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就者唐东杰布略传及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就者唐东杰布略传及简介
⼤成就者唐东杰布略传及简介
⼤师唐卡
①⼤成就者唐东杰布略传
1361年,⼤成就者唐东杰布出⽣在西藏⽇喀则昂仁县境内的⼀户农民家庭,1485年在昂仁县逝世。
唐东杰布在世125年,终⽣为民建⽴了58座铁索桥,是⼀位造福⼈民,博得藏族⼈民怀念的历史⼈物。
唐东杰布从⼩聪明好学,⽗亲便送他到当地的甲顶寺学习⽂化知识,他学习刻苦,成绩显着。
⽗亲劝他回来继承家业,⽽母亲主张令其继续留寺出家为僧。
最后,两⼈听了长者仁钦坚赞的建议,让他出家为僧。
从此唐东杰布在甲顶寺开始了他的佛学⽣涯……。
他先后到了昂仁寺和甲热寺以及萨迦寺等地拜见许多⾼僧求教,掌握了藏传佛教密宗中的很多修炼要法。
特别是他在甲热寺,在嘎阿巴⾼僧的主持下受了⽐丘戒,取法名为尊珠桑布。
后来他携带黄⾦数两到尼泊尔和印度求学深造。
据记载:唐东杰布为民建桥的愿望在尼泊尔和印度时就已产⽣,尤其是路途中的艰难困苦,更使他坚定了架桥的信念。
但他⼗分清醒地认识到,架桥需要很多资⾦,于是他除了强⾝健体之外,⼜掌握了很⾼的医术和⼯艺造型。
他在尼泊尔期间曾⽤⾼超的医术救活了⼀名富商,商⼈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献出黄⾦供他作为去印度求学的费⽤。
从尼泊尔回藏后,唐东杰布⼜到内陆的佛教圣地五台⼭朝佛。
途经拉萨、昌都、德格等地,所到之处修筑寺庙、佛塔、索桥数座,1448年左右到达康定。
据记载,当时的“康定已是汉藏交界处,各族商贾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琳琅满⽬,诵经声响彻⼭⾕,真是⼈杰地灵之地。
”唐东杰布在此居住的岁⽉⾥,对佛教信徒传授佛法,为云云众⽣做善事,佛教信徒也为其呈进⼤量⾦银财宝作布施。
据唐东杰布⾃传记载,康定地区曾经地震频繁,给当地⼈⽣命财产带来巨⼤损失。
为避免地震之害,当地佛教信徒呈请唐东杰布在此地修筑御灾之点。
因此唐东杰布亲⾃设计佛塔,并选址在三河⼝。
对于当时⽽⾔,康定城上⽅是刑场(据当地⽼年⼈讲现在的外贸局所在地)。
唐东杰布认为,刑场上的⼈⾎经过⾬⽔冲刷后,流⼊折多河,有污浊之嫌。
因此,唐东杰布另找取⽔处时,在康定城东⼭脚下找到⼀⼝泉眼作取⽔点,取名为“吉冻青敏”,意为常年清澈。
为便于取⽔,唐东杰布亲⾃设计修筑了⼀座便桥,取名为“吉冻让巴”。
安排妥当后,随⾏⼈员留在了康定,⽽唐东杰布却独⾃去了五台⼭。
从历史资料看,唐东杰布在内陆耽搁了六年之久。
从五台⼭返回康定后,唐东杰布为已竣⼯的佛塔开光,并取名为向秋佛塔,藏语菩提塔之意。
因为向秋佛塔的施主曾经信奉苯波教佛法神“⽡斯”,故⼜取名为“⽡斯碉佛塔”。
唐东杰布在康定的佛事活动完毕后,应⽊雅⼟司之邀和随⾏⼈员前往⽊雅地区。
据记载,唐东杰布为建桥筹集资⾦,他煞费苦⼼。
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尚未成功。
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以佛教故事为内容,⾃编⾃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众、募集经费。
这就是藏戏的雏形。
为此,⼈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
他⼀边在⽊雅地⽅组织创办了藏戏演出团,⾃编节⽬到各地巡回演出;⼀边讲经传法。
通过这样的集资⼿段,他收集到了⼤量黄⾦、银⼦、⽜、马等;并且招聘了许多铁匠师和帮⼯,他亲⾃打铁拉风箱,热⽕朝天地⼲了三年时间,终于把壮观的铁索桥架在⼒邱河上,给⼒邱河两岸⼈民带来了诸多⽅便。
2001年,国家拨专款在此处修建了⼀座较⼤的钢丝吊桥,从⽽彻底结束了这座桥的历史使命。
但美中不⾜的是,这座钢丝吊桥替代了古⽼的铁索桥,掩盖了原来的桥⾝,只有铁链被完好⽆损地保存了下来。
②⼤成就者唐东杰布简介
据《唐东杰布传》中记载:藏历第六胜⽣之⾦⽜年公元1361年,⼤成就者唐东杰布⽣于后藏昂仁县沃迦拉孜地区。
其⽗多杰坚赞,母亲嘉塔拉姆,约与宗喀巴同时代⼈,属⾹巴噶居派。
他不仅是⼀位享有盛名的噶举派⼤师和⼤成就者,⽽且是⼀位桥梁设计家和建筑专家。
他⼀⽣为宏法利⽣和发展藏族⽂化⽽积极努⼒,建⽴了不朽功勋。
⼩时候家境贫寒,⽗母送唐东杰布到⾹觉尼玛僧处出家学习读写,由于他刻苦研读,⼏年就掌握了藏⽂。
后在多朵嘉拉寺从宦觉饶处受⽐丘戒,取名尊哲桑波;⼜在昂襄寺拜洛桑多杰和官却达勒为师,习经论三藏。
不久去萨迦辩经,别的答辩者⼗分骄矜,⽽他⾮常谦逊,唐东杰布尊哲涅巴之名由此⽽来。
他来到岗布勒,从达玛华哇勒曲噶图、拉东巴索南却、滚邦、仁钦坚赞、仁达哇?循努洛哲、夏普哇等闻习新旧密咒。
其后长期静修于鄂⽇寺。
唐东杰布在塘卡桑觉地居住时,有⼈这样说:在辽阔的空性界,钻研空性之瑜伽师,犹如⽆畏王,此乃名为唐东杰布。
从此⼈们誉称他为智⽩旺秀唐东杰布,意为成就⾃在之唐东王。
后来唐东杰布云游印度、汉地及康藏各地,在云游中,见藏地⼈们过河艰难,江河⽆情地夺去了许多过河⼈的⽣命,遂发愿为民造桥。
那时藏地钢铁如黄⾦般稀有难得,他就以演戏筹资建桥,还亲⾃操锤⼲起了被当时⼈认为最低贱的铁匠活。
终其⼀⽣中,为藏地⼈民修建⽆数座铁索桥和⽊桥(据说共建铁索桥50座、⽊桥60座),功昭⽇⽉。
此外,还修建了多座寺庙,德格地区最早的寺庙——“唐杰拉空”(唐东杰布庙)就是其中之⼀。
唐东杰布的贡献是多⽅⾯的,如在医药⽅⾯,在拉萨贾波⽇创建药王庙,发明能治内科百病之⽩丸和能治流⾏性瘟疫之红丸等医药秘⽅。
在他以演戏来筹资建桥和寺庙时,将贝纳家的七姐妹动员起来,两⼈扮演王⼦,两⼈扮演猎⼈,两⼈扮演天⼥,⼀⼈击乐器,他⾃⼰击⿎指挥,创建了藏族历史上的第⼀个七⼈剧团,名叫雅龙扎西雪巴剧团。
编写以歌舞剧形式演唱历史故事的藏戏剧本多部,组成“阿喜拉姆”剧团,因此后⼈尊他为藏戏的创始⼈。
每当雅龙扎西雪巴团、⾹巴团、觉摩隆团的演员演出时,舞台上均有唐东杰布的形象。
有⼀年卫藏地区遇上⼲旱,饥荒成灾,在⼤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唐东杰布供奉⼀个盛满五⾕的⾦钵,并撰写了《消除饥荒请祈⽂》,很多有佛缘的⼈亲眼看见观⾳菩萨从天空撒下五⾕,不久那⾥解除了灾荒。
⼜有⼀次,康藏⽊雅地区发⽣战乱,使⼈们朝不保⼣,于是他⼜发愿撰写了《消除战乱请祈⽂》,此后,那⾥的⼈们很快就消除了相互之间的嫉妒和仇恨,⽽代之以和平和友爱。
⼜有⼀年,在萨迦道场出现⼤⾯积瘟疫,死者⽆数,经过诵咒、祭祀都未能消除,于是他再次撰写了《消除病灾祈请⽂》,从⽽使瘟疫灭迹。
⼤成就者唐东杰布有很多法脉传承,最为殊胜之传承当推为长寿及招财转运的传承。
这些传承及经⽂在西藏不分教派,⼈⼈都信奉、修⾏和念诵。
他⼀⽣成就了⽆数弟⼦,得虹⾝或幻⾝的弟⼦就有⼀百余⼈,被尊称为⼀代⼤德。
总之,唐东杰布⼀⽣治⽔建桥,创建戏团,招徒学经,⼴传佛法的事迹,在西藏家喻户晓,深得⼀代代后⼈崇敬。
公元1485年,唐东杰布卒于康区类乌齐地⽅,享年125岁。
对于他的⽣卒年代众说不⼀,除《唐东杰布传》中记载的⽣年以外,还有⽣卒年的⼜两说法,⼀是1385—1509年,⼀是1385—1464年,均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