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高考适应性练习
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O 16 Na 23 Al 27 Cl 35.5 Co 59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航天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火箭隔热层所用的新型材料Si 3N 4熔点高、难氧化B .问天实验舱使用的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飞船返回舱表层使用的玻璃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 .飞船舱体外壳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密度小、硬度大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顺-2-丁烯的键线式:
B .基态镁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C .SeO 3的VSEPR 模型:
D .CaO 2的电子式:Ca 2+[ O ]-::··
··
[ O ]-::··
··3.下列关于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酚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B .向暴沸的液体中加入沸石C .酒精、甲苯、汽油着火时均可用水灭火
D .将实验剩余的钠丢进废液缸
4.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5mL0.1mol·L -1
5mL1.0mol·L -1
乙丙

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NH 3
B .用乙装置测定Na 2
C 2O 4溶液的浓度C .用丙装置在铁上镀铜
D .用丁装置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溶液
硫酸
2+
4
5.某有机离子液体结构为Y Y
+
[XZ n R 4-n ]−,元素X 、Y 、Z 、R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Z 原子的p 能级电子总数比s 能级电子总数多1,R 与Z 同主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极性:YZ 3>XZ 3
B .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大于X 的元素有5种
C .简单离子半径:R>Y>Z
D .该离子液体中存在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6.实验室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溴水后过滤
B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Cl 3:加入铜粉后过滤
C .测定NaHCO 3溶液的浓度:用盐酸标准液滴定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蔗糖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7.某药物的有效成分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含有手性碳原子
B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C .使酸性KMnO 4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
D .1 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3 mol H 2反应
8.(NH 4)2S 2O 8电化学循环氧化法将酸性废水中的苯酚降解为CO 2,加入Fe 2+可加快苯酚的降
解,原理如图。

已知:S 2O 2−8+Fe 2+=SO 2−4+SO −4·+Fe 3+,SO −4
·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铂连接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石墨上的电极反应:2SO 2−4−2e −=S 2O
2−8C .苯酚降解时发生反应:
C 6H 6O+28SO −4
·+11H 2O=6CO 2↑+28SO 2−4+28H +
D .处理1 mol 苯酚,有14 mol SO 2−4
从左向右通过离子交换膜
9.以含镓废料[主要成分为
Ga(CH 3
)3]制备半导体材料GaN 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Ga 和Al 的性质相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3·n H 2A .“操作X ”需使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B .可用BaCl 2溶液检验气体a 中的SO 2C .“加热脱水”可用HCl 气体代替SOCl 2D .“合成”产生的气体b 可循环利用
10.钴催化Ph
与PhNH 2电氢化制备
Ph N
H 的反应机理如图(其中Ph -表示

表示
,图中未
表示参与或生成的C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HN
Ph H
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B .反应过程中涉及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 .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D .电极反应为Ph
N + PhNH 2 + 4H + + 4e − =
Ph N
H + NH 3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
A .LA 和GA 互为同系物
B .丙交酯、乙交酯中所有碳原子均共平面
C .1 mol PLGA 最多能与(x +y ) mol NaOH 反应
D .LA
与GA 混合反应生成的链状一元酯最多有4种
-CoCl +N
N Co
N H N Cl
Cl N Ph
H
3
H +
-
Ph
13.工业上从钴镍渣(主要含CoO 、NiO 和少量FeO 、Cu)中回收Co 和Ni 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Co 2+ + 6NH 3·H 2O = [Co(NH 3)6]2+ + 6H 2O K =105;②K sp [Ni(OH)2]=1.0×10−15,完全沉淀时c (Ni 2+)≤10−5mol·L −1;③K b (NH 3·H 2O) = 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滤渣1是Cu ,滤渣2是Fe(OH)3B .氧化性:H 2O 2>Co 3+>Fe 3+C .若沉镍完全后滤液中c (NH 4
+)=10−3mol·L −1,则
c ([Co(NH 3)6]2+)
c (Co 2+)
≥10−13
D .“氧化沉钴”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4.丙烯腈(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
为原料合成丙烯腈的过程如下:
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g)和NH 3(g),
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 [如:丙烯腈的物质的量分数=
n (丙烯腈)
n (除乙醇外的含碳物质)
]
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脱水”反应为吸热反应
B .低于225℃时,“腈化”过程转化率低
C .a 点的转化率为51%
D .b 点H 2O 和C 2H 5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15.乙二胺四乙酸用H 4Y 表示,可接受质子形成H 6Y 2+。

H 6Y 2+在水溶液中存在六级电离,含Y 微粒的分布分数(δ)与pH 变化关系如图。

已知:H 2CO 3的K a1=10−6.37、K a2=10−10.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e 代表H 3Y −
B .向NaH 3Y 溶液中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
离子方程式为H 3Y −+2CO 2−3=HY 3−+2HCO −
3
C .酸性条件下溶液中存在:c 2(H 4Y )
c (H 5
Y +
)·c (H 3Y −)
= 101.1
D .Na 2H 2Y 溶液中存在:
2
H 2H 2NH 2
H 2
C
H 2C CH 2
CH
2+
a p m
b pm
Li Co O
c (Na +)>c (H 2Y 2−)>c (H +)>c (HY 3−)>c (H 3Y −)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钴及其化合物在材料、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钴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电解熔融的CoCl 2或CoO 都能制备金属钴,CoCl 2熔点低于CoO 熔点的原因是。

(2)某含钴配离子结构如图(NH 2CH 2CH 2NH 2为电中性配体),已知配合物的磁矩μB =)2( n n BM(n 表示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则该配离子的磁矩μB = BM ;下列对钴离子的杂化方式推断合理的是
(填标号)。

A .sp 3
B .dsp 2
C .d 2sp 3
D .sp 3d
(3)钴酸锂
(LiCoO 2)是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晶体属六方晶系(晶胞参数a =b ≠c ,α=β=90°,γ=120°),晶胞结构如图。

晶体中O 围绕Co 形成八面体,八面体共棱形成带负电的层状空间结构,与Li +层交替排列。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层间脱出或嵌入。

①晶胞中Co 的个数为

Li +在充电过程中会从八面体层间脱出导致晶胞高度c 变大,原因是。

②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晶体密度为 g·cm −3(用代数式表示)。

17.(12分)六氯钌酸铵[(NH 4)2RuCl 6]和硫化铋(Bi 2S 3
)用途广泛。

利用某含钌、铋的废催化剂
(主要成分为Ru 、Bi 2O 3,含少量SiO 2)制备[(NH 4)2RuCl 6]和Bi 2S 3的工艺流程如下。

RuCl (NH 4)2RuCl 6
已知:①滤液1中Ru 元素和Bi 元素的存在形式为RuO 2−4、BiO −2;②BiCl 3
极易水解生成BiOCl 沉淀;③K sp (Bi 2S 3)=1.0×10−23。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碱浸”时,为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2)“转化”中产生乙醛的离子方程式为 ;“酸溶”中,先加入盐酸溶解Ru(OH)4得到RuCl 4,再加入盐酸羟胺(NH 2OH·HCl)得到RuCl 3和N 2,这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氨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酸化”时需控制溶液pH<1.5,原因是 。

(5)“硫化”时向1 L 1.0 mol·L −1 BiCl 3溶液中加入0.5 L Na 2S 溶液,反应后混合溶液中c (S 2−)为1.0×10−7 mol·L −1,则Bi 3+的沉淀率为 (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

18.(12分)氢化铝钠(NaAlH 4)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还原剂。

实验室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
AlCl 3和NaH 为反应物,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NaAlH 4。

已知:①二苯甲酮(沸点305℃)作指示剂,在有水体系中无色,在无水体系中呈蓝色。

②NaAlH 4易溶于四氢呋喃(沸点66℃),难溶于甲苯(沸点110.6℃)。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无水四氢呋喃(装置如图1,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仪器A 的名称为 。

实验开始,用N 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打
开活塞K ,接通冷凝水并加热装置C 至80℃,当观察到 ,关闭
活塞K ,在装置B 中收集无水四氢呋喃。

(2)制备NaAlH 4(装置如图2,搅拌、加热和夹持装置略)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少量(质量可忽略)NaAlH 4作催化剂,再加入50 mL 含4.80 g NaH 的四氢呋喃悬浊液;接通冷凝水,控温80℃,边搅拌边缓慢滴加50 mL 含5.34 g AlCl 3的四氢呋喃溶液,有白色①制备NaAlH 4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图2装置存在的一处缺陷是。

③由上层清液获得NaAlH 4的系列操作:加入甲苯,减压蒸馏→操作a ,得粗产品→…→得较纯净的产品。

减压蒸馏的馏出物为
;操作a 为。

(3)测定NaAlH 4的产率
将所得产品用足量无水乙醇、盐酸处理(杂质不反应),加热沸腾分离出Al 3+,冷却后配成100 mL 溶液。

量取5.00 mL 待测溶液、20.00 mL 0.1000 mol·L −1 EDTA 溶液于锥形瓶,调节pH 并加热煮沸2 min 。

冷却后用0.0500 mol·L −1醋酸锌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 ,达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16.40 mL 。

已知EDTA 与Al 3+、Zn 2+均按1:1反应,则NaAlH 4的产率为 。

AlCl 3、四氢呋喃NaH 、四氢呋喃、
NaAlH 4
图2
N 2
N
液封
四氢呋喃
(含少量水)
二苯甲酮和Na K
图1
C
B
A
若量取EDTA 溶液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放出溶液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 (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19.(12分)一水合盐酸替沃扎尼盐是一种治疗肾癌的小分子靶向新药。

根据替沃扎尼(K)的
两种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路线一:
(1)A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D 的结构简式为 。

(2)G→I 的化学方程式为 。

路线二:
L(C 6H 5CH 3I H
+
7H 7OCl)浓HNO 3
HI O(C 6H 4NO 3Cl)
H 2Pd/C J DMA P K G
K 2CO 3
(3)设计L→M 和N→O 的目的是
,P→K 的反应类型为。

(4)Q(C 8H 9OCl)为M 的同系物,满足下列条件的Q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遇FeCl 3溶液显紫色 ②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5)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
和丙酮为主要原料,
合成
的路线。

20.(12分)甲烷蒸汽重整是制氢的主要途径,涉及反应如下:
(g) + H2O(g) CO(g) + 3H2(g) ∆H1 = a kJ·mol−1
反应I:CH
O(g) CO2(g) + H2(g) ∆H2 = −41 kJ·mol−1
反应Ⅱ:CO(g) + H
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摩尔生成焓(∆f Hθm)是指标准状态下,由稳定的单质生成1 mol该物质的焓变。

稳定单质的∆f Hθm = 0。

根据下表数据计算a = 。

物质CH4(g)CO(g)H2O(g)
∆f Hθm /kJ·mol−1−74.8−110.5−241.8
(2)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按n(CH4):n(H2O) = 1:3投料,初始总压强为p0,测得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C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②温度低于600℃时,d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

③600℃时,CH4的平衡转化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反应Ⅱ的K p= 。

(3)镍基复合催化剂可作为CH4重整的催化剂和CO2吸收剂。

①在催化剂(*Ni)表面CH4和H2O(g)发生反应,生成CO、CO2和H2的反应机理如下。

a.*Ni + CH4(g) === *Ni−CH2 + H2(g)
b.
c.*Ni−CO === *Ni + CO(g)
d.*Ni + H2O(g) === *Ni−O + H2(g)
e.*Ni−O + CO === *Ni + CO2(g)
补充b反应的方程式:。

②镍基复合催化剂可吸收部分CO2。

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按n(CH4):n(H2O) = 1:3
投料,初始总压强为p0,平衡后总压强为p,CH4的转化率为50%,p(H2)=2p(CO2)。

则p(H2) = (用含p0、p的表达式表示)。

2024年高考适应性练习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A 4.B 5.B 6.C
7.D
8.D
9.B
10.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AD 12.B
13.AC
14.B
15.BD
三、非选择题16.(12分)
(1) 3d 74s 2 (1分) CoCl 2和CoO 均为离子晶体,O 2-半径小于Cl -半径,且O 2-所带电荷多,CoO 中的离子键强,熔点高(2分)
(2)24(2分) C (1分)
(3)①3(2分) Li +减少,使Li +层和Co-O 层吸引力减弱,Co-O 层之间的排斥使层间距离增大(2分) ② 30103196⨯A abcN (或302103196⨯A cN a 或302103
196⨯A
cN b )(2分)
17.(12分)
(1)适当升高温度、粉碎废催化剂(或适当增大NaOH 和NaClO 溶液的浓度、搅拌等)(2分)
(2)CH 3CH 2OH+RuO 42-+2H 2O=CH 3CHO+Ru(OH)4↓+2OH - (2分) 2:1(2分) (3)2RuCl 3+4NH 3+Cl 2+4HCl=2(NH 4)2RuCl 6(2分)(4)H 2SiO 3(1分) 抑制Bi 3+水解(1分)(5)85%(2分)18.(12分)
(1)球形冷凝管(1分) 装置C 中体系变蓝(2分) (2)①AlCl 3+4NaH
NaAlH 4+3NaCl (2分)
②球形冷凝管与大气连通,难以保证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NaAlH4(2分)
③四氢呋喃(1分)过滤(1分)
(3)59%(2分)偏大(1分)
19.(12分)
(1)醚键(1分) (2分)
(2)(2分)
(3)保护酚羟基不被浓硝酸氧化(1分) 取代反应(1分)
(4)20(2分)
(5)(3分)
20.(12分)
(1)206.1(2分)
(2)①e(1分)
②温度升高,反应I正向移动,C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反应Ⅱ也正向移动(2分)
③78%(2分) 25
12
(2分)
(3)①*Ni−CH2 + H2O(g)===*Ni−CO+ 2H2(g)(1分)
②13p0−8p
4
(2分
)
共2页,第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