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一、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学会本课生字,熟悉两个多音字“着、塞”。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顶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熟悉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粗略。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及目标3
教学准备:多媒体、三国故事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露课题
一、谈话导入。

《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二、板书课题。

示范“顾”“茅”两字写法,顾,左中为横折钩、竖提;茅:中间是横钩、点,最后一笔为撇。

学生练习写两字,写在课题隔壁。

3、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一、范读。

(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投影生字;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顺敬片刻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潺晌shǎng 辰诸尊吩塞(多音字组词)策着(多音字组词)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分析字形、口头组词
2、描红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
3、阅览三国相关故事
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刘备:尊重人材诸葛亮:雄才粗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一、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层次的复述课文。

二、能说出比喻句顶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熟悉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粗略。

一、温习检查
一、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投影生字,朗诵,默写。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知咱们什么?刘备为何还要去造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前去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造访、诚恳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诵,体会。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恳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诚恳诚意最终请到了一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美谈。

下面,咱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

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粗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诵,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材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

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顺敬、等了片刻、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述;讨论,指导朗诵,感悟刘备对人材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

同塌睡觉、同桌用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粗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扒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取得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取得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刘备对人材的渴求)结合阅读资料,评价一下文中人物。

三、作业
一、近义词二、组词
3、抄写比喻句。

8三顾茅庐
刘备诸葛亮
虔诚、敬重雄才粗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二、指导复述课文。

一、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造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造访的通过见眼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二、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文中第三节有一点景物描述,这段景物描述可以去掉吗?出示句子。

一、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比喻句: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恍如一条等待机会腾飞的卧龙。

二、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述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衬托出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咱们来到九龙湖公园,只见——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练习
一、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写话。

3、比喻句辨别。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3、4、5
2、评价诸葛亮(料事如神、雄才大落),刘备(胸怀大志、爱才如命)
板书:
两次造访没见到
8三顾茅庐上路前
第三次造访的通过见眼前
见面后
9 祁黄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段,朗诵,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进程:
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

齐读课题。

《左传》历史故事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如何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何时,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午解狐(人名xiehu)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4、简介《左传》及那时历史
二、自读课文,要求(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诵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如何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人选推荐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适合召慎重
其它:中军尉兴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当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归天了。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推荐一名能代替他的人(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宝贵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诵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郑重推荐使者
4、快速朗诵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推荐人材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分析字形,记忆生字,口头组词
左右结构:伐、悼、慎
上下结构:霸晋荐召
半包围结构:避
2、重点指导
悼:左侧是“忄”,而不是“扌”;右边是“卓”,而不是“桌”。

避:“辶”的最后一笔要伸展,能托住里面的部份。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份习字任务(字、词部份)。

板书设计:
九、祁黄羊《左传》历史故事
推荐人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一、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二、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进程:
一、温习检查:
一、温习。

1、朗诵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人选推荐慎重兴亡
适合召慎重解狐
2、听写下列词语:兴亡慎重推荐当此重任
二、理清文章脉落。

过渡:上节课咱们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说祁黄羊推荐人材,那这节课咱们就去看看他是如何推荐的。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推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别离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外举解狐内举祁午
按照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导读课文。

第一段(1-2)
1、自由朗诵,边读边想:这段告知咱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诵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3-13)
1、自由朗诵课文,在描述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一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情感。

2、指名朗诵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信赖)
指导朗诵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诵,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一心为国,大局为重、
指导朗诵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诵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诵,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为何?突出祁黄羊不避仇。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诵,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如何的人?(公私分明心胸宽敞不计前嫌、一心为国)
5、指导分角色朗诵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诵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敞,不计前嫌的高贵之士。

板书:不避仇
四、作业:
1、朗诵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荐()伐()悼()
晋()存()代()掉()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9祁黄羊一心为国、公私分明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不避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二、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
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3、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进程:
一、温习检查。

1、朗诵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诵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过渡:上节课咱们知道了祁黄羊推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来接自己的班,可见他)——不避仇(边说边板书)看出了他——(指名
回答,进一步熟悉祁黄羊),解狐却生病不能担任,那他有推荐了谁呐?下面咱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看一看。

2、自由朗诵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诵。

3、当祁黄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如何?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诵。

“惊讶”说明——出乎意料。

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说明什么?——出乎意料
4、指名朗诵第十一自然段,讨论:祁黄羊为何要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咱们仇人或亲人”
问:祁黄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祁黄羊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不但外举不避仇,还能做到内举不避避亲。

板书:不避亲
5、既然这样,为何祁黄羊不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而要先推荐解狐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无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推荐儿子是万般无奈而又十分慎重的决定)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诵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讨论课后第五题
四、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一、按照板书练习复述
2、学生试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五、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说说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作业:
1、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慎重才能重任
2、照样子写词语。

代替(“代”与“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与“危”意思相反):
3、小练笔:其他大臣知道这件事后,纷纷说道:“————”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不避仇
内举祁午不避亲
出以公心,一心为国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学要求:
1. 能分角色朗诵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熟悉一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多媒体、道具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揭露课题
1. 板书课题。

2.介绍剧本常识。

独幕剧的特点:开头交代时间、地址、人物。

方括号里交代的是布景和人物活动等。

括号里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只读人物的话,不读括号里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C、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自读效果。

A.出示生字词,正音。

B.指名朗诵对话,学生评议。

按照括号里语气词朗诵
C.教师指导读长句。

3.再读课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交流:
a.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址?有哪些人?
c.故事分为几部份?
d.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部份
1.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学生回答。

3.指导朗诵。

4.指名演出。

学生评议。

5.再进行朗诵训练。

四、指导写字
一、出示生字,分析字形,口头组词
二、重点指导:
拒:右边的笔画为:横、横折、横、竖折。

宰:下面是个“辛”。

与“寄”区分。

五:布置作业
1.有情感朗诵课文。

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独幕剧
第二课时
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
同窗们想不想当一回演员演一次电影那?演员要想演好,首先要背熟剧本。

今天咱们就来熟悉剧本,准备演一场。

上节课咱们初读了剧本,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讲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公仪休:爱吃鱼。

清正廉洁。

伶俐机智。

)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a) 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
出示句子:公仪休为何不收鲤鱼那段经典的话语;
思考:管家为何要送鲤鱼给公仪休,为何恰恰送的是鲤鱼;
讨论:公仪休是如何拒绝的
从这些对话中,你熟悉了一个什么样的公仪休——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伶俐机智
三、让学生有情感地读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

四、演出。

过渡:台词熟悉了,那么咱们就要上台演出了。

一、分派好角色,大家当导演,有什么话想对演员说(说演出的要点)。

(如时间紧就演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段)
二、演出
3、点评。

有无把大家的用意演出来。

4、学生对照看自己还需改良的地方,再反馈演出,要求要加进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五、明理
追问: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没有?你以为公仪休是个如何的人?你以后会怎么做?
六、课后试演讲义剧。

七、布置作业:
一、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试着写一个小剧本——班级小事
习作2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知道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擅长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依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在生活中培育擅长观察的习惯;把观察到的有层次、有重点地写出来。

教学准备
让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有所发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事前布置观察在生活中的发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活动,精心准备。

课前让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有哪些新发现,并寻觅原因,搜集有关资料,做好笔记。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谈话导入,揭露课题
1、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地去观察,你就会有许多新发现。

课前布置大家留意生活中的不同,你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分组交流。

通过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咱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

归纳总结:同窗们的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动植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观察到的写出来。

板书:我的新发现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何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何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
(按“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份。

)相机板书
想一想小作者是如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通过的。

2.引导归纳写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写清事情通过中人物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读第三部份,明确写作注意点: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写清用什么方式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2.由说至写。

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着什么问题和怎么在探讨中解决的。

然后分组交流并独立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新发现
留意生活
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写清事情通过,和人物是怎么做、怎么想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各自习作,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

二、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三、学生写完作文,修改、誊写。

注意修改方式:句子是不是通顺;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吗?人物的动作,想法血清了吗?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新发现
留意生活
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写清事情通过,和人物是怎么做、怎么想
练习3
教学要求:
一、练习朗诵《三国演义》的出色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二、写好钢笔字。

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犹如鸟翅,要伸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五、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处处留意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意)
一、教学第一部份
(1)谈话导入:同窗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知道吗?谁来讲说。

指名回答,对前两天咱们学过的《三顾茅庐》就是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还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2)老师知道我班的小书迷赵泰宇找就看完了,而且讲起来头头是到,今天,请他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超级出色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讲述。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同窗们再认真读一读。

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学生练习朗诵,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

(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二、教学第二部份
(1)“三国”的故事实在出色。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谁看了吗?
(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有,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常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

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那么咱们就一路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窗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无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无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不是具体、生动?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大体方式。

布置作业:
归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板书设计:
走近《三国》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一、投影生字,学生认读“墓”、“恭”、“幕”三个字。

二、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三个字为上(中)下结构,中间有撇捺。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以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示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墓”。

提示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伸展,犹如鸟翅。

下半部份要呈上靠之势。

五、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按照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学生自由地读,不熟悉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二、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一个词语的可能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描述出诸葛亮的特点
初出茅庐:茅庐,茅屋。

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到工作职位上来。

死而后已:已,停止,罢休。

死了才罢休,形容奋斗终生。

鞠躬尽瘁:鞠躬,弯着身子,表示小心谨慎。

瘁:过度劳累。

指恭恭顺敬,全力以赴。

五、自由朗诵。

六、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八、集体练读。

九、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一、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人都可能碰到不顺心的事。

对这人们或难过或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友老友有过这样的情况吗?
二、今天,咱们就一路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愉快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出示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窗,她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

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悲伤得哭了。

(学生自由读)
一、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二、按照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小结:安慰他人要注意三方面,一要有同情心;而要说话要委婉动情;三要多说鼓励的话。

3、上台演出,全班交流。

(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窗,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


4、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

咱们该如何帮忙他们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

情境1:姐姐没有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躲在屋里不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