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政治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一
次月考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试卷分值: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它选出来并将正确答
案填入到答题卡中。

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对中学时代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②中学时代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时代
③中学时代是可以早恋的时代④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小丽今年上初中了,她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但发现所渎的学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她
的正确做法是 ( )
A.既然不喜欢这所学校,那就赶快转学
B.学校都是一样的,在哪儿都是渎书,累死了
C.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D.三年马上就过去了,慢慢熬吧
3.“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这首奥运歌曲歌词里所说的梦想和勇气说明了 ( )
①有梦想就能取得成功②梦想带给我们动力,而努力才会带来改变③梦想带给我们激情,有梦想才有追求④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你从下面的漫画《梦想与现实》中得到的启发有( )
①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②没有汗水的浇灌,就不能享受梦想之花盛开的幸福
③把梦想变成现实,只需要我们具有持久等待的毅力
④没有行动的梦想,只能是空想,把努力丢掉,梦想永
远不会在现实中开出鲜艳的花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属于学习的是 ( )
①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②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小丽每个周末都去学钢琴④假期中,小林帮乡下的叔叔去田地里干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对下面图片认识错误的是 ( )
A.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
充实的生活
B.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C.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D.学习是人生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7.一位教育专家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提前预习把握重点,
避免学习中知识点的遗漏;二是在课堂上追求主动式的
听课方式,把握分清主次和做好笔记两个原则:三是通过复习将各个章节、知识点梳理一遍,并串联起来。

专家的建议实际上是要求我们 ( )
A.学会自主学习 B.提高学习效率
C.科学安排时间 D.享受学习快乐
8.下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它对我们学习最大的启发是
( )
A.学习要科学计划
B.上课要认真听讲
C.课后要及时复习
D.要学会合作学习
9.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你要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更为重要,更为深刻。

”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
①能够使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困难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能彻底解答“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④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B.自己了解自己是不可能的
C.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D.凡事都要听从他人的意见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

我们中学生能从这些古语中获得的信息是 ( )
A.认识自己很重要,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B.认识自己会受到知识、经验等限制,具有一定的难度
C.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这样会更全面、更准确
D.认识自己很不容易,并且不如学习重要,我们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12.关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B.接纳自己,只需要接纳自己的优点
C.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 D.要能欣赏自己的独特
13.汉代的名将李广夜间误将“石虎”判成“真虎”,万分火急之下,遂拉弓将箭射入石虎内寸余。

第二天在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他屡试几次却箭到即落地,不能人内。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 ) A.人的潜能是非常巨大的 B.人的潜能是天生的,不用发掘
C.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 D.发现潜能就等于取得成功
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X存浩说:“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为此,我努力奋斗,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 )
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②主动改正缺点
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2分)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共6分)
15.总书记在某某某某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要让广大的党员干部对照焦裕禄来认识和评价自己.鉴于此请说出:
①认识自我的方法有哪些?(4分)
②认识自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共16分)
16.X晓华夫妻是知青,但靠着勤奋的学习,一位成为中学特级教师,一位成为职业中学高级讲师。

X晓华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第五届某某读书月活动中,X晓华家庭被评为了全市的“十佳书香家庭”。

说起他们与书结缘的故事,X晓华和妻子滔滔不绝。

1969年,初某某未毕业的X晓华成为下乡知识青年。

有着爱读书、爱学习好习惯的他即使到了农村,也从未放弃读书、学习,常常一个人在田间阅读。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中,X晓华顺利地进入了巴县师X学校,毕业后,他就被分配
到巴县中学(现某某市实验中学)任教。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X 晓华常到图书馆借阅历史、地理等书籍充实自己。

后来,他先后考入某某教育学院(现为某某第二师X 学院)和某某教育学院,花五年时间取得了专科和本科文凭。

X 晓华的妻子也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从下乡知青成为恢复高考后的中师、电大、教育学院和某某师大的进修学生,成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高级讲师:
“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喜欢读书。

”X 晓华说,跟很多男孩子喜欢玩具枪等不同,儿子X 一民小学和初中过“六一”时要的礼物总是《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知识》这些书。

X 晓华说,只有不断地阅读和勤奋地学习,才有美好的今天,他说:“‘知识改变命运,书籍点亮人生’,正是自己一家的真实写照”
(1)你对“知识改变命运,书籍点亮人生”是如何理解的?(6分)
(2)结合材料谈谈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6分)
(3)X 晓华的父母早就离开了学校,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4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七年级政治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
某某号:
二、简要分析题
15.①认识自我的方法有哪些?(4分)
②认识自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三、实践与探究题
16.(1)你对“知识改变命运,书籍点亮人生”是如何理解的?(6分)
(2)结合材料谈谈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6分)
(3)X晓华的父母早就离开了学校,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4分)
七年级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它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填入到答题卡中。

每小题2分,共28分。


1. D.
2. C.
3. C.
4. D
5. D.
6. D.
7. A.
8. C.
9. C.
10. C.
11. A.
12. B.
13. C.
14.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2分)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共6分)
15.答案 (1)认识自我的方法包括:比较评价(1分)、他人评价(1分)、心理测量与评价法等、(2分) (2)认识自我的基本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分)
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共15分)
16.答案 (l)学习,不仪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也学会学习,学会快乐学习需要产j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带着学习的心态,牛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3)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可围绕学习的重要性同答。

第(2)问可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角度回答。

第(3)问可同绕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