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领标刺痒感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领标刺痒感研究
张宇群;罗胜利;廖银琳
【摘要】介绍了刺痒感的概念,归纳了服装领标刺痒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试评价方法,并从领标的面料材质、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缝制工艺四个方面对其刺痒感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
【年(卷),期】2018(000)009
【总页数】3页(P43-44,48)
【关键词】服装;领标;刺痒感
【作者】张宇群;罗胜利;廖银琳
【作者单位】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广东广州 511447;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广东广州 511447;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广东广州 5114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
服装领标是显示服装品牌的一种小标牌,一般缝在服装的后衣领下方,它保留的时间最长,宣传推广品牌最直接,象征着品牌的形象。

目前国内外对领标的位置、规格和用料都没有统一标准,各服装品牌都按照自己的设计风格来安排。

质量较好的领标与质量一般的领标的成本价可能相差10倍以上,出于成本考虑,有些服装企业在领标的用料和工艺上偷工减料,导致了服装穿着的不舒适。

如有的企业选用质地较差
的化纤作为领标面料,有的企业采用又粗又硬的透明缝纫线缝制领标,有的企业仅在
领标两端用线粗略地缝几针,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均会造成服装领标的刺痒感。

不少
消费者反映贴身服装的领标会时常摩擦脖子,硌得脖子又红又痒,很多消费者在穿着
新服装前都会将领标剪掉,甚至有大量消费者将内衣反穿,领标引起的刺痒感大大降
低了服装在穿着时的舒适度,也影响了消费者对服装的满意程度,已成为广大消费者
的一大困扰。

1 领标刺痒感的研究现状
刺痒感属于接触舒适性的范畴,一般指织物表面毛羽对皮肤的刺扎疼痛和轻扎、摩
擦的痒之综合感觉,主要表现为痒。

低作用力下的反复、持久作用极易引起皮肤痒
的感觉,强烈的、局部面积的刺激甚至会引起疼痛,从而使穿着者产生生理不适及心
理不悦。

目前国内对于刺痒感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织物,如苎麻织物、羊毛织物的刺痒感研究
和评价,改善苎麻织物、羊毛织物刺痒感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居多,针对服装商标刺
痒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柴丽芳等从商标的材质、形状、款式、制作工艺、缝制部位及缝纫线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商标舒适性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舒适性的改进方法,主要包括制定相应的商标标准规范以约束企业,企业自身重视商标对品牌发展的
重要性而选择舒适的商标,开发新技术以改变传统商标生产方法等[1]。

曹彦菊从服
装商标的种类、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服装商标接触刺痒感的因素[2]。

靳琳等从商标的材质、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三个方面阐述了降低和消除内衣
商标的刺痒感的方法[3]。

胡少营从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研究了服装标识对人体舒适
性的影响,其中物理因素包括标识的规格形状与缝纫方式、材料硬度与厚度、标识
位置与衣厚、标识的表面性能,化学因素包括标识的材质及其含有的刺激性物质[4]。

2 领标刺痒感的评价
国内现有刺痒感的评价方法共有2个:FZ/T 30005-2009《苎麻织物刺痒感评价
方法》和FZ/T 30004-2009《苎麻织物刺痒感测定方法》。

2个评价方法都是针
对苎麻织物。

FZ/T 30005-2009采用前臂法,将织物试样放在受测人员的前臂上,用手轻拍织物,让受测人员评价其刺痒程度,用刺痒概率、刺痒感评分(五点评分标尺)、刺痒感强度3个指标来表征织物的刺痒感。

FZ/T 30004-2009《苎麻织物刺痒感
测定方法》采用织物单面压缩测试仪,用织物表面毛羽部分压缩的特征值(分界压力和压缩比功)来表征织物的刺痒感。

国内研究者对织物刺痒感的研究多参考标准FZ/T 30005-2009采用主观评价法进行评价。

王革辉等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了羊毛衫领圈的刺痒感,比较了颈部试
验和前臂试验2种方法以及运动和静态2种不同活动状态对织物刺痒感评价结果
的影响[5]。

周燕采用主观评价结合客观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亚麻织物的刺痒感,其中
主观评价分为静态和运动后两种不同状态,评价标尺采用五分制,得出了亚麻服装的
刺痒感影响因素[6]。

王革辉等还研究了采用1~5级评价标尺和0~10级评价标
尺及采用前臂、臂肩、颈背3个不同部位对织物刺痒感评价结果的影响,得出前臂、臂肩、颈背3种试验方法所得结果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采用1~5级评价标尺评价结果比采用0~10级评价标尺稳定性好[7]。

服装领标尺寸小,不便于单独测试,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来测试。

从现有的
文献来看,仅有江南大学的靳琳参考织物刺痒感的主观评价方法,采用前臂法研究了
贴身类服装商标带的刺痒感[8]。

该方法是将服装商标取下后与人体手臂摩擦,进而
采用1~5级评价标尺对织物刺痒感进行评分。

3 领标刺痒感的影响因素
总结前人对商标刺痒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得出影响领标刺痒感的因素主要包
括面料材质、组织结构、生产工艺和缝纫方式等。

3.1 面料材质
目前企业常用的商标面料主要为棉和涤纶2种,纯棉商标图案多为印花,手感柔软舒
适,不易产生刺痒感;涤纶商标图案多采用各种彩色丝线、金银丝线提花织成,但金银丝线在使用过程中易膨胀或收缩,使得丝线凸出在商标表面,在穿着过程中易刮擦刺激皮肤,使人感到刺痒。

3.2 组织结构
商标的组织结构分为平纹、斜纹和缎纹3种。

缎纹组织表面浮线较长,因而商标表面比较光滑。

平纹组织质地紧密,硬挺度高,容易刺激皮肤造成刺痒,若采用平纹组织应尽量使用支数较高的纱线或选择较低的经纬密度,使织物的硬挺度降低,提高舒适感。

3.3 生产工艺
商标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织边、钩边和切边3种。

织边和钩边商标均按照商标的宽度直接织成,无需裁剪,商标边缘平整、光滑,较少产生刺痒感。

切边商标首先是像织布一样整匹织出来,再按照宽度切成条状,在切割的时候商标边缘容易因刀片温度过高,造成过分熔融,甚至产生颗粒,使得边缘不平整,在穿着过程中会对皮肤产生刮拉刺激,造成刺痒。

3.4 缝纫方式
服装商标常见的缝纫方式有切片型、对折型、三角折边型3种,具体见图1。

图1 商标常见的缝纫方式
切片型商标缝制时一般是缝制商标的两条边或四条边,商标的边角都被固定,不易产生刺痒感。

三角折商标缝制时将两个下角反折上去,商标仅有两个下角固定,其余部分均可活动,人体穿着时易与下端的尖角摩擦,产生刺痒感。

对折型商标缝制时只需放在领标一起缝合或只单独缝合一边,商标下端易发生卷边不平整现象,与人体颈部刮擦,产生刺痒感。

4 结语
日常穿衣,舒适性最重要,领标虽小,硌着脖子,刺激皮肤,造成的不舒适感给消费者生
活带来了不大不小的烦恼。

建议服装企业、行业协会等引起重视,行业协会可以出台领标的相关规范,对领标的材质、缝纫工艺等进行约束,服装企业可以从领标生产工艺和缝制工艺方面着手改进,进而使领标达到无刺痒感或少刺痒感。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柴丽芳,张立霞.服装主商标的舒适性分析[J].国际纺织导报,2010,(11):79-80.
[2] 曹彦菊.服装商标的接触刺痒感[J].纺织科技进展,2010,(3):91-92.
[3] 靳琳,李云台.内衣商标刺痒小处不“小”[J].中国制衣,2007,(8):67.
[4] 胡少营.服装标识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1,40(4):42-45.
[5] 王革辉,姚琴,潘赛瑶.穿着部位及出汗对羊毛衫刺痒感的影响[J].毛纺科技,2008,(8):6-9.
[6] 周燕.亚麻织物的刺痒感评价与分析[J].纺织报告,2015,(7):53-56.
[7] 王革辉,赵涛.织物刺痒感的主观评价研究[J].毛纺科技,2007,(4):52-55.
[8] 靳琳.贴身类服装商标带的刺痒感分析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