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手术电刀不良事件分析与产品改进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手术电刀不良事件分析与产品改进的研
究
【摘要】高频手术电刀是一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电外科手术器械,具有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因其应用频率高、能量输出大,高频、高压,并直接作用于人体,也极易发生不良事件。
本文在阐述高频手术电刀原理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高频手术电刀不良事件,并对产品改进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频手术电刀;不良事件;产品改进
高频手术电刀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功率大、高频、高压且直接作用于人体,因而容易发生不良事件。
鉴于此,有必要分析高频手术电刀临床不良事件,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提升高频手术电刀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高频手术电刀的基本工作原理
高频手术电刀包括主机、手术电极、中性电极、双极电极等主件和脚踏开关、各式刀头、镊子、电源线、保护接地线等联用附件,分为单极和双极两种。
高频手术电刀利用高频信号发生器,采用基尔霍夫定理(肌肤定理),产生约1 MHz的高频电压加于人体之上,高频电流只沿着人体皮肤表面流动,不会通过人体内脏器官。
该高频电流通过电刀头与人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后,立即产生局部 ( 点状) 高热,从而使表面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血液凝固,烧灼性地切开人体的组织。
图 1 高频手术电刀与人体的连接示意图
二、高频手术电刀临床常见不良事件分析
高频手术电刀临床常见不良事件,大致可分为器械故障或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伤害。
器械故障主要是高频手术电刀自身出现问题,例如,仪器无输出、输出功率过高或过低、输出不稳定、电极板报警、无法凝血、报警失灵、漏电、死机、按键失灵等;患者伤害主要有患者非手术区皮肤灼伤、电击伤、术后切口积液或化脓等。
临床常见不良事件:
(一)器械故障
1、刀头输出没有完全悬浮。
高频手术电刀高频高压输出部分与机壳(大地)和电源(市电)应严格隔离,各输出端口(电极)对地和电源,不仅绝缘电阻要很大(>
100MΩ),而且在接上应用部分之后,对地分布电容要足够小(笑100PF),还得经受得起约 6000V 交流试验电压的考验。
如果刀头输出不能完全悬浮,将会导致高低频漏电流增大,给患者带来生命安全威胁。
此种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金属外壳没有可靠接地,使得机壳和保护接地点悬空而带电,既容易增加患者被电击的危险,也增强了对外界的辐射干扰;二是低频漏电流高于10uA,过大的低频漏电流将会给患者神经、肌肉特别是心脏带来严重刺激,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三是高频漏电流大于 150mA,导致患者灼伤和环境污染;四是输出功率不稳定,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时,电刀输出功率应能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如果输出功率不稳定,将会导致时而出现切凝效果不佳,时而又焦粘组织;五是电刀应用手柄及连接电缆外表破损,这会给患者带来电击和灼伤的危险。
正常情况下,电刀手柄及连接电缆外表对电极的耐压应至少承受 3000V(低频交流有效值)和 2 倍高频手术电刀最大开路输出电压的试验,否则有可能因漏电而灼伤操作者和患者。
(二)操作不当
在临床应用中,高频手术电刀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
不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会因各种因素导致操作不当,而引发一些不良事件。
例如,操作者功率选择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在应用电刀时,操作者应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选择尽可能低的输出功率,这样可以提高切割效果,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电刀刀头放置不当,启动时会灼伤患者或医护人员。
不用的刀头一般不要接入机器,应置于绝缘容器中,绝对禁止将刀头放在患者身体上;高频涡流导致灼伤等不良事件,如果操作医生使用金属框架眼镜,高频辐射在全属框架中容易产生涡流加热,从而烫伤医生脸部。
患者伤害情况:
1、电灼伤。
电灼伤在高频手术电刀应用过程中,发生的几率大约为2%-3%。
电灼伤可分为极板灼伤和非极板灼伤。
极板灼伤发生在极板处,主要是因为从手术电极返回的电流密度过大,负极板贴放的部位产生密集热,从而引起灼伤。
此外,负极板与患者皮肤不完全粘贴,或一次性负极板重复使用,导电胶黏性降低,都会使有效接触面积减少,负极板温度升高而烫伤局部组织。
非极板灼伤发生在非极板处,包括旁路灼伤、金属移植物处的灼伤、患者体内的灼伤、心电图电极下的灼伤以及手术野周围皮肤的灼伤等。
极板与刀头及其连接导线和患者机体,共同构成了电刀回路系统,当电刀回路系统使用不当时,手术中即使极板安放良好,患者仍有灼伤的危险。
2、伤口愈合不良、脂肪液化。
应用大功率高频手术电刀切开皮下组织易造成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影响切口的正常愈合。
这主要是因为高频手术电刀可致较为严重的脂肪液化和组织炭化,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增加切口感染机会。
3、干扰心脏起搏器。
电刀可能会对患者的起搏器产生干扰或使其损坏,如果起搏器位于高频电流通道上,高频电流可抑制起搏器脉冲发放时间,使起搏频率减慢,导致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4、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
高频手术电刀的工作温度可达100-200℃,热损伤可波及周围组织5mm范围。
研究证实,取手术中切除的人类正常卵巢组织,使用高频手术电刀电凝,结果卵巢组织发生了不可逆的结构破坏。
三、高频手术电刀产品改进建议
随着高频手术设备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生产厂家在加强对其质量控制的同时,应注意收集高频手术电刀不良事件(尤其是严重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减少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黄建辉. 高频手术电刀的结构原理与使用安全[J]. 医疗装备,2016,(01):39-40.
[2]毛丽娜. 手术中使用高频手术电刀引起意外损害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 全科护理,2015,(01):77-79.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