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年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基础课时案42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考点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DNA和蛋白质技术
[典例引领]
【典例1】(2014·江苏单科,16)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既溶于2 mol/L 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解析理论上只要含DNA的生物材料都行,只是从操作难易程度上分,最好选择容易操作的,所以酵母和菜花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A正确;DNA在2 mol/L NaCl溶液和蒸馏水中都能溶解,只不过溶解度不同,B正确;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会破裂,DNA在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不会析出,C错误;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D正确。

答案 C
【典例2】(2011·广东卷)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解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过程中,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易进入凝胶内部,移动速度比较慢,故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快,D错误。

答案 D
【典例3】(2014·南通联考)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 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
循环进行,使目的DNA 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PCR 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PCR 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 制备大量DNA 的技术
B .反应中新合成的DNA 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C .PCR 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D .应用PCR 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解析 PCR 技术是人工合成DNA 的方法,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答案
C
1.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原理、方法和目的
(1)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不能过少,否则无法除去血浆蛋白;要低速、短时离心,否则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2)凝胶的预处理:用沸水浴法不但节约时间,而且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排除胶粒内的空气。

(3)色谱柱的装填:装填时尽量紧密,减小颗粒间隙;无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

(4)色谱柱成功的标志: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

3.细胞内DNA复制与体外DNA扩增(PCR)的比较
4.分离DNA、分离蛋白质与PCR技术的比较
1.下图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变性和复性均是通过控制温度来实现的
B .向左的过程是DNA 双链缓慢降温复性
C .向右的过程为加热(55~72 ℃)变性的过程
D .图中DNA 双链片段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2个3′端
解析 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DNA 的双螺旋结构将解开,双链分开,这个过程称为变性。

答案 C
2.下列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解析 蒸馏水与鸡血混合的目的是使红细胞吸水涨破,流出其DNA ;将蒸馏水加入到溶解有DNA 的NaCl 溶液中,其目的是降低DNA 溶解度,初步析出DNA ;加入冷却酒精的目的是进一步析出DNA 。

答案 A
3.下图是用除去DNA 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得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5 mL,连续收集
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
解析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

答案 A
考点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典例引领]
【典例】(全国课标卷)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________。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用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时,采用的溶剂是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

(5)某植物花中精油的相对含量随花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________d左右。

(6)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玫瑰精油属于芳香类化合物,具有芳香类化合物的通性,即易挥发、难
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定时间内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蒸馏量不再增加。

(3)蒸馏时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如果不进行冷却,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蒸发而流失。

(4)玫瑰精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萃取时所选用的溶剂必须是有机溶剂,如酒精或石油醚、乙醚、戊烷等。

(5)根据图示可以确定提取精油时采摘花的最合适时间为a d左右,此时精油含量最高。

(6)薄荷油与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相似,同样可以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答案(1)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是蒸馏时玫瑰精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
(2)温度一定时间内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蒸馏量不再增加
(3)下降部分精油会随水蒸气蒸发而流失
(4)酒精(或石油醚、乙醚、戊烷等)玫瑰精油易溶于有机溶剂
(5)a
(6)能薄荷油与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相似
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的比较
易错警示! (1)水蒸气蒸馏法要适当延长蒸馏时间,温度不能太高。

(2)压榨法必须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影响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压榨时原料必须要浸透,这样压榨时不会滑脱,出油率高,不堵塞筛眼;使用石灰水充分浸泡原料的目的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跟进题组]
(2014·吉林二模,39)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为了提高出油率,也因为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________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为了分离出优良的乳酸菌A,需要制备________培养基;若需长期保存菌种,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

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_______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解析(1)为了提高出油率,也因为柚皮易焦糊,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柚皮精油,过滤压榨获得的糊状液体,即可得到柚皮精油。

(2)一般选用选择培养基分离获得优良的乳酸菌,乳酸菌厌氧,宜采用甘油管藏法长期储存菌种。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测定透明圈的直径大小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答案(1)压榨过滤
(2)选择甘油管藏
(3)直径(或半径、大小、面积等合理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