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鉴赏《文之都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狱中杂记.方苞》示范课教案_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
2、由表及里,认识封建专制政治的黑暗和封建法律的伪善,激起学生对封建制度的憎恶。
3、感受作者方苞的大丈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封建专制政治的黑暗和封建法律的伪善,激起学生对封建制度的憎恶。
2、感受作者方苞的大丈夫精神。
【教学方法】
研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奥斯维辛集中营吗?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
监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但监狱文明更能反应社会的文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学者方苞的《狱中杂记》,看一下清朝的监狱是一个什么样子。
二、知人论世
见课下注释。
三、合作探究
(一)学生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四组,分段研读,并找出作者笔下的清代监狱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二)监狱现实
1、瘟疫——牢狱生存条件之差
(1)牢房阴暗闭塞(室内无牖可通明——没有阳光);
(2)空气污浊(屋顶无窗可“达气”,夜晚更甚,“下管键”“矢溺”臭气与“饮食之气相薄”);
(3)拥挤不堪(一室“系囚常二百余”)
2、刑部狱中系囚之多的原因——刑部狱官吏诈取钱财。
为了增加敲诈钱财对象,狱吏们就想方设法株连,把与案件稍有牵连、沾点边的人统统抓进来,“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
他们把这些清白无辜的人折磨得“呼号达旦”无法忍受,接着诱劝倾家荡产交纳大笔保证金,一交来他们就私分,接着对贫穷无钱取保的人加倍折磨,以此警告不愿掏钱的人。
结果是“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致死”。
罪魁祸首只要有钱取保,反而逍遥狱外,而众多涉案者和证人却被活活折磨死了。
3、行刑者、主缚者、主梏扑者心狠手辣——揭穿刑部狱敲诈勒索的黑幕。
“有钱能使鬼推磨”,犯人同是被捆绑,如果没钱贿赂,他们就在捆绑时把筋骨折断,甚至造成终身残废。
同是遭受板子、夹棍刑讯,但因贿赂钱数差别大,造成伤害的后果差别就也非常大:“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
”
4、狱吏贪赃枉法——揭露清代司法机构的黑暗与腐败。
恣意妄为,制作伪章,篡改公文,甚至调换主罪者名单,即使是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法律之正义公理荡然无存。
5、监狱里的黑恶势力结成一个怎样的网?
主管官员管理着狱中囚犯的一举一动,囚犯的命运可以说是直接操纵在他们手上。
监狱中的狱霸虽然他们本身也是囚犯,但他们与狱吏内外勾结,也能赚大钱。
作者笔下的狱霸最后都乐不思蜀了,这一奇怪现象足可见封建牢狱黑暗之一般。
罪犯奸徒与狱吏勾结舞弊——揭露刑部狱成了杀人犯寻欢作乐、牟取钱财的场所。
即使今天读来,狱中公权私用,官府的权力被那些牢役用来给自己谋利,其敲骨吸髓,手段之残忍,仿佛人间地狱,着实恐怖。
四、拓展延伸
刑部监狱环境如此险恶,身陷囹圄的文弱书生方苞为何仍然敢写下本文,揭露黑暗现实?
五、课堂小结
孟子在《何为大丈夫》中这样说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方苞作为一个因受牵连而入狱的“狱囚”,他并没有为黑暗腐朽的现实所屈服,他用他那真实的笔触、集中的笔墨,描写了清代牢狱的恶劣环境,揭露了狱
吏的贪赃枉法、滥施酷刑和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苦无告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的残酷与黑暗。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封建社会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但不可否认,再美好的社会也会存在晦暗之面的。
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不合理的现象,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像方苞一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五、作业布置
观察生活,看看周围有哪些不合理现象,写一篇文章评论一下,并提出改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