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统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武侯区2016~2017 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
A卷(共 100 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30 分)
1.在以下长度估测中,最凑近实质的是
A. C. 2.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3km
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79cm 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小刘乘坐从峨眉山开往成都的动车,当动车到完成都东站时,他感触地说:“我终于来
到成都了!”,他说出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成都东站
B. 小刘自己
C. 小刘所乘坐的动车
D. 坐在小刘身旁的乘客
3. 如图 1 所示,在“研究声音产生的原由”实验中,将正在发生的音叉紧靠选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实验中将音叉的振动转变为乒乓球的运动,易于察看
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能否同样
D.因为音叉发出的是超声波,所以乒乓球才被多次弹开
4. 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
C. 声源振动的频次越高,音调越高
D.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5.狗趴在地面上睡觉,耳朵贴在地面上,很简单觉察有人走动,这是因为
A.狗的耳朵特别敏捷
B.狗的耳朵只好听到地面上传来的声音
C.声音在地面上的流传速度比空气中快
D.声音在地面上的流传速度比空气中慢
6. 噪声这一“隐性”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社会危害。
以下举措中不可以减弱噪声的是
A. 市里严禁燃放烟花鞭炮
B. 凑近公路边的住户房子采纳双层玻璃
C. 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机的头盔
D. 消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齐
7. 对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凸面镜只对平行光芒有汇聚作用
B.日蚀的形成是因为月球挡住的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C.黑板面“反光”是因为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人像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渐渐变大
8. 小明同学在家顶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略的潜望镜,如图 2 所示。
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察看窗外的物体,则察看到物体的像是
A. 正立的虚像
B. 倒立的虚像
C. 正立的实像
D. 倒立的实像
9. 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面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搁置在光具座上35cm 刻度线处,当光屏挪动到如图 3 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巧体现出烛焰清楚的像。
假如将蜡烛从图 3 中地点移到20cm 刻度线处,要使光屏上体现烛焰清楚的像,则光屏应移到
A. 70cm
10. 如图刻度线处 B. 80cm 刻度线处 C. 65cm 刻度线处 D. 75cm 刻度线处
4 是人眼的构造简图,假如长久近距离看书,将致使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
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
则以下对于此类眼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此类眼睛是远视眼,需用凸面镜改正
B.此类眼睛是近视眼,需用凹面镜改正
C.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前方,需用凸面镜改正
D.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后边,需用凹面镜改正
11.下边是张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有温度值作出的判断,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成都市夏季的气温约为45℃
B.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9℃
C. 水沸腾时的温度必定是100 ℃
D.
人体感觉舒坦的温度约为22℃
12.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初春河流上冰的融化
B. 初夏荒野里雾的形成
C. 暮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 初冬砖瓦上霜的形成
13.杨兵同学发现:生活中晾衣服时,湿衣服摊开比折叠在一同时干的快。
杨兵和小组同学经过
对这一现象进行议论后,提出了下边四个科学识题,此中最有研究价值且易于研究的是
A.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要素有什么?
B.液体蒸发的速度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C.液体蒸发快慢跟空气接触面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时间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
14.如图 5 是在研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
以下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若 V 甲 =V 乙,则 m 甲> m 乙
B.
若 m 甲 =m 乙,则 V 甲<V 乙
C. 同种物质的质量大小跟体积大小成正比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相关
15. 建立思想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6是杨金复习光学知识时建立的思想导图,图中Ⅰ处可增补
A. 镜子中的“自己”
C. 镜面反射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的物理知识或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 分)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6 分)
16.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丈量,多次丈量的目的是_ ,若用毫米刻
度尺丈量,四次读数分别为、、、,剔除错误数据,该物
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 。
17.刘勇的耳朵很敏捷,每日从家门口经过的说话人好多,他总能依据声音的分辨出爸爸的声音;刘勇还可以依据妈妈“轻声细语”或“河东狮吼”式的说话声获悉妈妈的情绪,因为
妈妈愤怒时声音的会更大。
18.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很多圆形的光斑,我们能从不一样方向看到一栋房子,这是因为光在房子表面发生了这是光的形成的。
(选填“镜面反射”
或“漫反射” )。
19. 光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约为m/s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 1.5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
20.如图 7 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
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假如在白色光屏前搁置一大块蓝色玻璃,我们在
白屏上能看到。
21. 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季。
北方冬季气温降落至0℃以下时,水会凝结成冰,水在凝结过程中
热量,温度。
22. 在研究“海波融化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海波的颗粒或“小”)。
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其目的是使海波一点好(选填“大”。
23.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而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丈量结果发现
丈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没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旋紧盖子,用天平称
量总质量,当冰融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丈量结果发现丈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没关。
24.赵亮在丈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依据丈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
的关系图象如图8 所示,则烧杯的质量为,液体的密度为。
三、作图与计算题(25题 2分,26题2分,27题6分,28题6分,共16分)
25.( 2 分)如图 9 甲、乙所示,画出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芒。
26.( 2 分)画出 10 中光射在水面上的反射光芒和折射光芒。
27.( 6 分)周玲乘坐出租车到城区内企业上班,抵达目的地后司机为她打出了本次的车
资发票,如图 11 所示。
求:
(1)出租车在城区行家驶的均匀速度。
(2)若出租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均匀速度为城区内的 4 倍,求出租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5小时走过的行程。
28.( 6 分)有一只空玻璃瓶,它的质量为,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在此玻璃瓶中装入一些合金滚珠,瓶和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此时再往瓶中灌入水到
瓶口止,瓶、合金滚珠和水的总质量为,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合金滚珠的密度。
四、实验研究题(每空 2 分,共18 分)
29. 杨文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小车的均匀速度(如图12 所示),请解答以下问题:
(1)丈量均匀速度的实验原理(公式)是。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操作便于丈量时间。
(3)斜面长 1.6m ,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究竟端所用的时间是5s,假如在斜面的中间撞
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
请算出小车后半程的均匀速度是_ m/s(保存两位小数)。
30.如图13 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能够沿ON 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搁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 射到 O
_ ;将纸板的右半边缘着ON 点,为了便于丈量和研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选填“能”
或“不可以”)看到反射光芒。
(2)为了获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该. 31.黄翔同学在研究某种固体融化成液体在沸腾的实验中,获得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 14 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14 中 AB 段表示物质处于态。
(2)融化过程中物质汲取热量,融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min 。
(3)“釜底抽薪”这个成语说明假如停止给水加热,水的沸腾会(选填“停止”或“持续”)。
B卷(共 20 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许两个选项切合题目要求,每题
得分,不选或错选得0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共10 分)
2 分,不选或错选
1.在图 15 中,将甲、乙两个杯子放入水槽中,甲内有水,乙倒扣入水中,而后对水槽加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不可以沸腾,乙能沸腾
B.甲能沸腾,乙不可以沸腾
C.甲能沸腾,乙也能沸腾
D.甲不可以沸腾,乙也不可以沸腾
2.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频次,同学们经过议论总结出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发声体振动的频次越大,音调越高
B.发声体振动的频次越大,响度越大
C.发声体振动的频次越大,音调越低
D.发声体振动的频次越大,音色越好
3. 如图 16 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
经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能够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光景倒立的像。
使用此模型照相机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当透镜对着远处山上的凉亭时,调整膜的地点可
以在膜上看到凉亭倒立减小的像
B. 当透镜对着近处书籍上的字时,调整膜的地点,可
以在膜上看到字的正立放大的像
C.当透镜对峙远处向上挪动的参观电梯时,会看到膜上参观电梯的像也向上挪动
D.看远景时像很清楚,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才能在膜上获得清楚的像
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
回的超声波信号,再依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 17 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状况如图 17 乙所示, 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定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m/s ,且保持不变)
5. 如图 18 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搁置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铅笔水平向右挪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 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C. 若改
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不变
D.平面镜竖直向上挪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挪动
二、综合题(第 6 题4 分,第7题 6分,每空1分,共10分)
6. ( 4 分)便利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而后乘坐高铁去上海游乐迪士尼乐园,9:35 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19 所示的交通标记牌,现在嘱咐孙子经过铁路12306 网站查问列车时辰表,以下表所示,求:
(1)在交通正常的状况下,最快经过min 抵达南昌西站,爷孙俩最快能追上车次。
(2)在交通正常的状况下,该趟高铁运转的时间是h,均匀速度是km/h 。
7.(6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发现:泥沙抵达密度比水大。
所以它们猜想:若江水中含沙量越高,则江水的密度可能越大。
他们决定用清水和食盐来模拟剖析这一问题。
(1)实验研究的思路应是,分别测出它们的密度,看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
(2)为测盐水的密度,有两套方案:
A.小明同学的方案是: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盐水的体积。
B.小强同学的方案是:先在烧杯里放一些盐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而后再将一部
分盐水倒入量筒中丈量盐水的体积,最后测出烧杯和节余盐水的总质量。
请你对以上两中实验方案进行评估,并确认哪一种方案更合理一些?
合理的方案是(选填“ A”、“ B”)。
另一种方案测出的密度值(选填“偏大”“偏小”)。
(3)他们丈量的盐水密度与百分含量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为以下表所示:盐的百分含量 %458101520
盐水密度 /g· cm -3
①剖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的猜想是(选填“正确” 、“错误”)。
②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座标图 20顶用光滑曲线绘出盐水的密度与盐的百分含量%之间的曲线(1 分)
图 20
(4)小丽小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以下表所示:
则这类盐水的含盐量约为_(写出百分数)。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CABDC DBAC BDADDC
二、填空题
16、减小偏差
17、响度
18、直线流传漫反射
19、
20、光的色散蓝光
21、放出降低
22、小加快融化
23、形状状态
24、
三、作图题及计算题
25、 26
27、567km
28、
四、实验研究题
29、 v=s/t小
30、光芒的流传路径不可以
31、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找寻广泛性
B 卷
一、不定项选择
A、A、A、
B、B
二、综合题
6. ( 1) 30 G1386
(2) 3.9 200
7.
(1)配置不一样浓度的盐水
(2)B 偏大
(3)正确
(4) 13%。