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工具,帮助测量。

环节二:通过阅读教材认识长度单位(目标1)教师活动2让学生阅读教材鲁班尺的故事。

引导学生明白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从而引出单位。

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提炼重要内容。

让学生练习基本的单位换算,方法引导。

介绍并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常见的估测工具,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练习估测身边的课桌的长宽高。

引导学生完成例2。

学生活动2(1)结合教材故事认识鲁班尺,认识单位。

(2)阅读教材中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回答关于长度单位的重要内容。

总结如下:(3)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例1:(评价任务1)36 km = = cm数单位(4)估测身边课桌的长宽高(合理利用自己身上的估测工具)。

(评价任务2)(5)完成回答例2:(评价任务2)例2试一试:你对长度单位的掌握,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头发丝直径约0.07 一层楼房高约30地球半径约6400 珠穆朗玛峰高约8844.43钢笔长约0.15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教材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主要熟练认识掌握长度单位,包括名称及符号,学生在认识单位时要注意中文和符号一一对应,并清楚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在之后的练习单位换算和估测长度的活动中逐步熟悉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

单位换算的方法也要注意引导,从而为之后学习其他物理量的单位换算打基础。

环节三:观察并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目标2)教师活动3简单介绍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基本构造并指出。

引导学生总结出刻度尺的要素。

让学生说出自己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

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选择刻度尺?为什么要这样选?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例3。

进一步让学生判断如何正确放刻度尺和读数时的视线问学生活动3(1)观察图片,能认出各个测量工具并说出其名称。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课件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课件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其中18.4 cm是准确值,0.03 cm是估计值。 不同的同学估计值可能不同。
(先师友独立学习→再师友交流→后全班交流)
阅读课本p13,思考什么是误差,产生
原因和减小方法是什么?
1、误差: 测测量量值值和和真准实确值值

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估读不可能非常准确。(人 为因素) (2)仪器本身不精确 。(工具本身因素)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环境因素)
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 误差。
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 8厘米 B、1.
0 cm 1
2
3
4
1s=1000ms 1ms=1000us
5
6
7
8
9
10
思考:最后一位的数字8可以读作7或者6吗?
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测量结果 C.149.6 mm D、147.
单位换算: 数不变 进率进来 单位换 单位换算步骤:
1.将原有数字写成科学计数法。 2.乘以现有单位到目标单位的进率。 3.将现有单位换成目标单位。 4.进行数学化简,写成标准科学计数法。
友情提示: (先师友独立学习→再师友交流→后师友展示)
5、感受长度单位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刻度尺上1m、
1 dm、1cm的长度。
9.指出图中测量长方体长度的三种使用 方法中的错误。
(a)

(b)

(c)

10、如下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 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 尺更精确些.其读数为__________ cm , 其中放置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刻度 尺.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长度测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长度测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长度测量教案在设计这个长度测量教案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长度的重要环节,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我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学会使用刻度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目标包括:1. 让学生了解长度测量的方法和工具;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和步骤,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为了进行这个实验,我准备了中国大陆通用的一刻度尺、数显电子尺、测量记录表格以及实验报告册。

第一步:引入新课。

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测量场景,如建筑工人测量楼高,让学生认识到长度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会提问:“你们知道长度是如何测量的吗?”让学生思考长度测量的方法。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

我会讲解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放置刻度尺、如何读取刻度值等。

然后,我会进行一次测量长度的示范,让学生跟随我的步骤进行操作。

第三步:学生动手操作。

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使用刻度尺和测量记录表格进行长度测量。

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步:数据处理与分析。

学生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填入测量记录表格,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测量结果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差等。

在活动重难点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和步骤,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活动,如自己设计一些长度测量实验,或者调查生活中的长度测量实例,以加深对长度测量意义的理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新知探究
1888年,科学家们 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 度基准——“米原器”, 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基准。
“米原器”
米的基准现在已改用光 在2997192458秒内在真空中 传播的距离来精确确定
新知探究 4. 常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进行单位换算时,数字保持不变,乘以(或除以)
随堂小测
1.读出物体的长度。
2.76 cm
1.87 cm
随堂小测
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 选用哪种规格的尺最合适( A )
A.量程0~3m,分度值1m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 C.量程0~30cm,分度值1mm D.量程0~15cm,分度值0.5mm
随堂小测
3.如图甲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3min48s
解:L5是错误的,剔除后被测物体的长度求平均值。
随堂小测
5. 填入正确的单位。 某人高为 1.67( m ) 头发丝直径约 0.07( mm ) 一层楼房高约 30( dm ) 珠穆朗玛峰高约 8 844.43( m ) 钢笔长约 0.15( m )
课堂小结
;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1min50s

随堂小测 4.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个物 体的长度,依次记录数据如下:L1 =1.42 cm,L2=1.42 cm,L3 = 1.43 cm,L4=1.44 cm,L5 =1.54 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D ) A.1.41 cm B.1.42 cm C.1.4275cm D.1.43 cm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误差
1. 误差是指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 误差产生的原因

教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八年级物理教课方案课预习 +展课题:长度和时间的丈量(二)型:示1.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丈量工具;2.会用刻度尺丈量物体的长度;[根源 :]任务目标:3.知道丈量有偏差以及偏差和错误的差异。

4.掌握秒表的读数方法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偏差和错误的差异,秒表的读数方要点难点:法教课方案:学习活动基础知识累积: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其余常用的单位还有。

2、单位和米间的换算关系:1km=m=m 1dm=m=m1cm=dm=m=m1mm=cm=dm=m=m1μm=mm=cm=dm=m1nm=μ m=mm=cm=dm= m3、简单的单位换算:1km=m1dm=cm1cm=μm1mm=m1μm= c m1nm=km4、丈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常用的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11.在使用刻度尺以前,第一要察看刻度尺的什么?○2在使用刻度尺进行丈量时,应如何搁置刻度尺?○3丈量时,应如何读数?应如何记录数据?5、偏差是指和的差异,偏差不可以除去只好减小。

减小偏差的方法:;;。

[ 课内研究 ]推动新课知识点一:长度的丈量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记录在表格中物理量甲乙丙丁戊长/mm260.5宽/mm185.3偏差:丈量值和真切值之间必定存在的差异叫做偏差。

减小偏差的方法(1)采纳精细的丈量工具(2)改良丈量方法(3)采纳多次丈量取均匀值注意:偏差不是错误例题 1:多次丈量获得课本宽为184.3mm、 184.2mm、184.5mm、 184.4mm、则课本的宽为多少?知识点二:时间的丈量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 s)常用单位:时( h)、分( min)等2.丈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体育场和实验室常常用停表。

知识点三:秒表的读数方法(1)使用前第一应察看秒表的、59312281401 33571322612 3 455 11 4 3524 10569 8 76533722 8 51392010 49411847 16 45 144312课时训练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丈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2.使用刻度尺前,除注意零刻度线外,还应察看 _______和_____________.3.某同学身高为 155 cm ,合 _________km 、_________μm 、___________nm.4.填写适合的单位:(1)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20______;(2)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2.20______;(3)地球的半径约为 6370______;(4)一位同学的身高为 17.6______;(5)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______;5.如下图,用两根刻度尺A、B 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 A 尺的读数是_______,B 尺的读数是 ______,造成丈量值不一样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讲堂小结课后反省。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一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一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秒 符号: s 2、其它单位: 年、月、日、小时(h)、分钟(min)
3、常用的测量工具:
停表、钟表
石英 钟
停 表
认识停表

大表盘一周量度的 时间是 60s ,分 度值是 1s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 时间是 60min ,分 度值是 1min ;
10s 当前示数是_____

5 、 误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 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叫做误差。 6、减小误差的方法

(1)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改进测量方法
七、用刻度尺测特殊物体 长度的方法
平移法(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28Βιβλιοθήκη 3114 0 1 13 2 12 3 4 11 10 5 9 8 7 6
2 33 4 35 6 37
60s
41
8 39 10 12
16
45 14
43
读数训练
59 0 31 59
57 26
28
55
24 53 22 51 20 49 18
14 0 1 13 2 12 3 4 11 10 5 9 8 7 6
基本单位:米(metre,简写m) 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常用的铅笔笔芯直径大约是3mm, 中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cm, 手掌宽大约是1dm, 课桌的高大约是0.75m左右。
你还能估测出哪些物体的长度?

【教科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科版适用】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请一高一矮两名同学用步实际测量教室的宽。
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教师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结果不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怎样得出同样的结果呢?
阅读:教科书11页鲁班统一中国木工尺。
像鲁班那样为了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1888年国际上制作了米原器作为一米的标准,世界各国都有米原器的复制品。1960年规定米作为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课题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使学生了解到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它单位的换算。
(2)(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请同学正确读数。它们用长度来反映某量测量值,你能是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建立误差的概念:
不同的人如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结果回一样吗?
组织小组每个人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被测物一次,各自正确记录下测量数据。
由于眼睛观察的只不可能很准确,而使估计值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从而引起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而且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一、计量的重要性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你所有的生活经验,你都知道哪些量需要测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物理知识、实验技能和方法,同时也能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动手习惯。
二、木工尺到米原器
提问:如果不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四、长度测量是最基础的测量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5.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 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 以避免的并且应该避免。 例题:多次测量得到课本宽为183.4mm、 184.2mm、 184.5mm、 184.4mm、 184.9mm则课本的宽为多少?
b 184.2mm 184.5mm 184.4mm =184.37mm=184.4mm 3
②分度值合适,分度值应能满足精确测量的需要。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再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3)看: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若零刻度线磨损,应从下一整刻度量起。
3.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步骤: (4)放:将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紧贴被测 物体,且不歪斜;
注意: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应先去除错误的数据,再平均; ②最后计算出的平均值不得改变其精确程度(分度值);
0 cm 1 2
34
5
67
8 9 10
铅笔长度为6.95cm,其中6.9cm是准确值,0.05cm是估计值。
2.14cm
3.00cm
0 cm 1
23
25.0cm
0 cm 1 2 3
3.00cm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 .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2)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3)长度的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km=103m 、1dm=10-1m、1cm=10-2m
正确的方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 走进实验室 第2节 第1课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章 走进实验室 第2节 第1课时

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一课时测量长度【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的方法.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4.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的方法.2.体验测量过程中造成误差的客观原因.3.体验测量过程中造成错误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3.造成误差的客观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12,完成以下问题:1.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使用测量工具.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 km=103m;1 dm=10-1m;1 cm=10-2m;1 mm=10-3m;1 μm=10-6m;1 nm=10-9m.知识点二长度测量与刻度尺的使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13,完成以下问题:1.长度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常用测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测量长度选择适当的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平行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合作探究】1.测量前要做到哪三观察?答:(1)观察零刻度线,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整刻度量起.(2)观察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测量时一般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物体的实际长度,则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但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3)观察分度值,即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2.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答: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甲乙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丙丁(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74.9 mm,其中74 mm是准确值,0.9 mm是估读值.(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图中木块长度为2.77 cm.3.实验探究:测量教科书长度请各小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交流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长(cm)宽(cm)厚(cm)答:(1)(2)测量课本的长时应放正刻度尺,使零刻度线对齐课本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课本并保持平行.(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按以上步骤测量课本的宽和厚.【教师点拨】1.测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一贴二平三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任选一整数刻度线为“测量零点”.3.长度测量结果要估读一位且只能估读一位,若被测长度的终端恰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应估读“0”.4.实验探究测量教科书的长度.【跟进训练】图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3.80cm.知识点二误差【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3,完成以下问题: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合作探究】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答: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答: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3.错误与误差有何不同?答: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活动:测量身高和腰围和同学用三角板、盒尺相互测量身高、腰围.按所给的表格记录测量结果.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身高/m腰围/m,有时偏小,为减小因读数产生的误差,我们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这样会更接近真实值.【教师点拨】1.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跟进训练】下列情况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B)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尺面垂直D.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长度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2.误差与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2)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3)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求平均值:
184.3mm 184.2mm 184.5mm 184.4mm b 4 184.4mm
当堂训练
1.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 ,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都需要精确些, 就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2.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 ),小姆指宽约有 ( ),手掌的宽大约有( ),成年人的腿长大约( )。 2.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 ) A. 17.5mm B. 17.5cm C. 17.5dm D. 17.5m 3. 用一把刻度均匀但不标准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87m,用标准尺量得米尺的长 度为1.020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 ) A. 1.000m B. 1.007m C. 0.985m D. 0.987m
下一题
2.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 案
上一题 下一题
2.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12.75cm
下一题
3.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 案
上一题 下一题
3.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3.60cm
下一题
4.读出上图红色物体的长度
答 案
上一题
4.该红色物体的长度是
8.60cm
继续
1、实验探究:每人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 教科书的长和宽,记录在课本P13表中
/ 重庆时彩计划手机软件
仔细看明白是帕子之后,真是追悔莫及!怎么千算万算,还是漏算咯?费咯那么大の力气,得到の竟是那么壹条难看得要死の帕子,早晓得就别花那么大の心思和精力咯。明明告诉 她咯,爷喜欢の是翠竹,怎么那丫头竟然弄咯那么壹团黑别溜湫の东西!再细细壹看,天啊,上面居然还有几根枯枝败叶!那各年妹妹,真是要活活地把人给气死!难道说,年妹妹 晓得自己在算计她,将计就计,成心弄咯那么壹各别堪入目の破东西来坏她の好事儿?因为将赌注全部押在咯水清の绣品之上,淑清根本就没什么自己准备送给王爷の生辰礼,而水 清又是耗到咯最后壹刻才将寿礼送出,害得她连临时替换の备选方案都没什么准备。眼看着夜色已经降临,已经别能再拖下去咯,只好硬着头皮让菊香将那各绢帕送到咯朗吟阁。同 时她立即打算明天赶快再置备壹份寿礼,因为王爷见到那各寿礼,别被气疯咯才怪呢。但是她仍然还是将那各帕子送到咯朗吟阁,因为她要将计就计!年妹妹别是给她设陷阱吗?她 就来壹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王爷壹旦怪罪下来,她就回复他:奴才们搞错咯,那各帕子是年妹妹送给爷の,自己の寿礼还在手里没什么送出去呢。反正那各帕子也确实是水 清做の,有福晋和所有の姐妹们作证,谅她年妹妹也别敢抵赖。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壹大清早,她就急急火火地要求苏总管立即去购置壹各紫檀桌屏,当作爷の生辰礼送上。结果 等咯壹天,紫檀桌屏都已经购置回来咯,破费咯她八百两银子,却是壹点儿也没什么听到来自朗吟阁の任何动静,弄得她别敢贸然行事,只好静观其变。家宴上,没什么见到爷有啥 啊面色别愉の表情,然后就是送完十三小格回到霞光苑,别但没什么听到爷对她の恼怒,反而得到咯爷要来她烟雨园の决定,那壹刻淑清简直认为自己是中咯六合彩!当她借着给他 擦试茶水の机会,将他の帕子要咯出来,竟然发现他已经将帕子随身携带咯!那各发现令她既激动又惊诧!激动是因为非但没什么被爷怪罪,反而被他当作咯宝贝立即带在身上,惊 诧是因为对水清の警惕再次提升到咯壹各全新の高度!她跟咯爷二十多年,都别晓得爷喜欢の竟然是那种黑别溜湫の东西!可是年妹妹才嫁进来六年,居然对爷の脾气禀性咯如指掌, 那各水清,实在是别能小看,简直就是她の劲敌!那现在还没什么得宠呢,那要是得咯宠,又那么处处对咯爷の心思,将来那府里可是真没什么壹各人能有活路咯。于是淑清万分庆 幸她那么早就认定咯水清是壹各值得高度警惕の人,早早地下咯手,否则爷假设真の收到那各来自怡然居の帕子,那么他今天可就别是呆在她の烟雨园,而是那怡然居咯。第壹卷 第619章 惹祸冬日里天亮得晚,可是淑清还是早早地就醒咯。那是最近壹年多以来,她和他第壹次同床共枕,激动得壹夜几乎没什么入眠,而且更是万分珍惜那各来之别易の大好局 面,所以丝毫别敢有任何差池,力图千方百计地要将他服侍好。充分意识到咯危机感の淑清破天荒地百般讨好他,那是希望别仅将他の人,更是将他の心永远地留下来。他也早早醒 咯。醒来后,望着那既熟悉又陌生の房间,他正在努力地回忆着他为啥啊会呆在那里。要说熟悉当然是太熟悉咯,住咯二十多年の地方;要说陌生当然是有些陌生咯,大概有将近两 年の时间,他都别曾躺在那张床上。他想起来咯,昨天是他の生辰,他本来是以检查弘时の功课为名来の那里,为の是给那各可恶の诸人当场难堪。结果来咯那里之后就说到咯那块 令他又惊艳又喜欢,更是爱别释手の水墨画般の绢帕,然后想到咯那各令人气恼の水清,然后就……壹想到那里,他突然有壹种“背叛”咯水清の感觉。因为水清没什么送他生辰礼, 因为淑清合送来咯最合他心意の生辰礼,然后原本是赌气才来の那里,结果却是在淑清の温柔攻势下,“背叛”咯水清。淑清见他醒来,赶快服侍他起床。可是淑清突然发现,今天 の他,简直是与昨天晚上完全判若两人!那究竟是因为啥啊?淑清心里有些慌咯神。要说她以前从来别用看他の脸色行事,因为她在那王府里从来都没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 教科版

第一章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X操作;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规X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
教学过程:
引入:小明和姑妈2年没见面了,这次姑妈回来,特意给小明买了几件漂亮的衣服.小明听说后很开心,拿起衣服一试,发现都小了一些。

小明很遗憾……。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 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测量 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寄语】课堂是知识的超市,展示是生命的狂欢。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能进行简单测量。

3.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长度的测量是本节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节的难点。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1、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写出你的一种测量方法:………………………………………………………………………………,如果请一高一矮的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结果相同吗?。

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必需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国际单位制。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下图是其它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

3.单位换算: 70Km=……………………………………mm 90nm=……………………………………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目标二测量长度3、常用的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4、使用带有刻度的测量工具时,都要先做到“三观察...”:(一)观察零刻线(请用红色笔在下图标出);(二)观察量程:即测量工具一次所能测量的范围,下图刻度尺的的量称为………………………;(三)观察分度值:即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下图刻度尺的的分度值为………………………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方法点拨:记住“四个对”)①选对:根据测量要求,会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放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边沿对齐,有刻度的一侧与被测物体的边沿对其。

(记住“两个对齐”)③读对: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对: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三者缺一不可。

准确值=格数×分度值,估计值是不满一格而估计出来的值。

如右图,A尺准确值为18×1cm=18cm,估计值为0.3cm,结果为18.3cm。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二】1.2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二】1.2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2测量:实验探究的主要环节一、目标要求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

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①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

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老师可适当介绍,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①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

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等等。

再学习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

并示范。

②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课件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据解释:
数值
单位
2.7 8cm
准确值
估计值
分度值的作用:
分度值: 1mm 长 度: 2.78cm
(2.72-2.79cm)
分度值: 1cm 长 度: 2.7cm
(2.5-2.9cm)
误差:
1.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叫误差.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Insert Text Here
0 0 0 32 054321 0987654321
Hours
Minutes
Seconds
Insert Text Here
0 0 0 21 054321 0987654321
Hours
Minutes
Seconds
Insert Text Here
0 0 0 10 054321 0987654321
小组实验:
请小组内的同学,运用组内已经准备好的测量 工具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宽、厚。小组内讨 论以后,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同时将 你在测量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一并记录。



遇见问题
Insert Text Here
0 0 0 43 054321 0987654321
Hours
Minutes
Seconds
单位:m、km、cm等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长度的测量
误差
误差与错误的区分:错误可以避免, 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

2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

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

3.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5.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尝试学习(看书P11-12完成)1.______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学并完成下列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 7.84×106 m=______km 25 nm=________m15 km=__________cm 3.6 m=__________nm 3×105 km=______mm课堂学习:一、自学P11测量:将待测量与一个基准量进行。

这个公认的基准量就叫。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简称制。

二、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

2.长度的辅助单位:。

议一议:你知道1m有多长吗?1dm和1cm呢?[及时练习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

3.长度单位换算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分析:单位换算法则:数不变,化单位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例题:单位换算:36 km =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1.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

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②测量长度的要点;③综合的测量活动。

1.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
①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
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鲁班制定中国木
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

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老师可适当介绍,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①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

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等等。

再学习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

并示范。

②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

物理学实验的许多测量仪器的读数是以长度的读数为基础的,因此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掌握好长度测量的意义。

3.实验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

要求通过测量,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学生会很感兴趣。

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练习估算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测量物理量的具体观念。

4.测量长度的几种方法:
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

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平移法:测乒乓球直径。

替代法:测曲线的长度。

轮转法: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遗跑道的长度。

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

四、作业:
1.“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通过皮尺测得20步走过的距离,然后除以10即可。

(2)图(a)为正确操作。

2.“物理在线”指导
纳米技术的崛起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纳米热潮,教师可以结合“参考资料”中提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指导。

另外在这一技术逐渐应用于日常生
活领域的同时,许多虚假的纳米商品也纷至沓来,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养成利用物理知识分辨伪科学的意识。

27286 6A96 檖•22821 5925 夥28456 6F28 漨 31135 799F 禟28179 6E13 渓34876 883C 蠼38002 9472 鑲29880 74B8 璸33537 8301 茁h35685 8B65 譥28625 6FD1 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