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分类模拟6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2. 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______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答案:C[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是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
问题:4. 以下属于网络教学资源获取的手段的是______。
A.利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络搜索引擎检索资源
B.进入论坛
C.利用门户网站检索资源
D.教师自己设计PowerPoint课件 A B C D
答案:ABC[解析] 教师自己设计PowerPoint课件是运用交互型多媒体的表现,不属于网络资源获取手段。
问题:5. 当一种技能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作时,这种技能称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下列属于细微型操作技能的有______。
D.“研究性学习”
答案:D[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因此选D。
问题:10. 学习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______。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问题:13. 教师提高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观察,发现和改进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是教师作为 的角色。
A.设计者
B.指导者
C.组织者和管理者
D.反思者和研究者
答案:D[解析]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问题:14. 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______
问题:2.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之一——完形训练模式,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答案:B[解析] 题干所述为程序化教学模式的含义,完形训练模式强调学生对策略的整体把握,要求在教师讲解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材料,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环节或步骤,待学生熟练之后,逐步降低材料的完整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构成成分。
问题:8. 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______。
A.根本法
B.实体法
C.普通法
D.程序法 A B C D
答案:AC[解析] 教育法规的类型: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依据教百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问题:9. 教育民主化是指______。
A.跑步
B.打网球
C.弹钢琴
D.写字 A B C D
答案:CD[解析] 细微型的技能是指在相对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比较精巧的动作。
问题:6.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
A.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B.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D.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A B C D
D.学术影响力
答案:C[解析]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问题:8. 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______
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答案:ABD[解析] A、B、D三项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现,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因此C项错误。
问题:7. 王刚英语考试得了90分,他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种归因是______
A.可控的
B.不可控的
C.稳定的
D.内部的
E.外部的 A B C D E
答案:AD[解析] 一般从三个纬度对归因进行归类:内在性(内部和外部因素),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因素),可控性(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
问题:2. 法律责任的类型有______。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E.刑罚法律责任 A B C D E
答案:ABCD[解析] 法律责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按不同的标准,做出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分类是按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作出的分类。依此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责任。
问题:3. 下列 属于学生的权利。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 A B C D
答案:ABCD[解析] 学生的权利一般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一些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对青少年权利的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故本题答案为ABCD。
问题:16.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答案:B[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故选B。
问题:17. 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______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答案:A[解析]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学生不自主地注意到老师,这个过程是无意注意。
A.道德教育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导向
B.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导向
C.道德教育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基础
D.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A B C D
答案:BC[解析] 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应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为导向,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又要以道德教育为基础。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分类模拟64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分类模拟64
一、单项选择题
问题:1. 电视里的姚明很小,但是我们依然知觉到他很高大,这种现象是知觉性的_____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答案:C[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虽然电视里的姚明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呈现的很小,但是我们仍然知道他是高大的,正是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
A.洛克的“白板说”
B.柏拉图的“回忆说”
C.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D.昆体良的“雄辩术”
答案:B
问题:5.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______。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答案:C[解析]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或改革,这还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体现。
问题:10. 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A B C D E
答案:ABCDE[解析] 人格的本质特征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复杂性、功能性。故选ABCDE。
三、判断题
问题:1. 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答案:B[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A.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C.间接性
D.概括性
答案:A[解析] 思维的特点主要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问题:15.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______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答案:C[解析]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是否合格。
问题:18.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______。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答案:B[解析]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的意思是听说不如自己亲眼看见,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才是可信的,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问题:19. 小李在练习“国标”时,老师告诉小李右手抬起的高度不到位,这种反馈属于______。
问题:6. 下述不属于孔子主张的是______。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性相近,习相远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因材施教
答案:A[解析]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道家思想。
问题:7.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______。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A.20世纪20—50年代
B.20世纪60—7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答案:A[解析]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四个阶段。
D.超级抑制
答案:B[解析] 倒摄抑制是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问题:11. 下列 不是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状况
C.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D.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
答案:D[解析]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不是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问题:1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在______。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答案:A[解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二、多项选择题
问题:1.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三者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答案:B[解析] 卢梭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认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
问题: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______
A.“安全教育”
B.“艺术学习”
C.“体育与健康教育”
问题:3. 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属于______。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答案:B[解析] 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人在想象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一直控制着想象的方向和内容。
问题:4. 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______。
A.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机会均等
C.教育结果均等
D.优质教育机会均等 A B C D
答案:ABC[解析] 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A.非建议反馈
B.内在反馈
C.延缓的反馈
D.外在反馈
答案:D[解析] 外在反馈是反馈方式的一种,外在反馈是通过对行为结果的知悉而实现的反馈,而内在反馈是通过内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而实现的反馈。“国标”老师告诉小李右手抬起的高度不到位属于外在反馈。
问题:20.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