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_《走进桂林山水》(第1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从圈层作用看地貌和土壤
第一节走进桂林山水
第1课时桂林山水
一、选择题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向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桂林山水景观特点是()
A. 风吹草地见牛羊
B. 一望无际的平原
C. 一座座山峰平地拔起
D. 雪山连绵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桂林山水一座座山峰平地拔起。
2.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风景里有“四绝”,下面哪一项不属“四绝”( )
A. 山高
B. 水秀
C. 洞奇
D. 石美
【答案】A
【解析】桂林“四绝”: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故A项不是。
3.桂林山水属于什么地貌()
A.流水堆积地貌 B.风力侵蚀地貌
C.风力堆积地貌 D.流水溶蚀地貌
【答案】D
【解析】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溶蚀形成。
马来西亚的姆鲁国家公园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园内有全球罕见的“石灰刀石林”,片片尖耸直立的刀山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
岩石根据成因的差异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读图,完成4~6题。
4.“石灰刀石林”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5.“石灰刀石林”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岩浆岩 B.可溶性岩石
C.变质岩 D.沉积岩
【答案】B
【解析】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故B项正确。
6.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其根本原因是( )
A.地下水系发育更多B.植被更少,土壤更薄
C.气温更高,降雨更多 D.地形起伏更大
【答案】C
【解析】喀斯特地貌发育除需要具备石灰岩条件外,还需要较高的气温、降雨条件,姆鲁相对于云南,纬度较低,气温更高,降雨更多,故“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林,C项正确。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读“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1、2题。
7.下列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可溶性差
B.岩石的透水性差
C.该地水的流动性差
D.该地水的溶蚀力可能强
【答案】D
【解析】该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强,可能水的溶蚀力强。
8.下列关于该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岩石裂隙可能较大
B.该地降水较少
C.该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多
D.该地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答案】B
【解析】该地属于喀斯特地貌,降水较多。
二、非选择题
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
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介于二者之间”。
(1)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在南方亚热带分布比北方广的原因。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概括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从影响喀斯特作用的条件方面分析。
第(2)题,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大量的石灰岩,并且气温较高,降水总量大,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气候又影响了水条件和生物条件,所以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
【答案】(1)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降水比北方多;南方亚热带地区,温度比北方高,温度越高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所以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化学作用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北方要高几倍,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多,喀斯特作用强,所以喀斯特地貌典型。
(2)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且厚度大,岩性纯,裂隙比较发育;气候和水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溶蚀力、流动性强;生物条件: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