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2、试述双子叶植物根是如何进行加粗生长的?
第五章茎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茎尖的分区。
2、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3、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1、茎的生理功能。
2、茎的形态。
3、茎的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叶和芽的发生。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的主要特征。
2、植物界各基本类群的生活史。
难点:
植物界各基本类群的生活史。
进展:
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
2、实验课与野外实习相结合
3、讲授藻类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
教学手段:(挂图、标本、多媒体等)
多媒体
课后复习:
1、低等植物包括哪些类群?各类群有何特征?
2、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如何打破。
3、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难点: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进展:人工种子的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课后复习题
1、试述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打破种子的休眠?
3、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难点:
1、如何区分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进展:荒漠地区植物利用根状茎进行繁殖的例证。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课后复习题
1、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课后复习题
1、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2、试述双子叶植物茎是如何进行加粗生长的?
3、比较双子叶植物根、茎结构的异同。
第六章叶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叶的形态结构。
第四章根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根尖的分区。
2、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3、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1、根的生理功能。
2、根尖的结构与发育。
3、根的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侧根的发生。
4、根瘤与菌根。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5、果实的发育。
6、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雄蕊的发育和结构,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2、开花、传粉和受精。
3、种子的发育过程。
难点:
1、雄蕊和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2、双受精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进展: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细胞的化学组成。
2、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3、掌握细胞的增殖。
教学内容提要
1、细胞的概念、细胞学说的内容。
2、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3、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的大小与形状;原生质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种类、结构、功能;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分层、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种类。
2、什么是高等植物?包括哪些类群?各类群有何特征?
第十章被子植物门主要分科
教学目标与基本任务
1、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掌握被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
3、掌握科的特征、代表植物的特征。
教学内容提要
1、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
2、被子植物的分类
双子叶植物纲
⑴毛茛科
⑵石竹科
⑶藜科
⑷蓼科
⑸柽柳科
⑹锦葵科
⑺蔷薇科
⑻豆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⑼十字花科
⑽伞形科
⑾葫芦科
⑿紫草科
⒀列当科
⒁旋花科
⒂茄科
⒃唇形科
⒄菊科
单子叶植物纲
⒅禾本科
⒆莎草科
⒇百合科
(21)鸢尾科
3、被子植物的进化地位
4、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被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
2、被子植物各科的主要特征。
难点:
1、被子类植物各科的主要特征。
4、维管束的概念及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2、维管束的类型。
难点: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进展: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课后复习题
1、试述植物组织的类型、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提要
1、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植物命名的方法、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应用。
2、植物的基本类群:
(1)低等植物
①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藻类植物的分类--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藻类植物的进化地位;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②菌类植物: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菌类植物的分类--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菌类植物的进化地位;菌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
课后复习题
1、以异面叶为例,阐述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2、旱生植物叶在结构上主要有哪几种适应的结构?并说明其适应机制。
3、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第七章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变态的概念。
2、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③裸子植物:裸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裸子植物门的分类---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盖子植物纲;裸子植物的进化地位;裸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④被子植物:被子植物门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术语;被子植物的进化地位;被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植物界的发生与演化:植物界的发生阶段;植物界的演化规律和演化线路。
2、试述维管束的类型和结构。
第三章种子与幼苗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2、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内容提要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2、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如何打破。
3、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及种子的萌发过程。
4、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课后复习题
1、简述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特征。
2、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3、画出成熟胚囊的简图(注字),说明双受精后各部分的命运如何?
第九章植物的类群与演化
教学目标与基本任务
1、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掌握植物的基本类群。
3、掌握植物界的发生与演化。
课后复习题
1、试述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植物细胞的增殖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组织的基本类型。
2、掌握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3、掌握植物维管束各类型的结构。
教学内容提要
1、细胞的分化、组织的概念。
2、植物组织的类型。
3、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明确什么是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2、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具体组成。
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3、明确年轮形成的原因。
4、辩明周皮和树皮。
难点:
1、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具体组成。
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进展:植物剥皮再生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重点: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2、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难点: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过程。
进展:旱生植物的根系特点及生态适应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课后复习题
2、胡萝卜和萝卜的根在次生结构上有何不同?
第八章植物的繁殖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花的组成。
2、掌握雄蕊和雌蕊的发育和结构,开花、传粉和受精。
3、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
教学内容提要
1、花的组成:花的组成部分,花图式、花程式、花序。
2、雄蕊的发育和结构,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3、开花、传粉和受精。
4、种子的发育过程。
2、掌握叶的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3、叶的生态类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叶的生理功能。
2、叶的形态。
3、叶的构造: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4、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的结构特点,水生叶的结构特点。
5、离层与落叶。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叶的结构与特点:双子叶植物叶柄和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脉维管束的类型。
《植物学》教学方案
绪论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基本特征。
2、掌握植物界的划分
3、了解植物学科发展历史和分科
4、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1、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基本特征。
2、植物界的划分。
3、植物学科发展历史和分科。
4、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的结构特点,水生叶的结构特点。
3、离层的产生。
难点:
1、双子叶植物叶柄和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2、旱生叶的结构特点。
进展:旱生叶的结构特点及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2、植物的鉴定。
进展:
1、荒漠植物资源在干旱区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2、居群概念和方法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
2、实验课与野外实习相结合。
3、讲授被子类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及常见植物。
教学手段:(挂图、标本、多媒体等)
多媒体
课后复习:
1、被子植物各科的主要识别特征及常见植物。
③地衣植物门:地衣植物门的一般特征;地衣植物门的分类;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高等植物
①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主要形态术语;苔藓植物的分类---苔纲、藓纲;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②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的主要形态术语;蕨类植物的分类---石松纲、真蕨纲;蕨类植物的进化地位;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增殖方式,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1、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进展:细胞骨架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手段:(挂图、幻灯、多媒体等)
多媒体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