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地关系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性的人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种观点思想的总称即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批判割裂人地关系的纯自然研究和脱离地理环境的社会研究我国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教授认为
第八章
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
• 什么是人地关系论?
• 了解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的 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 要点,并对其理论作出简要 评价。
西方的主要人地关系理论
• 4、生态论
• 巴罗斯的生态论思想 • 地理学是“人类生态学”,其目的不在 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 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 反应。地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中心命题, 一切现象只有当它们涉及人和人的反应 时才有予以说明的需要。
对生态论思想的评价
• (1)生态论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类生态研究,为地 理学庞杂的研究范围找到一个统一的主旨,有利于 地理学的统一。 • (2)生态论与适应论都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对环 境的认识和适应,彼此之间的论点大体相同。 • (3)巴罗斯的注重人地作用的动态过程,认为人 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 的动态变化过程,应该认识每一时间剖面的详细情 形,加强对人类反应过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方法 论意义。 • (4)巴罗斯的生态论思想是现代生态论思想的基 础。
西方的主要人地关系理论
• 1、地理环境决定论
• • • •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心理特征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黑格尔的地理 环境决定论思想 • 拉采尔、亨丁顿、森普尔的地理环境决 定论思想
对环境决定论思想的评价
• (1)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对西方中世纪神学所 宣扬的“上帝创造人并主宰世界”思想的否定, 是对“天命论”、“神创论”的反叛,是一种 早期的地理唯物主义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 (2)地理环境决定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 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片面性和局 限性也非常明显。
西方的主要人地关系理论
• 2、人地相关论(可能论、或然论)
• 不再只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 而是注重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 能力。 • 白兰士的人地相关论思想 • 白吕纳的人地相关论思想
对人地相关论思想的评价
• (1)人地相关论思想将人地关系的重 心从自然因素转移到“人”这个积极主 动的因素上来,推动了人地关系论的发 展。 • (2)人地相关论思想仍未摆脱把人地 关系看成因果链的思想怪圈,所以其对 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
西方的主要人地关系理论
• 5、协调论 • 协调论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它是由于众多 科学家的提倡而逐步深化和被公认的。
• 协调不是调和,不能取消事物的差异性和它们之间 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对立面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 • 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它 认识到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而是巨形人地系统中两个子系统的关系,它们互相 影响、互相作用,人类必须以协调的尺度衡量自己 的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行为是否妥当。
• 我国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教授认为:“人 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 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 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 代科学。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 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 变化”。
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 中心课题
人地关系
• 人地关系是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
•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利用的范 围和深度也在不断地扩大。 • 在我们对地理环境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地扩大的同时, 我们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也不断加深。
• 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使我们 意识到人类必须重视人地关系,注意以协调的尺度衡量自 己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行为是否妥当。
• 吴传钧院士则认为:“人文地 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的形成过程;它的特点、结构 和发展趋向”。
注重区域和空间研究
人文地理学
注重人地关系的研究
注重时间序列研究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地相关论
人地关系论的 主要思想流派
适应论 人类生态论 协调论
人制于天思想
我国古代的 人地关系思想
人定胜天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因地制宜思想
人制于天思想
•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 《礼记•王制》 人定胜天思想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公孙丑下》
天人合一思想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庄子· 齐物论》 • 顺天时,量地利,则有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 劳而无获 。 • ——《齐民要术》 •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 王制》 • 万物各得其和为生。 • ——《荀子· 天论》
西方的主要人地关系理论
• 3、适应论
• • 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用 “适应” 一词来代替“或然” 一词 ,把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和目 的用“适应”来归纳 。
对适应论思想的评价
• 罗士培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 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 应不同,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 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故有些学者认为,该理论已有 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 (1)生产关系决定论。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 计过高,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 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 展,从而对地理环境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 (2)唯意识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分强 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人定胜天”,则 会导致滥用自然资源,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大昌古镇的复建工程
地球工程学
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种观点、思想的总称, 即关于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
社会性的人
与人类活动 有密切关系的 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学 的中心课题
批判 割裂人地关系 的纯自然研究 和脱离地理环境 的社会研究
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 的基础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