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超级玛丽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超级玛丽教案
1.大班音乐超级玛丽教案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课的灵感来源于平时小朋友的一个小小的动作,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

为了让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我选择了这样一种小朋友很感兴趣的形式。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练习哼唱。

探索合适的节奏来配合音乐。

2.初步学会看指挥唱歌,在合作的伴唱中体会表演的快乐。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欣赏歌曲,感受其生动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师:请小朋友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老师:这种唱法叫器乐伴奏。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从孩子身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声音,哼唱整首歌。

如:杜、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一个音来练,但是要找到问题。

引导孩子改变其他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提醒孩子在进行合作演唱时,要不断注意手势。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听音乐、看指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了伴唱。

下次我们再来换其他的声音和节奏来为这首曲子再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超级擂台赛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绘本故事中,对统计活动感兴趣。

2、尝试对比赛的结果进行目测及统计,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3.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最佳守卫》PPT、投票工具。

2、学具:四项比赛的记录表、总的统计表,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森林里……(观看PPT),阅读绘本。

2、师提问:
(1)瞧!广告上写着什么?
(2)为什么要聘请守卫呢?
二、体验统计的益处和乐趣。

师:广告一贴出来,就来了许多小动物来报名,你们瞧!
师提问:
1、来了几位小动物前来应聘?
2、这么多动物来了,但只聘请一名守卫,那可怎么办
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我们来看一看山羊公公选择了什么办法?(超级擂台赛)
3、什么叫超级擂台赛?(幼儿自由讲述)
4、有哪些很厉害的比赛项目呢?(观看PPT后幼儿自由讲述)
师:这四场比赛只有山羊公公一个人做裁判,来也来不及,想请小朋友帮忙一起做裁判好吗?但是作为一名小裁判我
们首先要知道每场比赛的裁判标准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吧!(幼儿相互讲述)
师:现在每场比赛的裁判标准我们都知道了,你看山羊公公还为我们准备了裁判用的记录纸,小裁判们赶快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比赛项目去记录吧!(幼儿分组进行)
5.了解挑战赛的比赛项目,请小朋友当裁判,并试着统计
比赛结果。

孩子们被分成四组,选出在举重、跑步、抓飞盘和身高上
获胜的动物。

(1)幼儿记录自己喜欢的比赛结果,统计出每项比赛中获胜的动物。

(2)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其幼儿宣布比赛的获胜者。

(3)统计“身高比赛”、“举重比赛”、“接飞盘比赛”
这三个项目的总成绩。

三、揭示结果明白道理
意图:揭示结果,幼儿感悟
1.小朋友帮小羊投票,说出自己的理由。

2、公布结果,展开讨论
重点提问:最后,谁获得了胜利?为什么小羊们都选猎狗呢?
总结:猎狗虽然没有老虎那么勇敢,没有大猩猩那么灵活,没有熊那么有力,但是它们可以开动脑筋,认真做事。

所以我们才过了一关又一关,最后赢了。

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快乐的音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

《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快乐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感受音乐节奏带来的快乐和热情。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审美兴趣。

2、能将这种感受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3.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姿态大胆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
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节奏的欢快、热情。

活动过程:
一、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非常快乐的事情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的快乐?
a) 谈谈日常生活中快乐的节奏。

b) 欣赏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c) 再次倾听,并介绍音乐背景。

d) 第三遍欣赏音乐,仔细分辨。

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你听了以后感觉怎么样?
三、这首曲子什么地方强劲有力些?什么地方又优美柔和些?
4.孩子们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延伸活动:
鼓励孩子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活动区的音乐内容。

相关信息
乐曲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作者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

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

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

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

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

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乐曲由两个对比鲜明的部分组成。

有力的引子后面是主题的第一部分,似乎让人们看到一群步兵时而轻快时而有力地走过街道(第一段)。

反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演奏的过渡句,接着是一个较前一个主题(第二段)优美动听的柔和主题。

最后,音乐在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律动所选用的乐曲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很适宜在行进中模仿律动。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出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

教师在引导个别幼儿示范,要求其他幼儿边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体做动作。

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音乐的节奏感。

不足之处:
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多巩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活动不单单是一节音乐,更多的是在音乐活动中渗透了教师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取向。

音乐美感是让孩子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美,产生情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

所以音乐教育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精神修养,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4.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打击乐器是幼儿较为容易掌握的乐器,也是幼儿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

此次活动有利于幼儿听辨、节奏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大班下学期幼儿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对打击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次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从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观察图谱,根据音乐内容搭配乐器,尝试合作演奏。

2.和同龄人一起体验合奏的乐趣。

3.孩子可以主动回答问题,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4.教孩子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欣赏过"超级玛丽"游戏并会随乐律动。

2.物质: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小叉,小鼓【活动过程】
1.根据图集用音乐玩超级玛丽的节奏游戏,再次感受游戏
剧情的乐趣。

1.展示图集,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密码。

2.发现音乐、图谱和身体节奏之间的关系,梳理玛丽通往
入口的路线。

3.看图集,分组表演节奏,逐渐完整的表达音乐。

二、探索为音乐匹配合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演奏游戏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不用的
乐器匹配音乐并分段演奏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一关)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小鼓进行合乐演奏。

(第二关)(1)根据故事情
节发展探索在(毒蘑菇)处累加小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而定。

(2)如果你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老师和孩子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重新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三关)三、寻找闯关武器今天我们用了这四种乐器进行闯关,现在让我们一起回班里找找还有什么乐器可以用来闯关吧!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玛丽波尔卡音乐,引导幼儿发现不同乐器与音乐的匹配;为不同音乐匹配伴奏乐器。

5.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
课题来源活动的灵感来源于“超级玛丽”电玩游戏,这个游戏情节明了,人物的善恶清晰,孩子们都很喜欢玩。

音乐原曲名《胡西尔??休西波尔卡》,是手风琴乐曲,曲风较欢快、诙谐,乐段清晰,稍作剪辑,便呈现出ABA结构特点。

我将“超级玛丽”的游戏情境与乐曲结合,设计出打击乐游戏“玛丽波尔卡”,以“闯关”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玛丽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随乐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长大”的律动,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2.在图谱和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大胆匹配乐器,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弱变强”的音响效果.能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行合乐演奏。

3.体验多次入门升级带来的挑战和乐趣。

4.熟悉音乐的旋律,并配合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幼儿玩过游戏“超级玛丽”;图谱和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各6副,大鼓一套。

活动1。

熟悉音乐的段落结构,学会模仿每个角色身体的动作。

1.提问引出超级玛丽的话题。

师:你们玩过“超级玛丽"的游戏吗?里面有哪些好玩的?
2.展示地图,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密码。

师:这里有一幅图,图里的玛丽正在闯关.看看他遇到了谁?(特别强调乌龟的特征与应对的方法)3.倾听音乐,匹配图谱,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老师:玛丽进海关的时候有音乐。

让我们听音乐,看看玛丽走了什么路线。

4.创造玛丽的动作,逐渐完整地表达音乐。

(1)师幼创编A段“走、跳、定住”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我们清楚了玛丽是怎么闯关的,谁来试一试?大家坐在椅子上学一学。

(合乐练习A段)(2)师幼创编B段“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玛丽会怎么吃蘑菇、怎么长大呢?谁来试试?大家向他学一学。

(合乐练习B+A段)师:我们合着音乐,把吃蘑菇和后面的走跳、放鞭炮动作试一试。

(3)完整练习(指图+动作)。

师:跟着音乐把你们刚刚编的动作完整做一次。

(合乐完整练习)(评析: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简洁的提问将幼儿的思维唤醒,回忆出电玩游戏中玛丽闯关的情境。

随后教师出示相关图谱,启发幼儿观察其中的事物,并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帮助幼儿熟知动作模型和节奏模型。

最后,强调音乐的ABA结构,为后面的活动奠定了基础)二、随乐进行“超级玛丽”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的乐趣师:我们要进行闯关游戏了,记住,乌龟来了千万不能动哦!小玛丽们准备好了吗?
师:听!闯关成功了吗?(尾音显示成功)(评析:教师赋予幼儿“超级玛丽”的角色身份进行闯关游戏,帮助幼儿再次欣赏了音乐,并在玩中对音乐、角色、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结尾处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让幼儿自己辨别成功与否,增加了趣味性)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武器”,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游戏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乐,用圆舞板和小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当武器闯关的乐趣。

(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行合乐演奏。

(第二关)
4.交换“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闯关的乐趣。

(第三关)(评析:此环节的游戏性更加明显,幼儿完全置身于闯关、挑战的情境中)四、完整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1.部分幼儿做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伴奏做掩护,进行终极闯关。

师:我们要进行最后的终极挑战了,只要你们闯过这一关就能变成超级玛丽!请每队的前四位小玛丽先上来闯关,其他超级玛丽在座位上用“武器”为他们做掩护。

如果他们过关了,一会儿再掩护你们闯关。

2.和玩的孩子交流表演,不断突破。

(评析:部分幼儿在场地中间表演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当武器演奏,双方协助闯关,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6.大班音乐活动超级玛丽教案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课的灵感来源于平时小朋友的一个小小的动作,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

为了让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我选择了这样一种小朋友很感兴趣的形式。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练习哼唱。

探索合适的节奏来配合音乐。

2.初步学会看指挥唱歌,在合作的伴唱中体会表演的快乐。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欣赏歌曲,感受其生动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请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师:这种演唱方法叫做无乐器伴唱。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幼儿发出的一个合适的音整首哼唱。

如:嘟、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一个音来练,但是要找到问题。

引导孩子改变其他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观看老师的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提醒孩子在进行合作演唱时,要不断注意手势。

五、结束:
老师:今天,我们的孩子通过听音乐和看指挥,和他们的朋友一起练习背唱。

下次,让我们改变这首歌的其他声音和节奏
7.大班音乐教案:大班音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活动准备
我运用律动去安定幼儿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电视机、音碟机、U盘)辅助并提问的形式,导入主题
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幼儿观察画面并能表达、感受妈妈的辛劳。

(三)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用自己最漂亮的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尽情展示,把美好的情感释放出来。

(4)利用谈话让孩子对母亲心存感激。

给妈妈唱一首歌或者说几句祝福的话,亲吻拥抱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庆“三八”亲子同乐活动:红花献给好妈妈
一、活动内容:
“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来园和孩子一起共庆节日。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三八节”,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知道妈妈养育了我们,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让孩子在唱歌、跳舞、玩耍、送红花中体验妈妈,是非常有意义的。

奶奶的节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3.增进孩子与妈妈、奶奶之间的感情,共享天伦之乐。

三、活动准备:
1、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三八”妇女节活动流程。

3.安排活动场地和家长座位。

4.准备绉纸、彩纸等材料做成红花,活动时送给妈妈和奶奶。

5.游戏材料(布、口袋)、小旗。

四、活动过程:
首先,母亲、祖母和孩子们就座。

二、活动开始:
1、老师简介节日:“今天是谁的节日呢?妈妈平时很辛苦,又要照顾我们,又要上班。

每年的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小朋友的奶奶、妈妈、阿姨们的节日。

小朋友们要祝贺她们节日快乐。

2、节目表演
(1)请幼儿为妈妈、奶奶们表演节目。

歌曲:《画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鲁冰花》《幸福拍手歌》
(2)亲子才艺表演。

幼儿和妈妈一起表演节目。

3.让孩子说说事先准备好的问卷。

(1)简单介绍一下妈妈的职业和工作。

(2)妈妈真辛苦呀!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小朋友为妈妈做了这么多事情,请妈妈说说您对孩子的希望。

4、幼儿和妈妈,奶奶一起游戏。

(1)游戏“找找好妈妈”
游戏规则:妈妈或奶奶躲在帘子后面,说一句“宝宝,妈妈在这里。

”幼儿根据声音找出自己的妈妈。

人数8人
(2)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游戏规则:孩子从终点把书包交给妈妈,妈妈背上书包跳到终点。

(3)游戏“我穿妈妈的鞋”
游戏规则:母亲坐在椅子上,孩子穿上母亲的鞋子,从起点走到终点。

5、红花献给好妈妈
师:亲爱的妈妈、奶奶们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的孩子想和您们一起制作小红花。

来我们一起动手吧!制作完毕以后,孩子为妈妈戴上红花并对妈妈,奶奶说句悄悄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平时从幼儿园的一些事情,比如穿衣、穿鞋、要书包等等,提高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向老师求助的少了。

但一定要时刻提醒家长:孩子能做的事,不要帮太多。

开始孩子的动作肯定有点慢,但是要有耐心,鼓励他自己完成。

2.通过家长的反馈,孩子回家后会说关心妈妈,懂得关心妈妈和其他长辈。

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一个小故事,一首歌,就能让父母心里甜甜的。

3.幼儿教育的关键是爱和耐心,家长的支持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