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装咖啡的杯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次作文讲评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粗糙,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

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到底我们在喝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写作导引】
本则材料的内蕴其实并不复杂。

审题时我们可“化整为零”,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审题难度。

材料主要是围绕“咖啡与杯子”来谈,因而要加以联想引申,要将“咖啡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咖啡”实际上就是生活的本身与本质,而“杯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据此我们可以围绕“本色”“舍本逐末”“本质与形式”等方面来构思行文。

生活好比咖啡,工作、金钱和社会地位都只是杯子,只是生活的容器,而我们拥有的杯子既无法定义、也无法改变我们生活的质量。

有时,由于我们只关心杯子,我们甚至不能够好好品尝我们的咖啡。

老师冲泡了咖啡,不是杯子……认真想想,好好享受你们的咖啡吧。

特别提醒的是,新材料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切忌只孤立地抽取材料中的某个词语,然后以此为话题或题目而“另起炉灶”。

写作要求中的“选准角度”,不等于任选一个词语,哪怕是抓准了关键词句,也都必须要从材料内蕴本身出发。

将材料完全抛在一边,而大谈特谈如“朴素”、“忽略”、“虚荣心”之类的,都属偏题离题。

参考立意:
围绕“咖啡与杯子”联想引申,将“咖啡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作文的天地自然就广阔了。

(1)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咖啡而不是杯子,但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去拿最好的杯子,也就是我们在选择时只注重了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内容,可从外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构思作文。

(2)好看昂贵的杯子是人们的首选。

但咖啡不会因杯子昂贵而变得更好,而只是变得更贵,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因为追求形式外表而付出更多的金钱与代价。

可从追求无用的外在形式而付出更多入手。

过多的追求外在,会让人忘记自己本来在追求什么(咖啡),也就是舍本逐末了。

形式影响内容。

(3)我们要学会辨别内容与形式。

看清什么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不要追求不重要的,而忽略有价值的。

(4) 我们更应看重的是内在美,外在美不比内在美更重要。

(5)内在之美方为美;舍去表面功夫;唯有内在美才会永久。

跑题的立意:
(1)写浮夸风。

大家只选好看的杯子,说明浮夸之风盛行
(2)写虚荣心。

大家只选好看的杯子,说明虚荣心在作祟
(3)我们喝的是咖啡,不是面子。

拿好看的杯子说明只要面子
(4)表面与内涵并重。

我们既要重视杯子,也要看重咖啡的质量
选材:
要分清主次,不能本末倒置,这道理谁都懂,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都能做到呢?所以,我们要根据材料的这个含义展开联想,看看我们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具体表现:
1、我国一些名牌大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于是,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漂亮的校园,而在办学质量、科研水平上却不怎么花功夫,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这些学校的做法在追求成为世界一流上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
2、再如我国的经济建设,我们有很重的GDP情结,上上下下都特别看重GDP 增速,而经济发展的质量、社会和谐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却忽略了;
3、我们的教育,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追求分数、升学率,而对学生更重要的健康、信仰、品德、真才实学却得不到重视;
4、作为学生自己,在学习上我们常常也会在分数名次与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与分数名次上纠结,甚至作出本末倒置的选择;
5、现在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德才兼备才是本,可我们很多时候更在意文凭、出身、资历、长相这些外在的东西上。

6、商品的质量和包装、产品和牌子、亲情和金钱……现实社会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面对本末、主次、内容形式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错误,面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们能没有感受、没有思想吗?
7、中国古代买椟还珠的故事,只喜欢好看的盒子,忽视了盒子里面的珠宝。

8、城市建设只顾外表的光鲜,没有顾及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9、有人买东西看重赠品和打折,不需要的东西也买,搞不懂购物的目的。

优秀例文:
勿让外在成为最大追求(55分)
高三0班冯瑶
各式各样的杯子中,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学生们都选用了那些好看昂贵的杯子使用,剩下的只有相对朴素廉价的。

咖啡的质量不会随杯子样式的不同而改变,但在挑选咖啡时,杯子的外观却俨然成为了选择的标准之一。

事实上,事物内在的价值就如咖啡本身,优劣取决于其品质的好坏,而装咖啡的杯子则好比事物的外在,只起到了承载的作用,而无决定或改变内在的能力,更多的时候反可能变为包裹了内在、蒙蔽了人们双眼的黑纱。

忽略了内在价值而一味追求“好看”和“高贵”的现象在当今时有发生。

有新闻报道,某女士在购买一名牌家具后发现其内窝藏了许多白蚁,木头被啃食后只留下一个个残破的小洞,着实让人无奈。

记者随后访问时却意外发现,该家具乃来自自称从加拿大进口的著名品牌,并且价格不菲,如今这等意外的发生更因此让人唏嘘不已。

有市民不禁感叹:“这么高等的红木却质量奇差,到底买的是牌子还是质量?”可见,事物的外在与内在并非都是一致的,光鲜靓丽的外表下一颗腐烂的心又有何用?
人们向往“美”,这点无可厚非,只可惜“美”亦不是事物的全部,外在的“美”往往只附着于表层。

现各大城市轰轰烈烈的拆迁工程便有其“不美”之处。

一部分的旧屋拆迁是为了现代化建设,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座座城中村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又华丽又气派,充满“街坊味”城市风景却在无形中又少了一道。

再有的部分拆迁竟不过是上级谋私利的手段,利益诱惑之下,好好的楼房却被推倒,拔地而起快速建成的房屋其质量不禁让人担忧……,摩天大楼的美岂能与居民家园的价值相比?难道金钱之美比市民的安全更有价值吗?屋子本是人安家之所,城市是人们扎根生活的地方,更好的生活才是城市建设的目标,物质利益和“美”的表象却常令我们忘了原本追求的是什么。

勿让外在成为最大追求,行走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事物的内在价值和我们的初衷。

点评:本文紧扣材料来写。

入题快,与现实的联系很紧。

从“达芬奇”家具到城市建设都有涉及。

这种文章的时代感比较强,容易拿高分。

穷究其表犹可,空有其表慎行(55分)
高三2班刘安然
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去了。

便也开始变得无聊。

纵使是喝咖啡,也得选个贵的
杯子,彰显土豪风气。

如此穷究其表有犹还可行,但日复一日至空有其表,便是需谨慎处理。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清楚我们在喝什么,而是想让别人看见我们在喝什么。

于是穷究其表,终也无伤大雅。

吾人喜刀,不妨以喻。

刀有水淬油水淬,也有覆土烧刃。

烧刃刃纹美丽,只是价昂。

于是诸多商家纷纷推出便宜烧刃——空有刃纹罢了。

火候不够,自是不必谈坚固。

而人们照旧趋之若鹭。

便是在氏族时代,首领可就会挑出最漂亮的毛皮,戴上最洁白的兽齿。

于古时,皇帝如厕用的也是绸缎。

于是给予人们豪华即高贵的错觉。

看看那些天价的奢侈品,他们在功效上又有什么特殊的呢?给人看而已,穷究其表而已。

然而这早已成为了既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诸类行为亦是人性的表现。

如同小孩子炫耀漂亮的玩具,人们用外表来彰显地位。

毕竟不能指望着人人的灵魂都追得上自己的钱包,趣味低俗也难以避免。

既然愿打愿挨,且能拉动GDP增长,只是穷究其表的话,感叹一声便可释然。

然而追求“美”要付出成本,往往成本是固定的。

杯子要买贵的,只好从咖啡打折扣了
但习惯了穷究其表后,一旦成本不足,而思维已成定性,我们便可能陷入舍本逐末、空有其表的泥淖。

大弊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不能利,其事焉善?不及格的烧刃脆而易折;而人们空有其表,把磨刀的钱拿去做个伪烧刃,却忘了买的是刀!不利易折,徒见土人笑。

在器物上空有其表,临用之时便“无物以相之”。

更可怕的是,有人已将空有其表推行到大工程乃至于人本身上。

三峡水发被查出数十亿的贪污,大坝照样修得宏伟壮观,那么有多少的地方修得是空有其表呢?成本不足,器不能利,一旦出事便是千万条性命。

现在有多少官员,自己就是空有其表?除了躲记者和搜寻那一千一万,便是“身无长处”。

这种人一旦登上高位,为祸深矣。

诸多空有其表的积累,一旦爆发,国将不国。

如此舍本逐末,须慎矣!
人们在物质上能穷究其表,根本是为了炫耀;人们在精神上的空有其表,根本是修养不足。

有条件才能炫耀,克扣基本的空有其表只会本末倒置之弊,精神上空有其表更可怕,于己无益于人无益,成了物质的傀儡。

穷究其表尚犹可,空有其表须慎行!
点评:本文谈古论今,语言典雅,论证有力度。

开头的如题很快,第二段转入论证自然,第三段的过渡段自然。

值得我们模仿。

文章是通过内在的逻辑结构起来的,文笔显得很老练。

追寻心中那杯醇香的咖啡(54分)
高三(6)班唐婧琳
我们都用着自己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而正当一位老师准备好一壶相同的咖啡和不同款式的杯子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挑好看昂贵的杯子,尽管那最好的杯子和最坏的杯子里所盛有的咖啡都是相同的。

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追求的是本质还是外在?
现在社会消费的风气也越来越往“高处”走去,同样一件商品,加个精致的包装壳,质量不变,价格却往上翻了好几翻。

有如近期中秋节,原本普通的豆沙、莲蓉月饼的身影逐步被冰皮月饼、果蔬月饼、咖啡月饼所替代,月饼种类越来越多,包装也愈发光鲜华丽,可这之中折射出的是中秋节日情谊的渐淡和送礼之风的渐长。

又有马路上那些款式新潮,马达轰鸣的外国跑车,殊不知和老式朴素的公车轻微碰撞,就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面对着徒有外表,而安全系数极低的跑车,我们看到的是商家不把精力放在产品质量上,而更多关注广告宣传,这样下去,只会将市场引向一个无尽的深渊。

关注外在而不重本质,这是许多人的消费心理,也是社会一种普遍的态度。

我们习惯用片面的、单角度的眼光去评判事物:人们靠杯子的外形评判咖啡的价值;靠商品的价格衡量其价值;靠外表形态评判人格好坏;靠学业成绩评判人的能力素养;靠事情的结果评判整个努力的过程……这样的心理和眼光促使社会发展愈发的不平衡,使商品往空有外表、质量低劣的方向下滑;社会往误会、歧视的方向堕落;教育往造就学习机器的方向靠拢;道德往功利、急于求成的方向沦丧。

这样的眼光,使社会畸形、人心扭曲,我们是否该静下心来,寻找事物真正的本质?
徒有外表、不问内在的眼光,事实上是人们单纯地追求心理安慰的表现。

正如现下许多人,都曾思考过关于生活和幸福的问题,而实际上真正理解幸福是什么的人仍居少数,大部分的人追求的幸福不过是物质堆砌起来的外墙,是追求奢华富贵这些外表的幸福,却没有由衷领悟幸福是内心对生活的感激,是精神内在的满足。

人们对生活的误解,也筑起了无法正视社会的屏障。

由此,我们应沉下心来重新理解我们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捧起那朴素的杯子,由心去品味人生的那杯醇香的咖啡。

点评:作者结合月饼等社会现象,深入分析人们的消费心理,同时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指出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态度,使文章的立意有了提升。

结尾用精简的语言照应文章的标题,有首尾圆合之美。

本文立意准确、事例丰富,论述较深刻,思维清晰,是一篇成功之作。

注重实质(48分)
高三2班梁正桦
琳琅满目的商品海中,人们便倾向于嫌弃包装精美的贝壳。

就如象是咖啡,装在闪闪发光的水晶杯中的,更受青睐,朴素杯中在咖啡惟有冷场。

看样子,华丽的外表会更抓住人的眼球,迷惑人的判断力,让人忽略本质。

我们的眼光必定先落到最突出的外表上,而不是成为X射线直穿入核心。

无数人争先恐后欲入国企,恐怕也只是被其“福利高保障好”的口碑吸引在先。

殊不知底层员工的收入水平还远比不上他们所鄙夷的贴膜哥、煎饼姨。

倘若各人皆以收益作为职业的本质准则,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大学生先是疯狂地争职位,之后天天抱怨工资了。

当然,并不反对任何人的决定,更何况世界错综,人身不由己。

但我私自认为,每个人都应重新反思自己的眼光。

为什么事物本质属性会成为人的盲点?是“本质”本身过于深藏不露吗?那贴膜哥又如何日收入几万呢?人家可把工作本质看得透彻。

(不是在宣扬工作只为赚钱的拜金主义,而是大多数人身上实有各种压力,靠职业养家糊口的挣扎者不在少数。

)既然如此,那便是个人修为有限的缘故了。

有什么人不是为面子只为“爱好”而去选择名牌大学的?是啊,考上名牌大学光宗耀祖啊,却忽略了学校的真正功能——学习、教育。

人们选择奢侈品却忽略实用物不也是为了“面子”吗?表面上的奢华,折射出的是人对虚荣的欲望。

膨胀的欲望把浮躁撑起,人们便迷失自己,忘其根本。

于是,早就有人看透了这种心理本质,不去打造自己,却偷工减料地粉饰自己。

全身名牌显得雍容华贵,附庸风雅显得情操高洁。

观者目光不犀利,一片掌声,让他们的魔术表演淋漓尽致。

或许,“注重实质”才应是我们看待事物的主题。

诚然适当包装赏心悦目,但不管怎样,我们更应拆开包装,去看看里面的饼干是否变质,我们需不需要它。

同样,“注重实质”也应是我们自身修炼的准则。

浮躁的心态应平静下来,取巧的欲望也该萎缩了。

唯有保持自己不被各种包装闷得变质,才能在别人拆开你的包装时给人惊喜。

所以,用清醒的头脑去炼就一双慧眼,打造一颗实心吧!
行事切勿舍本逐末
同样的咖啡在不同的杯子里有着不同的待遇:那些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而剩下的那些都是朴素便宜的杯子。

而这,在我看来,使舍本逐末的表现。

人们品尝咖啡是为了感受咖啡独特的香味,杯子就像是件外衣,只不过是工具罢了。

可是人们却对是用什么杯子而介怀,甚至忘记自己喝咖啡的目的。

这种做法会很容易让人遗失自己做事的初衷,是不可取的。

可是,在如今的生活中,这种行为屡见不鲜。

一些人与他人成为朋友不是因为别人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是因为他们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一些用人单位招收员工不是看这个人是否拥有着超人的才干,而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较好的背景。

那些拜金的男女与别人结婚不是出于爱情,而是为了钱。

在物质层面迅猛发展的今天,出现这种事似乎是一种必然,人们似乎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可是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让人与人之间本身纯洁的交往掺杂了许多铜臭味。

以至于人们在他人交往的同时还要保留一个心眼,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毫无乐趣可言。

舍本逐末不单是让许多东西有了杂质,还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舍本逐末,顾名思义,就是不管事情的本质而去注意那些细枝末节。

所以人们如果习惯去舍本逐末,就会在这种行为中,逐渐丧失辨认事物本质的能力,变得人云亦云。

试问从此以后,这个人还有个性可言吗。

青少年作为做过未来的栋梁,一旦让舍本逐末成为习惯,那么整个国家都将进入这种追求短期利益,一切以物质为上的模式。

所以,青少年应当懂得分辨事物的本质,明辨是非,不要过分去追求那些细枝末节。

在这种物质为上的社会,尽可能地保持自身的纯洁。

再怎么昂贵、华丽的杯子也不能让咖啡的质量有所提高,所以看清事物的本质,明确自己行事的目的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行事切勿舍本逐末
重视内在需谨记
老师为学生准备咖啡,分别用普通,昂贵,精致的杯子装同一种咖啡。

而学生们却不约而同的享受昂贵精致杯子中的咖啡,对普通杯子里的咖啡置之不理。

这个实验简单的反映出了一个事实:同学们普遍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内在。

在我看来,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

自古以来,贤明的君王在任用官员时都是特别注重内在的。

姜太公是一个无用的屠户,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但文王独具慧眼,以之为辅佐,最终建立王业;管仲是一个商贩,穷困潦倒,曾在鲁国被监禁,齐桓公任用替他建立霸业;百里奚是一个乞丐,被人用五张羊皮卖到秦国,秦穆公人用它使西戎来朝。

这几位奇才都有着不堪回首,悲苦凄惨的经历。

而明主能够发现这些“珍宝”并据为己用,都使之辅佐自己成就一番霸业。

倘若这几位君王只看到了他们的朴素,卑贱的“外表”而忽略了他们金子般闪烁的内在,那么他们就不太可能成就自己的霸业,成为一代明君了。

反观当今社会,重视外表而忽略内在仿佛成为了一种潮流。

从只挑选包装精美的月饼来送亲朋好友这种小事到非富二代不嫁这种终身大事。

外表的华丽只能给你带来短暂的快乐,而内在的精美却能带来永远的快乐。

包装精美的月饼盒中月饼质量不好,让人吃了没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家财万贯的富二代,脾气暴躁,小气,天天对你大喊大叫,甚至不顺心就实行“家暴”,你的家庭生活难道会幸福美满吗?肯定不会。

诚然,现在的社会已经有太多太多人陷入了“外表神圣,内在低微”这种不良的价值观里。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内在美才是真的美”的观念将会被彻底冲破。

那是,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没有活力,人们都会去追求一些奢侈的东西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美丽”。

这样的社会是岌岌可危的。

外表只是装饰,内在美才是精华。

要谨记,内在时时刻刻都大于外表,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莫让外表蒙蔽了真实
高三0班江芷维
每个杯子都装满了一样的咖啡,而人们总是挑选好看的杯子,忽略了杯中的咖啡。

然而,人们未能明白,其实杯中的咖啡都是一样的,好看的杯子并不会影响咖啡的味道。

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也是如此,本末倒置,被美丽的外表蒙蔽了我们想要的真实,想要的初衷。

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一开始是为了呼吁别人关注某种疾病而发起的慈善活动。

也许该组织者料到,就这样单纯地呼吁别人做慈善活动,没有什么人会留意,于是便给慈善事业换上了“冰桶挑战”的华丽外表。

结果不出他所料。

可是,正因为换上了这件华丽的外衣,人们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冰桶挑战”,而非“慈善事业”。

把原来一件很有意义的慈善活动,打造成一项娱乐活动,不正是与当初的公益精神相违背的吗?大家只关注了冰桶挑战的乐趣,但忘记了这项活动的真实意义,正如人们只关注了杯子的外表,而忽略了到底在喝什么。

有些时候,把华丽的外衣脱下,更能够领悟其中真实的意义。

有一位德国人从北京一直徒步回到德国,他的旅途横跨中国四千多公里,着实让人钦佩。

他本来有足够的钱让自己享受舒适的旅途,但是他并没有给自己安排高端,上档次的交通工具,而是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回家。

在这件“华丽的外衣”,即舒适的旅途,脱下后,他看见了不一样的中国人,亲身了解他们的文化,并且通过旅途中一个个故事,读懂了生命的意义。

正因为他抛弃了那件“华丽的外衣”,他的旅途,才更加真实,更加有内涵,更有“味道”。

假如把所有昂贵,好看的杯子都换上简单,朴素的杯子,也许人们才会关注杯中的咖啡,细细品味它的醇香,它的甘甜。

确实,在眼花缭乱的繁华都市里,要脱下这件“华丽的外衣”,着实不容易。

种种的诱惑下,我们可能不由自主地选择哪个看上去好看的杯子,但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抛弃它,把关注点放在我们的初衷——喝咖啡,品咖啡,过生活,品生活上面。

只有这样,这杯咖啡才不会白喝,生活才不会白过,生活的意义才能领悟透彻。

不要让好看的杯子遮住了你想喝咖啡的初衷,不要让华丽的外表蒙蔽了真实。

勇敢地抛弃那只好看的杯子,细细品味那杯咖啡吧。

回归根本
高三3 李皓珣
有位老师让学生选择各式各样的杯子喝咖啡,结果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的都只是些朴素便宜的杯子。

其实杯子不会让咖啡味道变好,只是让它的价格变得更高。

以至于有的时候让我们忽略了我们所喝的咖啡本身的价值。

现在的社会亦是如此,在我们每个人忙碌地追赶着更物质更丰满的生活的同时,却忽略了我们内心的根本。

人生之根本,是活。

人为了生存下去,而努力地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拼命地活下去。

当我们渐渐成长,我们孩童时期的梦想,那最纯粹的,最根本的心灵也渐渐的被磨蚀。

父母对我们过大的期盼,同龄人之间有形无形的对比,现实的残酷,一刀一刀地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棱角狠狠削平,打磨干净。

于是我们变成那个自己从前发誓绝不会变成那样的那种人,过着自己曾经愤懑鄙视过的生活,于是,我们变得一样,一样为了生活,而生存。

我们无需去追究这是谁的错,答案显而易见,如今,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自己那被功利被现实包裹的内心回归根本。

前一阵子红遍中国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警醒中国人对汉字认识的重要性为目的选拔学生参加比赛,以至于造就了一大批貌似怎么都难不倒的“神孩子”。

让大众重新拿起字典,去重新熟悉每一个汉字,却没有让大众真正的意识到语言文化的精髓不在于我们能记住多少个汉字,而在于汉字背后的内涵及映射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只是为了选拔比较的比赛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当代教育是应试教育,只懂得教会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的知识和技巧,死板并且机械化的教学,给孩子灌输大量现实社会中弱肉强食的观念,让孩子从小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变成了只会做题考试的机器。

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去发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好学的思维,让孩子重新感受学习的美妙,而不是让孩子拼命学习只为成长为一杯昂贵杯子,里面的咖啡却变了味。

不仅教育要找回根本,整个社会亦然。

成年人背上压着的无一不是房款车款,为了从社会阶层向更高层级不断向上爬,人本该有的朴实真诚也随之一一掉落,换来的或是一身华丽的金衣,或是一席无人能及之地,又或是一所奢华的自我堡垒。

美是美,但那一层层美丽背后,是空虚的人生,如同一只断线的风筝,找不到最初的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