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四网融合”技术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通信“四网融合”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06-08T02:44:02.948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5期作者:李强[导读] 智能电网的出现可以说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所具有的诸多优势都能够提升供电稳定性,因而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李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智能电网的出现可以说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所具有的诸多优势都能够提升供电稳定性,因而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通信;四网融合;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电网企业已经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作,在此基础上推出相应的服务机制,其中有无线电力抄表、路灯控制、设备监控、负荷管理、智能巡检以及移动信息化管理。

通过“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融合技术的应用,满足了电力配网通信业务的需求,同时融合了电信、移动、联通和广电的运营业务,减少了重复投资,实现了通信资源共享,也为电力远程抄表、配网自动化等奠定基础。

1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作用
1.1促进智能化光纤通信网络的构建
运行的光纤通信网络实际上是一种传输类的通信网络,是能够自动交换的一种网络形式,和电子通信技术不同的是,智能化光纤通信系统具有更加突出的使用效果。

用户端的动态结构可以发出业务需求,并且通过信号传输设备传达信号命令,且要根据自动化对网络通信进行传输,从而保证电力通信的实现。

借助智能化功能齐全的光纤通信网络,实现网络信息传播的传输速度,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

1.2为智能电网运用提供接入网
在运营的智能电网中加入用户端连接部分,可以获取到更加多样化更加复杂精准的选择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可以借助信息进行通信并且和电力用户进行沟通。

一般来说为保证接入效果,最终接入的都是以PLC技术为基础的电力信息通道,从根本上解决智能电网的实际使用效果。

1.3为其提供生产运行服务保障服务
现阶段我国的智能电网普遍存在双向使用和高效率进步的特征,是一种新型的极具研究价值的通信网络,在高科技的应用之下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现代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对电力通信技术以及智能电网的情况进行判断。

利用电力信息系统则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效果,确保它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顺利的运行并且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高效支持。

除此之外,在不远的未来电力通信技术必然会迎来新的进步,构建出来的智能电网的稳定性也必然会有所提升,这能够解决过去用电网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让用户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电力通信出现的问题,真正让数据管理和电力网络进行结合和统一,保证管理效果和运营效果,为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2基于浒竹村“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技术应用研究
2.1“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技术的应用
用户终端用电信息采集依附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通过EPON技术组建电力光纤专网,则企业“光纤到表”的体系,远程通信与本地通信均择取光纤通信机制,达到对采集区间中的专变户、常规工商业户、居民、分布电源点、储能设备的电能表在线监测用户负荷、电量以及计量状态等相关信息的同步检测。

达到用电信息服务、多元化自助服务、用户故障自动处理、电费双向自动结算服务、多样化缴费服务、智能化业扩报装服务、在线安全用电服务、社区信息服务等综合信息服务。

通过电信息采集以双向、光纤通信信息网络为核心特性,达到低压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将搜集的参数上传至主站,在此基础上经信息交互总线为智能配电网相关系统提供相关参数,促进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模式模式化建设,为顺应市场变化与用户需求提供精准的数据。

“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和“三表集抄”技术有机结合,电力光纤入户技术把居民用水、用气等数据采集整合至电力光纤通信网,拟定差异化的集采业务运营体系。

电网公司为平台建设方,经与相关系统合作,达到水表、气表的集采,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降低成本,同时为居民提供便利。

伴随“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的全面建设,在家居领域中能够达到“互联网+智慧用能综合示范”,达到互联网、电视网、电话网以及电网的“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与水、电、气的“三表集抄”。

能源和信息全面交融,从根本构建智慧用电、高效便捷的生活。

2.2“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技术在分布式能源中的应用
伴随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的全面进程,依附于国家经济用电节约能源的基本原则,电网购售关系与售电侧管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

用电用户逐渐过度为既向电网购电同时还向电网卖电,而供电服务会从售电服务转型为多元的购售电服务。

经“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电力光纤入户技术在家庭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经新型的通信机制,规避现阶段在家庭分布式能源双向信息采集、智能化调度、并网配售等的既有的技术问题。

2.3“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技术在智能交互领域的应用
电力光纤到户技术在电网与用户间会同步的形成交互,平均可以提供大于10Gbit/s总容量的光纤宽带服务,用户可使用的宽带容量基本处于30~100Mbit/s区间,可以确保不同用户在智能电网配用电侧的使用,达到用户和电网的互通,深化用户使用电网过程中的稳定性。

伴随用电用户的服务需求提高,对电网企业的服务理念、体系、内容以及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从根本缩减用电成本,同时用户还希望享受更为多样化、便捷、智能的服务。

智能用电终端装置以及村镇的相关装置,具有电力使用端用电设备智能辨识、同步监测、管理、远程控制以及安全认证等一系列智能型功能。

智能用电终端装置的一些功能会为使用端提供大量所需的拓展性服务,主要是用电端小型分布式电源接入及协调管理、家庭安保、电气操控、用电模式的变更等。

拓展性服务标准主要以基础用电保障服务为原则,因此需要经下述方式进一步实现:电气控制要通过业务级配,根据级配差异接入相匹配的智能表,在电力供应不足的时候,低级电能表通过指令予以切断处理,因此确保高级用电业务;家庭用电端的智能电能表,一个电能表经相应业务分配出线,可以经远控操作切断低级业务;经业务级配的不同,家庭配电开关通过远控操作切断低优先级用电设备。

结语
经“四网融合”,电力光纤入户技术在家庭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经新型的通信机制,规避现阶段在家庭分布式能源双向信息采集、智能化调度、并网配售等的既有的技术问题。

用户终端用电信息采集依附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通过EPON技术组建电力光纤专网,则企业“光纤到表”的体系,远程通信与本地通信均择取光纤通信机制,达到对采集区间中的专变户、常规工商业户、居民、分布电源点、储能设备的电能表在线监测用户负荷、电量以及计量状态等相关信息的同步检测。

达到用电信息服务、多元化自助服务、用户故障自动处理、电费双向自动结算服务、多样化缴费服务、智能化业扩报装服务、在线安全用电服务、社区信息服务等综合信息服务。

通过电信息采集以双向、光纤通信信息网络为核心特性,达到低压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将搜集的参数上传至主站,在此基础上经信息交互总线为智能配电网相关系统提供相关参数,促进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模式模式化建设,为顺应市场变化与用户需求提供精准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李佰成.试论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J].山东工业技术,2019(14):187.
[2]章理.对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分析与研究[J].名城绘,2017,0(11).
[3]周春生.网络融合核心在于宽带和视频[N].中国电子报,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