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小龙胆组植物的数码显微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小龙胆组植物的数码显微结构
孙爱群;周雪林;左经会;申建飞
【摘要】为准确鉴别草甸龙胆(Gentiana praticola)、灰绿龙胆(G.yokusai)和四川龙胆(G.sutchuenensis)组植物,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及徒手切片法,对3种植物根茎叶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草甸龙胆木质部横切面占比小,灰绿龙胆木质部横切面占比大,四川龙胆木质部横切面占比较大.茎:草甸龙胆乳突较大,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无纤维束,髓部细胞小,排列较密;灰绿龙胆乳突细小,较密,皮层较宽,具韧皮纤维束及髓部纤维束,髓部细胞较小;四川龙胆乳突细小,稀疏,皮层较窄,具韧皮纤维束,髓部细胞较大.3种龙胆叶横切面结构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显微结构特征可以区分这3种龙胆.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43)011
【总页数】4页(P140-143)
【关键词】龙胆属;草甸龙胆;四川龙胆;灰绿龙胆;显微特征
【作者】孙爱群;周雪林;左经会;申建飞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市生物研究所,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市生物研究所,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市生物研究所,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贵州六盘水553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龙胆属(Gentiana)植物我国有247种[1],贵州有29种1变种[2-3],六盘水有13种[4]。
该属植物可以分为耳褶龙胆组、秦艽组、多枝组、龙胆草组、高山龙胆组、匐茎组、叶萼组、微籽组、狭蕊组、柱果组及小龙胆组等11个组[1],以小龙胆组种类最多,为121种。
六盘水小龙胆组(Sect.Chondrophylla)植物共有4种[3-4],包括草甸龙胆(Gentiana praticola)、四川龙胆(G. sutchuenensis)、灰绿龙胆(G.yokusai)及流苏龙胆(G.panthaica),以草甸龙胆、四川龙胆和灰绿龙胆较为常见。
草甸龙胆全草入药,主治痢疾、阑尾炎、肝炎、胆囊炎等症[5];四川龙胆全
草入药,具有活血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跌打扭伤、消化不良等[6];灰绿
龙胆亦是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主治跌打肿痛,蛇虫咬伤等[6]。
有关草甸龙胆、四川龙胆和灰绿龙胆的研究目前国内仅见对其植物资源及化
学成分方面[5-11];有关小龙胆组植物显微鉴别方面,只见闫志刚等[12]对华南龙胆(G.loureirii)的显微鉴别,未见小龙胆组草甸龙胆、四川龙胆和灰绿龙胆显微鉴
别的报道。
虽然3种小龙胆植物的外形较相似,但药用功效却有差异。
为了更准
确地辨别,笔者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及徒手切片法,对龙胆属小龙胆组3种植物
的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其药材鉴别、质量评价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龙胆属3种植物来源见表1,凭证标本存放于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植物标本室。
1.2 方法
显微鉴定制片按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法[13]。
分别取草甸龙胆、灰绿龙胆、四川龙胆的根茎叶洗净,根茎切成长3~5 mm小段,叶切成9~25 mm2的方块,FPA固
定液固定12 h,70%乙醇脱水2 h,番红染色10 h,固绿染色6 h,无水乙醇脱
水2 h,透明(无水乙醇与二甲苯混合液处理2 h,二甲苯处理2 h)、渗蜡(35℃低
温渗蜡12 h、56℃高温渗蜡2 h)、包埋、修整、切片、粘片、透明、溶蜡、封片。
叶表面观用徒手切片法,取草甸龙胆、灰绿龙胆、四川龙胆的叶洗净后湿润软化,镊子撕取上下表皮,放在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显微镜下观察,Motic显微系统装置拍照,Photoshop CS3软件处理图片。
由图1A可知,草甸龙胆的表皮及皮层细胞易分离脱落,内皮层表皮化,具保护功能。
韧皮部薄壁组织发达,细胞大小不等,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不规则,所占面积较小,导管细胞横切口径小,成散射排列。
维管射线不明显,无髓。
由图1B可知,灰绿龙胆的表皮及皮层细胞早落,内皮层及韧皮部与草甸龙胆相似。
木质部近圆形,所占面积较大,导管细胞横切口径大,木射线较明显,无髓,薄壁组织明显。
由图1C可知,四川龙胆的根小,其多数特征与草甸龙胆类似,但木质部圆形,横切面占比较大,导管细胞横切口径较大,排列整齐,无髓,薄壁组织不明显。
2.2 茎横切面
由图2 A可知,草甸龙胆茎的表皮细胞为一列类圆形细胞,细胞较小,排列较紧密,外生有乳突,乳突较大。
皮层宽广,约占横切面的2/3,皮层细胞类圆形,内外侧细胞较小,中央的细胞较大,内皮层较明显。
木质部导管与木薄壁细胞排列紧密成环,韧皮部较窄,无纤维束,导管细胞横切口径较小。
中央髓明显,髓细胞小,排列较密,内含物明显。
由图2 B可知,灰绿龙胆的茎表皮特征与草甸龙胆类似,但乳突细小,较密。
皮层较宽,约占横切面的1/2强,薄壁细胞较草甸龙胆小,
不规则。
具韧皮纤维束及髓部纤维束。
导管细胞横切口径较大。
髓部具髓腔,髓细胞较小。
由图2 C可知,四川龙胆茎的表皮特征与灰绿龙胆类似,但乳突稀疏。
皮层较窄,外皮层明显,内皮层不明显,皮层细胞类圆形或长卵形,薄壁细胞较小。
木质部与韧皮部分界不明显,韧皮部具韧皮纤维束,导管细胞横切口径细小。
髓部
细胞较大,无明显内含物。
2.3 叶横切面
由图3 A可知,草甸龙胆叶的上表皮细胞较下表皮细胞大,细胞类圆形,排列紧密,外侧均有蜡质层;栅栏组织1~2列,细胞类长柱形,排列较规则;海绵组织排列疏松,细胞椭圆形;叶中脉维管束鞘明显,为外韧型维管束,主脉薄壁组织海绵化排列疏松,叶中脉处上凹下凸呈V形。
由图3 B可知,灰绿龙胆叶的表皮同
草甸龙胆,未见蜡质层;栅栏组织1~2列,细胞呈卵形,排列疏松;中脉维管束鞘不明显,亦为外韧维管束,薄壁组织细胞间隙较明显,叶背形状类似“﹜”,叶面较平。
由图3 C可知,四川龙胆叶的表皮亦同草甸龙胆,栅栏组织多为1列,
细胞呈长卵形,排列疏松;海绵组织排列稀疏。
主脉维管束鞘亦不明显,薄壁组织细胞间隙不明显。
草甸龙胆的上表皮细胞(图4 A1)为不规则状,径向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图4
A2)为多角枝状,气孔密度约13 000个/cm2。
灰绿龙胆的上表皮细胞(图4 B1)多角状或长多角状;下表皮细胞(图4 B2)长多角枝状,气孔密度约19 500个/cm2。
四川龙胆的上表皮细胞(图4 C1)长条型,径向壁浅波状弯曲,细胞胞腔较大;下
表皮细胞(图4 C2)长多角形,胞腔较上表皮细胞的小,气孔密度约4 400个/cm2。
2.5 显微结构特征
从小龙胆组3种植物的显微结构特征(表2)看出:草甸龙胆根木质部横切面占比小,灰绿龙胆根木质部横切面占比大,四川龙胆根木质部横切面占比较大。
草甸龙胆茎乳突较大,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无纤维束,髓部细胞小,排列较密;灰绿龙胆茎乳突细小,较密,皮层较宽,具韧皮纤维束及髓部纤维束,髓部细胞较小;四川龙胆茎乳突细小,稀疏,皮层较窄,具韧皮纤维束,髓部细胞较大。
3种龙胆叶横切面结构无明显差异。
1) 张勉等[14]通过数码显微特征对龙胆类药材进行了鉴定,王振旺等[15]通过茎横
切面的显微特征对龙胆科地格达蒙药进行了鉴定,刘薇[16]等通过显微特征区别了不同龙胆,闫志刚等[12]认为,华南龙胆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及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上述研究表明,显微结构特征可以作为鉴别龙胆的依据。
本研究的3种小龙胆与华南龙胆均属小龙胆组,其相似之处:根无髓部,茎皮层较宽,具髓部,叶下表皮细胞为多角枝状;不同之处: 3种龙胆植物茎的表皮细胞向外衍生有乳突,韧皮部形成层不明显。
2) 本试验及闫志刚的研究[12]显示,草甸龙胆根横切面木质部所占面积小,茎横切面乳突较大,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无纤维束,髓部细胞小,排列紧密。
灰绿龙胆根横切面木质部所占面积大,茎横切面乳突细小,较密,皮层较宽,具韧皮纤维束与髓部纤维束,髓部细胞较小。
四川龙胆根横切面木质部所占面积较大,茎横切面乳突细小,稀疏,皮层较窄,具韧皮纤维束,髓部细胞较大。
华南龙胆根横切面木质部所占面积较大,茎横切面无乳突,皮层宽,韧皮部断续排列成环,具形成层。
以上这些显微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小龙胆组4种植物鉴别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