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纹样》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说课稿
孝昌第一初级中学张剑玲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第一初级中学的美术老师张剑玲。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1、教材与学情:
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
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
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知识学习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的观念。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节课让学生分组和竞争来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除了设计制作纹样图案,还能够用剪纸、实
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3)、情感目标:领悟自然中美的形状与色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饰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图案的变形手法。
图案纹样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样。
了解其主要形式,并能独立设计。
教学难点: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新课标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是注重渗透美术思考方法(观察法、欣赏法、联想法等一般科学方法)。
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美术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
他的这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因此,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我的指导方法是: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2、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
3、让学生在实践中要尽可能多动脑、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小游戏、创设竞争情境并组织学生按组分成四个竞赛小队,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种竞争的欲望。
(二)、小组竞赛、感受新知:
1、竞赛第一关认识纹样: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花卉图案、如地毯图案、建筑图案、器皿图案、民族服饰图案,让学生找一找这几幅图案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而推出纹样的概念“纹样或称模样,即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
”(板书课题: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2、竞赛第二关纹样判断:
在了解了纹样的特点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四幅纹样,让各小组进行判断“哪些是连续纹样哪些不是连续纹样”并说出理由。
3、竞赛第三关纹样骨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四幅不同骨式的花卉纹样,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纹样的排列方式,说出各自的特点并尝试用箭头表示。
(课件出示用文字表示的骨式图)
4、竞赛第四关纹样应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侧重引导学生将花卉的自然形象在写生的基础上经过整理,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等变形手法创造纹样。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用到纹样”,使学生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5、纹样欣赏: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欣赏图片,使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图片,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讲解花卉纹样的绘画方式。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布置作业:每人用学到的花卉纹样知识来装饰自己的“笔记本、水杯等生活日用品”。
(四)、评价活动:
教师选出一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先自我评价,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简评。
(五)、课后延伸:
教师安排学生课后考虑“你准备把你设计的纹样用在什么地方?”
五、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安排纹样的骨式,右边贴一些具体的实例。
六、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图案对称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花卉纹样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
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今天,我非常有幸与各位老师共同学习与交流。
当然,这节课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教学内容与方法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探索。
同时也真诚的想借此机会听到各位老师对本节课提出宝贵意见。
我相信这对我今后的美术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