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模式“外衣”,还原语文本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褪去模式“外衣”,还原语文本真
发表时间:2020-06-01T07:46:45.75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5期作者:魏红梅[导读]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不少学校掀起了一股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各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叙永县教师进修学校四川泸州646400摘要:凸显课标理念,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不是要去追求可复制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该真正关注和研究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特征,结合不同的文本体裁和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将课堂引向深入,让语文教学散发灵动和诗意。

关键词:课堂教学整合主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不少学校掀起了一股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各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模式一:部分学校为了在课堂上凸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便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单纯的练说、练读上,字词理解与运用耗费了一节课。

模式二:部分学校为了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合作和探究,将课桌按小组摆放,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叫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漫无边际的讨论代替了学生的品读感悟、静默涵咏。

模式三: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忽视文本体裁,将散文、小说、诗歌、童话、寓言等文体以同一个模式展开教学,千篇一律地进行反复诵读,要求学生品词析句、展开想象、读出感情。

以上几种课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模式化。

特定的课堂流程推进模式、练说模式让语文课堂失去了本真韵味,学生思维被束缚、个性被压抑、感受与理解被剥夺,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要凸显课标理念,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并不是要去追求可复制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该真正地关注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1.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

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在课前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地方?真正不理解的是哪些地方?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这篇文章的知识基础等等。

在认真分析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实际学情后再去备课,一定会凸显教学的高效。

同时,教师不要用固有的眼光或固有的答案去期盼学生的回答,不要用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而应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去引导,珍视学生的独特视角,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2.准确把握年段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比较详尽地提出了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去细细分析各个学段目标的侧重点和不同年段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些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上平均用力,造成对学生拔高或降低学习目标的现状。

因此,一定要认真研读、分析、梳理各个学段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比异同。

如:对于写字教学,总目标中提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学段目标中提出:低段——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高段——硬笔书写楷书,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现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个学段的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分解目标,找出各年段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3.把握文本体裁,避免“千篇一律”。

教材中呈现的文本,既有文学作品,也有实用文等,教学价值不一样,教学要求、方法也应不一样。

如:实用文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致力于培养提取与整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反复朗读、调动审美想象、注重情感体验的欣赏;提倡“信息式阅读”,而不是“审美性阅读”。

散文、诗歌以及童话寓言等文学作品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重要。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深入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的体裁。

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选取有效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1.整合单元内容,把握教学重点。

语文课本几乎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以单元来组织编排。

在编写教学设计前,一定要把单元内的几篇课文串联起来,认真研读,既要分析单元需要达成的目标,明确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又要了解每篇课文的目标侧重点,弄清编者的编排意图,在此基础上再来思考教学方法如何选择,辅助材料如何呈现等,以此有序展开单元教学。

2.认真选择课堂教学的训练点。

一篇课文往往有多个训练点,如果我们不懂得取舍而平均用力,学生经过一节课的折腾,不仅会感觉疲倦,学习的内容也可能忘记。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好训练点,学生才能掌握知识、习得方法,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

语文教学应是灵动而富有诗意的,它不应该只有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只有单一的教学方法,它应该是变化着的。

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富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褪去模式“外衣”,还原语文本真,不断学习,认真总结,让语文课堂绽放出最美丽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