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2015-201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2015-201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邓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1.15
•【字号】邓政〔2016〕2号
•【施行日期】2016.01.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
2015-201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邓政〔2016〕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邓州市2015-201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1月15日邓州市2015-201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抓住冬春有利时机,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办农水〔2015〕148号文件要求和根据《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做好2015-2016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豫水农〔2015〕71号),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兴水惠民决策部署,按照水利部关于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体制,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构建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排并重的水利工程体系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改善灌溉面积2.90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
15.586305万亩,解决安全饮水14.2748万人,完成计划安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等工作任务。
计划总投资55099.8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水利口资金35018.08万元、省级财政水利口资金16222.29万元、县级财政配套水利口资金3017.28万元、其它口径资金842.18万元;土石方390.4649万立方米,砌体1185.98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5.4167万立方米,新打机井437眼。
三、重点工作和项目
(一)201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201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涉及张村、十林、文渠等26乡镇54个行政村,总投资654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930万元,省级投资1939万元,群众自筹680万
元。
计划解决11.3338万人群众用水和93所学校的2.941万师生安全用水。
新建饮水工程54处,其中新打机井17眼,完成管网铺设任务203.59万米,完成土方140万m?,混凝土3918m?,钢材5.39吨。
(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1.扒淤河习营至岗陈段治理工程项目资金220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321万元(本次按80%下达,实际下达 1057 万元),省级投资441万元,县级投资441万元。
附属物补偿投资19.4万元(县级自筹解决)。
工程治理范围为:扒淤河习营至岗陈段桩号6+200~14+730段,长度8.53km。
工程主要内容为:⑴河道桩号6+200~8+960段河槽进行拓宽清淤计2.76㎞;⑵两岸险工护砌9.15km(左岸
5.06km,右岸4.09km);⑶桩号7+100、11+026、11+550、13+140四处生产桥拆除重建。
主要工程量:开挖23.84万m?,回填7.5万m?,砌体1.94万m?,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06万m?。
2.刁河杨庄至马楼段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2543.78万元,其中:工程总投资2421万元,由中央、省、县(市)共同投资(中央1453万元,省级484万元,县级484万元);永久占地及附属物补偿投资122.78万元,由市政府自筹解决。
工程治理长度7公里,左岸涉及文渠乡的肖店村,湍河办事处的槐树、海营村,古城办事处的三里桥村,龙堰乡的刁河村;右岸涉及高集乡的杨庄、张营、赵坡、后李村。
主要工程量:开挖土方5.94万m?,回填土方20.07万m?,弃方0.51万m?,借方14.64万m?。
3.严陵河皮家至故事桥段治理工程。
项目总投资为2461.5万元,中央1476.9万元,省级492.3万元,县级492.3万元。
治理范围为皮家至故事桥段总长9.18公里。
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两岸加固堤防16.37km(左岸7.19km,右岸
9.18km);两岸险工护砌3.14km(左岸1.85km,右岸1.29km);河道清障1处;右岸堤顶铺设防汛道路9.18km;新建穿堤道口3处、上堤坡道11处。
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明挖16.17万m?,土方填筑9.89万m?,砌体1.37万m?,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31万m?,模板22007㎡。
总工时71.87万个。
4.默河马岗至岑子段治理工程。
项目总投资为1246.15万元,中央747.69万元,省级249.23万元,县级249.23万元。
治理范围为马岗至岑子,治理河道长度为3.15公里。
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护岸工程:总长度2.79km,其中左岸
1.96km,右岸0.83km;河道清障1处;重建生产桥1座。
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明挖5.15万m?,土方填筑3.37万m?,砌体0.67万m?,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4109 m?,模板11550㎡。
总工时26.03万个。
(三)河南省2015年度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邓州市抗旱应急引水工程
河南省2015年度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邓州市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涉及十林、张村、文渠等三个乡镇13个行政村,拟在扒淤河、得子河上建15座溢流坝蓄水,提供水源,保障项目区作物在播种期和生长关键期抗旱应急供水量。
总投资113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投资951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79万元。
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62081m?,土方回填5205m?,砌石5396m?,石方回填1823m?,混凝土18240m?,清淤57855m?。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700亩。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项目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项目投入资金:60万元,具体内容如下:
1.邓州市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质调查与分析;地下水位普查与分析;多年气象特征分析,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地温、最大冻土深度等;
2.水资源源分区含水层类型、特征、分布规律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动态变化规律和水化学特征分析;社会、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
其存在问题等的调查与分析;
3.水资源分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数量评价;地表水可用量、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五)2015年度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建水改造项目
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15年度工程投资计划914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水利资金6400万元、省财政专项资金2743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
1.滑坡治理刁南一分干渠滑坡治理2.114㎞。
2.渠道及渠系建筑物:
(1)新修防渗干支渠道67.38㎞。
(2)新建及加固建筑物261座,包括桥梁74座、进水闸7座、退水闸10座、斗农门155座、节制闸10座、涵洞2座、渡槽1座、渠倒虹2座。
3.提灌站工程
提灌站工程包括新建农校提灌站、柏林提灌站引水渠防渗衬砌等。
(1)农校提灌站:包括新建进水池1座、控制室15㎡、安装潜水泵4台等。
(2)柏林提灌站:引水渠衬砌1.358km。
4.管理工程
管理工程包括渠道防护、管理房及室外管理设施配套、标识牌工程等。
(1)渠道防护工程:沿渠道设置防护网19.05km。
(2)管理房及室外管理设施配套工程
对宋家河、胡铁、陶营、丁集、江庄、郝桥、王堤、昌岗、白楼等9个管理所管理房及室外管理设施进行配套完善,计划重建管理房880㎡、大门3座、围墙193m,新打机井2眼,安装潜水泵2台、1吨无塔供水压力罐2座、25管太阳能热
水器6套、低压供电线路330m,种植香樟24棵(胸径6~8cm),改造管理房连接渠道和控制建筑物道路8150m。
(3)标识牌工程:共需设置标识牌141块。
主要工程量为:土方84.64万m?,砌体1182 m?,混凝土及混凝土10.42万m?。
该项目实施后,可显著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80%;恢复灌溉面积2.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灌区年增产粮食451.13万kg,农业增加产值1067.36万元。
(六)南水北调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第一期)Ⅰ片区第五年度工程项目
南水北调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第一期)Ⅰ片区第五年度工程项目,项目区共涉及十林镇、张村镇、赵集镇3个乡镇36个行政村,其中十林镇涉及北岗村、罗岗村等8个行政村,张村镇涉及程营村、梁庄街村等11个行政村,赵集镇涉及冀寨村、黑白洼村等17个村,建设规模10390.87㎞(合155863.05亩)。
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四部分。
预算总投资17647.70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14672.35万元,设备购置费858.56万元,其他费用1602.78万元,不可预见费514.01万元。
项目区投资申请中央投资比例50%,省级财政45%,市财政筹措5%。
共修建(含利用、改建、维修、新建)田间主道340084m,其中田间主道新建144900m,现状路利用168415m,现状路改建841m,现状路维修25928m;田间次道131034m,其中直接利用田间次道62070m,新建田间次道68964m;生产路
197797m,其中直接利用158387m,新建生产路39410m。
项目区植树共38513株,其中大叶女贞10876株、栾树8059株、香樟4351株、银杏6526株、黄杨8701株。
(七)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规模3.0万亩。
涉及刘集镇的曾家、石营、钱集、小桥李、秋树李、孙庄寺等六个行政村。
计划总投资386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841万元(中央财政资金2784万元,省财政资金1057万元),投劳折资20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是:
1.水利建设:投资2239.03万元,占总投资的57.99%。
计划新打机井405眼,配套200QJ32-39/3型潜水泵405套,架高压线22km,建变压器房41座,配变压器41台,低压地埋线路114km;节水工程埋设PVC管105km,实现节水全覆盖;开挖、疏浚排水沟122km,开挖土方46.9万m?;新修桥梁455座,挖填土方1.97万m?。
2.田间道路:投资1195.67万元,占总投资的30.97%。
计划新修、整修道路72.8km,其中水泥硬化24km,砂砾石硬化48.8km,土方29640 m?。
3.林业措施: 投资159.3万元,占总投资的4.13%。
计划植树6.58万棵,其中杨树4.88万棵,冬青树1.7万棵。
4.科技措施:投资190万元,占总投资的4.92%。
计划建设小麦、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方各0.6万亩,培训农民20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000套。
(八)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
2015年邓州市实施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高产稳产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构林镇、都司镇,总投资5835.3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4670.64万元,省级投资875.295万元,县级投资289.365万元;建设高产稳产田4.209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疏浚和硬化渠道、桥涵闸、机耕路等。
(九)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涉及汲滩、都司、穰东等乡镇,新打农田水利机
井15眼,坑塘治理7处;修建混凝土道路38条,长50千米;种、养殖大棚36座等项目,投资2400余万元。
四、时间安排
按照早发动、早安排、早落实原则,充分利用冬闲和开春有利时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10月10日至11月9日),主要工作内容:召开各级动员大会,建立健全指挥领导机构,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计划任务,完成重要工程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及早动工,组织群众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维修。
第二阶段:主攻重点阶段(2015年11月10日至2016年2月29日),主要工作内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各项工程全面动工,并按项目实施的时间要求,保质按期完工。
第三阶段:验收扫尾阶段(2016年3月1日至4月15 日),主要工作内容:对各项工程抓紧扫尾,对照考核验收标准,组织考评组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任务落实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评比,确保农建任务圆满完成。
五、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务求实效。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相结合,与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实行沟、渠、田、林、路全面整治,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效益,规范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要求,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效益。
切实巩固好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集中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浇水难、排水难、饮水难、行路难等热点、难点问题。
按照“建一片、成一片、逐年推进”的思路,集中力量、集中连片高标准建设。
(二)创新机制,确保投入。
一是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
大力开展项目攻
坚,紧紧抓住中央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扎实做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得到上级更多支持。
二是切实增加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要发挥水利投资主渠道的作用,切实担负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是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相关部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充分利用政府投入引导群众投工投劳。
充分利用“4+2”工作法,通过优惠政策、灵活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工程建设管理与农民收益挂钩,改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机制,动员和鼓励农民更多地投身农田水利建设。
(三)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一是健全管理体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报账制等各项制度,严把设计审批、施工队伍选择、材料采购、质量检查、工程验收五道关口。
二是严格工程质量标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建立检查、监督、考核、奖罚制度,严格考核验收,明确奖罚,做到建一片、成一片、效益一片。
三是完善制定优惠政策,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大水利工程建后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工程产权明晰,责任主体明确,监督机制健全,真正实现工程有人用、有人管、有利益,确保良性运行。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领导分包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细化任务,严格绩效考核。
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协同作战。
水利部门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规划、发动、指导、督促和考核验收,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发改委负责水利项目的审批立项和以工代赈项目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负责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筹措、核拨和监
督检查;农办负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典型,营造良好的氛围;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加强督导,确保各项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