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之一咏史怀古诗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二 《书愤》 1、 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陆游,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 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 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 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 终不渝。创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 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 清新之作。诗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 神。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2、 理解诗句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一句诗中“那知〞一 词包涵了作者的情感,请分析作者的感情。 〔2〕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 马秋风大散关几句诗诗描写自己那个时代? 和上一句联系起来,你觉得有何效果?
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 “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 蹈历史之覆辙。
制作:惜书楼主
〔2〕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 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 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怀古诗导学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
制作:惜书楼主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 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 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 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 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 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制作:惜书楼主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
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
见使人愁。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 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 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 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 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旧耸立在青天之 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
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 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 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 蜀等。
制作:惜书楼主
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 1、怀人伤己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一联诗中,《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
〔3〕诗人用典明志,诗人以塞上长城 自喻,表达捍卫国家,扬威边地的壮志,
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 一个“空〞字,抒发了作者大志落空,
汝万里长城〞,这里运用了这个典故, 奋斗,前后两句通 画了诗人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的无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不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 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 伤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 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 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 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 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凉,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 世事沧桑之感。
人古事的忧思。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 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 观。
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 接写作者的思索、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 景。 典型咏史怀古地点
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 雀桥、西塞山。
制作:惜书楼主
〔一〕杜甫一生,是在“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与“残杯与冷羹, 到处潜悲辛〞的冷酷现实的尖锐矛盾中度 过的,关于历史上诸葛亮这位“伯仲伊尹 〞“功盖三分〞的政治家,最后仍不能灭魏 吞吴中兴汉室,很有感触;把诸葛亮、刘 备君臣相遇和自己不为时用的境遇相比较, 更生嗟惋忧愤。
1、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 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 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过“空〞和“已〞两个字强化映衬,抒 奈。两个字强化了两相比照,抒发了诗
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岁月蹉跎的悲怆而壮志难酬的郁愤。
〔4〕最后一联运用了〔诸葛亮《出师 表》〕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这一联运用典故,诗人用典意在贬斥 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说明自己恢复 中原之志亦将“名世〞,抒发了无奈的愤懑。
制作:惜书楼主
之1目到产怎的是5手的发恨扬将长后读②23、③.小 . .法 目 动 .州 来 叹 扬 者三的、生样原借姜寂①二,击的时芍,州留序词词是 想 庞 的 因 助《把寞废十废者侵值药真人下交 人 人扬红扬 什 到 大 感 是 何池四池,略隆盛有民深州药代 进 的么 了 反 慨 什 种州乔桥、战战冬开点的沉的―了 入 想木/? 怎 差 ? 么 表慢乔争争,,儿凄的残―什 扬 象无―样,那?现》木的,芍而“苦思破直声―么州与的词么这手本恐物药名映生索完抒冷拟内城现图人造份法是惧犹并都阶活和全胸月人容,实没、如未已碧状回景心成感抒归臆-―有敌此抽成草况味,看相?中此慨发咎-→―知人,蕊空自,。作到比为→产种,的“移觉的何开城春以者、照““生情词?树就的凶况花,色及胡驿的 听 ,形了 人犹-东残于,更,自马外如→西,人但何隔己窥断此“,种。扬况叶感江桥,物词种这州国黄时〞边人是1因 日 初 碧 由 为人景样芍难鹂伤木月仍3景,,、虚何人、〕 〔。 霁 。 有将象写药未空乱、、在)2扬如寂(以非相小、昔, 感 《, 暮它仍,一息好的明二红、州此寞听联堪事济交日序们然深直,音情确十药玉明及 慨 黍荠 色城选开到想事〞待繁人留入以还怀〞交:四人确眼 今 离麦 渐材无已——休,了华格在地“有。的昔桥已:代是主是》前 昔弥 起——,痛的词化它反甲谁把味盛、无见了为〞“清重〕 之所望 ,欲恨扬,们映天来伤道作今波;到了,空时角到语战见。 戍,悲州其意心了下赏今。衰心花—的极感城吹须间泪争所四 角也)即 中 人 花 怀〞词他\荡开—实表时时〞感寒惊先、闻顾悲〕它,民采古人著依〔词荠(他伤〔[时,间流作补地扬萧吟们连对摘之借称旧以麦人的乱词伤难〔〔〞者充点是他侵呢情此,州条。、动青“眼的世赋以,眼]淳和们略?推曲1作人写青景,)运黍〕[深评声写5凄前补熙都战全先折者写年事静、用离寒色情胡写清所价作充丙在争词高地不前全〕废了作之水(;马冷静见]〔的桥夜痛的至潮表禁申那非、池拟悲原姜自窥落〕空月以缘雪恨极此。现想场至冷乔人〞夔江城金端一也出象浩的。[游之补人痛声给劫到劫
辙。 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
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
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 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求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制作:惜书楼主
2、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
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 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无论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 对现实的激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 时候。依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制作:惜书楼主
〔1〕那知的意思是哪里知道,用反问 的形式引出了早年那的“金戈铁马〞 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涯,但是世道的 困难让他产生了无限的愤慨。
〔2〕这两句描述了两幅开阔、壮盛的 战场画卷,概括诗人过去的战斗生活。 和上一句联系起来,那样的生活和经历 使人联想到诗人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 的现实的愤懑之情。
制作:惜书楼主
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 统一;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 激烈关注;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
制作:惜书楼主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
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 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颔联的诗眼应是“自〞“空〞,颔联表现 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正穆的气氛。 一“自〞一“空〞,把拜谒的人们,包括诗 人在内,那种虔诚宁静的心情和动态都表现 出来了。这“自春色〞“空好音〞便创造出 一种特别的意境。
3这“泪满襟〞的英雄们中间,自然少不了 作者,但却并非他一人。“长使〞一词扩 充了诗歌感染的范围,把普天之下、千百 年来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部包括在内。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 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 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 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 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 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 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 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激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 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3、 总结全诗,刻画了作者怎样的形象, 3、这首诗刻画了诗人满怀捍卫国土的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豪情壮志,却最终因人已迟暮世事排挤
而壮志难酬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郁愤
之情。
制作:惜书楼主
4、阅读《书愤》,回答下面问题。 〔1〕.对这首诗中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书愤〞的“书〞做动词,书写。标题意为书写一腔悲愤。 B.“早岁〞即“早年〞,指诗人的青壮年时期。 C.“世事艰〞指恢复中原之事不断受到投降派的阻止、破坏。 D.“谁堪伯仲间〞是说谁能写出像《出师表》那样的名篇呢?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首联前句是对现在的慨叹,后句是早岁的豪情,构成了现实与理想的 矛盾。 B.颔联回忆两次不平常的战争经历,是对“气如山〞的具体描写。 C.颈联诗意悲凉,一个“空自许〞的“空〞字,包涵多少人生的悔恨与 沮丧。 D.全诗由慷慨到苍凉,沉郁顿挫,声情激越,愤慨之情充溢其间。
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制作:惜书楼主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光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
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索。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 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 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旧,所变者已 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 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 伤感。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 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 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 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 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心得而作;而怀古 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制作:惜书楼主
怀古诗 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 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光依旧, 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 绪无限感伤。
制作:惜书楼主
3、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1〕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
制作:惜书楼主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 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 〞等。 写法
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写 人物,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 等等。 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 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 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这首诗作变幻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 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 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 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 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 使人耳目一新。
制作:惜书楼主
一、导学 之一 《蜀相》 〔一〕整体把握全诗是如 何联系自身,表达忧愤之 情的? 〔二〕细部探微 1.《蜀相》开头两句对翠 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 分析其表达作用。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 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 雄〞指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