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宝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探析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其对沿途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愈加明显,对其进行生态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以陕西省西宝高速公路的绿化现状为例,阐述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依据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原则以及不同立地类型,分析了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设计方案,并对西宝高速公路绿化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绿化设计方案;现状;存在问题;西宝高速公路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森、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的相互协调,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现代的高速公路具有优美的流线型,构成优美的城市风景,成为城市的重要内涵,高速公路的绿化越来越受到广大公路设计人员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国家倡导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有不少城市在创建园林城市方面提出以乡土树种为主,坚持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以节地、节水、节能、节约资金为主要手段,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
在这种生态环保思潮影响下,人们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认识也发生变革,绿地的建设不能是铺张的、华丽的、炫耀的,而应当是节约的、平实的、人性的、生态的、有活力的。
在这样的时期,应用生态学观点建设生态型道路绿地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的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简言之,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生态系统在演替发展过程中达到顶级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生物群落和环境条件相融合,能量输入、输出较长时间处于动态平衡,群落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形成的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构成完整稳定的营养结构和食物链关系。
一是应遵循生物多样性原理。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网状食物链结构的增加,无疑可以使生态系统更趋向稳定。
此外,多样性的增加也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二是遵循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
境之间的关系。
其生态位的大小反映了种群的遗传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在生态恢复中应考虑各物种在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和地下根系的生态位分化。
根据物种在分布、形态、个体大小、生理、营养的选择、吸收、年龄、物候、高度、根系深浅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分别占领相应的生态位。
2生态型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方案
2.1生态型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原则
一是高速公路绿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应留出足够的安全视距,充分考虑安全要求,满足交通要求。
二是高速公路绿地设计要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
三是对当地长期自然存在的稳定的植被群落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量应用当地野生的、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种类,乡土植物应用不少于70%。
四是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在设计时综合考虑生态学原理,分析众多生态环境因子,不仅要考虑到各种植物对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喜好,还要考虑到生物因子。
如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生物多样性抵御病虫侵害;利用微生物降解枯枝落叶,进行还原;利用植物的它感原理、共生原理,根瘤固氮特性;C4循环植物、多倍体植物吸收CO2效率高、生长快、生物量大;对具有汽车尾气吸收能力的植物等进行合理布局。
2.2生态型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方法
2.2.1中央分车带绿化。
分车带绿化能够预告公路线形、分隔组织交通,达到视线诱导和发挥防眩作用。
在中央分车带进行绿化时,所选用的植被要富于变化,同时隔一定距离间植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的植物(如紫薇、丰花月季等)满足中央隔离带的美化效果,这样可以使司乘人员感到赏心悦目,有利于行车安全。
中央分隔带气温高、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流动迅速、环境恶劣,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绿化树种应选择耐高温、抗旱、耐贫瘠、枝叶茂密的常绿灌木,总体布局以低矮人工造形树木为主。
2.2.2路肩和边坡。
首先是路肩上的绿化,在一些空旷笔直路段,驾驶员很容易对速度产生错觉而造成某些事故。
如在两旁等距或不等距栽植树木,可加强速度感;另外在路旁景物不好地段植树可以进行遮挡。
其次是边坡,高速公路在修筑时,往往对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植被有很大的破坏,这直接体现在边坡上。
在修筑高速公路时,就可对边坡进行修整,使边坡与自然地形衔接,尽量少破坏或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
在路肩和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土质及环境
特性,选用抗干旱、耐热、根深、固土性能好的植物品种,多采用乡土植物自然式种植,以便较快恢复成与周边一样的植被,注重当地野草和灌木的使用,防止物种过于单调,以提高边坡防护能力。
2.2.3互通区及立交桥绿地。
在高速公路交叉口或出入口都有互通。
互通一般都会形成圆滑优美的弧线,在靠近引道处避免使用乔木和大灌木,以保持视野开阔,确保交通安全。
互通立交区面积较大,进行设计时注意用较多的乔灌木来平衡弯道处草地等生态效益低的状况。
宜多采用自然式手法,树种配置协调统一,注意乔、灌木和草的比例。
减少整形绿篱的设计,尤其是大型模纹图案。
在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选择在当地生长健壮、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苗木,尽量避免外来植物对原有生态的破坏。
多数绿化种植区地势低洼,选择植物品种除要抗性强外,还要有一定的耐涝性。
2.2.4边沟以外绿化设计。
边沟以外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和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
宜采用以乔木为主的防护林带,也要充分考虑与周边原有的植被情况、建筑及自然景观相协调。
林带可为纯林,也可以是混交林。
在种植方式上可以孤植、丛植或行植,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可单行种植或双行种植;在林带用地较宽松时,应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式栽植法。
2.2.5服务区、管理所及收费站。
采用园林手法,以乔、灌木为主,点缀花木色块和园林小品,配合组成花园式庭院。
3西宝高速公路绿化现状
西宝高速公路地处陕西关中地区渭河北岸,年均气温12~13℃,年均降雨量500~700mm,属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沿途两侧主要是农田。
全线总长154km,绿地面积358hm2。
3.1分车带
西宝高速公路的中央分车带种植常绿树种刺柏、黄杨、蜀桧等,大部分生长高度都已在1.4m以上,形成了较为壮观的绿墙(见图1)。
在局部地段每隔一定距离栽植了种类不同的花灌木,如百日红、连翘、月季等,作为点缀。
在中央分车带树下空地种植黑麦草、小冠花等抗性强的地被植物。
由于植物之间的竞争,使点缀的花灌木若有若无,应适当增加花灌木种植宽度,增强其点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