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专项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
1. 冬季,农民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能表
示其原理的是( )
读下图,回答2~3题。

2.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3.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大气的保温作用
④地面的辐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5. 图2为北半球某地地面状况示意图,7月份该地天气晴朗、稳定少变,则该地白天因热力原因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如图3中 图所示。

陆地
陆地
海洋
海洋
a b c d

灌木林荒草砾石

A
B C
D

(2011·巢湖模拟)右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 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
(40°N,110°E)


(45°N,120°E)
是近地面的两地点。

读图,完成22~23题。

6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 .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 .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 .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 .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气压沿30°纬线的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表示的是
A. 1月份30°N 的气压分布
B. 1月份30°S 的气压分布
C. 7月份30°N 的气压分布
D. 7月份30°S 的气压分布 8、影响图示气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洋流性质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读图3,完成9~10题。

9.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10.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90
180
996
1004 1012 1020 (百帕)
读右上图,完成11—13题。

11.若此图表三圈环流中的高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则可能出现锋面的地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若此图表示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气压最高的为(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若此图表示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有关的 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下图为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判断图瓦卢3~5月的盛行风是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读气压带及其两侧风带的风向示意图,回答 15.当该气压带分布在图示位置时,地中海沿岸 A .高温多雨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寒冷干

海南省“三防办”17日17时向媒体通报称:2010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海南8个市县68个乡镇受灾。

下图
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

据此回答16—17小题。

16、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
A 、由东南移向西北
B 、由东北移向西南
C 、由西北移向东南
D 、由西南移向东北
17、南北纬
5之间的海洋上很少形成台风,其主要原因是( ) A 、洋面水温较低
B 、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 、地转偏向力太小
D 、空气温度太高
① ③④


图3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
下图中a 为等温线,b 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第18~19题。

18.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b 为冷锋 B .位于北半球,b 为暖锋 C .位于南半球,b 为冷锋 D .位于南半球,b 为暖锋
19.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 .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C .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D .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下图为某城市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根据此时图中示意可以判断
A.城市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B.a 地大风降温,可能有降水
C.c 地正刮西北风
D.b 地雨过天晴
21.图2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
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是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②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丁 ③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乙 A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d
a 甲

·
·
c
b
城市
A
B
C
D
23.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②乙气
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
西岸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右图是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24--25题:
24、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0°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25、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左下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下图是
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6~27题。

26.此时 M地盛行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7.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的地点是 (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
布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回答28~29题。

28.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9.在此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西北风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阿根廷农民正收获小麦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读地球上某区域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30~31题。

30.如果该图表示某一气压带,则该气压带为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1.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受上题气压带的影响
A.极地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3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________处温度
较低,_________处气压较低。

(2)若此图是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能是
亚洲大陆的是________(A或B); 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
图,则A、B中________ 处是城区。

(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
______________气压带,B处为______________气压带,③处为_____________风带。

33. 读“亚洲季风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此图表示的是月(1月或7月)季风图,判断的
理由是。

(2)此时A地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3)此时B地风向为,该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和。

(4)C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特点是
、(写出两点得两分)。

34.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
向的是。

(2)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处被称
为。

就气流运动状况而
言,②处被称为。

(3)图中虚线M、N两条虚线中,常能形成锋面的是线,该线形成的
锋面一般为锋。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深秋和早春季节图中①②两处中易产生霜冻天气的是。

(6)图中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35.甲图和乙图(沿30°N)表示的是相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表示的气压带是
________________,e表示的气压中
心是________。

(2)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b ②b→c③e→f
④f→e
(3)a、b、c、d、e、f六处中,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多气旋、锋面活动的是________。

36. 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RS(遥感)技术获取
的,从影像资料上看
.......,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
向为,判断的理由
是。

(2)流经①处的洋流是(寒、暖)
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
(3)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不同点。

(4)试运用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解释2009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地球上的大气》专项训练
参考答案
1. A
2.D
3.C
4. D
5. A
6. D
7. C
8. B
9.C 10.B 11.A 12.D 13.B 14. B 15. C 16. A 17.C 18.C 19.C 20.B 21.D 22. C 23. C 24. B 25 .D 26.C
27.B 28 C 29D 30 B 31 C
32 (1)A B
(2)A B
(3)副热带高副极地低盛行西
33. (1) 1月(1分)此时陆地形成高压,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

(4分))
(2) 亚洲或蒙古高压
(3)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5分,每空一分)
(4) 混合农业(1分)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可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4. (1)C
(2)低气压反气旋
(3)N 冷(4)阴雨
(5)②②
(6)A 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5、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2)炎热干燥②④(3)a c
36.(1)西北风图中山火产生的烟雾向东南方向飘散
(2)寒干旱(3)A处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季,夏季雨热同期;B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雨热不同期
(4)北涝:2月,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北部受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带来降水)
南旱:2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