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2.0分)
1.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
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2.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
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
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4.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国家,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

目前进驻的有德国、
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据此,完
成4~6题。

该地区西部附近鱼类资源丰富,其主要影响条件是()
A. 河流入海口
B. 大陆架狭小
C. 寒暖流交汇
D. 盛行上升流
5.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国家,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

目前进驻的有德国、
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据此,完成4~6题。

影响图中甲处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的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
④地形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6.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国家,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

目前进驻的有德国、
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据此,完
成4~6题。

丹吉尔工业园突出优势是()
A. 政府支持
B. 地理位置优越
C. 劳动力廉价
D. 地价低
7.“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

静寂的恐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
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7~8题。

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欧洲西部
B. 非洲南部
C. 中国西北
D. 马来群岛
8.“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

静寂的恐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
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7~8题。

“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A. 位于赤道无风带
B. 雨、烟受重力作用
C. 地转偏向力为零
D. 受人为因素干扰
9.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9~10题。

图中a的值可能是()
A. -10℃
B. 0℃
C. 10℃
D. 20℃
10.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9~10题。

造成图中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地形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洋流
11.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1~12题。

与图中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
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2.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1~12题。

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
B. ②→③河段水量减少
C. 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 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13.如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据图完成13~14题。

图示两区域()
A. 地形平坦,河流均由南向北流
B. 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 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14.如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据图完成13~14题。

两区域气候()
A. 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C. 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D.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15.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
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
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如图是“人类大陆的
局部图”。

读图,完成15~16题。

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
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沿一条河谷分布
B. 甲处沿带状降水量分布
C. 乙处沿铁路线分布
D. 乙处受山脉限制
16.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
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
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如图是“人类大陆的
局部图”。

读图,完成15~16题。

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
相同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17.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
不能完全自给。

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

读图完成17~19题。

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A. 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B. 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C. 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 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18.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
不能完全自给。

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

读图完成17~19题。

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A. 粮食需求量太大
B. 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C. 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D. 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19.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
不能完全自给。

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

读图完成17~19题。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C. 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D. 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20.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
布区,读图完成20~21题。

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 全年平均气温高
B. 大气降水较多
C. 纬度和海拔都高
D. 热量条件差
2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
布区,读图完成20~21题。

这种资源()
A. 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B. 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22.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22~23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3.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22~23题。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日本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24.读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不能确定
25.读图,完成25~26题。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26.读图,完成25~26题。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区域海面距地心的距离比①区域距地心的距离稍长
B.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从②区域向新加坡飞行的最短航线应向正东方向飞行
27.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27~28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 先向东,再向东南
B. 先向西南,再向南
C. 先向北,再向东北
D. 先向西北,再向西
28.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完成27~28题。

该区域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A. 甲村
B. 乙村
C. 丙村
D. 丁村
29.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29~30题。

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 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 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 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30.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29~30题。

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 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 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 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 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31.读东北亚地区略图(图31)和日本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日本某地与我国华北平原气候的异同点。

(2)根据下表简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

(3)图中沼泽地分布在西伯利亚北部及北冰洋沿岸地区,试分析其成因。

日本主要资源和工业品对外依赖率表
主要资源进口率(%)主要工业品出口率(%)
石油99.7汽车51
煤炭95.2电子电器58
铁矿石100一般机械54
棉花100一般化学品48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你评价印度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2)R河入海口处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请分析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也是非洲最稳定、安全的投资国家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埃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埃塞俄比亚以国家工业化为战略契机,优先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大力支持出口创汇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

埃塞俄比亚投资企业生产的商品不仅享受对美国和欧洲出口零关税零配额的政策,还能以优惠关税出口共计3亿人口的23个非洲国家。

阿瓦萨工业园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最大城市阿瓦萨,是非洲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目前已经吸引了许多世界级的纺织服装公司入驻。

埃塞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推进工业园建设,提供了独立供电设施,电费低至每度电3美分。

如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

(1)据图描述埃塞尔比亚的地理位置。

(2)说明埃塞尔比亚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3)分析阿瓦萨工业园成为非洲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的优势条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首先是对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的理解,刀耕火种一般先放火烧荒,其目的是在没有植被的土地上播种。

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土壤表层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种植,故D正确。

故选:D。

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其中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2.【答案】A
【解析】解: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在上游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年降水量大,且降水季节差异大,雨季时洪水泛滥,将泥沙带至尼罗河下游沉积,A对。

故选:A。

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源地,而其上游源地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本属于基础题,掌握世界主要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殊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结合热带草原气候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

故选:B。

每年的夏秋季节,大概是6月~9月.由于尼罗河的重要支流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湿季,河水骤增,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涌进尼罗河,供应尼罗河70%的水量,但
到旱季,则只供应尼罗河水量的20%.这使得尼罗河下游每年都会定期泛滥。

本题难度中等,要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世界主要地区的农业生产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4.【答案】D
【解析】解:该地区西部沿海区域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加那利寒流为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海底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盛,吸引鱼类在此聚集,D正确;
该地区西部沿海区域没有处于寒暖流交汇处,C错误;
大陆架宽广是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之一,因为大陆架宽广,光照条件好,水温适宜,有利于鱼类的生存,B错误;
该区域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入海河流水量并不丰富,A错误。

故选:D。

世界大渔场的成因有两大类,一是寒暖流交汇处,二是有上升补偿流的地区。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要熟记洋流分布的特点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5.【答案】B
【解析】解:据图可知,冬季甲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①、③说法正确。

甲地没有临海,受洋流影响小,太阳辐射对小区域范围的降水影响差异不大,②、④错误。

B选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降水的条件,降水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水汽、遇冷凝结、凝结核。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查降水的条件,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解析】解: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离欧洲比较近。

丹吉尔工业园区位于摩洛哥的北部,临直布罗陀海峡,地理位置优越,故B正确;
劳动力廉价、地价低、政府支持等为摩洛哥的共同的优势,不是丹吉尔工业园的突出优势,故ACD错误。

故选:B。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7.【答案】D
【解析】解:当地应为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在四地之中只有马来群岛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材料,该地没有四季的变化,应为热带地区或寒带地区;该地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因此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空气的水平运动较弱,属于赤道无风带。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8.【答案】A
【解析】解:根据材料,该地没有四季的变化,应为热带地区或寒带地区;该地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因此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空气的水平运动较弱,属于赤道无风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解析】解:从图中信息可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的,等温线之间的差额为10°C,图中a等温线为10°C或0°C,因为a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故应为0°C,本题正确答案为B。

故选:B。

闭合区域的数值,一般遵循“高于高的,低于低的”,以此分析。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气温因素的相关知识。

10.【答案】C
【解析】解:图中0℃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说明其温度比同纬度气温低,原因是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比热容小,降温快;海洋比热容大,降温慢,所以陆地的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

本题的难度小,从图文中获取信息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解答。

11.【答案】A
【解析】解: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是非洲西部,河流是尼日尔河,图中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该地沙漠形成的原因与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和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成因相同,①③正确。

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是由于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的沙漠,与图示沙漠成因不同,②错误。

塔里木盆地沙漠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形成的,与图中沙漠成因不同,④错误。

故选:A。

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带沙漠气候是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气候干旱;温带荒漠气候主要是受到海的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的成因,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并结合选项信息判断即可。

12.【答案】C
【解析】解:几内亚湾北部沿岸形成类似于季风的现象,夏冬季分别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此时该地盛行西南风,为夏季.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此时为湿季,降水多,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故A对,不符合题意;
②→③河段为热带沙漠气候,此时蒸发旺盛,水量减少,故B对,不符合题意;
③→④河段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沿岸草类茂盛,故C错,符合题意;
④→⑤河段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森林茂密,故D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知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土壤肥力、土壤水分、地形等方面考虑。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区域图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13.【答案】B
【解析】解:尼罗河三角洲以种植棉花为主,而恒河三角洲以种植水稻和黄麻为主,因此图示两区域不是种植相同的农作物,A错误;
两地都是三角洲地貌,三角洲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而形成,B正确;
甲区域的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干湿季明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乙区域的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旱雨季明显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误;尼罗河三角洲和恒河三角洲均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火山、地震较少,D错误。

故选:B。

根据地理位置、形态和注记判断,甲区域为尼罗河三角洲,乙区域为恒河三角洲;然后结合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基础知识的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同时分析题中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14.【答案】D
【解析】解:甲图有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
甲图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乙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错误;
甲图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其它地方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C错误;
甲图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其它地方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两区域气候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正确。

故选:D。

读世界两区域图,甲为埃及,乙为孟加拉国。

本题难度适中,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了区域气候类型及其成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5.【答案】B
【解析】解:由图示可看出是非洲的陆地轮廓,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人口沿海岸带状分布,A错误,B正确;
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CD错误。

故选:B。

由图示可看出是非洲的陆地轮廓,甲处位于北非西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多,人口沿海岸带状分布;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受水源影响,人口呈带状分布。

图中①③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②地位于刚果盆地,为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人口稀少;④地位于大西洋,不在非洲大陆。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基础知识的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同时分析题中图文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16.【答案】C
【解析】解:①③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过于炎热干燥,人口稀少;②是湿热的热带雨林,人烟稀少;;位于大西洋,不是陆地。

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相同的是①③。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本题以人类大陆的局部图为背景,考查了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的原因,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17.【答案】C
【解析】解:湖南地处亚热带,生产水稻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等;①地区位于马达加斯加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地形较平坦。

故选:C。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本知识的落实。

18.【答案】B
【解析】解:题干中“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

”说明该国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故选:B。

马达加斯加岛地广人稀,粮食需求量不会增长过快;在全国各地都有水稻种植,且地广人稀,种植面积大;马达加斯加岛的水稻都不能自给,所以没有向外销售,国际市场稻米价格对此没有多大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