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习题复习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一、选择题:1. ( )阶段,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

A.0岁一1岁半 B.1岁半一3岁 C.3岁一6岁 D.6岁一10岁2.移民国外所伴随来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属于 ( )A.初级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3.态度的构成要素中,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价值成分4.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面产生的意向5.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 )A.生理的成熟和发展 B.对有关自我词的掌握C.自我觉知 D.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互动6.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该、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A.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C.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 D.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7.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的是( )A.大学合唱团 B.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C.英国曼联足球队 D.夫妻二人组成的两口之家8.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在一个北美人和一个阿拉伯人面对面的友好交往中,阿拉伯人步步紧逼,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这种现象说明( ) A.比起北美人,阿拉伯人待人更热情B.和阿拉伯人比起来,北美人更喜欢独处C.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D.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9.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称为()A.首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印象形成 D.人际认知10. 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诸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这是()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模式 D.加权平均模式11.()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社会心理学复习题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到许多有趣且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并提供一些复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1.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它由许多不同的因素构成,包括个体的社会角色、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观。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与自我概念不相关?a) 社会角色b) 身份认同c) 自我意识d) 社会认同答案:d)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与自我概念有一定关系,但不是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

2.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世界的知觉和理解。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认知结构。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描述认知结构?a) 个体对社会世界的整体认知b) 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c) 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d) 个体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认知答案:a) 个体对社会世界的整体认知。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对社会世界的组织和分类方式,它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记忆。

3. 社会认知也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印象形成。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描述印象形成?a) 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b) 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c) 个体对社会世界的整体认知d) 个体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认知答案:b) 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

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根据他们对他人的观察和经验来形成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

4.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规范。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描述规范?a) 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b) 个体对社会世界的整体认知c) 个体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认知d) 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答案:c) 个体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认知。

规范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预期和要求,它们可以是明确的(明确规则)或隐含的(社会期望)。

5. 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群体行为。

其中一个相关概念是群体决策。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最能描述群体决策?a) 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b) 个体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认知c) 个体对社会世界的整体认知d) 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答案:b) 个体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认知。

社会心理学重点习题

社会心理学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重点: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定义),它的研究范围是什么?2.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是怎样?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P14)4.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会出现哪些偏向?5.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有哪些?形成历史四种主要理论了解:近年来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1.如果你是一名后现代主义者,你认为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的是()A.方法论上的机械主义B.研究手段上的实证主义C.研究理念上的多元主义D.研究取向上的个人主义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分成以下三个阶段()A.“社会哲学”阶段B.“经院哲学”阶段C.“社会经验论”阶段D.“社会分析论”阶段E.“社会认知论”阶段3.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其思想直接来源于()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C.美国的工业心理学D.美国的认知心理学E.英国的本能心理学4.以下对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反对机械主义和实证主义B.提倡经验论和相对主义C.蔑视低级心理学的研究,重视高级心理学的研究D.反对还原论,简约论和拟兽论E.主张建立统一规范、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5.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大体可分为、、。

6.在社会心理学的母体―-西欧思辨哲学当中,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是,其二是________。

7..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归于___ 和,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则先在中有所反映。

第二章社会化重点:社会化的含义、种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同辈群体了解:社会化的多种理论流派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与思想都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社会化一般是以()的形式出现。

A.初步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2.移民国外所伴随个体社会化过程属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及答案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及答案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A)社会认知(B)社会心理(C)社会行为(D)社会影响2、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

(A)角色不清(B)角色失败(C)角色中断(D)角色冲突3、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是( )。

(A)哲学思辨阶段(B)学派阶段(C)实证分析阶段(D)经验描述阶段4、“性别”表示( )。

(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D)男女在社会学方面的差异5、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刻板印象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 )的代表性理论。

(A)新行为主义(B)认知心理学(C)发生认识论(D)精神分析论7、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

(A)交换原则(B)平等原则(C)强化原则(D)相互原则8、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反映在( )中。

(A)光环效应(B)刻板印象(C)近因效应(D)期待效应9、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叫( )理论。

(A)控制点(B)三维(C)可控性(D)平衡10、B=f(P,E)中的B代表()。

(A)社会行为(B)个体特点(C)个体所处情境(D)行为倾向11、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A)学校(B)家庭(C)电视(D)医院12、“性”属于()概念。

(A)生物学(B)心理学(C)社会学(D)人类学13、他人的判断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A)本我(B)客我(C)镜我(D)超我14、“出工不出力”是一种()现象。

(A)社会抑制(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社会促进15、塔尔德模仿律包括()。

(A)算术级数律(B)上升律(C)先外后内律(D)下降律16、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

(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去社会化(D)反社会化17、正常情况下,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社会心理学总复习(附答案)

社会心理学总复习(附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一) 人的社会化1.个体的社会化有( B )素质的基础。

A.性别 B、生物遗传 C、个性 D、能力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C)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连续与文化的传承,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一个社会如果只允许社会化的存在而扼杀个性化,它就可能长期在一种水平上简单重复.另一方面,如果社会过分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化,那么这个社会将可能陷入混乱.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A)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横向划分-------社会化的内容(1)习得基本生活常识(2)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3)掌握劳动的职业技能(4)政治社会化(5)性别角色社会化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D)A、语言学习B、罪犯改造C、成人教育D、岗前培训未来角色的非正式学习称为预期社会化,这是社会化中最基础、最一般的部分。

5.个体对(A)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况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智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认识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B)A、主我B、客我C、超我D、自我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2018-2018-1公共选修《社会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强化结果的观察而获得新的行为的过程称为( A )。

A 观察学习B 联想学习C 经典条件反射D 操作条件反射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

A 弗洛伊德(Freud S.)B 冯特(Wundt W.)C 达尔文(Darwin C.)D 马斯洛(Maslow A.)3. 社会学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它强调(C )。

A 文化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B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C 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D 事物意义及符号对个体行为的作用4. 角色扮演有三个过程,指出下列中不是角色扮演过程中的那一个( C )。

A 角色领悟B 角色期待C 角色尝试D 角色实践5. 在行为方式上表示男女差异的概念是,( B )。

A 性别认同B 性别角色C 性别 E 性别差异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一种( C )需要。

A 基本B 普遍C 高级D 选择7. “眼睛是心灵之窗”这是个体对他人( C )的知觉。

A 身段表情B 性格C 面部表情D 语言表情8. 现代心理学用于“图式”概念来解释( A )。

A 认知者的知识、经验B 认知者的动机C 认知者的选择D 认知者的想象9.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发明了“V”手势,成了世界上广为运用的代表胜利的手势语。

(“V”是英语Victory的头一个字母),这是(B )的传递。

A 语言表达B 身段表情C 面部表情D 语言表情10. 在于它人接触形成印象过程中,最先获得的信息起关键作用的现象,叫( C )。

A 刻板印象B 定型C 首因效应D 近因效应11. 在大学生择业中,有些单位拒收女大学生,这就是( B )的一种表现形式。

A 光环效应B 刻板印象C 首因效应D 近因效应12. 中国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一种( A )。

A 光环效应B 刻板印象C 首因效应D 近因效应13. 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作( B )。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再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3.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4.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5.角色偏差: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6.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7.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8.假相倚沟通:就是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按自己的意愿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9.彼此相倚沟通: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10.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11.继续社会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个体需要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

12.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态度。

13.侵犯: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14.反应性相倚沟通:指沟通双方都已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的行动依据,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按照原计划沟通15.中心特性:在印象形成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

二、论述题1.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对人性的理解2. 试以实例分析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的关系理想角色,也叫期望角色,是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

如做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理想角色属于社会观念的形态。

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00266社会心理学一-(复习题大全)真题

00266社会心理学一-(复习题大全)真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填空题:1、社会心理学分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或选择题)2、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社会化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逐步内化的过程)4、勒温提出了场的概念。

5、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

6、勒温根据场的理论,提出了个人的生活空间概念,由环境和人组成。

7、社会化是通过个人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个人和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8、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

9、儿童首先受到的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及学校的影响。

10、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11、社会角色理论是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所创立的。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13、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

14、“我”这一概念可指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一是客观的“我”,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15、柯里把自我意识这一侧面称为“自我形象”。

16、自我意识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形成自我意识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17、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括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18、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导人是班杜拉。

19、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

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以及亲长认同。

(或选择)20、社会认知的范围很广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

(或选择)21、按照表达情绪的身体部位来区分,表情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或选择)22、社会生活中有一些自然现象,本来并不具有社会意义,但人们也往往作拟人化的归因。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附答案整理版.doc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附答案整理版.doc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认为: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四大支柱。

2、社会决定和影响着个人,个人也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

个人通过群体(已形成的社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人的心理、个性与依赖于群体的社会性。

3、卢梭著:《社会契约论》;达尔文著:《人类的由来》;[美]摩尔根著:《古代社会》。

4、1824年赫尔巴特首先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主张利用观察和计算的方法来研究观念及其关系。

5、1859年,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斯坦塔尔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力求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民族精神的本质,揭示其活动的规律。

7、1900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出版了《民族心理学》。

8、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首先使用“社会学”一词。

9、1898年,法国学者塔尔德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最早以社会心理命名的社会学书籍。

10、1895年法国学者勒邦著有《群众心理学》,1913年著有《革命心理学》。

11、1908年的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对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12、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简答题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动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关。

而人的生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动因和社会效应,分析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种种社会心理现象(态度、认知、吸引)及行为(侵犯、助人、合作与竞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动因。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社会规律,控制和促进社会发展。

2、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取向2.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3.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创始时间谁做了什么)第二章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种类2试述影响社会认知准确性的因素3.试述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参考咨询书)4.简述印象管理及正负两面性第三章1.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特点2.试述人际关系的作用3.试述人际关系的类型理论4.试述影响人际关系吸引的因素5.人际关系测量有哪些方法6.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将怎样改善班里的不良人际关系第四章1.态度及其特点2.态度有哪几种成分,这几种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3.态度对人的行为有什么作用4.根据态度能预测人的行为吗?请说明理由;行为对态度有什么影响5.根据态度改变说模型,分析说服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展开论述)第五章1.结合有关理论,遗传和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本能论、社会学习论等)2.挫折-侵犯理论是怎样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的3.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4社会生物学和社会进化论是怎样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的5.试述影响人的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第六章1.简述流行及其特点2.论述流行形成的原因3.流言及其特点4.如何制止流言和谣言第七章1.试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和思路2.试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3.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有效克服社会墮化作用4.试述去个性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第一章1.社会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取向社会学取向、心理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2.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1)概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社会心理、群体的社会心理、以及人们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的科学。

(2)研究范围: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化、自我意识人的社会动机人的社会认知人的社会态度群体的社会心理:群体凝聚力群体压力和效力群体领导和群体决策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相互作用的心理: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应用社会心理:环境心理学、污染、自然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宣传社会心理学,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对人心理的影响3.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创始时间谁做了什么)(一)孕育时期(古希腊-19世纪中叶)即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也是霍兰德所说的社会哲学阶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科学。

2、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实验法: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是指在条件控制下,对被试的社会心理现象有目的的观察。

4、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5、从众: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6、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7、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8、社会态度: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态度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过程。

态度是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9、归因: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10、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11、群体:群体作为社会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存、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之间存在面对面的直接的彼此相互影响。

12、顺从:是指接受他人请求,采取与他人请求相一致的行为的心理倾向。

13、服从:服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对认知客外在在特征的认识、对其内在特征的推理与判断,以及认知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推断。

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复习题库388题(含标准答案)

精选社会心理学期末完整考复习题库38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通识课《社会心理学》期末测试复习388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按照国外对个人对环境保护了解层次划分的标准肤浅的生态学层次是在第()级A、一B、二C、三D、四答案:A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3.2010年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弑杀儿童的案件属于什么攻击行为A、反社会的攻击行为B、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C、亲社会的攻击行为D、无意识行为答案:D4.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攻击性行为时,要看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者的特殊身份、行为发生的情景和()A、行为者意图B、行为性质C、行为发生的原因D、行为发生前的线索答案:D5.小王去自动售货机多次投币没有得到相应的商品,十分愤怒地走进教室,这时班长过来布置任务,他生气的冲班长吼了起来,这是因为()而产生的攻击行为A、挫折感被唤起B、愤怒情绪泛化C、连续消极刺激D、情绪带入答案:A6.心理动力学认为人有两种本能,分别是生的本能和()A、死的本能B、学习的本能C、攻击的本能D、反抗的本能答案:A7.以前甲和乙住同样大小的茅草屋,当有一天甲发现乙盖起了一座大房子,他就会很愤怒,这种愤怒源自于()A、心理不平衡B、心理落差C、心理失调D、相对剥夺感答案:D8.在整个的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人们在不断地学习,但是有不同的学习方式,班多拉所强调的是哪一种?A、间接学习B、自主学习C、直接学习D、循序渐进的学习答案:C9.以下哪个不是法庭这个子社会中的角色()A、狱长B、法官C、陪审团D、律师答案:A10.如果回忆时的线索与记忆编码相匹配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比较好的回忆起目标事件,这叫做()A、记忆匹配效应B、线索匹配效应C、特征编码效应D、线索编码效应答案:C11.当所需要记忆的事情难以用语言来加以把握的时候,语言化反而会有损于记忆,导致记忆的错觉.这是语词的()效应A、表达不明B、缺失C、形容D、遮蔽答案:D12.证人在陈述证言的时候条理清晰滴水不漏的人比说话连贯毫无组织的人的证言()A、可信度高B、更值得参考C、可信度低D、更具有说服力答案:C13.信号检测理论认为一个人他能够准确的认识事物,能够辨别事物,除了要他的辨别力好之外,他要有很好的能力知识水准,还应该考虑到他的()A、价值观念B、行为方式C、个性特点D、反应倾向答案:D14.环境风险的研究不包括()A、自然灾害B、人为犯罪C、空气污染D、食物的污染答案:B15.影响人的反应倾向的因素有先定概率先前预测()主观偏好等A、个性特点B、奖惩制度C、社会舆论D、上级态度答案:B16.环境风险是研究人们对于因为环境问题而引起的风险,对风险的知觉以及对知觉后的()反应A、心理C、行为D、生理答案:C17.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宣传促进人们的环保行为,这是利用()在进行干预。

电大-《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电大-《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实验室)与(现场)。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问卷法)。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二是(非强制性的)。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范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0.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历);二是(社会学习)。

14.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行动产生的环境)。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1.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有:(B )(C )(E )()()A. 教育学B. 社会学C. 文化人类学D. 政治学E. 心理学2.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A )(C )(D )()()A. 广义方法论B. 狭义方法论C. 专门方法论D. 具体方法论E. 抽象方法论3.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三条基本原则是:(A )(B )(D )()()A. 在科学研究中排除所有成见B. 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C. 做定量研究D. 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E. 强调历史因素的分析4.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主要有:(B )(C )(D )()()A. 研究者的经验B. 抽样方法的选择C. 对总体的界定与了解D. 样本的大小E. 计算机性能的优劣5.常见的非量表测量有:(A )(D )(E )()()A.自由反应测量B.态度反应测量C.语义反应测量D.行为反应测量E.生理反应测量6.在亚文化群中,暗语主要有如下的功能:(A )(C )(D )(E )()A.自卫功能B. 扩张功能C. 保密功能D. 组织功能E. 感情强化功能7. 人类动态无声的交际行为可以分为:(A )(B )(C )(E )()A.手势B. 体态C. 面部表情D. 文字E. 触摸8. 与“内群体”和“外群体”这两个概念相对应的概念是:(C )(D )()()()A. 内组织B. 外组织C. 我群D. 他群E. 你群9. 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有:(B )(C )(D )(E )()A. 活性作用B. 惰性作用C. 维系群体D. 认知的标准化E. 行为的定向10. 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D )()()()A. 帕森斯B. 默顿C. 布劳D. 霍曼斯E. 加芬克尔11.感染可以分为:(B )(C )(E )()()A. 社会的感染B. 个体间的感染C. 文艺作品的感染D. 榜样的感染E. 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12. 产生集群行为的最基本条件有:(A )(C )(D )(E )()A. 环境场所B. 盲流的存在C. 失范D. 相对剥夺E. 权力斗争13. 流言与谣言有以下几个特征:(A )(B )(D )(E )()A. 其基础是不确切的信息B. 开始容易停止难C. 开始难停止容易D. 是信息的传播过程E. 是信息传播过程的产物14. 社会运动的基本特征是:(A )(B )(D )()()A. 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B. 有自己的组织形式C. 有流言传播D. 采取实际的行动E. 有后现代的特征15.造成偏见的原因一般有:(A )(C )()()()A.群体间利害冲突B.信息不对称C.社会化的影响D.权力E.人格缺陷16.了解态度是怎样形成和改变的研究主流有:(C )(D )(E )()()A.生理理论的研究B.态度理论的研究C.学习理论的研究D.功能理论的研究E.认知理论的研究17.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使偏见得以持续下去的社会因素是:(B )(C )(D )(E )()A.出风头的心理B.从众性C.领导人的支持D.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支持E.权威人格18. 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D )()()()A. 帕森斯B. 默顿C. 布劳D. 霍曼斯E. 加芬克尔19. 角色的创造通常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它们是:(A )(B )(D )()()A. 角色认知阶段B. 角色移情阶段C. 角色扮演阶段D. 角色行为阶段E. 角色反思阶段20.阿多尔诺等人对权威人格的研究发展出的量表是:(A )(B )(C )(D )(E )A.反犹太主义量表B.种族中心主义量表C.政治和经济的保守主义量表D. 潜在的反民主倾向量表E.潜在的反法西斯主义量表21.在佛洛依德看来,人格由以下几部分组成:(C )(D )(E )()()A.个人我B.社会我C.本我D.自我E.超我22.客我又可以分成为:(B )(C )(D )()()A.个人我B.社会我C.精神我D.物质我E.主观我23. 米德认为,通过“类化他人”而产生的自我要经历的发展阶段是:(A )(B )(E )()()A. 玩耍阶段B. 游戏阶段C. 结群阶段D. 模仿阶段E. 类化他人角色阶段24.莱维特将正式沟通网络具体分为:(A )(B )(C )(E )()A.轮型B.锁链型C. Y型D. 放射形E.车轮型25. 霍尔认为人们沟通互动双方的空间由远及近为:(A )(B )(D )(E )()A.亲昵区B. 个人区C. 小群体区D. 社会区E. 公众区26. 因冲突而发生的调适的具体方式有:(A )(B )(C )(D )(E )A. 和解B. 妥协C. 容忍D. 调解E. 仲裁27. 人际关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有:(A )(B )(C )()()A. 邻近率B. 对等率C. 一致率D. 互补率E. 个人特征的影响28. 构成中国人群体意识的基本要素有:(A )(C )(D )(E )()A. 权威集中B. 一盘散沙C. 血缘关系D. “礼”的规范E. 平均分配。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从心理的角度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实验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一书,被人们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试图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解释,力图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虽然看起来取得了一些较精确的结果,但不研究社会结构、社会情境,很难透彻地研究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跨文化研究法。

一、选择题、填空题首因效应:是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只加工及储存自己印象深刻的;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成分,一般人常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

光环效应:是负面特性的加重作用,推动力在于当自我确定了对于客体的喜好后期望将这一喜好无限的放大;态度转变的4个阶段:模仿、服从、同化、内化埃里克森8个阶段论:婴儿期、学步期、儿童早期、小学期、青少年期、成年期、成年早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与儿童期:信任VS不信任;青春期与青年期:认同感VS角色混乱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权威型三种凯莉的三维归应理论:一贯性、区别性、一致性利他的决策理论过程知觉到需要、个体责任归属判断、权衡损失和筹赏、决定如何给予帮助。

社会角色:是一种行为模式,具体说是一种符号,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其权利义务要求的行为模式(乔治·米德)。

投射法: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它通过分析人们对某个刺激物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

模拟试验研究: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津巴多(P.G.Zimbardo,1971;Haney&Zimbardo,1998)设计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实验。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库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库

社会心理学一、填空题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动力,一种是(生之本能性驱力),一种是(死之本能攻击驱力)。

3.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爱焦虑)、(性焦虑)、(地位焦虑)、(缺点暴露的焦虑)、表现的焦虑。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是(欺瞒)5.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构成6. 集群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心理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

7.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情感上亲疏)和(地位上尊卑)8. 社会态度的构成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9.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是(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个人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民族心理)。

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是一种(工具性)侵犯行为11.群体认同感是一种(群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认知与评价保持一致)的情感12.社会感情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13.群体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社会支持)14.完形学派的未完成事件是指(涵盖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未表达出来的感受)15.在人际交往中,所谓自我表露是指(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16.要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可以通过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以艺术作为发泄媒介)、(回到过去)17.利他行为是(不带个人私利地关注他人幸福的行为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18.华人学者杨国枢、余安邦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把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19.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一般根据三个基本维度,分别为(评价维度)、(活动水平维度)、(力量维度)20.社会感情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21.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22.爱屋及乌是感情的(迁移)功能23.情商这一概念是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它一般包括(了解自我)、(驾驭情感的能力)、(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social psychologyDBAAB第6题相关研究设计有什么优点?如何根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推导因果关系优点:(与实验研究方法相较而言)第一,它使研究者在不可能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可以研究问题。

例如,心理学家不可能随机地分配人们去体验爱情、地震或癌症,我们也不可能随机地分配人们住在大城市或在小家庭中长大。

很显然,即使最有才能、最后献身精神的研究者也不能控制这些因素。

伦理和实际都限制了研究者研究者干预他人生活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研究提供了最可行的方法去了解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

相关研究的第二个优点是效率。

与大多数实验相比,相关研究使研究者能够收集到更多的信息,检验更多的关联。

当使用相关方法研究一些儿童为什么比其他人更有攻击性的时候,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看电视的时间、家族史、智商、人格、与其他儿童的关系等。

研究者还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测量攻击行为:教师的印象、研究者自己对学校儿童的观察、一个儿童在其他儿童中的名声、父母的报告等等。

随后研究者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许多变量之间的联系。

实验方法在收集如此多的变量、如此庞杂的数据方面是相当不足的。

如何推导:尽管相关研究对于描述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很有帮助,但他无法提供明确的因果关系的证据。

在相关研究中,有两条途径使因果关系无法明确。

1、因果颠倒问题。

不管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怎样,都会发生因果颠倒问题,任何一个变量都可以是另一个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知道变量A和变量B存在关联,但我们不能说A是B的原因,或B是A的原因。

心理学家可以用排除法来排除因果颠倒问题。

例如,很多研究发现性别和攻击行为有关,这些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攻击行为不会使儿童性别的原因。

这样因果关系的方向就明确了: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影响了儿童的攻击性。

2、中介变量问题。

有可能变量A和变量B都不能直接影响另外一个,而是其他潜在因素影响了它们。

研究者可以用检验法来检验那些似乎是最合理的中介变量是否真的导致了他们所观察到的相关。

当然,这样的方法不能完全排除中介变量问题,一些研究者未测量的中介变量也可能存在,于是就需要不断测量新的中介变量,直到研究者再也想不出更多的合理的中介变量而中止于某一个地方。

第7题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各有什么优缺点?实验室研究优点:1.实验者能控制实验变量,达到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目的;2.实验者可以随机安排被试,使他们的特点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相等,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缺点:1.外在效度较低,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缺乏概括力。

2.实验室条件与现实生活条件相差很大;3.在实验室环境中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现场研究优点:1.由于被试者不知道自己是被研究对象,不会产生反应偏向;2.外部效度较好。

由于控制了自变量,所以可以看出需研究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1.对自变量控制程度较低,无关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2.难以保护被试者的权利和安全。

第8题各种研究视角如何解释社会行为?可按前面ppt,以下是社会心理学课本中的:P4一、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关注个体本身需要和动机的一种研究方法。

该理论认为需要能够影响认知、行为、态度。

二、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现在的行为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将学会特定的行为,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行为将成为习惯。

当再次处于同样的环境时,人们倾向于以相同的习惯的方式行动。

三、认知理论认知的方法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

认知观点的中心思想是人们倾向于自发地将事物分组或分类。

其次,人们总是把一些事物当做凸现在前面的(图形),而把另一些事物看做仅仅呈现在后面(背景)。

四、决策理论决策理论认为个体会对不同行为的成本和获益进行评价,并选择其中最符合逻辑、最合理的一个。

人们会选择那些成本最小而获益最大的行为。

决策过程包括权衡所有可能选择的成本和收益,然后选取最好的一个;而最终的决定取决于成本和获益的权重。

五、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将个体行为的分析转移到对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个体行为的分析。

当人们之间相互作用时,他们也在彼此影响。

当两个人对彼此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有相互作用时,他们就是相互依赖的。

六、社会文化理论人们的各种社会背景影响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很重要的一种社会背景就是文化:特定群体共同的信仰、价值、传统和行为模式。

这种群体可以是国家、种族、宗教团体,甚至是一群少年和大学生的互助会等。

文化正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同时,社会文化的观点也强调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比较。

Chapter 2 Social perceptionDBADD5. 试比较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s)、加权平均原理(weighted averaging principle)、晕轮效应(halo effect)之间的区别与相似性。

内隐人格理论(IPT)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Bruner和Tagiuri(1954)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内隐人格理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lay person)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描述了一些普通、且互不相关的人格特质[1]。

换句话说,即内隐人格理论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对人的基本特性(human attribute,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持有的基本认知图式或朴素理论[2]。

内隐人格理论决定了个体对其他人基本特性的认识,所以理所当然的,内隐人格理论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个体与其他人的交往,这种影响贯穿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的始终,也贯穿人际交往中的个体自身发展过程的始终。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1]。

6. 试说明如何提高社会知觉的准确性。

(1)一些身体和心理特征来自相同的遗传因素。

因此要注重遗传的影响。

(2)心理特征造成的身体特征发展。

培养良好的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提高社会知觉的正确性。

(3)物理特性造成心理特征发展。

注意物理特征,以提高社会知觉的准确性。

(4)人们期待与某些物理性状有一定的心理特点影响其行为7. 人们的社会知觉过程会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

(1)从人们社会知觉的信息来源来看:社会知觉信息来源有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社会信息、社会背景等,如果人不从多方面来形成社会知觉,仅凭一个方面来形成,会影响社会知觉,进而影响对他人的认识和交往,影响社会交往过程。

(2)人对社会交往的人形成印象的加工过程使用图式,注意突出特征,根据性别、种族、阶级等将人们分类,从特质推论行为,将多种信息整合为一个印象,对人格进行判断,区别情绪状态等等,这些加工也影响了对他人印象,影响社会交往过程。

(3)知觉者的内部状态影响知觉过程。

个人的人格特征、个人直觉他人时的目的与动机、认知和情绪状态等影响知觉过程,进而影响社会交往过程。

(4)社会知觉的印象管理的策略、印象管理产生的效果、在印象管理上存在的各异差别、对印象管理的区分等直接影响了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以及场合关系的印象,影响社会交往。

9、根据对归因过程的理解来分析和解决一现实问题(1)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

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

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2)凯利的归因理论凯利在1973年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以教授甲批评学生乙一事为例,我们既可归因于学生乙,如果学生乙懒惰;也可归因于教授甲,如教授甲是个爱批评人的人;又可归因于环境,如环境使教授甲误解了学生乙。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问题在于要找出一个真正的原因。

凯利认为,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

一致性是指该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相一致,如果每个教授都批评学生乙,则教授的行为是一致性高的。

一贯性指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一贯。

Chapter 3 Social CognitionAAB4.阐述图式对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图式加工?积极影响:(1)图式有助于信息加工。

图式对我们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使我们经济快捷地处理大量的信息。

体现在:它帮助我们记忆相关信息,帮助我们解释新的信息,从而作出推理,并且评估我们是否同意我们的推理结果。

他帮助我们对不完整的信息作出推测,帮助我们做出对未来的预期,让我们对未来有所准备。

(2)图式有助于记忆。

如果我们对于以前的一些事情或者是一些人的信息有一个图式的组织,我们的记忆将会变得很容易,因为图式能够携带大量信息。

(3)图式加快信息处理。

当人们对某个人或者某个情景有了图式之后,加工相关的信息就变得容易了。

(4)图式有助于自动推理。

图式的另外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与图式相关的认知推理过程自动发生,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5)图式可以添加信息。

图式能够帮我们对不完整的信息作出推理,我们通过加入一些与图式一致的信息来推理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部分,有时候我们甚至添加一些信息来填补空白。

(6)图式有助于解释。

图式能够告诉你在某种情况下哪些信息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你就能够较好地把握你所面临的情境。

(7)图式提供预期。

图式中包含了一些对未来的预期,这决定了在某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够满意。

如果实际的经验与我们的期望一致,我们就会很高兴,反之我们就不满意。

(8)图式蕴含情感。

图式中包含着关于图式内容的情绪,所以当我们用到了某种图式的时候,就会伴随着某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叫图式驱动情绪。

消极影响:我们有选择地吸收那些与图式相一致的信息;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我们依据图式来补充,但是这些信息未必符合真实情况;即便是图式并不适合我们所面临的某种情况,我们照样依靠它作出判断;图式一旦形成,我们总是不愿意去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