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安市2020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万仞.(rèn)冀.州(jì)
B.荷.担(hè)箕.畚(qí)
C.朔.东(shuò)雍.南(yōng)
D.河曲.(qū)魁.父(kuí)
3.(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B.必先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而.山不加增
D.管夷吾举于.士/告之于.帝
4.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曾经)
B.人恒过.(犯错误)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做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以及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二、名句默写
6.(9分)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崔颢《黄鹤楼》中表现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6)______________,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其二)》)
(7)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____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 jiàng(______)挺立的一种树!
(3)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qián zī àn zhǎng(_______)了——“单调”!
(4)若不是miào shǒu ǒu dé(______),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四、诗歌鉴赏
8.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1)说说以下加点词在诗中的深刻含义。

(1)东风
..不与周郎便
(2)铜雀春深锁二乔
..
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

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小题。

(共15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丙】邹与鲁讧①。

邹穆公问曰:“吾有司②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③也。

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⑤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慢上而残下也。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⑥夫民今而后得反⑦之也。

君无尤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

”(《梁惠王下》)
[注] ①讧:交战。

②有司:与下文的“长上”都指官吏。

③莫之死:没有百姓为他的长官而死。

④疾:憎恶。

⑤转:弃尸。

⑥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百姓,百姓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

”⑦反:报复。

⑧尤:责备、归罪。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语(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4)诛之,则不可胜.诛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

3)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指(用【乙】文原句回答),【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可以用【甲】文中哪些语句来印证?(2分)
4)【甲】采用方式进行说理。

【乙】【丙】采用方式体现自己的主张。

(2分)
5)三段文字均表现了共同的政治思想,请你结合文章探究一下这种思想。

(3分)
10.阅读下面文言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2)沿溯阻绝()
(3)或王命急宣()(4)每至晴初霜旦()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三峡之美,举世闻名,读罢此文,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请你根据本文第四段
...内容,仿照示例,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三峡的树美,你看那绝壁之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曲体向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流。

三峡的美,你看
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六、现代文阅读
11.拓展延伸
书香过大年,____________
徐忠彪
①大众网日照2月8日讯(记者张丽)鸡年春节不少日照市民选择了到图书馆读书作为度过春节的新方式。

据统计,8日当天,日照图书馆累计入馆人次千余人。

②春节假期,除了购物与旅游外,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正成为不少人的休闲选择,而日照图书馆随着开馆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假期,更是点燃了日照市民们的阅读热情。

8日下午,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一楼大厅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为图书馆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无论是在图书馆一楼还是三楼,各个阅读区的读者都不少。

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③“孙女的爸妈上班,我带着孙女来看书。

”在儿童阅读区,65岁的宋进尚正在陪着4岁的小孙女读书。

宋进尚告诉记者,假期还是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希望带着孙女从小多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来图书馆看看书多学知识。

④“今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读书任务,列下很多名单,正好可以来图书馆借书了。

”今年正在日照开发区兰州路小学读三年级的陈祥鹏还是第一次到图书馆,找到要借的图书,陈祥鹏迫不及待地在少年阅读区外的休息椅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神秘岛》《吹牛大王历险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陈祥鹏的父亲告诉记者,从明天开始就要带儿子四处走亲戚串门,这样儿子就可以在走亲戚之余,灵活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

⑤春节假期,市民的读书热情高涨。

据了解,为了满足市民阅读需求,鸡年春节日照图书馆春节假期持续开馆,同时还特意新上架了金庸、古龙等武侠全套图书。

在图书馆三楼阅读区工作的人员张金花,一边整理着新上架的图书,一边忙着在入口处随时做引导。

张金花告诉记者,因为春节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二,连续三天加班,这也是她第一次大年初一没有给亲戚朋友拜年。

得知是记者正在采访,张金花特意跟记者嘱咐道,“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她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市民文明读书、文明借书,尤其是一些图书馆的条例规定,建议市民在借阅之前仔细了解。

⑥除了借阅图书,还有不少孩子、市民选择在图书馆自助选片看电影。

68岁的市民王女士在电影播放自助机前刚刚看完《西游·伏妖篇》,王女士告诉记者,家住在图书馆附近的荣誉世家小区,非常方便。

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带着孙女来图书馆。

⑦据了解,春节期间,日照图书馆每日开馆时间为上午九点—下午四点,工作人员轮班上岗,确保市民度过一个书香春节。

1)根据选文内容,将新闻标题补充完整。

(补写新闻标题)
书香过大年,__________
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提取新闻导语)
3)分析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及表达作用。

(重点词语的作用)
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

4)新闻中说“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请你在图书馆阅读区张贴一则温馨提示语,提醒读者不要在书上乱写乱画。

(拟写广告语)
5)对于此则新闻中报道的“书香春节”这一现象,你怎样评价?(个性表达)
12.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
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画中游的美感。

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游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觉。

C.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整齐划一的道旁树俯仰生姿,交相辉映。

D.花墙,廊子,镜子的巧妙配合,使园林景致生色,层次丰富多样。

2)第③段中哪个句子能体现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说第④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

5)阅读第⑤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七、语言表达
1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

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嶙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

别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胸中有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你会有不同的见解,新的认知。

请你以“不一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A
4.A
5.B
二、名句默写
6.树树皆秋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万里送行舟谁家新燕啄春泥志在千里亭亭山上松猿则百叫无绝
三、字词书写
7.蹒跚倔强潜滋暗长妙手偶得
四、诗歌鉴赏
8.1)(1)东风,这里指周瑜侥幸借东风火烧曹营。

暗指有利的客观条件。

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

(2)二乔,指东吴贵族美女,诗人以小见大,通过二乔的命运反映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2)D
五、文言文阅读
9.1)限制;赐福;案件;尽、完
2)(1)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只要君王施行仁政,他的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死。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议论,人物对话。

5)三个语段均表现了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取信于民的思想。

需结合具体内容。

10.1).(1)如果;(2)逆流而上;(3)有时;(4)早晨。

(一个一分)
2).(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2)极高的山峰大多生长着奇特的柏树,悬泉瀑布在那里激流冲荡。

3).略,须结合课文的第四段相关内容,可写山涧、树林、猿鸣等。

可适当发挥想像,不必完全拘泥于翻译原文。

4).山的特点:连续不断,遮天蔽日。

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水大),水流湍急(水急)。

六、现代文阅读
11.1)书香过大年,日照市民图书馆里读书热
2)鸡年春节不少日照市民选择了到图书馆读书作为度过春节的新方式。

3)“占领”是“占据”的意思,大词小用,风趣幽默,含蓄委婉地赞扬了广大市民高涨的阅读热情。

4)示例一:文明阅读,请勿涂鸦。

示例二:请爱护书籍,就像爱护我们的脸一样。

5)示例:我认为“书香春节”这一现象值得肯定与赞扬。

这表现了当前人们健康的过节、休闲方式和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求。

(意思近即可)
12.1)C
2)“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或“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4)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苏州园林每个季节中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和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

5)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七、语言表达
13.(1)这里指模仿的对象,是“样板”的意思。

(2)枯瘦的样子。

(3)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4)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八、作文
14.不一样的风景
炎炎夏日,热浪拂不平那躁动火爆的心。

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地面,路上已经没有几个行人,只有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冲着对方大声鸣笛。

刚上完培训班的我,百无聊赖地趴在车后座刷着手机,车里的冷空调呼呼地吐着冷气。

看着车窗外的烈日,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无名火。

车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了下来,开车的老爸不耐烦的拍了两下喇叭,倒在座位上,这样的天气谁不这样!好不容易过了这里,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时,又是红灯!老爸猛地拍打着喇叭,对着红绿灯骂了几句。

我被正走在斑马线上的一个小姑娘吸引了注意――她应该是一名志愿者,看样子和我差不多大,她穿着红色的马甲,戴着一顶红色的小帽子,很瘦,宽大的马甲越发显出她的渺小。

她的身边是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老人的背已经驼了,手上拿着一根拐杖,慢悠悠地往前走着。

女孩一手扶着老人,一手打着伞,手上的伞全倒在老人那边,自己全部暴露在毒辣的太阳下,接受阳光的“洗礼”。

女孩不急不躁,扶着老人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移动。

她走到了我们的车前,我看见汗水早已顺着她的额头流到耳根,红色的马甲全湿了,她全然不顾这些,目光坚定地向前走着。

前面的绿灯开始闪烁了,女孩腾出一只手来,伸向对面的车辆,那纤细的手指仿佛有魔力,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幕。

那一刻,我认为女孩就像一个巨人!
知道他们俩过完马路上了人行道,所有的车辆才启动缓缓地往前开,我回头看了看女孩,她的马尾辫是如此有活力。

那个女孩被汗水浸透的身影,是夏日的一缕清风,更是人生路上最美丽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