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系统二期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结算系统二期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一、直接经济效益
1、改变作业模式、提高作业效率
国际结算系统二期项目上线后,将彻底改变目前基层行国际结算业务既要面对市场,又要依靠手工作业的低效生产模式,改为只面对市场,单据通过网络直接传回后台操作中心处理的模式,倚赖先进的电子化作业系统进行流水线式的作业,直接减少二级分支行因手工处理业务、资料以及异地传递信息等落后生产手段带来的办公费用。
2、增加业务收入、降低垫款金额
先进的作业模式将有力地促进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增强我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竞争力。
2001年我行国际结算业务总体收入为4.5亿元。
预计系统上线后,结算业务处理效率提高使我行国际结算业务总体收入净增长10%,产生的新增经济效益为 4500万元/每年。
同时该系统上线后,将为我行的集中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系统支持,刚性业务流程及高效的风险预警体系统将直接大幅降低信用证下呆坏帐的产生。
截止2001年底全行的信用证项下垫款金额为28.75亿元。
经过测算,系统上线后,呆坏帐率将至少下降8%,减少经济损失2.3亿元。
3、节约通讯系统成本
系统上线后,将只在总行建立与SWIFT通讯系统的接口,全行所有的结算业务生成报文均可通过该接口转发SWIFT。
部分结算报文亦可通过该接口直接转入国际结算系统二期。
二级行的PC-C及TELEX均可取消,部分业务量较少的西部地区一级分行的PC-C亦可逐步
取消。
待条件成熟后,将撤消所有分行的PCC,所有国际结算业务报文均通过总行接口收发。
4、节约劳动力成本
国际结算系统二期上线后,二级分行国际结算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前期合规性检查、单据扫描和文件归档工作,与原先具体业务操作相比,技术含量大大降低。
每一家二级分行只需要2人,就可以应付原先由5-6人才可完成的业务处理。
因此对于那些业务量大的二级分行而言,国际结算人工成本可以降低。
5、降低事务性费用
可直接减少由于数据不集中的原因,一级分行、二级分支行人员用于手工报表、调查等工作占用的人工费用。
二、间接经济效益
1、系统上线后,全部业务信息将存放总行,开创全行采集全面、高质量基础业务数据的历史。
这些基础数据将作为我行信贷业务系统、会计系统、柜面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的系统的数据源,真正实现全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数据大集中管理。
2、利用系统为全行外汇业务人员和监管人员(特别是总行监管人员)提供充足信息,实现决策重心上移至总行、一级分行负责操作业务的良性业务处理模式,实现业务的专业化生产和集中式监管并重,有效提高我行的管理决策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同时降低业务监管成本。
3、提高信息监管质量。
系统上线后,全行所有的国际结算业务均通过该系统处理,信息真实可靠且实时性较高,总行可通过本地局域网访问作业系统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直接生成符合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报表,直接降低各分行手工统计数据产生的误差。
4、由于客户信息和业务数据将全部集中在总行管理,可以有效改变分行之间业务相互割据、分行业务信息互不往来的现状,解决关联客户和集团客户之间多头办理业务,有效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
5、降低法律风险,减少诉讼成本。
国际结算业务统一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实行集中式作业处理,是向业务处理的专业化发展。
而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率、减少差错率,同时将减少贸易单据纠纷、法律诉讼的隐患,因而降低业务经营成本。
6、降低业务档案存储查询费用。
国际结算系统二期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国际结算业务单据审核、单证存储的电子化,即将国际结算业务项下所有的纸制凭证单据转换为影像文件储存,便于业务人员对结算业务档案的管理、查询、调阅和保管,从而大大节省了档案存储查询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