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跳出题海15大秘诀8流程解析技巧1-实验操作解读(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解析技巧1-实验操作解读
一、加热方式的选择
【典例】1.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加热装置。

(1)A、B、C、D四装置都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E、F装置加热时需垫。

其中F装置中对试管的加热方式是。

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

(2)H2还原CuO可选用装置。

(3)NH4Cl与Ca(OH)2混合制NH3可选用装置。

(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装置。

(5)乙酸乙酯的制备可选用装置。

(6)MnO2与浓盐酸混合制氯气可选用装置。

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容器内必须
放。

【讲解】灯焰温度:酒精喷灯 1000℃左右酒精灯 500-600℃左右
明火直接加热的仪器:坩埚、蒸发皿、燃烧匙、硬质玻璃管、试管(温度较高,仪器耐高温)
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受热均匀,防炸裂)
水浴加热:(受热均匀,控温常温以上~ 100℃)
大试管加热的实验有:用KMnO4、KClO3(MnO2)受热分解制氧气(固固混合)
用NH4Cl和碱石灰混合加热至氨气(固固混合)
用NaHCO3受热分解(固固混合)
氢气还原氧化铜(固体混合)
制乙酸乙酯(液液混合)
铜与浓硫酸加热制SO2 (固液混合)
烧瓶加热的实验有:用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氯气(固液加热)
用坩埚(装固体)加热的实验有:钠、钾的燃烧,海带的灼烧,明矾中结晶水的测定,大理石的受热分解(酒精喷灯)。

需酒精喷灯加热的实验有:大理石的受热分解,煤的干馏,重油裂解制乙烯。

用蒸发皿(装液体)加热的有:粗盐的提纯。

水浴加热的实验有:银镜实验,苯的硝化,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

硬质玻璃管加热的实验有:铁粉与水蒸气,氢气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固气反应)
(固固加热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液加热装置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与桌面450夹角)、液液加热需放沸石或碎瓷片防爆沸)
二、通入气体作用的分析
1. 原电池负极池中通入N2的作用.
提示:除去负极池中的氧气。

2. 原电池正极池中通入O2的作用
提示:提供氧气参与反应。

3.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时,先往已提取氯化钠的苦卤中通入氯气,得到溴水,然后鼓入
热空气.
提示:此处热空气的作用有两点:其一由于是“热”空气,能降低溴在水中的溶解度,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二,溴能以溴蒸气的形式随空气一起出来。

4. “废铁屑为原料生产莫尔盐的主要流程如下:
问题:“反应I”中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

提示:加入N2一方面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而且起搅拌作用,以加快反应速率。

5. 通压缩空气(提示:相当于搅拌)、鼓热空气或热水蒸气(提示:相当于加热和搅拌);
三、洗涤NH4Cl晶体的操作和方法
叙述沉淀洗涤的操作:
答题规范表述:过滤后继续向漏斗中加溶剂(冰水、乙醇、水)至没过沉淀,待溶剂自然流下之后,重复操作2~3次
若已知氯化铵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

回答上述流程图中,洗涤NH4Cl晶体,洗涤试剂的选用;
无水乙醇饱和NH4Cl溶液冰水
用有机溶剂洗涤的优点:
1. 减少目标物的溶解损耗
2. 增加有机杂质的溶解量
3. 防止目标物形成结晶水合物
4. 由于有机溶剂易挥发,能使晶体快速干燥
产品洗涤的目的:把其它可溶性盐类除去
产品洗涤的方法: 1. 易溶与水的固体:冰水、乙醇、饱和溶液洗涤;
2. 难溶于水的固体:用水洗涤,同离子盐溶液。

四、循环利用物质的判断
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以及绿色化学的要求,对某些物质要循环利用。

寻找循环利用的物质方法是:
1. 既是加入的物质,又是生成的物质。

2. 在成分的转化中(隐藏在反应中)
3. 在滤液、滤渣中寻找是否有流程中需要加入的物质。

硫酸铅广泛应用于制造蓄电池、白色颜料等。

利用锌冶炼过程中的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下:
40%硫酸 PbSO 4
Ⅰ Ⅱ 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