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0例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经用微生态制剂,或加去甲万古霉素,60例治愈,治愈率75%,19例好转,好转率23.75%,死亡1例,死亡率1.25%。
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腹泻和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AAD的发生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抗菌谱、全身及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菌群失调
AbstractObjective: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in children with clinical features.Methods: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October 2010 treated in 80 cases of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childre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80 cases of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patients after Norvancomycin,probiotics were added,60 patients were cured,the cure rate 75%,19 cases improved,the improvement rate 23.75%,1 patient died,the mortality rate of 1.25%.Conclusions: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to diarrhea and fever as main clinical symptoms.The incidence of AAD time with the use of antibiotics,antibacterial spectrum,systemic and intestinal immune function and other local factors.
Key words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ntibiotics;Flora
抗生素相關性腹泻(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腹泻。
随着抗生素广泛的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逐渐增多。
此病发病急,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见于儿童,随着新的广谱抗生素不断出现和应用,儿科临床上AAD发病率呈增加趋势。
AAD直接损伤儿童肠黏膜,严重时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为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特点,对80例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1~13岁,平均7.5岁。
80例儿童患者入院前均无腹泻,入院时大便常规检查均无白细胞及红细胞,入院后经抗生素治疗3~5天后均出现腹泻,表现为稀水便或黏液便。
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2001年1月2日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腹泻前所用抗生素为:碳氢霉烯类21例(26.25%),青霉素类37例(46.25%),头孢类22例(27.5%)。
腹泻前抗生素应用时间3~14天,平均7天。
有10例(12.5%)患儿使用1种抗生素,58例(72.5%)患儿使用2种抗生素。
8例(10.0%)患儿曾经使用3种抗生素,2例(5.0%)患儿使用3种以上的抗生素。
临床表现:①腹泻:80例均有水样腹泻,4~20次/日,其中水样便30例
(37.5%),黏液便25例(31.25%),呈黄绿色35例(43.75%);②发热(体温37.5~39℃)38例,休克1例。
③腹部体征:73例在病变初期肠鸣音亢进,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肠鸣音逐渐减弱。
轻至中度腹胀11例,恶心、呕吐3例。
实验室检查:低钠血症23例(28.75%),低蛋白血症58例(72.5%),血白细胞升高>10×109/L 78例(97.5%),其中,>20×109/L 2例,>15×109/L 43例,(10~15)×109/L 35例;大便常规检查,查到白细胞67例(83.75)%,WBC (+++)12例,WBC(++)20例,WBC(+)35例。
大便普通细菌培养全部为阴性。
治疗方法:80例患儿经过确诊后停用原有抗生素,加用微生态制剂,重症口服去甲万古霉素,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结果
8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经用微生态制剂及去甲万古霉素,60例治愈,治愈率75%,19例好转,好转率23.75%,死亡1例,死亡率1.25%。
讨论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g左右(美国仅13g)。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
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
正常肠道菌群是维持肠道功能、肠黏膜屏障完整、抑制条件致病菌生长、防止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
抗生素能破坏正常肠道菌群,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有可能诱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应用抗生素后继发的腹泻,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起腹泻。
AAD的发生与多种复杂因素有关,但主要是抗生素的应用。
引起AAD的因素主要有:①抗生素可引起肠黏膜损害,导致肠上皮纤毛萎缩,降低了细胞内酶的活性,因此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
②菌群失调继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是AAD主要机制;③抗生素的应用,改变了肠道正常菌群,即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而需氧性菌及兼性厌氧菌数量增加,导致腹泻。
④从以上病例可以看到AAD的发生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抗菌谱、全身及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本组资料80例患儿以腹泻和发热为主,多数患者血白细胞升高,大便常规能查到白细胞,72.5%的患者使用两种抗生素,经过确诊后加用微生态制剂,口服去甲万古霉素,同时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80例患儿,60例治愈,治愈率75%,19例好转,好转率23.75%,死亡1例,死亡率1.25%。
参考文献
1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