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机器手对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康复机器手对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
【摘要】:目的予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开展神经康复机器手对其上肢功能治疗,分组比较
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时限为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慢
性期卒中偏瘫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研究组(32例),分别在常规康复治
疗基础上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神经康复机器手训练,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上肢功能以Fugl-Meyer量表进行比较。
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
结论予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以神经康复机器手对其上肢功能训练,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期卒中偏瘫;神经康复机器手;上肢功能
脑卒中指因脑血管破裂、堵塞引发的脑部组织损伤情况,可伴部分神经纤维坏死,引发失语、口眼歪斜、偏瘫甚至死亡[1]。
对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而言,有效的康复训练可加速身体机能
恢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2]。
常规康复训练以医院训练指导联合家庭训练护理为主,可对患
者开展持续性训练,提升上肢功能及整体协调能力,但恢复周期长,内容枯燥,因此效果有限。
神经康复机器手为临床上以锻炼上肢功能的新型机器人,通过表面肌电反应加速上肢神
经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均
开展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分别开展家庭、神经康复机器手康复治疗,比较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限为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期卒中偏瘫患
者63例;均为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均伴有单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精神状态正常;排除
近6个月内注射过肉毒素或近3个月进行过抗痉挛药物治疗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研究组(32例)。
常规组患者性别:男:女=19:12,年龄48~76岁,平均
(54.15±3.26)岁;研究组患者性别:19:13,年龄51~79岁,平均(55.02±2.03)岁;两组数据相似(P>0.05);患者对治疗方式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常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30min/次,3次/周,
指导患者家属了解正确训练方式。
常规组(常规康复训练+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师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设计家庭康复训练方式,包括患肢被动牵拉、活动以及主动肩、肘、腕训练,并在每周门诊复查时进行训练纠正指导,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1h/次,5次/周。
研究组(常规康复训练+神经康复机器手):指导患者穿戴外骨骼机器手,将表面肌电电极
贴于指区肌、指申肌区域,在尺骨鹰嘴处放置参考电极;先开展被动训练,时间为10min;
后根据患者情况开展完全主动或辅助主动训练,时间为10min;休息5min后开展辅助性主动、游戏性主动训练,时间为20min;休息5min后完成单次康复训练。
训练过程中,被动训练时叮嘱患放松,以关节活动完全受机器手引导,半主动、完全主动训练中,叮嘱患者有效用力,保证游戏准确性即可。
训练时间为1h/次,5次/周。
两组患者均持续训练4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Fugl-Meyer中上肢功能评分,包括上肢反射、关节功能、运动功能、手指共同屈曲、协调性等评价内容,满分66分,分数高表示上肢功能好。
1.4统计学方法
计算软件为SPSS24.0,上肢功能评分用(±s)表示,t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比较差异具鲜明性。
2.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Fugl-Meyer中上肢功能评分相似(P>0.05);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者Fugl-Meyer中上肢功能评分升高水平与常规组相比,差异鲜明(P<0.05),见表1。
3.讨论
在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患者常处于被动状态,训练过程枯燥,难以长期坚持;
患者训练过程为治疗师根据患者状态及自身工作经验决定,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治疗师
易出现疲劳状态,影响康复训练效果[3]。
近年来随医疗科技不断发展,神经康复机器手被应用于上肢康复训练中,通过特定功能训练
对患者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功能补偿及重组效果,在促进上肢肌肉、关节功能恢复的同时,可提升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
在进行神经康复机器手训练过程中,可将软件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在提升患者新奇感受同时,可增加训练真实感受,并
且通过游戏等方式提升训练趣味性,并以此提升康复训练依从性及训练效果,对于需要长期
进行上肢功能训练患者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上肢功能
处于同等水平,经康复训练后,研究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较常规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均具
鲜明差异。
综上,予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开展神经康复机器手进行康复训练,可显著提升上肢功能,临
床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孙丹乔, 王强, 柏广涛,等. 神经康复机械手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
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8, 40(2):96.
[2]孙长城, 王春方, 丁晓晶, 等.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
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 33(10):32-37.
[3]陈苗苗.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 双足与保健, 2017, 26(1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