2454法案,亦即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将会是美国国会在清洁能源与气候保护方面进行的最重要的投票。
这项里程碑式的立法将推动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创造数以百万的高收入就业机会,从而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该法案也能减少美国对石油的依赖、削减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污染,从而加强美国国家安全和全球领导力。
ACES法案通过标准与激励措施并举,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与发展:采用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标准,为能源消费者每年减少上十亿美元的支出,并削减全球变暖污染。
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标准将减少发电厂、机动车和其他产业产生的污染。
设置碳排放总量控制限额,与2005年水平相比,到2020年全球变暖污染将逐步削减至17%,2030年削减至42%,2050年削减至83%。
法案中超过80%的宝贵的排污配额将用于满足公众利益:保护消费者,保留并创造就业机会,应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ACES法案在2009年5月获得了众议院能源与商业专业委员会中两党议员的支持和通过,即将在众议院表决。
如果这项法案能够最终成为法律,它将指引美国向正确的方面迈进。
当然,这项法案还有改进空间,例如加大对节能措施的投资力度以降低消费者成本和碳污染;加强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要求;以及给予美国环保署更大权力以减少最大污染源的排放等方面。
同样关键的还有防止任何削弱排放限制和ACES环保完整性的建议。
NRDC正在努力敦促众议院改进和通过H.R.2454法案。
发展清洁能源经济,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发电标准ACES法案要求零售配电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效的方法满足部分电力增长的需求,使之在2012年占总发电量的6%,2020年提高到20%。
至少四分之三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doe 和epa 参考的法规 -回复

doe 和epa 参考的法规-回复以下是关于Doe和EPA参考的法规的详细解答。
DOE和EPA是美国政府组织,致力于实施和监管环境保护和能源管理方面的法规。
他们参考的法规主要涉及环境保护、能源使用和管理等领域,这些法规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DOE参考的法规。
DOE是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的缩写,是一个联邦政府机构,负责能源政策和能源技术的实施和监管。
DOE参考的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与能源利用和管理有关。
DOE参考的法规之一是“美国能源保护法”(Energy Policy Act)。
这是一项1992年颁布的法律,为促进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该法律要求政府建筑物和一些工业设施提高能源效率,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此外,DOE还参考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Energy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Act)。
这个法规于2007年颁布,旨在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促进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该法规还规定了汽车燃油效率标准,并鼓励采取更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DOE还参考了“美国能源政策和保护法”(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
这个法规于1975年通过,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该法规确定了许多能效标准,并在家电、汽车、油气行业等领域促进能源的有效使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EPA参考的法规。
EPA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缩写,是一个负责环境保护的联邦机构。
EPA参考的法规主要与环保和污染控制有关。
EPA参考的法规之一是“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
这个法规于1970年通过,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
该法规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方面的职责,并设立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美国的能源政策

美国的能源政策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新时代》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这也许是美国将面对的最重大问题:如何发展能源产业?能源是我们经济命脉中流淌的血液,原油、高能煤炭、以及刚起步的试验性大规模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造就了美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数。
众所周知,美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使用的能源都多——无论按人均量还是总量——先抛开计算方式不谈,
【总页数】2页(P76-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018
【相关文献】
1.特朗普“美国优先”能源政策频频出招国内外饱受争议
2.从美国能源政策演进看奥巴马能源政策宣言
3.美国能源政策转向影响美国和世界能源走势
4.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摘要)——把可靠、经济、有益于环保的能源奉献给美国的未来
5.美国加州能源政策对绿色公共建筑发展的推动及启示——以加州旧金山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审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修订《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

美国修订《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商情:空调与冷冻》
【年(卷),期】2014(0)7
【摘要】5月29日,美国能源部在联邦公报上发布一项最终规则,对商业和工业电
机的能源节约标准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美国能源部针对之前不在监管范围内的大
量不同类别的电机提出了能源节约标准,而针对已在监管中的电机,一部分维持了原有的标准,另一部分对标准进行了修改。
【总页数】1页(P56-56)
【关键词】美国能源部;能源政策;修订;法案;能源节约;标准;电机;监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01
【相关文献】
1.美国《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案》分析及对我国能源立法的借鉴 [J], 刘颖
2.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4月1日正式实施——政策解读:节能定下“硬杠杠” [J],
3.美国石油危机后的能源政策研究之《1978年国家能源法案》 [J], 刘羽淳
4.从《美国老年法案》修订探索老年体育政策特征及启示 [J], 湛冰;王凯珍;范成文
5.关于美国能源部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微波炉检验程序的G/TBT/N/USA/425号
通报评议会在广东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Search of Plan B:Moving U.S. Energy and Climate Policy ForwardThe time has come for a new approach to moving U.S. energy and climate policy forward. At this writing, against a backdrop of an increasingly limited congressional calendar and the adoption of a healthcare package that most certainly strained whatever appetite existed for bipartisan compromise, the political focus has turned to targeting job growth and economic recovery ahead of mid-term elections -- and as a result, the prospect of adopting energy and climate legislation seems more and more remote. A trio of Senators, Kerry, Graham and Lieberman, continue their quest to cobble together a bipartisan compromise, but to date those efforts seem to have produced little more than a congressional "wish list" of urging support for particular fuels,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priorities, and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or not this hodge-podge approach will yield new breakthroughs on the tough political choices necessary to produce anything close to sound and thoughtful policy or prove to be yet another exercise in selective “cherry picking” and political posturing. The real tragedy is that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could really benefit from serious and thoughtful American leadership on this issue.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took office in January 2009 with the very ambitious goal of enacting a climate bill in 10 month's time in order to position themselves for a leadership role in Copenhagen. The urgency of the "mission"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ssed timeline led the administration and a Democratically controlled congress to push legislation through the House in less than six months, but the end product was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bipartisan action and involved a number of sub-optimal policy trade-offs in order to secure the necessary votes for passage. As year end approached, no comparable bill emerged from the Senate, forcing the United States to arrive at the Copenhagen summit with no firm policy in place and the ability to offer only provisional commitments about its emissions reductions plans. In hindsight, what appears to have derailed the administration’s “Plan A” was a combination of political miscalculations about the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moving progressive energy and climate legislation through congress without making a concerted and sustained effort to find pragmatic compromises and the need to foster a deeper a appreciation for the complexities, long lead-times, massive investment, increased costs and inherent uncertainty involved in transitioning from our current system to a low carbon energy future.Successful governance is far more complicated than campaigning and requires a much different approach. Energ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likely to be more of a regional issue than a partisan one, although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typically have distinctive fuel and policy preferences. The efforts currently underway in the Senate increasingly reflect that fact and would have been a decidedly better tack for the administration to have taken at the outset of this debate - an approach which prioritized efficiency measures and getting a cost for carbon while simultaneously working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balance and composition of fuels, including fossil fuels, and technology choices that we will need to carry us through the transition and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and cleaner energy future.The administration is to be commended for its unprecedented focus 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and promoting the increased use of lower carbon fuels and renewables, new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initiatives. Behind the aspirations of those who wish to transform the global energy system at breakneckspeed, however, must be the realization that policies aimed at promoting the move to cleaner fuels, new technologies an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must surely be supplemented with serious efforts to ensure that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also remains robust and that policy strategies remain viable against a variety of circumstances and outcomes along the way. Given hurdles of cost and deployment and the time needed (even on an accelerated basis) to turn over capital stock mean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will necessarily take decades. Political sloganeering calling for energy independence at any cost, in an increasingly interdependent world where labor, capital, technology and commodities move without boundaries, is rhetorical flourish without the underpinning of thoughtful policy. Similarly, as efforts are made to enlist private enterprise to fund and continue the jump start of technologies made possible by virtue of stimulus dollars, consistent and predictable government policies coupled with a strategy for partnering with the private sector, rather than the demonization of certain sectors, should be encouraged. Copenhagen was clearly not the success many had hoped for, but neither was it a failure. A dialogue of major emitters is now underway but unlikely to produce a globally coordinated agreement or an adequate level of emissions reduction pledges in the near future. In the absence of a clear and united path forward, national actions are likely to be fragmented and potentially divisive as nations consider local content, protection of home grown industries and jobs, and tariff protections - all of which could jeopardize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President Obama's history reflects an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ideals, but also demonstrates a strong predilection for pragmatism and results. Even without a climate crisis, it was abundantly clear that our energy and economic systems were in need of a “reset” as continuation of the status quo was both unacceptable and unsustainable. Having the vision of a more perfect future is laudable indeed, but unless it is coupled with a more thoughtful strategy for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even the best of visions become nothing more than aspirational goals.March 23, 2009Article written by Frank Verrastro, Program Director and Senior Vice President, and Sarah Ladislaw, Senior Fellow, of the Energy and National Security Program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Both were contributing authors on the publication “A Roadmap for a Secure, Low Carbon Energy Future” which put forth a plan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transition to a secure, low carbon energ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