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总复习 第二章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浙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性状的自_由__组_合______
现象
高频考点突破
染色质、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 源染色体、四分体的区别
1.染色质和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1)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同 一种物质,只是存在的形态不同。 (2)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一条染色体复制后,所形成的 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3.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解析:选C。甲图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具有同源 染色体,不出现基因重组;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 裂,有同源染色体,可出现基因重组;丙图细胞 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由丙可推知,“某生物 为雌性生物”;卵巢中可能出现这三种细胞。
高频考点突破
染色质、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 源染色体、四分体的区别
1.染色质和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1)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同 一种物质,只是存在的形态不同。 (2)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一条染色体复制后,所形成的 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解:
名称
染色质
染色体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越多
实验专题探究
设计型实验试题的解题突破和方法
实战演练 (专项提能,小试牛刀)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 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 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为了 解其毒性,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 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 毒害进行了检测。
解析:选B。本题考查染色体与基因在行为上的关 系。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对各
项逐一分析:
选项 A B C D
详细分析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彼此分离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 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单体分开的同时,复 制而来的两个基因随之分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
1.分裂图像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 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 期
(1)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排列 方式不同
(2)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
染色体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
1.分裂图像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 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 期
(1)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排列 方式不同
1.内容:_染__色__体___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有__一__致__性____。 (1)基因和染色体都保持_完__整__性___和_独__立__性___。 (2)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3)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 __彼__此__分__离____。 (4)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自__由__组__合___,非同源 染色体随机进入配子。
(2)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
染色体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 减数第二次分
裂
裂
中 期 (1)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
点不同 (2)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
色体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 减数第二次分
分裂
裂
(1)①与②比较:①中染色单体分离,②中同源
后
染色体分离
期 (2)①与③比较:①中有同源染色体,③中无同
形态
*染色体数
1
1
1
1
DNA分子数
1
2
2
1
染色单体数
0
2
2
0
*通常在计数的时候,即使是呈染色质状态也称为 染色体数。
2.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1)同源染色体 ①概念: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性染色体X、 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示意图中 经常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父母双方),这 样的两条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 ②存在形态:细胞中存在形态可以是染色体状态 或染色质状态,可以有姐妹染色单体也可以无姐 妹染色单体。如图:,或 或 或 ,都是 同源染色体。
有什么意义? 【提示】 两者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数,但是卵
细胞含有较多的细胞质,而第二极体几乎不含有
细胞质;卵细胞含有较多的细胞质,有利于受精
后为受精卵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四、减数分裂的意义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 的恒定。
2.减数分裂为_生__物__的__变__异___提供了可能。 五、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减数分裂过程的规律性变化
1.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项目 部位
原始细胞 细胞质分 不 配情况 同 点 分裂结果
是否变形
相同点
精子
卵细胞
动物睾丸
动物卵巢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两次分裂都均等
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初级和次 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形 成4个精子
1个卵原细胞形成4 个子细胞,其中1个是卵细胞,
③存在时期:在某些二倍体生物如人体内,几乎 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除了无细胞 核的,如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的细胞);但在某些多倍体生物内,同源染色体 可以存在很多个。 (2)四分体 ①概念:配对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 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②存在形态: (以染色体的形态存在)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 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 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 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 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目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 种类也越多
六、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定律 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 因位于__一_பைடு நூலகம்对__同_源__染__色__体__上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
等位基因位于 __两__对__同_源__染__色__体___上
F1配子
等位基因随_同_源__染__色__体___的 分离而分开,产生两种类型 的配子,比例为_1_∶__1____;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基因
染色体
在杂交过程中 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
生殖过程中 保持完整性和 程中,有相对稳定的
独立性
形态结构
存 体细胞
成对
成对
在 配子
成单
成单
体细胞中来 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源
一个来自母方
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
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
【易误警示】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存在于细胞质中的 DNA上(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上,真核生物的 线粒体、叶绿体上),还可分布在病毒的遗传物质 上。一条染色体上有若干个基因。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所用的验证方法为类比推理 法。
第三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 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 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 细胞分裂图。 【易误警示】 ①以上判别方法仅适用于二倍体 生物。 ②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 是以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减数分裂产生的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以非同源染色体存在。
第一、二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色第 体一 行、
二 为节
遗 传 的 染 色 体 学 说
减 数 分 裂 中 的 染
基础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命题视角剖析 即时达标训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染色体 1.概念:当细胞处于_分__裂__期___时,细胞核内的染 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 小体即为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_载__体___。 2.同染色质的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类型 (1)_中__间__着__丝__粒__ 染色体。 (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3)_端__着__丝__粒___ 染色体。
源染色体
(3)②与①、③比较:②中有染色单体,①③中
无染色单体
2.细胞分裂图形的判别方法(以正常二倍体生物为 例) 第一步:看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若为奇数,则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为偶 数,则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 图。
3个是极体
精细胞形成精子 需要变形
卵细胞形成不需要变形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 色体数目均减半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
3.数目变化的曲线模型
【易误警示】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其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等。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2011年景宁一中第一次模拟)如图是细胞分裂 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 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4.识别染色体的标志 (1)按形态区分一般同源染色体的_形__态___、大小和 着丝粒位置等相同。 (2)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区分 在减Ⅰ前期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的两个染色体 即为1对同源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1.减数分裂 (1)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 成熟生殖细胞。
③存在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减数第一 次分裂的前期也特称为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内部 发生交叉互换的位置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四分 体中不能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非 姐妹染色单体)。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关于图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
A.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 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粒②相连 B.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 一对同源染色体
(3)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_一__半_。
思考感悟 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期? 【提示】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受精作用 (1)概念:_精__子__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在受精卵内精核和_卵__核__发生融合。 (3)意义: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体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维持染色体数目恒定。 思考感悟 2.卵细胞与第二极体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 二次分裂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 染色体 解析:选CD。题中图示的特点是存在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因此该图为有 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图中④和⑦、⑤和⑥大小、 形态一致,而且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因此④和⑦、⑤和⑥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图示细 胞为有丝分裂,姐妹染色体上A和a的分离发生在 有丝分裂的后期。
雌雄配子_随__机___结合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 染色体自__由__组_合____, 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比例为_1_∶__1_∶__1_∶_1__;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F2的性状
两种即表产现生型__,性__比状__例分__为离___现3__∶_象___1____,
四种表现型,比例为 9_∶__3_∶__3_∶_1__,即表现
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 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 极。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后,平分为两组,使得移 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大小完全相同,保证了形 成的子细胞之间、子细胞和母细胞之间染色体完 全相同。因此,移向两极的染色体都有④⑤⑥⑦, 在这些染色体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非同源 染色体。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 为1∶1 D.此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析:选B。a~c阶段(不含a、c两点)包括减数第 一次分裂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A 错误,bc段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错误, a~c阶段,着丝粒没有分裂,含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一直是1∶2; D错误,此期的染色体行为决定的是基因重组, 而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现象
高频考点突破
染色质、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 源染色体、四分体的区别
1.染色质和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1)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同 一种物质,只是存在的形态不同。 (2)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一条染色体复制后,所形成的 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3.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解析:选C。甲图为有丝分裂中期图,具有同源 染色体,不出现基因重组;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 裂,有同源染色体,可出现基因重组;丙图细胞 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由丙可推知,“某生物 为雌性生物”;卵巢中可能出现这三种细胞。
高频考点突破
染色质、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 源染色体、四分体的区别
1.染色质和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1)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同 一种物质,只是存在的形态不同。 (2)姐妹染色单体是指一条染色体复制后,所形成的 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解:
名称
染色质
染色体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越多
实验专题探究
设计型实验试题的解题突破和方法
实战演练 (专项提能,小试牛刀)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 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 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为了 解其毒性,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 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 毒害进行了检测。
解析:选B。本题考查染色体与基因在行为上的关 系。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对各
项逐一分析:
选项 A B C D
详细分析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彼此分离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 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单体分开的同时,复 制而来的两个基因随之分开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
1.分裂图像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 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 期
(1)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排列 方式不同
(2)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
染色体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
1.分裂图像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 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 期
(1)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排列 方式不同
1.内容:_染__色__体___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有__一__致__性____。 (1)基因和染色体都保持_完__整__性___和_独__立__性___。 (2)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3)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 __彼__此__分__离____。 (4)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自__由__组__合___,非同源 染色体随机进入配子。
(2)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
染色体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 减数第二次分
裂
裂
中 期 (1)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
点不同 (2)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同源染
色体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 减数第二次分
分裂
裂
(1)①与②比较:①中染色单体分离,②中同源
后
染色体分离
期 (2)①与③比较:①中有同源染色体,③中无同
形态
*染色体数
1
1
1
1
DNA分子数
1
2
2
1
染色单体数
0
2
2
0
*通常在计数的时候,即使是呈染色质状态也称为 染色体数。
2.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1)同源染色体 ①概念: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性染色体X、 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示意图中 经常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父母双方),这 样的两条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 ②存在形态:细胞中存在形态可以是染色体状态 或染色质状态,可以有姐妹染色单体也可以无姐 妹染色单体。如图:,或 或 或 ,都是 同源染色体。
有什么意义? 【提示】 两者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数,但是卵
细胞含有较多的细胞质,而第二极体几乎不含有
细胞质;卵细胞含有较多的细胞质,有利于受精
后为受精卵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四、减数分裂的意义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生物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 的恒定。
2.减数分裂为_生__物__的__变__异___提供了可能。 五、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减数分裂过程的规律性变化
1.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项目 部位
原始细胞 细胞质分 不 配情况 同 点 分裂结果
是否变形
相同点
精子
卵细胞
动物睾丸
动物卵巢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两次分裂都均等
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初级和次 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
1个精原细胞形 成4个精子
1个卵原细胞形成4 个子细胞,其中1个是卵细胞,
③存在时期:在某些二倍体生物如人体内,几乎 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除了无细胞 核的,如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的细胞);但在某些多倍体生物内,同源染色体 可以存在很多个。 (2)四分体 ①概念:配对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 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②存在形态: (以染色体的形态存在)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 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 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 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 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目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 种类也越多
六、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定律 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 因位于__一_பைடு நூலகம்对__同_源__染__色__体__上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
等位基因位于 __两__对__同_源__染__色__体___上
F1配子
等位基因随_同_源__染__色__体___的 分离而分开,产生两种类型 的配子,比例为_1_∶__1____;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基因
染色体
在杂交过程中 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
生殖过程中 保持完整性和 程中,有相对稳定的
独立性
形态结构
存 体细胞
成对
成对
在 配子
成单
成单
体细胞中来 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源
一个来自母方
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
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
【易误警示】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存在于细胞质中的 DNA上(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上,真核生物的 线粒体、叶绿体上),还可分布在病毒的遗传物质 上。一条染色体上有若干个基因。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所用的验证方法为类比推理 法。
第三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 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等行为,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 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 细胞分裂图。 【易误警示】 ①以上判别方法仅适用于二倍体 生物。 ②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 是以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减数分裂产生的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以非同源染色体存在。
第一、二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色第 体一 行、
二 为节
遗 传 的 染 色 体 学 说
减 数 分 裂 中 的 染
基础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命题视角剖析 即时达标训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染色体 1.概念:当细胞处于_分__裂__期___时,细胞核内的染 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 小体即为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_载__体___。 2.同染色质的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类型 (1)_中__间__着__丝__粒__ 染色体。 (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3)_端__着__丝__粒___ 染色体。
源染色体
(3)②与①、③比较:②中有染色单体,①③中
无染色单体
2.细胞分裂图形的判别方法(以正常二倍体生物为 例) 第一步:看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若为奇数,则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为偶 数,则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 图。
3个是极体
精细胞形成精子 需要变形
卵细胞形成不需要变形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 色体数目均减半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
3.数目变化的曲线模型
【易误警示】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其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等。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2011年景宁一中第一次模拟)如图是细胞分裂 过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两点) 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4.识别染色体的标志 (1)按形态区分一般同源染色体的_形__态___、大小和 着丝粒位置等相同。 (2)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区分 在减Ⅰ前期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的两个染色体 即为1对同源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1.减数分裂 (1)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 成熟生殖细胞。
③存在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减数第一 次分裂的前期也特称为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内部 发生交叉互换的位置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四分 体中不能共用一个着丝粒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非 姐妹染色单体)。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关于图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
A.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 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粒②相连 B.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 一对同源染色体
(3)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_一__半_。
思考感悟 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期? 【提示】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受精作用 (1)概念:_精__子__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在受精卵内精核和_卵__核__发生融合。 (3)意义: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体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维持染色体数目恒定。 思考感悟 2.卵细胞与第二极体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
C.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 二次分裂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 染色体 解析:选CD。题中图示的特点是存在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因此该图为有 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图中④和⑦、⑤和⑥大小、 形态一致,而且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因此④和⑦、⑤和⑥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图示细 胞为有丝分裂,姐妹染色体上A和a的分离发生在 有丝分裂的后期。
雌雄配子_随__机___结合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 染色体自__由__组_合____, 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比例为_1_∶__1_∶__1_∶_1__;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F2的性状
两种即表产现生型__,性__比状__例分__为离___现3__∶_象___1____,
四种表现型,比例为 9_∶__3_∶__3_∶_1__,即表现
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 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 极。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后,平分为两组,使得移 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大小完全相同,保证了形 成的子细胞之间、子细胞和母细胞之间染色体完 全相同。因此,移向两极的染色体都有④⑤⑥⑦, 在这些染色体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非同源 染色体。
A.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 为1∶1 D.此期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析:选B。a~c阶段(不含a、c两点)包括减数第 一次分裂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A 错误,bc段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错误, a~c阶段,着丝粒没有分裂,含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一直是1∶2; D错误,此期的染色体行为决定的是基因重组, 而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