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诗》亡而《春秋》作”说的文学史意义--论杜诗“诗史”说的思想渊源及其生成的学术逻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诗》亡而《春秋》作”说的文学史意义--论杜诗“诗史”说的思想渊源及其生成的学术逻辑
吴怀东;胡晓博
【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4)1
【摘要】孟子提出“《诗》亡而《春秋》作”,无论是从对社会事实的记载还是思想的建构角度看,《春秋》被认为是《诗》的延续,意在强调二者所承担的政治功能。

孟启在《本事诗》中赞誉杜诗具有“诗史”的品质,这种解读无疑反映了《春秋》
学以及儒家文学思想在中晚唐的复兴。

他能够从诗史关系角度认识杜诗,除了时过
境迁这个基础条件,也受中唐《春秋》学及史学兴盛的影响。

此外,世殊时异,政治激发了文学的反省与革新,《新唐书·杜甫传赞》将“诗史”概念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结合起来,赋予了杜诗“诗史”新的内涵。

从孟启提出“诗史”
概念到《新唐书》重新解读并最终确立“诗史”概念,“诗史”说是对“《诗》亡
而《春秋》作”这一古老政教文学传统的复兴。

【总页数】6页(P113-118)
【作者】吴怀东;胡晓博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发微
2.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新释
3.经学视野下的诗史相通——以"《诗》亡然后《春秋》作"为例
4.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
5.“诗亡”乃诗教亡——论王夫之对“诗亡然后《春秋》作”的阐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