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河源市铁东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广东省河源市铁东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 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的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
C.其离子半径大小: Z>Y>X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参考答案:
D

2. 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⑥用明矾净水;⑦制炊具;⑧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⑨用Al(OH)3制成药片治胃病;⑩制防锈油漆等使用场合中。

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 ②⑤⑥⑦⑨ C.②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
C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B、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C、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
-1,则 H
2SO4和 Ca(OH)2反应中和热
ΔH=2×(-57.3)kJ·mol-1
D、反应 H2(g)+F2(g)===2HF(g);ΔH=-270 kJ·mol-1说明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参考答案:
D
解析:煤燃烧是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的过程,A错误;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B错误;中和热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C错误;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是放热反应,D正确。

4. 下列叙述正确的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B.用铝质铆钉接铁板,铁易被腐蚀
C.马口铁(镀锡)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D.白铁(镀锌)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参考答案:
C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体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参考答案:
C

6.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 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
参考答案:
B

27、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 ≥80y (1-a /3)
参考答案:
AD

8. 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W、X不可能是()
参考答案:
B

9. 工业上采用乙烯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磷酸/硅藻土)表面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CH2=CH2(g) + H2O(g) CH3CH2OH(g),副产物有乙醛、乙醚及乙烯的聚合物等。

下图是乙烯的总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乙醇的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B.目前工业上采用250~300℃,主要是在此温度下乙烯的转化率最大
C.目前工业上采用加压条件(7MPa左右),目的是提高乙醇的产率和加快反应速率
D.相同催化剂下,在300℃ 14.7MPa乙醇产率反而比300℃ 7MPa低得多,是因为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C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O22-+2H2O==O2↑+4OH-
B.次氯酸钠与Fe(OH)3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C.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D.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参考答案:
D

11.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
B.4.6 g Na在空气中完全反应生成Na2O、Na2O2,转移约0.2×6.02×1023个电子
C.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D.标准状况下,测得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的混合气体,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应大于6.02×1023
参考答案:
BD
12. 将浓度为18.4mol/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至9.2 mol/L,则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大于49%
B 小于 49 %
C 等于49%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A

13. 将PH=1的稀硫酸慢慢加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恰好使Ba2+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体积为100mL(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PH为2,则原BaCl2溶液Cl-的浓度
为()
A.0.011 mol·L-1 B.0.22 mol·L-1 C.0.022 mol·L-1 D.0.11 mol·L-1
参考答案:答案;A
14. 一定体积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同温同压下体积变为原来的0.75倍,原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1∶1∶2 B.4∶3∶5 C.1∶2∶1 D.6∶7∶14
参考答案:
A

15. 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B.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C.高温结构陶瓷材料氮化硅
D.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1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yCu(OH) 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 )


)(

→()()→()()→()()→()()→(l)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

该样
品的结晶水质量为g,化学式为;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
行?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①xCuCO3·yCu(OH)2·zH2O+(x+y)H 2 = (x+y)Cu+ xCO2+(x+2y+z)H2O(2分)
②a→k,j→gf(hi)→de(ed)→hi(gf)→bc(cb)→l(2分)
③1.8(2分)CuCO3·Cu(OH) 2·H2O(2分)
(2)可行根据反应xCuCO3·yCu(OH) 2·zH2O=(x+y)CuO+ xCO2↑+(y+z)H2O↑,
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3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品牌奶粉被鉴定为所含亚硝酸盐残留量高出正常值7. 8倍,长期食用可能致癌。

NaNO2有像食
盐一样的咸味,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若有1.75 mol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_________mol。

(2) 某厂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_________能使NaNO2转化
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

(填编号)①NaCl②NH4Cl ③H2O2④浓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此废水呈强碱性,需调节
溶液的pH接近中性,再添加氯化铵溶液,否则会引起二次污染,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OH―+CO32―+2H+→HCO3―+H2O
B.2OH―+CO32―+3H+→HCO3―+2H2O
C.2OH―+CO32―+4H+→CO2↑+3H2O
D.OH―+CO32―+3H+→CO2↑+2H2O
参考答案:
(1) 1.75
(2) ②NaNO2+NH4Cl=N2↑+NaCl+2H2O NH4++OH-=NH3↑+H2O
(3)C
解析:(1)在反应中HI做还原剂,当有1.75 mol的还原剂被氧化时有2.5molHI参加了反应,根据反
应方程式可以得到被还原的氧化剂为1.75mol。

(2)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则需要还原剂,①NaCl即不体现氧化性,也不体现还原性,
③H2O2④浓H2SO4主要体现较强的氧化性,②NH4Cl中氮元素处于最低价,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以
与NaNO2反应生成N2。

(3)A.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各为1mol时,盐酸物质的量大于1mol小于等于2mol时,先
发生反应:OH-+H+=H2O,然后发生CO32-+H+=HCO3-,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2H+=HCO3-+H2O,故A
正确; B.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各为2mol时,盐酸物质的量大于3mol小于等于4mol
时,先发生反应:2OH-+2H+=2H2O,然后发生CO32-+H+=HCO3-,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2OH-+CO32-+3H+=HCO3-
+2H2O,故B正确; C.当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各为2mol时,盐酸物质的量为4mol时,先发
生反应:2OH-+2H+=2H2O,然后发生2CO32-+2H+=2HCO3-,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OH-+CO32-+2H+=HCO3-+H2O,
故C错误; D.设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加入盐酸物质的量大于2mol时,先发生反
应:OH-+H+=H2O,1mol氢氧化钠消耗1mol盐酸,再发生反应CO32-+2H+=CO2↑+H2O,将两个方程式相加
得:OH-+CO32-+3H+=CO2↑+2H2O,故D正确;故选C。

18. (6分)已知:在热力学标准态(298K、1.01×105Pa)下,
由稳定的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

右图为氧族元素(钋除外)氢化物
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氧族元素中含18e-的两种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2)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生成1mol氢化物时的△H的关系
为;
(3)硒化氢在热力学标准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参考答案:
(1)(2分,各1分)
(2)氢化物稳定性越强,△H越小(2分)
(3)H2Se(g) === H2(g) + Se(s) △H=-81kJ·mol-1(2分)
19. A、B、C、D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 为氧化物,C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

①当B为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时,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②当B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时,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D为氧化物,A、B、C都是强电解质,C可用于食品发酵、泡沫灭火。

写出A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D为强酸或强碱溶液时都能发生图示转化关系,且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

当D为强酸时,A→B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当D为强碱时,B→C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参考答案:
(1) 3NO2+H2O=NO+2HNO3
(2)2OH-+CO2=CO32-+H2O
(3)[Al(OH)4]-+H+=Al(OH)3↓+H2O或 AlO2-+H2O+H+= Al(OH)3↓ ;
Al(OH)3+OH-=[Al(OH)4]-或Al(OH)3+OH-= AlO2-+H2O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