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第二中学2016届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中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
2、熟悉常考题型
• 2013温州卷
• • • •
•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3.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 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 的环境特点 。(2分) 14.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 己的语言加以描述。(3分) ▲

版权所有-
读题目——题目定内容 3 3、表达作者的情感。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家的孤寂
版权所有-

• 体会情感/诗文互解
版权所有-
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 2.描写画面: 描绘出来?
3.理解意境: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所
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4.赏析词句: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 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 理解意境/体会情感
版权所有-
2、熟悉常考题型
• 2015温州卷


• • • Leabharlann •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 〔唐〕李白 •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 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6.下列句中的“望”字,与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 (3分)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17.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 这种心境的原因。(4分) 答: ▲
——中考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版权所有-
复习目标
明确考点 熟悉题型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版权所有-
1、明确中考考点
考试目标:理解浅易古诗词的内容 层次:b(理解与分析) 复习导引: 1、把握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 2、品味古诗词新凝练的语言,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
读题目——题目定内容 4 4、确定诗歌内容分类。 ①咏史怀古 ②赠友送别 ③边塞征战 ④山水田园 ⑤托物言志 ⑥闺阁幽怨 ……
版权所有-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 • • •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版权所有-
读作者——作者定诗风2
精 表 达
4、突破难点
•读不懂诗
版权所有-
赏析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版权所有-
5.体会情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版权所有-
中考新趋势
• 从2015年中考真题,2016题型示例、例卷来看—
•诗文组合 •诗词组合
版权所有-
3、把握重点
诗歌赏析三步走
能 读 懂
会 鉴 赏
版权所有-
(一)读题目——题目定内容1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版权所有-
读题目——题目定内容 2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理解意境/描写画面
版权所有-
2、熟悉常考题型
• • • • • • • 2014温州卷
• 如梦令· 春思①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 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 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 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 作者的自我呼叫。 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 ▲ 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 答: ▲
版权所有-
积累历史知识
读作者——作者定诗风1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不看题目,就可能错误地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 扬山中的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山中留客》,才能明 白写作用意是留客,是让朋友留下来,欣赏美景只是个理由罢了。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单看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 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 作者是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 已期待与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已过关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